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開發法一倫銅礦

早在和丹麥開戰之前,馬林就有幫助瑞典開發法一倫的銅礦的意願了。因爲,馬林知道,瑞典現在沒有什麼財政收入來源。若是光靠呂貝克和自己的贊助,也不是個事情。

因此,馬林早就和老斯滕.斯圖雷談過,自己出人手和設備,幫忙開發法一倫的特大銅礦。得到的收益,五五對半分。不過,開發銅礦的投入,都是馬林來。

實際上,老斯滕.斯圖雷也沒有意識到法一倫銅礦是一個特大的銅礦,而是以爲只是個普通的銅礦。因此,對於馬林要求的對半分,還覺得有些不好意思,還打算只收稅收呢。

按照慣例,金銀銅等貴金屬礦藏,歐洲官方的稅收標準爲10%到20%。馬林打算把其中一半的收益給瑞典官方,自然是免稅的。這樣,馬林相當於少拿30%的利潤。但是,卻變相地資助了瑞典。好讓瑞典有足夠好的財政力量,去應對丹麥可能的報復。

要知道,瑞典緯度高,只有南部地區適合搞一點農業。至於北部地區,尤其是北極圈以北的地區,瑞典人根本就沒開發過。生活在北部地區的,只有薩米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瑞典基本沒啥財政收入來源。因此,瑞典看着比丹麥大多了,但財政,卻趕不上丹麥。

甚至,在四國聯盟攻打丹麥前,瑞典南部沿海適合農業和貿易的地區,都在丹麥人的控制之下。

原本歷史上,瑞典就是一直不是丹麥的對手,直到法一倫銅礦得到了大開發,瑞典纔有了足夠的財力,組織軍隊和丹麥抗衡。名震天下的古斯塔夫二世,要不是有法一倫銅礦的巨大收益作爲支撐,也無力參與德意志的“三十年戰爭”了。畢竟,瑞典要農業沒有農業,要貿易沒有貿易,幾乎啥都沒。若是沒有法一倫銅礦的支撐,瑞典財政幾乎就是一坨那啥……

現在的瑞典,即使從丹麥手裡收回了南部地區。但是,財政狀況依然不佳。雖然說,有一些鐵礦開採和冶煉,但規模不大,獲利也不多。倒是木材比較多,但多爲松木,橡木比較少。松木沒有橡木那樣暢銷,一般被用來打造傢俱,或者提取松香。當然,造船時,也可以用松木打造甲板和桅杆。主要是,橡木耐海水腐蝕,而松木不耐海水腐蝕,只能用來打造高於水平面的不和海水接觸的部分。

早在從哥本哈根回來前,馬林就和老斯滕.斯圖雷簽署了書面協議,馬林派人開發法一倫銅礦,收益的一半歸瑞典官方。同時,銅礦的經營免稅。因爲,礦稅包含在那一半的收益裡了……

另外,瑞典官方,不得干涉法一倫銅礦的經營。這樣,馬林就可以控制法一倫銅礦的經營和銷售。當然,瑞典官方若是需要採購銅,馬林是必須供應的,而且還得優惠價供應。

之前,馬林早就派科勒,找人去南邊的奧地利去招攬銅礦開始和冶煉的工程師。奧地利就在阿爾卑斯山下,銅礦和銀礦比較多。所以,這邊相關的工匠也較多。德意志南部地區,向來都是歐洲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這邊的手工業和礦業,技術都是比較發達的。波西米亞和奧地利,一直都是歐洲重要的貴金屬產地。這裡的工匠,水平也是很高的。

而且,在奧地利,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用抵押貸款的方式,把歐洲此時最大的銅礦——蒂羅爾銅礦,抵押給了神羅第一富豪——雅各布.富格爾。

此時歐洲的銅價,是很昂貴的。出於商人本性,雅各布.富格爾認爲,歐洲銅價還不夠高。而銅價上不去,是因爲銅產量太高了。於是,神羅第一土豪雅各布.富格爾,封閉了部分礦山,讓蒂羅爾銅礦減產。這樣,銅的供應少了,價格自然會上漲。

只不過,這樣一來,就有部分蒂羅爾銅礦的工程師和礦工失業了……

趁此機會,科勒派過去的人,直接高薪招攬了那些失業的工程師。並且,還招攬了部分老練的礦工,充當工頭和師傅,去法一倫銅礦指導瑞典人開礦……畢竟,開礦這活兒,也是需要老練的礦工帶隊和指導的……

當然,開礦沒那麼簡單。不但需要工程師和礦工,還需要冶煉設備,把銅礦石變爲銅。

爲此,馬林還弄了個最老土的鼓風爐,用於銅礦的冶煉。馬林“設計”的鼓風爐,是上輩子老家那邊後山架起的一個“大鍊鋼”時期搞起的簡單鼓風爐,結構簡單,佔地也小。比較萬能,不但能鍊鋼,也能冶煉銅等有色金屬。只是,“大鍊鋼”結束後,這座鼓風爐就被遺棄在後山了,成爲了一個景點。馬林小時候經常去後山光禿禿的山頂上玩,自然記得鼓風爐的結構,還經常去搗鼓鼓風爐的風箱玩。

