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接待

思襯良久,羅大海也是躊躇不決,趙國棟固然有些來頭背景,但是曹淵敢於這樣跳出來公開在政府辦公會上跳出來反對,如果說沒有有力人士的強力支持,以曹淵的智商和先前的低調,他不會不清楚他這個時候站出來和趙國棟打對臺意味着什麼吧?

而趙國棟難道也不明白這個現象傳遞過來的意義?難道說蔣書記也就這麼放任趙國棟這樣毫無章法的亂來?

一連串的問題攪得羅大海頭昏腦脹,這花林縣裡圍繞這桂溪大橋的選線,各路神仙都在各顯身手,還沒有到真正挑明鬥法那一刻就已經是沸反盈天的先兆漏了出來,真要到攤牌那天,那還不得狂風大作石破天驚?

羅大海苦笑着又點燃一支菸,老了,自己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老了,面對這雙方的蓄勢以待,羅大海真生出一股子想要退出的想法,聽憑一幫人拼個你死我活。

“蔣書記,您好,我老海啊,您在家?”羅大海一邊搖頭,一邊撥打電話:“我明天打算來向您彙報一下工作,不知道您明天有沒有安排?行,那我上午十點半準時到您那兒。”

幾句話下來,羅大海就知道蔣蘊華也在關注着花林這邊局面的變化發展,要不連半個字都不問,而且還專門替自己留出時間來聽自己彙報?

樹欲靜而風不止啊,這背後的角力博弈又豈是自己能真正弄明白的?羅大海嘆了一口氣,摸着石頭過河吧。

就在整個花林縣城裡爲着桂溪大橋選址方案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時,趙國棟更關注的省裡邊變化終於傳來了。

柳道源的離開並不出人意料,出任鄰省省委常委、省會市委書記,畢竟鄰省省會和安都市不一樣,不屬於副省級城市,市委書記也就只能兼任一個省委常委了。

賓州市爲柳道源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歡送儀式,省委副書記楊天明親自到場祝賀。

隨後省裡邊也舉行了小範圍但是級別更高的歡送儀式,省委書記季成功、省長蘇覺華等一干省委常委全數出席,畢竟這也算是從安原省走出去的幹部,就任鄰省省委常委和省會市市委書記也是中央對賓州乃至安原發展的肯定,同樣也是對安原省班子的一種肯定。

蔡正陽的考察來得有些突然,就在副總理一行考察結束回京不到半個月,中組部考察組重新蒞臨安原,雖然不是同一撥人,但是中組部一兩個月間連續兩次蒞臨安原省,這對於安原來說可謂一個難得的榮耀了。

對蔡正陽的考察進行得相當細緻,從蔡正陽在安都市委工作開始,華陽縣縣長、縣委書記、安都市副市長、安都市委常委副市長、省交通廳長,這十來年的成長經歷幾乎都一一走到,省委組織部也派出了不少人協助中組部的考察。

考察組還特意就蔡正陽在安都市副市長任上的幾篇文章進行了專題的瞭解,確認蔡正陽所著文章系蔡正陽本人寫成,這一點上顯得十分耐人尋味。

中國從來就不乏消息靈通人士,很快就有消息靈通人士傳來消息,蔡正陽即將上調國務院,去向三個,國務院研究室,國家體改委、國家經貿委,衆說紛紜,但是無論是去哪一個位置,那都是權勢核心所在。

國務院研究室就不說了,那是國務院的智囊頭腦所在,需要隨時爲領導提供決策的理論依據和發展思路;國家體改委,那更是衆目睽睽的焦點,體制改革這柄大旗源於此,;國家經貿委,一樣是顯赫無比的巨無霸,在國資委沒有成立之前,其他職能不說,僅一項職能就能讓無數人側目,經貿委就代表着國家對全國無數央企實施管轄,可以說屬於典型你提起豬頭進不了廟門的那種廟子。

幾乎是一連串變動來得相當突然,讓安原省很多人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覺。

四月十五日,中組部代表中央在安原省委禮堂召開幹部大會,會議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宣佈一系列人事任命。

先前安原省人大常委會同意了省長蘇覺華和副省長張廣瀾遞交的辭呈,同時中組部也代表中央免去了蘇覺華省委副書記,同時任命他爲皖中省省委書記,與此同時寧法被任命爲安原省人民政府代省長,同時被免去安都市委書記一職,省委常委張廣瀾被任命爲省委副書記兼安都市委書記。

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讓人讓人目不暇接,安原省這一場劇烈的人事變動猶如地震一般讓所有人既有所預料,但是卻又出乎意外,相比之下蔡正陽去任安原省交通廳廳長而被任命爲國家經貿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這個消息就顯得水波不興了,畢竟一般人都更關注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

柳道源走了,蔡正陽也走了,趙國棟一時間覺得有些寂寥,雖然熊正林和劉兆國還在,但是熊正林從事的卻是較爲單純的紀檢工作,和黨委政府這一塊較爲具體的工作牽扯不多,除非涉及重大案件。

而劉兆國就更不用說了,終於進入了正廳級幹部的行列,安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趙國棟估摸着這大概也是劉兆國仕途的一個巔峰了,以他四十七的年齡,看起來不算太大,但是權力金字塔越往上那就是越稀缺,競爭就越激烈,你想要再上進一步也許都不得不付出比以往上進一步多幾倍的努力。

“老龐,陳局長,治安警衛方面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倆了,寧省長和秦省長會親自從新坪到河口體會一下這條道路的感受,也實地瞭解察看這兩條公路對於我們花林縣發展的巨大影響,車隊速度不會很快,整個都在你們都清楚,剪彩儀式定在城關鎮路口,安全問題必須要絕對保證!”

