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後的行程,邱秋隨時都提心吊膽。
看着一路嬉笑的小禾吳霜等人,邱秋慶幸並沒有將事情告訴她們。
若不然,這會兒惴惴不安的還怎麼走完以後的路。
因爲遇到了事,邱秋遊玩的心情都沒有了,趕路進程明顯加快。
“娘,您不用擔心,這一路上都沒有異常情況。”小穗安慰着邱秋:“同樣的事不會來第二次的,知道我們有所防範肯定不會再來送死。”
“我還擔心他們會跟到鍾家山。”邱秋在想要不要回去的事了,萬一給鍾家山的吳雪和衆鄉親們帶了災難她就罪過了。
“不會的。”小穗連忙保證:“都是些小小百姓,對朝廷沒有威脅,他們不會做費力不討好的事。”
能派人潛入大宇,必然是精英。
好東西必然是花在刀刃上了。
所以,暫時是安全的。
時隔多年再回鍾家山,邱秋明顯的感覺到人們在老去。
孔秀才已經是老態龍鍾估計沒幾年活頭了。
“羅篼這孩子至孝至善。”孔秀才覺得自己很有福氣,豆丁石頭都有出息。經常託了吳雪送錢送物給他,而羅篼則帶着妻兒孝敬他像親人:“夫人啊,老夫能有今日,還多虧了你。”
如果沒遇上邱秋,他這會兒當還是在街頭擺攤代人手書,每日掙那麼一點點錢聊以餬口;或許在夜深人靜之時還是滿腔憤懣抱怨命運不公。
但是,現在的他沒有半分遺憾,看得開看得淡。
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已經做到了這一點,還爭什麼爭?
功名利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蓋棺而論世人還會唾棄。
而此時的他,沒有半分牽掛,若有朝一日離去,別的不說,鍾家山的人都會感恩於他教導過自家孩子。
“先生,這是您付出該得到的回報。”邱秋送了孔先生十顆養神丸,越老精力越不濟:“豆丁經常提起您,還說請您這次跟我們一起回京。”
“京城就不去了,我喜歡鐘家山,我這棵漂浮的樹就將根紮在這兒吧。”孔先生嘆息道:“老了老了,鍾家山的孩子們也沒法教導了。”
“先生您也該休息了。”邱秋知道他還在強撐着教育羅篼吳雪和花妞家的孩子們:“這兒再請一個先生回來,您老就在旁邊指導指導。”
“指導算不上。”讀書人最忌諱的就是總有人在旁邊指手劃腳:“相互學習倒是真,活到老學到老,在教導孩子上面,還是夫人最厲害。”
有嗎?
邱秋怎麼不知道?
要知道,關嬤嬤對自己教導出的小禾是一直在吐槽的。
“豆丁那孩子能一舉奪下狀元郎,可見夫人是花了不少心血。”孔秀才道:“放眼整個鍾家山,這些年跟了夫人的人都有大的變化。”
這話說得自己好像是菩薩。
實際上,豆丁的教育上自己還真沒有費多少勁。
也不過指點了一下,讓他樹立了大的目標,看到不對的地方立即糾正。
其實,更多的時候還是讓他自己在長。
也是啊,孩子就是一棵樹,只要沒有長歪怎麼都能成材。
“先生謬讚了。”邱秋不好意思道:“先生好好保養,您是有福氣的人。”
孔先生點了點頭,突然說羅篼回來了。
啊,這老頭兒耳朵還這麼靈?
又沒有看到人都能知道嗎?
“先生……”羅篼夫妻是趕集去了,一進門就喚先生,這種習慣就像進門喊爹孃一樣。突然間看見邱秋愣了一下:“你回來了?”
“嗯,回來看看大家。”這時候的羅篼就是一個精壯的中年男性,和普通大衆沒什麼區別。只不過還是很有精神。吳霜在去京城的時候就將鍾家山的作坊轉到了他的手裡,聽說經營得不錯。
“挺好。”羅篼看向眼前的女人,心裡有那麼一瞬間的失落,轉而想着她從一開始就是吳風的,與自己沒有關係:“吳風也回了?是準備回鄉養老嗎?”
在羅篼的心中永遠只有那個從小打過架一同打過獵的吳風。
至於那個什麼大將軍什麼的貴人,與自己就沒有關係了。
“還沒有致仕,估計還有些年頭。”看來感覺日益變老的已經不再是一兩個人了,到這把年紀大家都在考慮養老的事:“到時候或許會回鍾家山。”
鍾家山也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
這個時代養老,不像現代還要擔心醫療教育什麼的。
醫療自己家養一個醫生就好;教育請兩個先生就行,全都是私人定製,牛B的不行。
邱秋也問了些他生意的情況。
“還湊合,只要勤奮就能吃上飯。”早些年,個個都窮得哭,想她要埋婆婆還跪着借二兩銀子。如今,家家戶戶有存糧有餘款,日子總算是過起來了:“這些年有高鏢師走來闖北的,將我們村的榨菜都帶到外地去,也將外地便宜的東西帶回村,倒是給大家幫了不少的忙。”
高鏢師就是花妞的男人。
邱秋和他聊了一會兒,知道一切都好就放心了。
接下來,她還要去拜見鍾叔鍾嬸子。
“吳風家的,你看看你,還這麼客氣!”鍾嬸子早已經當了奶奶:“你有心來看嬸子就好了,還帶這麼多禮物,嬸子又沒有什麼給你的。”
“嬸子,別的也不值當,那盒子裡有一根老參,我尋思着帶回來給您和先生。”上百年的老參兩支,一支送給了孔先生,一支就給鍾嬸子。這些珍貴的藥材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有錢也買不到的。
“好好好。”鍾嬸子連連點頭:“你真是有心了。”
反反覆覆,她也說不出更多的話。
只感覺自己幫不上邱秋什麼忙,卻要受她這麼大的禮。
“嬸子,早些年要不您和鍾叔護着我們姑嫂幾人,沒準早餓死了。”邱秋笑道:“沒有您地裡的紅薯,我們就沒有今天。”
原來她早知道啊?
“鄉里鄉親的,誰幫誰呢,不就是搭了一把手,不值得一提。”鍾嬸子聽她這麼說後就感覺收了禮心裡要好過一些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種觀念在邱秋的心裡是根深蒂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