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盟軍在行動(2)

書房裡的應東流和任爲峰談得很開心。秘書來續了幾次水都沒有打斷兩人的談話。

安原今年工業經濟復甦勢頭迅猛,增速大大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在全國增速高居榜首,尤其是幾個傳統農業大市工業如通城和千州也出現了猛增勢頭,這讓兩人都相當欣慰。

“爲峰,永樑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存在相當大的弊端,國家環保總局通報我省十二家重點污染企業超排污超標永樑一個市就佔了七家,我看我們對永樑的敲打力度還是小了一些啊,他們以爲只要把GDP拿起來了,我們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想要來個一俊遮百醜,這種想法相當危險。”

興奮之餘應東流也有些警惕,任爲峰在這方面經常爲一些地市緩頰,應東流也覺察到了,所以他從來不敢放鬆這根弦,隨時提醒對方要注意底線。

任爲峰也有些苦惱,全省主要經濟指數都出現了大幅度上揚,尤其是工業這一塊增幅相當明顯,但是同樣一些地市的污染問題也出現了強勁反彈。

像永樑這個污染問題已經是一個老問題了,以鋼鐵、化工和建材三大行業爲主導的永樑經濟在經歷了前兩年的疲軟之後今年復甦勢頭最猛,工業經濟增速在全省高居第一。甚至一舉壓過了風頭正盛的寧陵,但是其帶來的副作用也是相當明顯的,省環保局接到的投訴有六成都是來自永樑,這個現象已經引起了國家環保總局的關注。

任爲峰能夠理解下邊爲了發展經濟做出的努力,也能理解他們有時候處於兩難之間,一個大項目,它的落戶或者生產可能給一個地市帶來就業、稅收和GDP,這些東西都是顯而易見的,而它也會帶來一些負效應,噪聲、污水、廢氣以及固體廢棄物等等,這些東西卻不那麼明顯,至少在目前看來,比起前者來說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甚至也有一種觀點得到相當一部分人支持,爲了發展在環境上作出一些犧牲也是必要的,發展纔是硬道理這個鄧公的格言卻被有些人引用到了這上邊,使得其大大的變了味。

他們認爲可以在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再來考慮治理,或者說最起碼也要等到企業實現了良性發展之後再來進行治理。

尤其是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你如果稍稍表示了遲疑,也許企業就落戶到其他地區去了,你不接,有的是地方接。

但是永樑的情況的確相當嚴重了,如果不斷然採取措施,恐怕日後也會成爲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要想實現治理轉型,只怕要付出比現在多幾倍的代價。

“省長,永樑有些客觀原因,畢竟去年前年鋼鐵建材行業都經歷了一波疲軟態勢。今年眼見得經濟復甦,鋼鐵和建材行業日趨景氣,在這方面反彈很大程度上源於此,不過我還是覺得這不應當成爲其加大污染整治力度的理由,省環保局杜凡副局長已經在國家環保總局通報一下子之後就帶着一支督導組到了永樑,我要求他們就在永樑給我駐紮下來,督促環保總局點名這幾家污染大戶的整治,一直到拿出切實可行的整治方案並且付諸實施才準回來。”

“嗯,爲峰,我也知道這樣作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下邊工作積極性,但是你要給永樑方面講清楚,這是剛性任務,要讓他們執行之餘也要理解。同時也要讓永樑市委市府認真考慮他們產業結構中如何做到逐步淘汰落後產能,引進清潔環保的先進技術來實現企業改造,從而達到既治標也治本的目的。”

應東流扶了扶鼻樑上的眼鏡,有些感慨,“永樑上屆領導在這方面有些失策,一味發展化工建材這一類的高污染行業,GDP搞起來了,但是留下的後患卻需要後人來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解決,在這一點上我看寧陵就做得很好。”

任爲峰笑了起來。寧陵目前經濟增速僅次於永樑。但是從發展潛力來看超過永樑的可能性很大,它已經連續三年經濟增幅都在全省前三位裡浮動,去年第一,前年第二,今年看樣子也會在第二第三之間。

寧陵經濟開發區的電力設備和材料基地已經形成規模,其影響力早已經超出了安原一省範圍,輻射到了安、湘、鄂、桂、皖、川、渝、黔、滇等中西部大部分省市,產值去年迅速突破了十二億,今年預計將達到十六億以上。

而寧陵市經濟龍頭西江區經濟也呈現出快速復甦勢頭,受臨港工業區全面建成的大幅拉動,去年GDP首次突破二十億,今年投資投產企業增幅勢頭更猛,估計要達到二十八個億,花林縣也是持續高速增長,食品工業和製革工業以及旅遊產業成爲花林縣的支柱產業,去年GDP突破了十八億,今年預計將超過二十三億,接近二十四億,而受旅遊業向好的拉動,第三產業增幅第一次超過了第二產業增幅,也是一個極爲耀目的亮點。

“省長,前些天黃凌書記到我這裡來坐了一坐,他表示今年全市GDP增速有望超過百分之二十二,要爭取達到去年全國GDP增速的三倍,雖然說寧陵起步點較低,但是考慮到寧陵已經連續三年實現這樣高的增幅,我覺得這還是令人振奮了。”任爲峰手中的鉛筆仍然在茶几上的白紙上隨意的塗畫着,不動聲色的道:“黃凌還表示有些遺憾,他說如果說趙國棟能夠留在寧陵當常務副市長。他就更有信心在他這一屆之內讓寧陵GDP進入全省前五。”

