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亮點

廣瀾臉色顯得很平靜,揹負着雙手從糧油加工廠裡出T記,麥專員,還有沒有值得一看的東西搞了這麼多年,難道說花林縣就是這兩家最原始糧油加工廠

祁予鴻和麥家輝臉色都是微微一變,這不是你要求看的最差的縣麼如果真的個個都像曹集縣那樣,還用得着藏着掖着,只是花林縣這邊情況實在太糟糕了一點,就這兩家不成體統的小廠,連祁予鴻和麥家輝都覺得有些看不過眼,可是這事到臨頭才通知花林縣,沒有給花林縣方面一點準備時間,你讓花林縣怎麼辦

張廣瀾也不等祁麥等人搭話,自顧自的往停車處走去,一直走到停車處才停步。

“好了,老祁,老麥,老金,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不是空話,也不是大話,尤其是像花林這種貧困縣,自然條件並不優越,發展農業這句話範圍很大!究竟從何處入手,很值得你們和花林縣政府認真思考,是傳統種植農業,還是改變思維模式,尋找更適合本地區的發展方向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寧陵地區應該好生思考琢磨一下,跳出傳統思維,借鑑發達地區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也許有些益處。”張廣瀾話語沒有多餘話語,但每一句都是極有份量,“今年開始省委省政府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工作已經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那種不思進取還抱着老觀念的思維我看可以丟掉了,尤其是那些不思發展經濟,只想着怎麼從省上鑽營謀取扶貧資金來芶延殘喘的想法更是趁早給我打住!不換思想就換人,面臨撤地建市的契機,我希望寧陵地委和行署一幫人能夠振奮精神,團結齊心,帶領寧陵五百二十萬民衆在奔小康的道路上邁出更大的步伐!”

張廣瀾的話讓祁予鴻和麥家輝都感覺到了這位常務副省長言語中隱藏的含義。

寧陵地區這兩年來經濟發展主要指標排名連續墊底,今年一至六月份,各種經濟指標排名再度排在了全省倒數第一位,這下子不但麥家輝,連祁予鴻也有些坐不住了。

七月份的地委委員會上,祁予鴻毫不客氣的批評了常務副專員金永健和分管工業的副專員章天放,而且點名批評在全地區排名靠後的三個縣縣委書記,這是祁予鴻就任地委書記以來的第一次,而且在地委會上提出要求地委組織部要研究排名倒數三個縣的班子問題,看看是不是因爲班子原因導致經濟發展緩慢,地委會議的通報一下發,全地區都感到震驚。

如今張廣瀾的話更是映證了這一點,省委省政府對於寧陵的工作看來是很不滿意。

祁予鴻和麥家輝都感覺到了壓力,這位張省長雖然在常委中排名只排在了第六,但是祁予鴻和麥家輝都知道他在經濟工作上發言權僅次於省長蘇覺華,就連省委書記季成功都相當尊重他的看法,他這一趟印象不好,給祁予鴻和麥家輝心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尤其是面臨寧陵撤地建市還有三四個月時間的時候,任何意外的因素也許就會影響到省裡邊的決策。

“張省長,我們花林縣在這方面做得的確很不夠,但是作爲國家級的貧困縣,我們花林縣委縣政府在地委和行署領導下,也在作一些有益的嘗試。”

見祁予鴻和麥家輝臉色都是陰沉。而常務副專員金永健和羅大海都是噤若寒蟬。眼見得張廣瀾就要上車離開。顯然是不打算還在花林停留。這印象一旦形成。日後就很難改變了。趙國棟不得不硬着頭破。壯着膽子搭腔了。

“哦|上。“你是”

“他是花林縣副縣長趙國棟。”

“噢。挺年輕嘛。下派掛職地那一批|來了興趣。

“是。今年三月從省交通廳下派掛職到花林縣。”趙國棟不卑不亢地道。

“哦。那你說你們花林縣作了有益地嘗試。我怎麼沒有看到瀾收了回來。雙手揹負。

“因爲是初步嘗試,我們縣裡還在探索,所以也沒敢拿出來獻醜,但是張省長批評我們寧陵地區和花林縣沒有開展工作,所以忍不住想要辨駁一下。”趙國棟態度坦然,但是言語卻絲毫不退縮。

“哦,有點意思,那你現在是不是打算把你們的醜拿出來獻一獻呢新鮮東西都拿出來看一看嘛,不要怕出問題,就怕你們不幹!說說,你們花林縣作了哪些方面的嘗試!”

