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回 來到雍州

等到最後一個字的音節落下的時候,丹青就有些後悔了,明明知道對方是在關心自己,自己怎麼還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反過味來之後,丹青怎麼琢磨,都沒有發現,自己剛纔所說的那些話有寬慰人的意思。

其實這也不能怨丹青,他也是被司馬玉的狂放整怕了,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越過了那道界線,所以就在心底對其產生了本能的防禦心態,以至於對其所說的話及其態度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可能是已經習慣了丹青這個樣子,也可能是因爲愛的包容,司馬玉聞言之後並沒有動怒,反倒是鬆了一口氣,因爲根據剛纔的那一番話,她知道了,丹青真的不是生了自己的氣。

“既然不是因爲自己生氣,那丹青爲什麼會由笑轉嘆呢?”放鬆下來之後,司馬玉的心中有了這樣一個疑問。

可能是感覺到自己剛纔的那番話,說的確實有些重了,丹青在經過短暫的思索之後,就側身回頭說道:“那個什麼,你別生氣,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想說的就是,我真的不是因爲你剛纔那話才嘆氣的。”

這一次,丹青不光是言語的意思有所改變,就連說話的語氣也是溫柔了許多。

原本司馬玉在心裡就已經原諒了丹青,此刻又聽到他誠摯的道歉,隨即心裡就變得愉悅起來。

通過丹青的道歉,司馬玉知道了,他其實還是會在意到自己,儘管是這言語傷害後的輕微道歉。

這惡意的言語並構不成實質上的身體傷害,只是就是因爲有着這種甘願被其所傷的心理,在後來所發生的事情中,司馬玉卻是承受了一段讓她終生難忘的悲傷經歷,在那時,她所能感受到的那種無以言表的感覺,可能就是痛並快樂着吧。

後言前提,扯得有些遠了,還說現在,司馬玉對於丹青的道歉表示欣然接受,還開口說出了她心裡並沒有怪罪的意思。

丹青見司馬玉看起來並不像是在說謊的樣子,心裡也是暗自慶幸,因爲他最害怕的就是女人生氣落淚。

如果司馬玉真的是因爲這個,被他惹得頷首啜泣的話,丹青就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了。

既然司馬玉沒有生氣,丹青就把自己剛纔嘆氣的原因說了出來,免得再讓她胡思亂想的瞎猜一番。

聽了丹青的講述之後,司馬玉也是跟着傷感起來,畢竟她跟那皇室還有着未出族內的血緣關係呢,北方這大好的河山就是從司馬家的手中被胡人掠奪去的。

不過現在的大局形勢卻是已經落定,就連晉室的皇親都南渡到了建康,連帶着都城也是搬遷到了那裡,要想再次收復這丟失的土地,不是憑藉司馬玉一人之力就可以做到的,就算是加上丹青一起,也還是沒有那個可能。

就是因爲想到了這些,所以司馬玉也就只好,也就只能陪着丹青一同傷懷嘆氣了。

心中雖然憐憫這芸芸衆生,但是丹青也清楚自己的能力,現在連自己都還是勉強保全其身,何來兼濟這天下的能力呢。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一個徐循遞進的道理,丹青懂得,也是明白,所以,時至此刻,他也就只是在心中感嘆一下而已。

緊接着,丹青在腦海中自省了一下,他發現自己現在勉強纔算稱得上是過了正心這關,距離那修身還早呢,更別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了。

感嘆過後,丹青就提議說先行進城休息,順帶着補充一些缺失的必要物品,然後趕在城門之前出來,再行去辦那華夫人所囑託的事情。

司馬玉先前告訴了丹青,華夫人的屍骨必須在夜半時刻才能夠下葬歸土,所以他這纔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當然,丹青這樣打算也是有私心的,說到底還是石錦結婚這一件事情,他這樣安排,就是不想在這雍州耽擱,補充完畢之後,出來把事情做完就在城外歇息半宿,待到天亮,就直接趕路奔那冀州而去。

司馬玉聞言,不用思索就知道丹青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不過她並沒有出言反對,畢竟這結婚的事情在一生當中可能也就這麼一回,既然丹青有意想去,她也是不想丹青有所遺憾。

得到司馬玉的認可之後,丹青就輕搖其鞭,趕着馬兒奔着城門去了。

這邊剛剛前行不遠,丹青就看到迎面趕來了一隊騎兵,根據其身上的兵甲穿着,他認出來這隊騎兵全是胡人士兵。

爲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丹青便急忙勒住繮繩讓馬匹停了下來,因爲再往前走,就到了那吊橋上面了,那樣就會阻擋住那胡人騎兵的前行的道路。

一旦發生那樣的狀況,肯定不免會攪擾一番,如果那馬老爺所贈的令牌在這裡不好使的話,很可能還會發生爭鬥,雖然以司馬玉的能力,能夠保證兩人的安全,但也是必然不能夠那麼順利的把事情辦完了。

歸根到底,丹青的心裡就一個打算,就是不想在這雍州城耽誤不必要的時間。

可是事情所發展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即便是丹青趕着這馬車在路邊停下了,那一隊胡人的騎兵來到他這邊的時候還是停了下來。

停下之後,丹青就看到對方有兩人下了馬朝着馬車走來。

看到這種情況,丹青知道躲是躲不過去了,就主動跳下車前行兩步擋在了那兩個胡人的前面。

看到丹青下車主動走來,其中的一位胡人就開口喝問:“你是幹什麼的?車上拉的是什麼?爲什麼在城門外面停留了那麼久?”