“呵呵,黃凌口氣很大嘛,不過我也得承認,寧陵這幾年的發展勢頭相當良好,不僅僅是你提到的幾個縣區,其他幾個縣的經濟增長勢頭都很明顯,沒有趙國棟他也一樣搞得很好啊。”應東流眼神微微一動,若有所思的道:“懷慶今年的發展勢頭也很好,只是上半年速度慢了點,但是下半年增勢明顯加快,冶金機械廠改制成功,懷州區的玩具、製鞋、成衣製造勞動密集型產業極具特色,我還沒有想到珠三角的產業轉移會如此之快,我們安原居然也有了一個承接產業轉移的橋頭堡,的確令我感到驚異和意外。”

“懷慶在促進中小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發展上做了相當多的實際工作,尤其是在金融融資上,各級政府出面幫助協調和擔保,使得銀、政、企三家搭起了一座順暢的橋樑,實現了三贏,這一點上我覺得其他地市甚至包括安都都落到了後邊,這也是懷慶中小企業發展迅猛的一個主要因素。”

任爲峰這話並非刻意爲趙國棟造勢,而是他到懷慶市下轄的歸寧、懷州、慶州調研所得出的結論。

桂全友到歸寧擔任代縣長之後,爲期半個月的調研一結束之後抓的第一項工作便是推動歸寧向懷州區學習。鼓勵本來就有着相當基礎的歸寧私營經濟大膽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並積極銜接協調地方金融機構和私營經濟實現無縫對接。

他還主動出擊找到安都商業銀行,邀請對方到歸寧考察設立分支機構事宜,這一舉動在懷慶引發了相當大的震撼,副市長顧曉鵬在全市改進全市金融系統工作作風座談會上高度讚賞歸寧的創新舉動。

桂全友的一連串舉動的確在歸寧也引起了相當大的震動,原來歸寧本地不少人都認爲這位尾隨趙國棟而來的代縣長並沒有多少真本事,完全是依靠趙國棟的餘蔭才坐上這個位置,一系列舉動下來,很快就爲桂全友贏得了不少分。

任爲峰在懷慶考察期間重點深入到私營中小企業中瞭解他們的經營發展狀況,瞭解他們目前對發展環境和看法和意見。聽取他們對經營環境的評價以及對政府職能部門的建議。

他考察了建陽、懷慶和榮山三個地市,分別在三市的八個縣區進行了實地考察,也聽取了市裡邊主要領導和分管工業經濟領導的彙報,感覺到懷慶的發展環境改善很大,雖然還和建陽這種經濟強市有一些距離,但是比起兩年來已經明顯改觀,而榮山整體經濟環境缺乏活力和生機,領導幹部思想作風保守,也讓他很是憂心忡忡。

正因爲有最直觀的感受,他纔會有這樣的感觸。

“是啊,當領導就需要有寬闊長遠的眼光,要有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眼光高遠,你才能看到發展趨勢,因勢利導的駕馭一地的發展,要勇於開拓進取,你才能跳出傳統固有的舊思想舊觀念影響,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實現新的飛躍,在這一點上我們一些所謂資深幹部因循守舊思想嚴重,缺乏突破創新的勇氣魄力,反而是一些年輕幹部沒有那麼多束縛包袱,做得更好。”

應東流似乎言有所值,任爲峰心中微微一動,關於安都市城市規劃修改方案近期也有一些爭議,似乎省委副書記兼市委書記苗振中和安都市代市長姚文智似乎在觀點上也有差異,他倒是覺得應東流似乎不是在指懷慶,而是在影射安都。

第38節 交心第13節 先覺第4節 相信我沒錯第19節 發飆第46節 機場談話第62節 微妙第69節 關懷第44節 鋼鐵問題第72節 還看今朝(續)第29節 偶遇第38節 全職保姆第7節 一錘子買賣第75節 罌粟花第96節 風範第63節 餐前點(1)第70節 交鋒第83節 通才第19節 發飆第48節 心太軟第43節 矚目第42節 糾結第2節 狠手第35節 家人第74節 各有所謀第10節 市長第24節 逝者如斯夫第90節 霸氣第40節 道無界限第110節 鑫達第81節 都不容易第13節 果然與衆不同第63節 牌(1)第131節 暗波第37節 沒事找事第113節 尤姐第19節 柳暗第57節 爭奪第66節 盤子第18節 道路第66節 沒態度就是最清晰的態度第38節 陰霾重重第47節 前景第32節 動(2)第44節 盛宴第107節 不謀而合第88節 生活一樣要繼續第39節 學會適應和忍受第107節 癰患第64節 餐前點(2)第37節 下沉第74節 打手第47節 嫌隙第92節 節點第15節 出賣第23節 野望無限第50節 有六十六節 盡歡而散第120節 市區利益第10節 臨變第65節 端倪第33節 壯大第35節 初談第5節 家族(4)第5節 三贏第39節 揭蓋第45節 危機引線第43節 神通第3節 羣體第63節 交通樞紐第56節 緊迫第48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7節 這可能麼?第5節 得失之間第91節 體系初立第24節 縣事第24節 舊部第50節 陰魂不散第100節 漸進第45節 “恩寵”第13節 換個角度看第59節 高看第78節 謀官(2)第77節 撲朔第17節 高速辦第95節 戰場(3)第46節 深淺第26節 閨蜜第64節 爭執第32節 浮想聯翩第74節 算計第71節 艱難抉擇第40節 曲線救國第118節 安都第89節 胸襟第91節 處置第51節 害我還是捧我第76節 爭取第51節 操作第99節 接待任務第71節 艱難抉擇第22節 坦然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