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民企的春天

一直以來,段雲都非常的“本分”,即便在對外宣傳上有段時間很高調,但從來都是隻想對社會做“貢獻”,但對於國家的政策發展方向,卻始終閉口不談。

這其中主要有一個紅線,是在當前社會關於國內民營企業姓資姓社的問題的爭論還沒有完全形成共識的時候,任何一個有影響力的相關聲音都很有可能造成強烈的社會輿論,從而給自己和天音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聰明的做法就是不要去談及政治。

而且從段雲自身來說,當年從大興的紅星齒輪廠勞動服務公司總經理的位置上離職,他就已經徹底脫離了體制,對於政治上的事情並不感興趣,只是一門心思發展企業和創新高科技。

不過對於像李雲鵬這種大院出身的人來說,他們得以發家的資本就是背後的權力和資源,所以一直以來,李雲鵬都非常關心國家的發展和政策,在和段雲見面的時候,也會很自然地談及這方面的事情。

“我知道段總你是個實幹家,但有時候人也得經常擡頭看看這個世界。”李雲鵬頓了頓,接着說道:“據我所知,現在南方已經有很多的市縣,都有民營企業家成爲政協代表了,他們其實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工廠,比起咱們天音集團可是差遠了,所以我覺得,你也應該能夠進入當地的政協,至少也能代表咱們民營企業家發聲,這是件好事……”

“你都是從哪裡看到的消息?”段雲問道。

“我這人平時沒事幹,就喜歡看書看報,另外這兩年我也去了南方好幾次,有些事情是當地的一些朋友和我說的,現在國家正在發生大變革,咱們這些創業當老闆的,現在是越來越受重視,社會地位也是越來越高。”李雲鵬說道。

“能不能進政協,那必須要國家說了算,咱們不用表現的太積極。”段雲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其實這些年來國家對於民營企業已經很不錯了,我記得當初我在大興幫人修家用電器買天線的時候,整天都擔驚受怕的,生怕被人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就像溫州的八大王一樣,送到監獄裡面吃牢飯,但是至少現在,咱們也可以挺着腰板做生意了,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其實最早在1988年的時候,魯冠球就當選了十三大黨代表,他當時的職務是社辦企業杭州萬向節廠的廠長,李徵海入選14大代表是以“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身份,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有民營企業家進入到了中國的權力通道。

而在90年代初的時候,河北省清河縣曾經規定:私企老闆連續三年累計納稅超過600萬元,就可以得到一個副科級幹部職務,在這之後,近10位私營企業主在清河縣法院勞動局等部門擔任領導職務,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個體戶張立棟當上了縣法院的副院長。

吉林省江源縣在1993年的時候也出臺政策,凡年利稅或扭虧50萬元的私營企業主可以直接錄用爲副科級公務員,其後的十年中,先後有25個農民身份的企業,主被提拔爲副鎮長。

然後就是江蘇沙鋼集團董事長沈文榮在1993年的時候當選爲張家港市高官,這一切的事情的發生,說明了國家已經開始對民營企業主開放了政治權利的通道。

不過由於人大和政協在權力系列中屬於邊緣,私營企業家涌進人大和政協任職,在體制內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彈,絕大部分國人根本就沒有把它當回事兒。

但是這種事情的出現,其實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而且是有利於維護國家團結繁榮的事情。

因爲在早年的時候,全國的私營企業並不多,佔比甚至還不到全社會企事業單位的1%,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非常小的生意,在社會屬於一個極爲邊緣的地位。

但是進入90年代之後,民營企業是越來越多,現在全國的私營企業已經達到了100多萬戶,吸納的就業人數超過千萬,個體戶也達到了500多萬戶,吸納的就業人數也同樣突破千萬,可以說民營企業已經成爲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對社會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大,所以在這個時候,通過吸納和接受一些有影響力的企業家進入人民政協體制,也是爲了引導和管理民營企業的發展。

“我覺得段總對社會的貢獻這麼大,國家應該給你一些權利和地位。”李雲鵬看了段雲一眼,接着說道:“天音集團每年納稅破億元,你們兩口子隔三差五就到處捐款,一捐就是幾十萬幾百萬,說真的,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大手筆,當然我也知道你這麼做的真正原因……”

“你知道就行了。”段雲笑了笑,接着說道:“我也是樹大招風,但是捐款卻絕對是真心實意的,誰一輩子也不可能只進不出,況且我現在賺的錢已經夠多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當個守財奴有什麼意思?”

“還是段總你厲害。”李雲鵬微笑着說道。

“對了,和你談件正事。”

“什麼事情?”

“今年年底的時候,我想推出咱們集團的第1款國產電腦,性能絕對沒問題,價格也會比進口的低很多。”段雲思索了一下,接着說道:“只是目前市面上的國產電腦品牌太多,競爭會很激烈……”

“這個你放心,回頭我就在我的電子市場給天音電腦設一個專櫃,另外中關村這邊我的小兄弟們很多,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出貨渠道,出了北京城我不敢說,但只要在北京城市內,我有的是手段,給我半年時間,我就能讓咱們公司的電腦成爲京城銷量最好的國產電腦!”李雲鵬正色說道。

“那就好!”聽到這裡,段雲頓時眼前一亮。

“其實消費者的心理很容易把握,他嫌貴你就跟他談品質,他談質量你就和他談售價,以前聯想在中關村這邊賣的不錯,但現在報紙雜誌全是罵聯想的,的牌子都已經臭了,咱們集團這個時候推出電腦,正是好機會,只要宣傳到位,很快就能佔領市場的。”李雲鵬說道。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外貿新思路第五百四十章 車載收音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深圳錄音機質量評比大賽第九百六十一章 律師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四百七十一章 互惠互利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瀋陽南湖科技開發區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窮甲天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衆怒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頂級待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領軍人物第二千零九十八章 高昂成本第2324章 學術會議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銷量拐點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特殊會議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工業科技園第二百六十一章 進廠參觀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所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嚴酷測試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全新國產電腦系統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重要建議第2171章 冰火兩重天第2210章 終極夢想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主導力量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設立獎學金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走後門第三百三十二章 電子一條街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七章 志趣相投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重大機遇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樹大招風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法人代表第六百零九章 普法培訓第九百五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高度評價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突擊視察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慰獎第五百七十四章 中關村第2220章 研發節奏第七百四十六章 借力反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國產486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膽地建議第五百七十九章 頒獎大會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樣機零售第二千零六十九章 軟件同盟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動員大會第2313章 MP4播放器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鉅額缺口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股份激勵第八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八百七十九章 夫妻分工第二百三十九章 相冊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夜的交響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戰略家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遊戲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關外土地第2320章 技術自信第八百零七章 奠基儀式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天音數據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貿訂單第2269章 拒絕參觀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三百九十九章 忐忑的心第二千零四十一章 鑽石王老五第一千九百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密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紳士第七百四十八章 求情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老友相見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4S店模式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破口第八百六十五章 龍騰機械廠第九百零一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故伎重施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總部第2228章 大力推銷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七百一十二章 信仰第八百零四章 吃肉喝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一碗水端平第九百九十四章 試機成功第六百六十四章 友誼長存第2260章 專利授權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從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嚴重分歧第九百七十一章 街機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扶貧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商品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