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燕子和二姐帶着幾個病人去了醫館。趙曉曉看着趙曉芸的背影,心中想着二姐或許是要原諒自己了,在這件事前面,二姐沒有計較前面的事兒是主動過來幫忙。
趙曉曉仔細的看了一下車禍現場的人。一些受了輕傷的已經經過赤腳醫生的處理都回家去了,而中等受傷的人要麼已經去醫館了,要麼已經有家裡人轉送進醫院。
受傷特別嚴重的只能待在原地。而且還有一些人家裡根本沒有錢送人去醫院。
“曉曉,你看剩下的這些病人怎麼辦?”顧三走過來看看趙曉曉周邊的病人說:“現在還有五六個受傷比較嚴重的,另外,老金,恐怕已經是不行了。”
趙曉曉看着一旁已經哭作一團的一家三口。心中難免有些難過。看那三口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有錢的樣子。家裡的頂樑柱倒下來了,也不知道後邊這娘倆要怎麼活。
“剛剛我二姐和燕子已經送了兩個病人去我醫館,現在現場還有五個需要後期治療的。顧叔說您家裡幫手。多要不這樣這五個裡面您帶走四個,我再帶走一個去家裡做治療,這期間有什麼需要相互幫助的,咱們都照應一下。”
顧忠生也走過來,對顧三說:“我覺得曉曉這個建議也不錯,現在咱們這邊兒除了醫院下邊兒能做的治療的也就咱們兩家醫館了。”
“而有好多病人都沒有錢去醫院,咱們也就少收點兒診金。就當是做好事了吧。”顧忠生建議的。
顧三看了一眼顧忠生,沒好氣的說:“你以爲你老子,我就是天天想着賺錢的人嘛。好,就按曉曉說的辦,你看看有沒有一些幫忙的人能夠擡擔架把她們送回去。”
“我知道了。”顧忠升說完就去教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跟着幫忙。
可是擔架明顯不夠用。趙曉曉正在發愁怎麼帶病人回去,只見周天祥走了過來。
周天祥看了看地上的病人,對趙曉曉說:“我揹他到你醫館去吧。”
趙曉曉一看周天祥過來了,擡頭看了看他。周天祥他還是關心自己的。
“這能行嗎?到我醫館還要好長一段兒路呢。”趙曉曉有些心疼周天祥,他本來就有些瘦弱而面前的這個病人正是一個體態豐腴的婦人。
“我家的學徒來了好幾個,那邊兒應該不需要我擡擔架了,我跟天祥哥一起輪換着揹他到你醫館去。”顧忠生忙完那邊兒趕緊過來幫忙。
“好,那咱們就快走吧。”趙曉曉說着就要帶路。
可是她走了幾步,看到還坐在地上哭的那一家三口,心中有些於心不忍。
“唉,真是可憐了他家就這三口人。老金沒啦。後面的日子可怎麼過呀?”顧忠生惋惜的嘆着氣。
而那婦人旁邊有幾個人,正是平時比較好的鄰居,正在勸說她:“嫂子,快別哭啦,先帶着老金回家去吧,人死不能復生,節哀呀。”
趙曉曉對周天祥說:“你們先去醫館,我一會兒就過去。”
趙曉曉摸遍了身上所有的零錢,走到婦人身邊,把錢都塞在他手上說:“老金大嫂。這是我身上所有的錢了,你先拿着吧。帶着老公孩子先回家去。”
“老金沒了我可怎麼辦啊。哎,還會什麼家呀!這……可怎麼辦纔好。我……”婦人的眼睛已經哭腫了,還在一個勁兒的晃動着,似乎想要把地上的人給叫醒起來。
剛剛趙曉曉已經搶救了他將近半個小時,累的精疲力盡,只是她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趙曉曉的目光落在一旁,愣住的小夥子身上,對他說:“孩子,你聽我說,現在回家去找一輛平板兒車過來,把你爸先拉回家去,聽明白了嗎?”
小夥子有些目光呆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男孩兒,現在哪裡還有什麼主意?他看趙曉曉鎮定的樣子,心中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兒。重重的點了點頭。
他走到一個鄰居大嬸身邊說:“嬸兒就拜託你先看一下我媽了,我這就回家去找平板兒車。”
他好像突然長大了一般,又在媽媽的身側說了幾句,這就飛快的跑出去。還回頭看了一眼趙曉曉。
趙曉曉在改感嘆命運的不公,可是此時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以管理還有好幾個病人等着他回去呢。
趙曉曉又看了一眼那婦人,只好轉身往醫館跑去。
來到醫館的時候,趙曉曉氣喘吁吁的進門看見顧忠生已經和二姐忙活開了。雖然顧忠生是中醫世家,但是長期的臨牀經驗,讓他再處理這些病人的時候也是有條不紊。
趙曉芸和燕子還有周天祥都在一旁給顧忠生幫忙。幾個人配合的十分默契。
“曉曉你回來啦?快來吧,我們都要忙不開了。”顧忠生說着,一邊還在給一個病人處理傷口。
這幾個人基本上都是骨折,趙曉曉需要先給他們接骨,然後做夾板固定。此時趙曉燕成了找曉曉的得力助手,遞東西,綁紗布。在面對傷口和流血的時候,趙曉燕已經不害怕了,畢竟他已經在趙曉曉身邊跟了這麼久,什麼樣的病人都見過了。
趙曉曉一邊處理一邊回頭去看一眼顧忠生和二姐。之前兩個人因爲提親的事鬧得很不愉快,但是現在事情緊急,他們兩個倒是沒有什麼錢閒。
從另一方面來講,趙曉曉倒是十分感謝這場車禍,也正式在緊急關頭面前,所有的人才凝成一股繩,把之前的矛盾和誤會都給放下了。
“趙醫生。我現在這樣就可以了嗎?那我什麼時候才能下地呀,我現在能回家嗎?”
“對呀對呀,我家裡還有人等着我呢,唉,都不知道這邊兒已經出車禍了吧。”
“真是倒黴呀,進一趟城還遇上這樣的車禍。”
……
幾個病人在那說着話,躺在病牀上十分擔心自己的病情。
曉曉一一給他們做了解釋。然後說:“如果家裡能來接的話就可以先回家去了。但是。傷筋動骨一百天。接下來的三個月還是需要多休息,靜養,不然的話很容易烙下病根兒。”
看着病人一個被家屬接走。幾個人心裡才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