羅大海親自佈置花蓬公路和新花公路竣工剪彩儀式的流程安排,這是有史以來花林縣最大的一項交通投資項目落成典禮,也是花林縣有史以來第一次迎來領導省裡邊最高層次領導的視察考察,雖然寧法還只是代省長,但是誰都知道這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等到年底人代會一過,那就是名正言順的省長了。

“羅書記放心,市局也會派出五十名警力增援我們,負責現場保衛。”陳雷一邊作着記錄一邊迴應道。

“嗯,治安保衛這邊陳局長你要絕對保證不出任何問題,老龐,有沒有什麼不穩定因素也要及早提出來,若是有啥要攔路上訪的線索你得儘早給我摸出來,地方政府要提前介入,無比將這些影響我們花林形象的可能性扼殺在萌芽狀態。”羅大海叮囑道。

“放心,羅書記,我已經安排沿線各鄉鎮把情況摸起來了,問題不大,前期擔心的麒麟觀——囫圇山那邊的一些拆遷問題。我都安排馬首和麒麟兩個鄉鎮先行作好安撫工作,不要激化矛盾,如果能夠在這兩天把問題解決儘早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也要把人穩住,等過了四月三十號典禮儀式之後再說。”

龐鈞也很慎重,市政法委嚴書記兩次打電話瞭解穩定情況,要求提前排查可能影響竣工典禮的事件,足以顯示市裡邊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趙縣長,你看你還有什麼要說的?”羅大海把目光望向趙國棟。

“羅書記已經安排佈置得很詳盡細緻了,這一次也算是我們花林縣對外展示的一次機會,大概也是寧省長就任代省長以來第一次外出視察工作,我們寧陵是第二站,而在寧陵市就只看西河區和我們花林縣,所以所有人再怎麼重視都不嫌過分。”趙國棟點點頭。

“剛纔幾位都講了各自的情況,這個碰頭會基本上也就算是把我們這一次花林接待的所有程序定下來了,安全保衛和交通指揮由縣公安局負責,市局協助;不穩因素由政法委負責排查處置,有關鄉鎮協助;交通局負責路面清掃,沿線鄉鎮具體實施,另外大華和三葉項目工地只是作爲備用,以備寧省長和秦省長臨時要看,城關鎮負責把一切相關工作準備好;宣傳部和廣電局除了我們自身宣傳要搞好之外,還要協調好省市兩級媒體,作好宣傳工作,這樣一個機會也是宣傳我們花林縣的好機會。”

“剛纔羅書記也說得很清楚了,我再強調一點,那就是這一次省市主要領導到我們花林,也是我們花林縣一次難得展示機遇,務必要確保萬無一失,任何一個細小的疏漏都可能給上級領導留下一個難以洗脫的不好印象。”

“大家可以想一想,像我們安原省一百多個縣市區,省裡主要領導就算是啥事兒不幹,要把這全省所有縣份走完也得要大半年,所以說省裡主要領導任上到我們縣的機會基本上也就是那麼一次,而一旦留下一個不好印象,也許這一輩子都無法修正。或許有的同志會說,我們幹工作也不是爲了某位領導的印象而幹,但是現實社會中就是這樣,領導對你的印象不好,我們的工作成績也就被打折扣,所以我提醒大家務必要佔到一個政治高度來看待這一次接待任務,各部門主要領導必須要提高認識,切實負起責來,確保這一次接待任務圓滿成功!”

連趙國棟自己都有點被自己這番套話大話所感動了,但是這種話卻又不得不說,否則真要出了點啥毛病,你這主要領導那就是罪無可恕了。

第30節 翱翔第44節 策劃1第41節 風格與個性第56節 運數第47節 贈人玫瑰第66節 人是複雜動物第91節 戰場第1節 觀瀾(1)第44節 鋼鐵問題第42節 博弈第61節 辯證法第67節 狐狸尾巴第39節 殺機畢露第41節 求之不得第48節 沉着應對第73節 追逐目標第72節 人馬第30節 來了第57節 鬥法(1)第72節 小聚第114節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68節 命運之珠第62節 微妙第23節 統一思想第31節 忙碌第76節 婚宴上(1)第59節 幺蛾子第59節 常委會之意外風波第76節 人脈第31節 雞毛事兒第50節 有蹊蹺!第73節 君子之戰第72節 高難度第66節 滴水之恩還涌泉第33節 大事第26節 狐狸尾巴第8節 欲動第112節 依然前進第109節 胡潤百富榜第13節 壟斷第106節 這就是命運第110節 鑫達第1節 殺機第68節 分憂解困第124節 明朗化第19節 俱樂部(3)第84節 破冰第84節 陰風第55節 貌似雨過天青第15節 負重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111節 動容第31節 分工第9節 知己第91節 戰場第45節 策劃(2)第68節 挫第89節 言論第115節 意味深長第19節 聞人第9節 戳穿第82節 招惹第19節 第一站第66節 盤子第100節 市與區第62節 黑市第9節 遊說第63節 寧陵虎第41節 龍蛇爭霸(4)第117節 登高第105節 深意第1節 因起第4節 市情第10節 能者多勞第14節 春酒(3)第97節 主動第24節 揣摩和迎合第31節 打火機第131節 槍的好處第19節 俱樂部(3)第17節 面對第11節 心冷如冰第55節 試點第72節 磨刀霍霍第93節 印象積累第27節 務虛務實第69節 野馬第5節 雛形第27節 抓賭(3)第109節 旖旎第61節 有所爲第10節 難伺候的主兒第31節 兔死狐悲麼?第62節 漩渦第15節 後陳英祿時代第39節 現實和理想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44節 出擊第9節 邀談第63節 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