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難得的平靜了下來,剛開始大家還有點兒不習慣,漸漸地也就好了。嬌顏也從不習慣到適應,漸漸地對於農家生活越來越感興趣。
每一天,顧承勇都會寅時初就帶着孩子們練功,等到卯時初,文平他們就去挖野菜什麼的,嬌顏則是回去幫母親做飯。早飯出鍋,馮氏就把豬食倒進鍋裡餷上,等大家吃過早飯了,正好就可以餵豬。
地裡的活多時,顧承勇就帶着文修文齊和文韜三個下地幹活,要是活少的時候,就自己去。然後文修他們,或是上山,或是下河的,弄一些野味活魚等回來打牙祭。馮氏手藝好,又有嬌顏幫襯着,每每都能把食物做的很是美味,孩子們吃的自然歡喜。
嬌顏每天上午都去苗素問那邊,跟在苗素問的身邊,瞧着苗素問給人看診治病,從中受益匪淺。苗素問教給嬌顏醫術,也並不是十分的刻板,除了每天必須佈置的功課之外,大多數都是活學活用。今天遇上什麼樣的病人,苗素問就會把相關的病症歸納總結,將其中的關鍵處給嬌顏講清楚。
嬌顏前世是醫學世家出身的,耳濡目染,其實對於很多病症都有獨特的見解。雖說後來選擇了外科,到底是接觸過的東西多,所以現在學習的時候,並不費勁兒,還能提出不少特別的看法。
苗素問早就知道這個小徒弟不簡單,每每有些想法,都會讓人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所以這師徒二人,教的認真,學的仔細,兩人有商有量,時不時的就在一起探討,整個學習過程可以說是其樂無窮。
紹遠對於學醫並不感興趣,不過作爲苗素問的兒子,他也不至於一竅不通。他對於採藥炮製藥材什麼的,倒是十分拿手,所以就經常的進山去尋找各類藥材。不過這個季節,很多藥材並非採摘的最佳季節,紹遠也就是找一些四季都能採摘的藥材往回弄。
日子彷彿是一成不變,但細細品味時,又是有不少的改變。至少,文芳文菲姐妹,不用再想以前那樣成天忙個不停了。文芳姐妹幾個,除了趙氏做飯的時候伸手幫忙之外,其餘的時候,大多都在馮氏這邊學一些針線女紅。
文芳姐妹幾個是真心的想要學手藝,馮氏也不藏私,將蘇繡的技巧傾囊相授。文芳略微大了些,學這個有點兒晚,文菲性子急,雖然有心,但是總是毛毛躁躁的。反而是文英,雖然才八歲,卻是姐妹三個裡學的最快的一個。
文芳姐妹跟馮氏學刺繡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顧家人的,沒兩天,就被李氏知道了。李氏心裡生氣,自家的閨女還沒能學到那樣的絕技呢,卻偏偏讓幾個死丫頭給學去了。再加上如今文芳姐妹不幹那麼多的活,李氏對她們可是十分的不滿。
李氏這種人,她是不可能真正改變的,現在不過是有七太爺的話在那威懾着,還有顧秀麗的親事在眼前,所以才略微收斂而已。但是,明面上李氏不能再那麼打罵文芳幾個,暗地裡卻可以動手修理
。
從那天七太爺扔下話走了之後,李氏就開始控制飯桌上的伙食。媳婦們做飯的時候,都得是李氏出面量米量面,吃飯的時候,也是李氏一手把着分派飯菜。這樣,做飯的時候,李氏故意拿出來的比往常少,然後吃飯的時候,李氏又特意分給文芳姐妹幾個很少的飯菜。
文芳文菲都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飯量不小,每天都不夠吃的,當然不行。文菲有一次沒忍住就問李氏,爲啥不給她們吃飽。
李氏卻是很理直氣壯,說是怕女孩子們吃得多了發胖,以後找不到婆家。以前吃得多,但是幹活也多,現在幹活少了,就不能再吃那麼多了,不然發胖了可怎麼辦?
