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

在法國等大國的使者抵達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提出——教皇大人是否幫他加冕兩個皇位,一個是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一個是拜占庭帝國皇位。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拜占庭末代皇帝安德烈斯.帕里奧加洛斯已經脫離東正教,皈依了天主教。按照規矩,天主教國家的皇帝,應該由羅馬教皇加冕。因爲,此前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公開聯合安德烈斯.帕里奧加洛斯搞的皇位轉讓,並沒有得到歐洲各國的普遍承認。教廷當時雖然口頭支持了,但並未爲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舉行加冕儀式。因此,各國並不承認這個花錢買來的皇位。所以,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希望尤利烏斯二世此次能幫忙加冕兩次,使其一次性戴上兩頂皇冠。

但法國等國家的使者知曉後,紛紛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法國等國認爲,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按照神聖羅馬帝國傳統,加冕爲神羅皇帝沒有問題。但是,加冕爲拜占庭皇帝,則大有問題。因爲,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都在異教徒手裡,加冕爲拜占庭皇帝純屬笑話。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若真的想加冕爲拜占庭皇帝,理應出兵攻下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堡加冕。

除了法國強烈反對外,莫斯科大公國的使臣也同樣表達了強烈的反對。莫斯科大公國代表認爲,安德烈斯.帕里奧加洛斯無子,就算其退位,皇位也理應落到其妹索菲亞公主之子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的頭上。而且,瓦西里三世是東正教君主,拜占庭帝國君主歷來都是東正教的,從未有天主教徒擔任。而東正教的各個主教,都一直支持瓦西里三世擔任新的東羅馬帝國皇帝……

不過,這裡是羅馬,天主教的大本營。對於毛子的這個說法,大家都嗤之以鼻。畢竟,現在的毛子可不是後來的歐洲壓路機。眼下,毛子還只是一個大公國呢。甚至,還被波蘭和立陶宛壓着打,哪裡有啥話語權?

最終,歐洲各國君主和使臣一致決定——他們承認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爲希臘國王。但想要成爲拜占庭皇帝,就必須攻下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堡加冕。否則,大家都不予以承認……

……

馬林嘆了口氣,但也理解各國的想法。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已經就要加冕成歐洲唯一的皇帝了,還想加冕第二個皇帝之位,這不是犯衆怒麼?

人家一個皇位都撈不到,你特麼一下子撈倆,絕對會讓人眼紅嫉妒死啊!

當然,法國等國家非常缺德,他們最終也沒否認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安德烈斯.帕里奧加洛斯的交易,並承認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爲希臘國王。

爲什麼?這絕不是爲了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好,而是爲了坑他。希臘目前在誰手裡?土耳其手裡!

而土耳其目前有碾壓歐洲任何一國的實力,畢竟,人家隨便就能拉出幾萬騎兵來。真要動員,十幾萬大軍也是可以的。土耳其人佔着君士坦丁堡和希臘,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這個希臘國王毫無意義。

若是一般的像馬林這樣的諸侯,大家也許不肯承認其獲得一個王位。但對於即將被加冕成爲皇帝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而言,一個空頭王位並沒有什麼意義。畢竟,人家有更好的皇位了。

而大家一致表態,要求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攻下君士坦丁堡後在那兒加冕爲帝,其實就是慫恿哈布斯堡家族去進攻土耳其。

而土耳其是好惹的嗎?非常不好惹。所以,大家這是在坑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呢。當然,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是老狐狸,是不會上當的。可是,希臘國王這個玩意兒能世襲。沒準,他兒子、孫子會入套上當呢?要是被土耳其揍扁了,法國等國家就有機會從哈布斯堡家族身上割肉了……

……

看着陰險笑着的各國使節,馬林眼神卻是閃了下……

“在君士坦丁堡加冕麼?要是我弄來希臘國王之位,再發兵攻下君士坦丁堡……”馬林也在YY起來了……

皇位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手裡,馬林是不好打主意的。畢竟,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算再厚道,也是老狐狸一枚。但等到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死了,菲利普或者查理上位了。爲何競選爲神羅皇帝,就不得不尋求支持。到時候,也許能把那個希臘王位換過來。然後,自己想辦法謀奪君士坦丁堡。反正,各國使臣表態說了——誰能攻下君士坦丁堡,在那兒加冕,大家就承認……馬林不敢說完虐土耳其,但偷襲攻下君士坦丁堡,並守住一段時間還是可以辦到的。到時候,在君士坦丁堡匆匆加冕後,宣佈以後換地方加冕……嘿嘿……

於是,在馬林的慫恿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跟各國使臣簽下了一份公約——《羅馬公約》……

公約規定——拜占庭帝國已經皈依天主教,算是天主教國家,莫斯科所謂的宣稱無效(這一點,天主教國家還是齊心的)。

想要成爲拜占庭皇帝,必須在獲得希臘國王之位的前提下,出兵佔領君士坦丁堡,並在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加冕,由羅馬教皇親自爲其加冕,或者由教皇派遣一名樞機主教赴聖索菲亞大教堂爲其加冕……

只有符合以上要求,大家纔會承認其東羅馬皇帝的身份。否則,只能稱爲希臘國王……

……

看着這份公約落於文字,馬林呵呵笑了笑。長期佔領君士坦丁堡也許吃力,但靠偷襲佔據一陣子君士坦丁堡,馬林還是有信心的。有了這份白紙黑字的公約,以後就不怕各國賴賬了。反正,公約裡並未提到需要永久佔領君士坦丁堡啊……而且,也沒提說正式成爲東羅馬皇帝后,不得換地方加冕……