聽了這胡人的問話,丹青心中暗道不好的同時,也在期翼着那馬老爺所給的令牌能夠起到作用,不然的話這爭鬥定然是避免不了的,因爲看這胡人的架勢,他們是想要上前將車輛檢查一番的。

既然事情發生了,就要面對,丹青未曾開口,就先從懷中把那令牌拿了出來,在遞給那胡人查看的同時,這纔出聲說道:“喏,這個是大王所賜的通行令牌,我們是受邀前來參加公主婚禮的,只是因爲那準備的賀禮先前運到了此處,這才駕車趕來拿取,由於時間緊迫,我們這邊拿到賀禮就要啓程回趕,不然很可能在公主的婚禮舉行之前就趕不回去了。”

在那胡人接過令牌查看的空當,丹青不但講述了此行的目的,重點還強調了,不能有所耽擱的事宜。

在回答的同時,丹青一直注意觀察着對方的反應,他看到接過令牌的那人在看過之後,又將其移交到了另外一個人手上,順帶着還說了一句他聽不懂的話。

那後續接到令牌的胡人拿來看過之後,竟然拿着向回跑去。

本來丹青是想要開口阻止的,但是看到那邊的馬背上面有一個領頭的人物,隨即他就明白了那胡人的意思,也就沒有把那阻擋的話喊出口來。

就在等待着那邊領導人物迴應的時候,留下來的這個胡人又問詢了一些關於公主結婚的事情。

丹青並沒有撒謊,他們確實就是剛從冀州過來的,所以對於那胡人所提出的問題,他也是都一一作了回答,還是自信沒有錯誤的那種。

與此同時,居身坐在車裡的司馬玉也是聽到了外面的動靜,先前在路上的時候,也曾碰到過胡人的盤查,在丹青拿出那令牌的時候,也都是安然通過了。

所以,這一次,司馬玉仍然是兀自安坐在車上等待,並沒有下車露面。

司馬玉這麼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如果這些胡人知道自己是個女人身份的時候,肯定會出於好奇想要強行觀看自己的容貌,她自然是不會同意,到了那時,動手很可能就是避免不了的。

過了有片刻的時間,丹青側目看到那領頭的人物,竟然下馬親自拿着那令牌走了過來,緊接着那剩下的其他人也都是紛紛下馬,跟隨在那人的身後走了過來。

看到這種情形,丹青的心裡就開始不安起來,因爲在先前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是下面的這些人看到令牌之後就放了行,如今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令牌在這裡不好使。

雖然已經是預想到了,不過在那人未曾來到面前的時候,丹青的心裡仍然是在祈求着老天保佑,希望不會是自己猜想的那樣。

不知是老天爺沒有聽到丹青的請求還是怎麼地,那領頭的胡人來到丹青的跟前之後,就隨手把那令牌摔到了他的身上。

可能是因爲緊張,也可能是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有些大大的超出丹青的預料,以至於他並沒有能夠接住那個令牌,而是在碰撞到他的身體之後,就“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

之所以能夠聽到令牌落地的聲響,是因爲這城門外較近區域裡的積雪都已經被打掃乾淨,那令牌是直接掉到了堅實的地面上了。

伴隨着那令牌落地傳出的啪嗒聲,司馬玉也是跟着掀開車簾,探身邁步走了下來。

第118回 居身建康第263回 進怡春院第170回 約定前往第034回 開始施救第045回 半年時光第122回 生死攸關第240回 承諾交換第112回 氣氛緩和第197回 悵然若失第087回 棄車騎馬第214回 心留殘恨第012回 武場比試第053回 新婚燕爾第291回 玉兒有感第095回 青兒之名第023回 莫明姑娘第174回 鬼母離去第012回 武場比試第102回 有人來過第256回 返回建康第057回 陰謀人心第089回 記得救我第064回 蛇魂離體第025回 睚眥施恩第266回 撲懷大哭第075回 耶律婉萱第072回 純陰之體第017回 無辜連累第268回 除夕之宴第145回 如何處置第057回 陰謀人心第181回 初次見面第147回 抱走鬼嬰第095回 青兒之名第240回 承諾交換第191回 擇機離開第088回 禁止外出第159回 決定離開第097回 文殊禪院第119回 上官瑾婉第009回 何去何從第246回 實踐承諾第225回 走出幻境第134回 中途巧遇第156回 項羽勾踐第067回 以物換藥第256回 返回建康第171回 鶴臨馬府第035回 莫明出棺第256回 返回建康第069回 伊人落淚第116回 尋因無果第240回 承諾交換第293回 沒有如果第150回 兄弟重逢第203回 如炭高溫第013回 追隨郡主第144回 好壞消息第054回 伊人如斯第234回 生死書簿第137回 找回瑾婉第275回 喜從天降第119回 上官瑾婉第205回 怪異至極第173回 臨別相托第201回 提出條件第011回 丹青參軍第176回 決定出手第049回 攜同回家第169回 玉兒回來第033回 千年梧桐第127回 胡人郡主第004回 三年約至第027回 快過年了第228回 踏雪前行第078回 中途生變第168回 隨同前往第016回 郡主逃婚第189回 答應赴宴第020回 癡情女子第294回 奔赴紫霄第149回 產生誤會第195回 突兀出現第206回 一片墳墓第194回 借宿破廟第281回 告知丹青第055回 引起誤會第094回 陌生女孩第042回 結婚重聚第157回 各有所思第251回 度口喂藥第236回 醉酒醒來第022回 陰司之地第055回 引起誤會第188回 突變橫生第087回 棄車騎馬第277回 酌商決定第274回 授法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