李氏這話,明眼人一聽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可是顧明誠不發話,旁人也不敢再說什麼。顧家可是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不能再鬧起來。趙氏和顧承信也是沒辦法,只好自己偷偷地省一口出來,留着給孩子們吃。
後來還是嬌顏知道了,就每天給文芳她們留一些飯菜,然後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時候,讓她們姐妹幾個趕緊吃了。
文修他們能打獵能下河的,每天都能弄點兒肉食什麼的回來,所以這邊的伙食就比東院好一些。當然,有好東西的時候,馮氏也會讓孩子們送到東院去一些的,不過那些東西,大部分都到了秀麗和文景文安的嘴裡,別人其實也是吃不到的。
文芳幾個本來不好意思在馮氏這邊吃東西的,後來還是嬌顏勸着,這才每天偷摸的填補一些。這邊的飯食不錯,幾個女孩沒用多少日子,臉上就好看了不少。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四月過去,進了五月,端午節就要來了。端午節,也被稱爲是女兒節,一般這個時候,出嫁的閨女都會回孃家小住的。正巧顧秀麗要在五月初六定親,所以李氏早早地就讓人捎信兒去顧秀蘭和顧秀雲兩家去,讓她們端午節回來住着,等到秀麗定完親再走。
五月初四,顧承仁從鎮上的學堂回來,過節了,學堂也放假的。李氏瞧見老兒子回來,滿臉都是笑,急忙的把兒子送到了屋子裡去歇着。“老大媳婦,你們幾個趕緊的泡了米,下午就把糉子包出來,今晚煮上,明早吃糉子。”李氏吩咐了一句就走了。
吳氏領着馮氏等人,按照李氏的要求,把大黃米還有從鎮上買回來的糯米,分別淘洗然後用水泡上。過節了,李氏難得發話,讓馮氏一起包糉子,到時候大傢伙一塊兒吃。
顧秀麗定親成親,蔣家定然會來好些人,蔣秉昊很是看重顧承勇,到時候少不得就得讓顧承勇作陪。另外,接待蔣家來人,也少不得有年輕媳婦,即便是顧秀蘭她們回來,也不能就代表了顧家。
顧家幾個媳婦裡面,就數着馮氏最出挑。李氏在心裡仔細盤算過了,馮氏人長得好,又見過大世面,說話處事十分妥帖,讓她幫着招待來客最是合適不過
。基於這些原因,最近李氏倒是對顧承勇一家很是和顏悅色的。
對於馮氏來說,李氏終歸是婆婆,事情不是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她也願意跟李氏和平相處。故而,李氏態度好,馮氏也不會故意拿把,李氏既然說是一起包糉子過節,馮氏就痛快的過來幹活。
不管怎麼說,過節就是好事情,大傢伙心裡都挺開心的。再者顧家也是難得的平和,所以衆人忙忙碌碌的,就顯出來一種家業興旺的景象。
“娘,你看家裡這樣多好?一家人笑呵呵的幹活,有商有量的,不比成天烏煙瘴氣的強多了?你知道我爲啥不願意回家來?就是家裡成天的鬧騰,鬧得我都沒法看書。”顧承仁坐在炕上,透過敞開的窗戶向外看着,一邊跟母親說話。
李氏微微一愣,然後撇了撇嘴,“這是要過節了,她們一個個的都惦記好吃的呢,要不然,她們還肯幹活?”李氏心裡還是有氣的,只是各種原因沒法發泄出來罷了,這時便有些委屈。“我是婆婆,如今卻要跟她們低聲下氣的,我這是哪輩子沒積德了?”
“娘,咱們不爲了別的,就是爲了秀麗,也得忍住了。娘等着,等兒子考了秀才中了舉,到時候兒子給娘撐腰,讓娘出氣,行麼?”顧承仁知道李氏心裡憋屈,就趕忙的勸道。
一聽兒子這麼說,李氏可就樂了,“哎,那敢情好了,我就等着老兒子出息,到時候,我也能跟着沾光呢。”啥話也沒有老兒子這話中聽,李氏頓時就把委屈扔到一旁,笑呵呵的看着顧承仁。
“兒子啊,你也不小了,該是琢磨琢磨親事了呢。這幾年你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你都二十一了啊,不能再這麼耽擱下去。娘還等着抱孫子呢,你可不能讓娘等得太久了啊。”老兒子老閨女,都是老太太心尖兒上的人,也是她最掛心的事情了。
“娘,這個我曉得呢。這樣,我現在要專心讀書,等我秋天考試回來,娘就給我張羅親事吧。要是我考上了秀才,也能挑一個好人家。”顧承仁對自己很是有信心的,故而纔想着院試結束之後準備親事。
李氏笑的合不攏嘴,“好,好,娘聽你的,娘託媒人仔細的幫你訪聽着。我兒子相貌人品都是極好的,又是讀書人,這媳婦可得好好找,一定得找個人好家世好的才行呢。”
在李氏的心裡,自己兒子那就是人中龍鳳,出色的很,沒有幾個女人能配得上。在她的想法裡,顧承仁的媳婦,即便不是官家小姐,也該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呢。
“娘,你要是有事情就去忙吧,明天大姐和二姐都要回來呢。家裡該預備的都預備齊,後天蔣家還得來人,千萬別在這個時候丟人。酒席什麼的,跟二哥說一聲,讓他進山去弄點什麼獵物,千萬別弄得太寒磣了。”顧承仁想起這個來,就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