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託勢

見趙國棟還欲再解釋,蔣蘊華把目光投向東南,“國棟,我沒有看錯人,花林交在你手上的確比交在梅英華手中更好,準確的說,花林縣在你手上的確比放在我們能選的其他任何一個人更合適。”

這話有些重,讓趙國棟也有些感覺到分量。

“我不是說別的人就不行,我是指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選擇你我們都是冒了一些風險的,我不否認當時我有些私心,老柳和我打了招呼,老祁當時也沒有拿定主意,但是現在看來我們選對了。”蔣蘊華似乎是在回味當時抉擇那份情景,“有些時候選擇對一個領導,就能改變一個地方的面貌,我們不能說改變一地命運,但是用面貌這個詞語是比較準確客觀的。都說人民創造歷史而非個人創造歷史,這話也不完全正確,有些時候某些個人的確在特殊時段特殊位置能夠發揮出超過其他人甚至許多人的作用,嗯,歷史就把這些人稱作英雄。”

趙國棟背上都滲出汗來,訥訥道:“蔣部長,我可不敢......”

蔣蘊華撲哧一笑,“我可沒有說你是這種人,我是指毛主席和鄧公這樣的人物,你可千萬別自作多情。”

趙國棟再度汗顏,他萬萬沒有想到素來嚴肅的蔣蘊華現在也變得這般風趣幽默了,居然給自己來這樣一個冷幽默。

“不過我相信即便是祁予鴻.也要承認,讓你擔任花林縣縣長是要承擔一些風險的,但是事實證明我們選擇是正確的,花林縣在你擔任縣長期間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現在你又升任縣委書記,保持了經濟高速發展,我相信在這一點上大家都有目共睹。”

“蔣部長,賣嘴白說虛的大家都會,.落到實處還是得說咋把經濟搞上去,或者再提升高一點,那就是還是得說發展。我所說的發展和其他領導講的發展恐怕不太一樣,他們就覺得首先需要考慮的是gdp和財政收入,這兩項在他們看來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卻不那麼認爲,在我看來,gdp、財政收入和人均收入,這三項缺一不可,而且三位一體,再說一句不成熟的觀點,那就是人均純收入還應該在這三個重要指標中排名第一,人均純收入的增幅增速比起其他兩項的增速增幅更重要!”

趙國棟的話語一出口讓蔣蘊.華目光也是一動,這個觀點可與眼下流行的觀點有些不大一致。

現在無論是哪級領導都是言必稱gdp和財政收入,尤.其是gdp已經成了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甚至是所有工作的唯一指標,你gdp上去了,一俊遮百醜,啥都好說,你gdp上不去,那就是一無是處,無論你其他工作做得再好,在別人面前都矮半頭,這gdp就像一條絞索勒得各地黨政領導們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噢,有些意思,國棟,你爲什麼這樣看?”蔣蘊華負手而.立。

“單純gdp太不科學,它它只能反映你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總量,但是卻並不能反映你的經濟發展是否就科學協調和可持續性,比如東北那些鋼鐵城市和山西那些縣份上,資源型工業發達,每年gdp自然也不會低,但是你能說這些地方經濟就很發達麼?一地經濟是否發達是要看這一地經濟發展是否符合這個地方長久發展態勢,是否具有長久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像我說的那種資源型經濟,資源開採完了怎麼辦?你有沒有替代型的產業支撐?如果沒有,你這個城市就是一個短命城市!”

“那國棟你所說.的人均純收入就是衡量一地經濟發展的科學水準麼?”蔣蘊華略略歪頭問道。

“也不完全是,gdp能夠衡量一地經濟總量,財政收入能夠衡量這個地方政府從經濟發展中獲取的可供政府支配的資金量,而人均純收入則更具科學性,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總要指標,古代都說要藏富於民,只有民衆富裕了國家纔會興盛,社會纔會穩定,而不是國家富裕了,人民羣衆就能富裕,這中間孰先孰後值得商榷。”趙國棟也沒有一概而論,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人民收入水平持續快速的提升,也就意味着他們的消費力在不斷擴大,如果在輔之以較爲合理的社會保障體系,那麼他們的消費就可以得到釋放,刺激生產,帶動社會產生力的上揚,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是我的理解。”

蔣蘊華對於趙國棟的這個觀點並不完全贊同,在目前這個時期,政府投資仍然是帶動整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而出口外向型的經濟更是目前國家經濟獲得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內需,實事求是的說,中國現在還是一個儲蓄型社會,你很難讓老百姓放心大膽的把銀行裡的存款拿出來使用,至少眼下還不現實。

“國棟,你這是一個好設想,但是卻不切實際。”蔣蘊華搖搖頭。

“好設想就足夠了,至少我們可以向着這方面努力,至於蔣部長你說的不切實際那是因爲內外部條件還不成熟的緣故吧,隨着國家經濟持續的發展,很快這種設想就要變成現實。”趙國棟也不多解釋這方面的理論性東西,畢竟現在國家還是依靠外需來拉動經濟發展,人們的目光都還盯着國外市場,“不過像花林這樣的農業縣,農村人口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要想實現人民增收,那就只能在農民增收上下功夫,發展畜牧業、種茶業、水果產業都是現實需要。”

蔣蘊華也理解的點點頭,花林是個純農業縣,沒有半點底子,發展經濟只能因地制宜,而趙國棟在這一點上就做得相當成功,把農民增收和工業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不但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利用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吸聚作用,相互拉動吸引,把這個產業越做越強,越做越大,吸收的剩餘勞動力也是數量巨大,而給政府帶來的稅收也是猛增,這樣的三駕馬車同時起飛,堪稱完美。

