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姐兒沒什麼玩伴,和幾戶官家小姐也處的一般,總是一個人帶着丫鬟們在涵珍館。這讓林氏擔憂女兒太孤僻,就邀了戴進家的小女兒婉玉進園子裡住兩天。自從婉玉跟着她大姐姝玉進園子給林氏送繡活,她玉雪可愛的樣子就入了林氏的眼。再加上婉玉年紀和麗姐兒差不多大,而戴進是靠着徐家過日子的,那婉玉不敢不安分,林氏就時常要婉玉進園子陪伴麗姐兒。
戴進家到底不是落魄的時候了,即便是最落魄的時候,他們也不曾賣身爲奴,因此林氏給了婉玉最大的厚待。而麗姐兒和婉玉也處的好,麗姐兒給婉玉什麼,婉玉都眉眼彎彎的,一看就是個性子開朗的。
“姐姐做什麼呢?”婉玉在園子吃穿用度對比的是麗姐兒,丫鬟僕婦待婉玉是客,麗姐兒和婉玉好,下人也不敢給婉玉臉色看。這時的婉玉正吃着枇杷,對着麗姐兒瞪着一雙明淨的大眼睛問麗姐兒。
“明天要去杜家習畫,我要將上回先生留的作業給畫完。”麗姐兒笑着道。
自從林氏在杜家留了話,在杜家女眷一片瞭然大悟的神情之後,就帶着麗姐兒施施然地離開了杜家。不到兩天,杜家大太太就帶着兒媳上門了,還帶着杜瓊不少得意之作,把杜瓊願意收麗姐兒爲女弟子的事情說了一番。
林氏高興極了,她就怕杜家嫌棄她倨傲,耽誤了女兒學畫。且她也不敢不倨傲,她怕被杜家瞧輕了,幾幅名家畫作就給打發了。徐家是杜家的恩人,怎麼說杜瓊也不會拒絕,林氏每天都這麼安慰自己。好在老天是站在她這邊的,女兒學畫的事成了!
麗姐兒每隔五天去一次杜家。跟着杜先生學作畫。杜瓊只收了麗姐兒這麼一個女孩子,開始還不知該如何安置。結果等見到了麗姐兒的樣子,他才笑着覺得自己多慮。說是八歲的女孩子,除了長的高點之外,處處都像個小孩子,於是就把麗姐兒安置在了其他幾個弟子中間。麗姐兒是小師妹,其他的除了師父就都是她的師兄。最大的師兄已經娶妻成家,生兒育女了;最小的師兄則和她差不多大,一派天真;不過其中一個師兄則很受麗姐兒重視,因爲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四家”之一。沈周。麗姐兒想着隨着時光的荏苒,沈周也會是後人心中的大家,不過不是“明四家”。而是“魏四家”。畢竟,這個朝代早就顛覆了麗姐兒原來的認知,明朝存在不過幾十年,魏朝取而代之。
沈周是個明朗謙遜的少年,他和麗姐兒同一排。坐的很靠前,有時也與麗姐兒說上幾句話。麗姐兒年紀最小,在杜瓊的幾位弟子中能說得上話的也就沈周和其他的幾個年紀相仿的師兄。至於那位成家立業的師兄,他最小的女兒與麗姐兒一般大,所以看見麗姐兒就像是看到了自家女兒,總是微笑着。
麗姐兒將一副牡丹圖上了色。最後打量了一番,才收了筆,又坐回繡架前開始那幅以仙鶴爲主題的雙面繡。雙面繡遠比麗姐兒想象的要複雜的多。哪怕是一方小小的帕子,就雙面繡也得耗費十天的工夫,着實複雜。程繡娘教麗姐兒也是在實踐中邊教邊學,很是費功夫,有時候針法繁雜的都讓麗姐兒冒汗。
“這雙面繡也就姐姐能學。”婉玉也跟着程繡娘學過一段時間。只可惜雙面繡實在是磨工夫,婉玉沒那個耐性。只好仍在一邊。
“不難,不過是磨性子。”麗姐兒學雙面繡多少有點較勁的意思在。日子平淡,沒什麼事兒打發,既專心於刺繡,莫不如就學出點名堂來。
“小姐可別累壞了眼睛。”翠籬在一旁勸慰。
借了麗姐兒的光與程繡娘學雙面繡。畢竟翠籬是麗姐兒身邊針線第一人,要是沒了這項出挑的,她在麗姐兒身邊也是徒有虛名。可翠籬這一加入,程繡孃的眼睛卻亮了起來。
翠籬模樣雖不甚出挑,卻眉清目秀,舉止端莊。且翠籬的繡活沒得說,女工針線上樣樣都拿得出手,底子好,性子也好。翠籬在晨園中籤的是死契,因着家中母喪,繼母進了門之後連生了三個兒子,家境不寬裕就瞧翠籬不順眼,最後攛掇着翠籬的爹賣了翠籬。這類事情在這個時代很普遍,重男輕女,家裡人口多,吃不飽就把女孩賣了混幾兩銀子使。可這樣的身世卻讓程繡娘很滿意。翠籬對於父親和繼母的行爲自然是冷了心的,只要如此,她對翠籬掏心掏肺的好,還怕翠籬不跟她一條心?再說翠籬是麗姐兒身邊的,多體面!她有了翠籬這樣的女兒,在園子裡就愈發地有體面了。
程繡娘打定了主意就旁敲側擊了翠籬幾次,她怕翠籬不願意,最後只弄個一廂情願。還好翠籬還是有幾分心思的,明白了程繡孃的意思後還是有私欣喜的。翠籬本人動了心思,也就暗示了麗姐兒幾回。麗姐兒也是個通透的,想着翠籬也是個苦命的,有這樣的出路也好,就把這事說給林氏聽。
林氏聽了之後也笑笑就允了,想着早應了程繡孃的事兒,既然你情我願,兩廂願意,她就做個成人之美。後來在五月間尋了個好日子,就把這件事情給辦了。翠籬認程繡娘爲娘,程繡娘做翠籬的母,爲此翠籬和程繡娘還置辦了席面,請了滿園子的下人僕婦吃酒,好生熱鬧了一回。程繡娘心定了,對麗姐兒也就愈發上心了,因此麗姐兒學雙面繡雖吃力卻有程繡娘在一旁指點着。
第二天窗外就下了綿綿細雨,眼看着雨勢越來越大,麗姐兒就打算提前出門。杜家的課是不能落下的,不能因爲下雨就遲到。
“午膳別帶湯湯水水的,我在馬車上用就是了。”麗姐兒吩咐要跟着去的綠萼和碧草。
待到了馬車上,馬車冒雨前行,麗姐兒則悠閒地吃着鴨肉和豆苗並着五飯卷三絲。待到了杜家,明顯在路程上用了不少的時間,天溼地滑,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