不過,這種在馬林和後世人眼裡看起來無比落後的手動鼓風式的鼓風爐,在這個年代的歐洲,卻是“高端設備”……用來冶煉銅,效果很好……

瑞典別的沒有,就是木材多,燒製木炭非常方便。到時候,在鼓風爐裡使用木炭作爲還原劑,是非常方便的。

唯一不方便的,大概就是交通問題了。瑞典是個開發比較晚的地區,羅馬大道比較少。而且,據說法一倫地區,處於瑞典中心地區,有山有水……壞就壞在有山有水……因爲,修路難修……

因此,法一倫的銅礦,很長時間內都沒人去發現和開發。只有沿海平原地區,瑞典人口才比較密集點。

所以,單單開發法一倫銅礦,不解決好運輸,也是個大的麻煩……

但管他呢,只要在法一倫地區就地架起大量的鼓風爐,把銅冶煉出來,就算運輸成本高點也沒啥。因爲,銅此時在歐洲也是算貴金屬的,價格昂貴……

根據派去瑞典的手下發回來的情報顯示,距離法一倫地區最近的城市,是瑞典東部港口耶夫勒,距離法一倫只有幾十公里。但是,就是這區區幾十公里,到處是山地和湖泊。想開闢一條從法一倫到耶夫勒的道路,貌似難度不小啊……

但是,只要把這條路弄起來,那法一倫銅礦的發展就輕鬆了。因爲有鼓風爐,加上一羣技術高超的工匠指揮合理開礦。可以肯定,未來法一倫銅礦的銅產量,肯定不低。只要道路通暢了,痛快運到耶夫勒,直接就可以裝船運往東弗里斯蘭。不管是用於鑄炮,還是其他功能,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而且,拿出去賣的話,利潤也是很可觀的。畢竟,現在歐洲銅價那麼貴……

雖然說,從印度購買銅成本可能更低。但問題是,去印度週期太長了,接近兩年才能跑一個來回。要是急需要銅,可能會等不及。這也是爲什麼馬林會讓肥料加工場加一道收集硝土的工序的重要原因。

而且,遠洋運輸,並不算很安全。要是運銅的船遇上大風浪,不幸沉了,那就要傻眼了……

因此,在歐洲本土開發一個大銅礦,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也能保證自己不會出現銅短缺的情況。即使去印度的運銅船出了意外,也不會出大問題。

第532章 條件減半,實惠爲先第744章 來就送毛妹!第1731章 劍麻和鐵礦第1325章 過河和阻攔第444章 卡恩的計謀第437章 人沒死,但不影響結果第988章 西非黑犀牛的末日(下)第1437章 搶劫之後第148章 意大利戰局第1501章 出兵愛爾蘭第513章 大發特發第524章 騎牆的決定(上)第784章 秘密出兵第932章 鼓勵黑叔叔養牛?第1048章 第四軍團的動向第1407章 未來教皇登門第1538章 約翰.拉菲子爵第738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下)第38章 埃及公爵第1502章 炮兵營第1901章 馬林的真正目的第1824章 蠻子和棉甲第1495章 講解第1051章 打援第1922章 安排第972章 柏布馬第1642章 棚戶區改造和蜂窩煤推廣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220章 推廣紙質發票第395章 推廣羣毆訓練法第852章 北海國第一批初中生第799章 格德司出兵第260章 故意示弱第777章 叛亂緣由第964章 硝石不夠?去智利挖!第699章 兵臨城下第1201章 沒人管的澎湖列島第1165章 來吧,射我!第1293章 炮灰的命運第1238章 智利產硝石了第1230章 邦德的情報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957章 狗熊搶糖?殺之!第816章 “接管”下格德司地區第1220章 面癱臉第679章 偷營第526章 當衆羞辱第1795章 寬輪獨輪戰車和槍式衝鋒第1180章 廣告和寫戲本第35章 槍騎兵,衝鋒!第1022章 孔泰要走私?第509章 帝國議會的決定第1166章 重甲騎兵的用法第1095章 兄弟第1592章 爭奪貴族遺產第1786章 毛公公的安排第1076章 假懷孕第1208章 東京真的好熱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1255章 哈布斯堡家族的危機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第719章 不菲的嫁妝第260章 故意示弱第1562章 弗萊貝格銀礦第1196章 完成收購和返航第625章 熱銷的《歐洲民族起源考》第720章 波蘭是個最佳盟友第523章 我是正義的第1369章 恐嚇諸侯第1452章 藏兵海外和美洲軍團第1568章 又見回馬槍第690章 先消滅蘇格蘭軍隊第782章 啓航去美洲第44章 使勁轟,別給我省彈藥!第1626章 堅壁清野第1672章 高利貸和蒸熟種子第2008章 民工的巨大作用第1594章 四贏第1603章 收買?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1017章 無恥的表演第676章 美洲的征服戰鬥第1296章 防毒面具和高壓鍋第623章 踢蛋!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41章 想要美女?拿戰功來換第1037章 讓西班牙人引人注目去第314章 震驚伊比利亞第1723章 忽悠第726章 利益共享,佈局未來第1755章 拼刺訓練第938章 銅幣和零錢第1370章 陣前談判第1770章 南下加冕第77章 奔襲奧爾登堡第1308章 我馬漢三又回來了啦!第1360章 新手僱傭兵第1042章 各方表態和帶偏話題第759章 我要當土司第1703章 瘤牛和黃銅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