玩文字遊戲,馬林可以甩這個年代的人八條街……

……

簽署完《羅馬公約》後,大家終於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觀禮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加冕儀式了。

加冕儀式的場面宏大自不用說,畢竟,這可是歐洲目前唯一的皇帝。戴上皇冠後的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精神抖擻,渾身都散發着王八之氣……

作爲臣子,馬林自然上前行禮祝賀,並半跪宣誓效忠……而這個儀式,就是很多君主不願前來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歐洲唯一的皇帝,神羅的諸侯都要宣誓效忠的。就連別國君主,也需要彎腰行禮,以示尊重……

所以,除了和皇帝關係好的德意志諸侯外,其他諸侯,包括外國君主,都派遣了臣子過來祝賀。那些個外交官,反正地位不如君主,由他們給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行禮,也不算什麼。要是讓路易十二這個法國國王親臨給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行禮,估計會鬱悶死的。所以,法國乾脆派了個外交大臣的副官前來。這貨只是個男爵,讓他給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行禮,也不算吃虧……

……

而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加冕儀式結束後,尤利烏斯二世還特地頒佈詔書,宣佈嘉獎幫其攻克錫耶納的功臣馬林,冊封其爲“聖靈勇士”,並由米開朗琪羅雕刻起雕像,立在拉特朗聖殿廣場邊上,以示嘉獎……

這個獎勵,果然引起了轟動。畢竟,“聖靈勇士”這個頭銜以前從未出現過。所以,大家紛紛交頭接耳討論。而且,在拉特朗聖殿廣場邊上立像,那可是非常高的榮譽了。一般而言,能在拉特朗聖殿這樣的聖地廣場上立像的,都是被封爲“聖徒”的大佬,有資格作爲一個國家的主保聖人的。比如,英格蘭的聖喬治。

馬林雖然沒有被冊封爲聖徒,但在教廷中心立像,也是極高的榮譽了,這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在大家交頭接耳的過程中,尤利烏斯二世派出宣讀詔書的神父故意放低聲音,宣讀了授權馬林“征服蠻荒大陸,並在蠻荒大陸傳播‘基督的榮光’”的權利。果然,大家因爲被前面的內容吸引,加上剛加冕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纔是光芒閃耀的主角,就沒有人注意到最後這句話……

第109章 一言不合就拍馬屁第1047章 翻山越嶺第1035章 銀行的重要性第1697章 海地島的資源第1623章 烈酒換人口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1019章 馬家堡第1385章 無賴行爲(請假)第1912章 葡萄牙人的槍炮第235章 伍爾夫.埃斯布蘭德第1870章 阿代爾男爵的要求第1187章 酸辣之爽第351章 盜賊團計劃第825章 《蠻荒戰記》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898章 開發潘帕斯草原的計劃第1969章 菲律賓第995章 教老黑騎射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858章 瑞典人低頭了第186章 南下羅馬第1856章 馬凱,字德華第1863章 虎門炮戰(下)第1834章 等對方上門第1165章 來吧,射我!第2017章 條頓國的火炮訂單第1396章 戰火重燃第1569章 那不勒斯之戰(上)第1846章 法國海戰思想起源第1439章 戰錘和戰斧第717章 排隊槍斃時代第1743章 上火槍手!第377章 伊莎貝拉一世駕崩第978章 換一種思路第1747章 甩鍋第603章 未來和法國必有一戰第485章 “四面楚歌”合唱團第1863章 虎門炮戰(下)第1446章 做戲要做全套第329章 避而不見第1553章 願你一去無回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865章 凱撒必須死!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第571章 申訴第1079章 背後捅刀和扣屎盆子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129章 外交公文的效果第1139章 南少林無高手第1450章 西蒙的波蘭翼騎兵第82章 援軍來了第881章 貝爾修倫馬第167章 先等等看吧第239章 備戰第七章 打通埃及商路第26章 借槍第767章 拉攏雞籠村第1412章 是時候奪取墨西哥了!第1042章 各方表態和帶偏話題第342章 約翰.卡伯特第1348章 敵軍崩潰了第1259章 明爲剿匪,實則入侵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1778章 制桶廠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93章 西法交惡第1243章 禁止葡人朝貢第1166章 重甲騎兵的用法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187章 酸辣之爽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983章 英(格蘭)蘇(格蘭)開戰第1665章 發展工業的代價第1358章 呂訥堡的鹽和草原第1777章 巨大的前景第1779章 處心積慮第166章 教皇之死第1374章 瑞士僱傭兵戰俘第1363章 諸侯們的恐懼第1369章 恐嚇諸侯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1491章 爲了火山灰第207章 未雨綢繆第874章 熱死牛第1552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爆發第1524章 菠蘿罐頭和水果汁飲料第1184章 蜂窩煤出第413章 根本停不下來第967章 給法國王后下藥第1475章 我得先生,必成大事!第1719章 皇帝的嫉妒心第1252章 一口老血第620章 開始運兵第1269章 兵力暴漲和分兵防守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566章 時機成熟了!第741章 巴黎來信第432章 凱瑟琳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