“我們和安原大學農學院聯合以

技廳聯合創辦了安原丘區農業科技試驗園區,在我縣T了一個實驗基地,徵用了三百畝荒山進行試驗和推廣,尤其是我們打算藉助這個試驗園區取得的成果和大華集團進行合作,在我縣建設大型肉類聯合加工基地,把我縣建成丘區畜牧業養殖和加工基地縣,這一點我們也和省農業廳與省畜牧局也取得了共識,準備積極申報國家級的生態農業綜合開發實驗基地。”

“哦|一下子來了興趣,“這個農業科技試驗園區在哪裡,帶我去看看!老祁,老麥,你們還藏着掖着幹什麼,是怕別人偷學了去,還是覺得不敢見人試,怎麼知道它行不行

祁予鴻和麥家輝都是一頭霧水,顯然對於花林縣這個所謂的丘區農業科技試驗園區沒有什麼印象,目光都落在了趙國棟身旁的羅大海身上。

羅大海也有些尷尬,原來和趙國棟商量好也是如果能糊弄就糊弄過去,實在不行再說去看這個試驗園區,而這個試驗園區連羅大海也只是在最初奠基儀式時去了一趟,日後就再也沒有去過,究竟啥樣他也不清楚,心裡一樣沒有半點底。

祁予鴻和麥家輝跟着張廣瀾上了大面包車,羅大海也跟着上了車,車隊一行跟着花林縣政府的桑塔納浩浩蕩蕩向實話他們連這個項目都沒有聽說過,更談不上什麼支持了。

第29節 對手第94節 緣分第38節 交心第48節 波譎雲詭第53節 線第121節 胸有成竹第101節 隨風而去第42節 分曉將見第70節 一波三折(2)第6節 來臨第95節 怒髮衝冠(2)第15節 出賣第96節 見微知着40第58節 弔詭第12節 調整2第91節 喉舌第34節 享受過程第54節 忽悠或者打動第67節 恆久不變第121章 後記1第26節 睥睨第68節 中國的納斯達克第122節 新思路第33節 衝擊波(3)第78節 論壇第101節 腌臢第117節 衣錦還鄉第26節 人才競爭力第17節 京官第18節 粉墨登場第38節 第一刀第48節 餘香嫋嫋第47節 贈人玫瑰第29節 經濟基礎第56節 新派系人馬第89節 複雜化第63節 牌(1)第44節 整編第78節 謀官(2)第4節 轉型期陣痛之惑第103節 劫數第41節 點醒第35節 導師第75節 鬱結第41節 無法停步第107節 第二家庭第94節 對決(2)第23節 出師第110節 深層次第62節 風向第61節 不負一生弄潮頭第93節 戰場(1)第96節 百態第67節 滄浪之水第70節 高而腐後記5第54節 往事如煙第38節 不確定因素第17節 狂言第32節 衝擊波(2)第126節 公私第三十八節第53節 趙系人馬第85節 連鍋燴第119節 表面文章第12節 潛力股第25節 民情2第18節 風光第30節 震撼第23節 志同道合者第一百零二 姐陰私第77節 幫人即幫己第10節 大動作第41節 干將第19節 貿洽會第84節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115節 哥寂寞第95節 羣衆工作第87節 鳥盡弓藏第11節 分工第6節 生財有道第121節 處進思退第31節 人事問題第71節 結盟第42節 籌謀第100節 擴張第67節 回家第12節 潛力股第51節 再續前緣第一百零二 姐陰私第82節 高飛第71節 艱難抉擇很厚顏的單章求票一回書友們請進第50節 省政府第68節 風向第15節 履新第80節 乘勢第54節 情人第106節 展望,掌聲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