正是這份堪稱完美的答卷才使得趙國棟有資格去窺覷那一個市委常委的名額,只是單憑業績上的表現就想要坐上那個位置卻是太渺茫了一些。

蔣蘊華也知道趙國棟恐怕在其他方面也走了路子,從業績和聲勢方面的渲染不過是光明正大真刀真槍的比賽,是爲了獲得一張決鬥的入門券而已,讓未來的結果變得更加光鮮和順理成章罷了,至於下邊的暗鬥,那纔是真正決定命運的實力較量。

蔣蘊華他能幫趙國棟的也就只能幫到這個份上了,全省旅遊工作現場會暨經驗交流會又是一次難得平臺,讓趙國棟展現的平臺,省委宣傳部在宣傳造勢上還可以在幫花林縣做做文章,但是也僅此而已了,剩下的就看趙國棟自己的本事了。

全省旅遊工作現場會暨經驗交流會終於在進行在完成了所有議程之後圓滿結束了,與會的代表和專家學者都就各地發展旅遊產業的經驗作了交流,同時也參觀了麒麟觀——囫圇山旅遊景區建設發展情況,現場感受麒麟觀——囫圇山景區的自然風景和歷史人文景觀魅力。

麒麟觀——囫圇山旅遊景區開發公司總裁陶宗星也應邀在會上作了發言,介紹了這個風景區從創建到各股東構成,從投資規模和股本變化以及景區開始產生收益的前前後後。其間免不了也要讚譽一番花林縣政府的大力支持,縣領導的關懷備至,當地政府和民衆的積極配合,纔會使得景區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產出效益。

各地旅行社的代表們也頗有興致的詳細參觀了包括二期在建的囫圇山溫泉景區、碧波潭景區、圓覺寺景區、古棧道景區等所有景點,也考察了景區食宿、交通、旅遊紀念品等各方面情況,對這個風景區的前景表現出了相當樂觀的態度,並紛紛表示在回去之後馬上就會考慮在旅行社的旅遊行程安排上考慮麒麟觀——囫圇山景區。

副省長田濤、省旅遊局局長廖培華、省旅遊協會會長和寧陵市市長麥家輝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並參加了會議。

《安原日報》和《中國旅遊報》、《寧陵日報》都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來介紹這次據說是對安原全省旅遊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指導性意義的會議,一時間花林縣旅遊景區開發模式也成爲全省各地市旅遊工作經驗亮點。

七月一日,桂溪大橋、桂溪大道、桂溪沿岸風景長廊暨舊城改造一期工程正式竣工剪綵,桂溪大橋和桂溪大道也於當日正式竣工通行,整個花林縣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當中,市委副書記、新任代理市長舒志高親臨剪綵並祝詞。

“年輕有爲啊,趙書記,我在你這個年齡還在學校裡教書呢。”一副文質彬彬的舒市長自帶一股子書卷氣,金絲秀朗眼鏡和梳理得一絲不苟的頭髮加上纖塵不染的皮鞋,足以表明這位代理市長在個人小節方面相當看重。

陪同着舒志高的趙國棟趕緊浮起一副愧不敢當的表情,“舒市長,我也就是一撿落地桃子的角色,全靠原來的羅書記現在的羅主任把底子鋪得好,我蕭規曹隨罷了。”

第28節 兄弟情第37節 資源產業第18節 粉墨登場第77節 撲朔第74節 入手第54節 忽悠或者打動第40節 宏願第104節 量變到質變第25節 示好第61節 有所爲第109節 聚散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97節 老夫聊發少年狂(1)第37節 傳奇人物第96節 莫測第3節 康熙青花第63節 咕嚕溝第56節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31節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十六 點雙雄會之印象第75節 殺雞儆猴第3節 老部下們第124節 中學同學與大學同學第59節 煎熬第94節 怒髮衝冠(1)第32節 諍言第95節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17節 常務第5節 棋局第2節 土城第4節 轉型期陣痛之惑第54節 無所不能第13節 入鄉隨俗第101節 火熱之局第78節 迅雷第90節 波譎第13節 換個角度看第17節 高速辦第108節 遠慮,山重水複第91節 體系初立第25節 待崗青年第99節 疏導第42節 觀察第107節 滿意度是關鍵第27節 天時地利人和第135節 趨利避害第82節 毒藥第60節 論勢第74節 各懷心思第99節 交際第71節 火星子第91節 造勢而動第51節 圓滿第70節 舊部(2)第39節 該走到的都得走第54節 道上第110節 拜會第4節 市情第74節 打手第66節 酒話第138節 經濟構想第56節 年末第87節 求上進很正常第100節 年關第8節 再破第16節 同舟共濟?第54節 情人第30節 震撼第24節 貴人第59節 應手第64節 是不是同志第11節 微調第20節 逆變第103節 把柄第16節 潮起(6)第69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第53節 首度交鋒第1節 謀劃第12節 接近第2節 高速路第104節 助力第9節 大舞臺第2節 暗潮第73節 困局第96節 民情管道第82節 出擊第96節 人才第98節 緣分可以解釋一切第11節 後續第55節 貌似雨過天青第71節 推進第12節 膽大包天第125節 陰影第51節 好奇心害死貓第27節 微妙直覺第109節 火山第60節 論勢第56節 搭檔第98節 即興演講第94節 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