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爲了避免再出現大量大臣被人收買判國的情況出現,親自招募以前的忠良老臣們的後代入朝爲官。一是考慮這樣的人有忠良血統,受家教薰陶,廉政自守。又考慮他們自有家庭高風名望,不會給自家抹黑,盡忠爲國。
也正是因爲這樣,紋龍將軍才放心離開的,只要朝中大臣們一心盡忠,哪怕是郃鄭郡要圖謀位權,他也無力能及。
或許是紋龍將軍帶走萬名精騎時,郃鄭郡還沒有貪戀的想法,或許是當時郃鄭郡故意不提此事,任紋龍將軍將大江重點培養的鐵騎全部帶走。
在紋龍將軍一行走後僅十日,郃鄭郡便向天子告狀,又在背後捅上一刀,而萬人騎兵要十五日才能到達大江北塞。
也就是說紋龍將軍和他的精騎還在去北塞的路上,郃鄭郡便向天子上告,聲稱那紋龍將軍爲何偏偏要了那一萬精騎,又偏偏爲何要再去北塞。
並向天子說那北塞處古以來都不是兵家氣所爭之地,所以那裡幾百年都不曾有戰火遍及,便形成了天然的富饒之地。所以紋龍將軍在第一次去了北塞後,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這也是爲什麼他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立一支十萬人的護國軍。
未經戰爭的地帶,物資缺乏,但是常年累積下來了健壯的男兒,戰爭最需要的就是人,只要給夠了物資支援,快速組建一支軍隊非常簡單,尤其是對紋龍這樣的久經沙場的大將軍來說,更是輕易簡單。
天子這次先是沒有采信他的言論,稱紋龍組軍,意在護國,而不是叛國。
郃鄭郡則認爲,上次紋龍將軍可能只是打着護國軍的旗號而生的十萬叛軍,只不過到京後,京城守軍沒吃他那一套,頑強抵抗,才導致紋龍將軍立刻放棄護國軍造反,轉而走向民心更看重的救國之道。
郃鄭郡對天子說:“若不是京城守軍正確思想,京城便雙面受敵,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如今紋龍又積攢了更多的威望,甚至是比皇上還要多的民心。
他主動提出要去北塞,曾經他帶去兩萬士兵,成立了十萬護國軍,這次帶去一萬精良鐵騎,若以這一萬精騎爲基礎,他紋龍將軍就會打造一支更強大的騎兵來,這樣一來,謀反之路便更加的硬氣了。”
即便是這樣,天子仍然不相信紋龍會謀反,便說:“你從何看來紋龍將軍會謀反的?”
郃鄭郡繼續說:“紋龍將軍被稱爲一敗將軍,天下人盡知,可是紋龍將軍能百戰百勝,無失敗的原因有多少人知道?
紋龍不敗神話並不是因爲其多厲害,而是紋龍將軍的隨機應變能力太強,從不打無準備之仗。
天子可以想想,就當紋龍的護國軍其意在謀反,到了京城才發現有十萬守軍頑強抵抗,十萬新兵對十萬精兵,紋龍將軍自然知道其處於下風,雖他有戰勝的信心,但是用的機率不大,便瞬間交出十餘萬護國軍,一表忠心,二是將謀反之勢也丟得一乾二淨,繼續造就了其不敗神話。
所以說,紋龍將軍要所打的仗,必須超五成勝利把握纔會打。這樣的仗,才能造就紋龍將軍的不敗神話。
天子輕信於郃鄭郡,竟然又擔憂起其所說之事。倒不是因爲怕他所說的紋龍將軍會謀反判國。而是怕紋龍將軍又因權大壓國。
郃鄭郡也看出點天子的恐懼,繼續火上澆油,對天子說:“紋龍將軍自帶兵打仗來,出了名的優待手下將士,無論其做多大的官職,只要是上了戰場,一切將士他都視爲兄弟一樣對待。常常放棄後方指揮權,親上一線同將士一同殺敵。
所以,即使是沒有當過紋龍將軍手下的士兵,也都向往着能在紋龍將軍麾下殺敵建功。前幾日戎甲入宮的五百精騎,雖只與紋龍將軍共事不久,但其間早就有了深厚感情。
五百精騎自刎於殿前,雖不是皇上所殺,但皇上當時已經下了不可饒恕的死令。那紋龍必懷恨在心。其嘴上雖沒有說,但日後會不會怪罪於皇上,就不可而知了。”
天子似乎又被嚇到,反問:“若是這樣,那他會怎樣?”
郃鄭郡說:“以老臣對紋龍將軍的多年瞭解,紋龍將軍一生以忠爲名,又重情重義,他即使不會謀反判國,也會強權壓君。不爲別的,只爲那未上戰場卻死於自己刀下的五百精騎。”
話說到這裡,郃鄭郡稍加思索後,不敢再說下去。前面所說之事,原因本就是因自己而起,就算紋龍將軍強軍之後要秋後算賬,也是對自己算賬。爲求自保,竟將禍頭算到天子身上。
天子若稍加點心思,也能想到那日在殿前對立之勢,便是因郃鄭郡而起。可是天子偏偏就沒有去想,必是又被郃鄭郡嚇到了。
稍許,天子才緩過神來,也不知道他心裡想了些什麼。天子便問郃鄭郡:“愛卿可有什麼方法遏止住紋龍將軍強權之勢。”
郃鄭郡見天子沒有懷疑到自己,才鬆了口氣,便故作長時間的思考後,向天子建議:“那紋龍將軍強權之路,現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大戰剛過,天下待興,正是練兵儲糧的好時候,此乃佔天時。
北塞湖州,紋龍將軍在此駐軍兩年多,對其周邊瞭如指掌,此處山高地遠,朝廷不易發現,此乃佔地利。
湖州地界古無戰火,上次戰爭又受大江原第二十四軍頑強保護,未經戰亂,無人傷亡,很符合收兵練兵,此爲人和。
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紋龍將軍的私募新兵便易如反掌。
天子若想制止此事發生,以不與紋龍將軍反目,便只能扼制這三個條件,纔能有效的防止紋龍將軍。”
天子連忙說:“有何方法,可詳細說來。”
郃鄭郡根本沒有什麼妙計,也是說一步看一步,吹噓着自己所謂獨到的見解:
天時之勢,不可更改,大江剛經歷生死大戰,近幾年或近幾十處都不可能發生大的戰爭,況且上次分駐東南西北駐軍時,天子已經向紋龍將軍保證過可以有效防禦,不到生死不會運用紋龍將軍。
所以考慮地利,紋龍之地利在於湖州,若天子下令放棄湖州駐守,亦不爲過,可以先古均未駐守爲由,向紋龍將軍提議。
人和與地利相同,主要在於紋龍將軍在湖州地界已經混熟,有人員,想要讓他無力施法,將湖州地界平民撤出,讓原本人稀之處,更加荒涼即可。
此三條件只後兩個可一一行使,然後看紋龍將軍的態度,對應取捨便是。
又幾日後,應該是紋龍將軍大軍剛剛到達湖州駐營,還未安頓下來的時日。在京城,天子採納了郃鄭郡之“妙計”。下旨紋龍將軍與其全部問下放棄湖州,入中原駐軍。
聖旨被天子加急下達,十日後到達湖州,這時的紋龍將軍剛剛安頓下來成萬人大軍。可以說是腳都沒有站穩,屁股都沒有坐熱。便接到了天子的聖旨。
接下聖旨,紋龍不解其意,剛剛安頓好了的駐軍,又要馬上放棄湖州。實在說不通。
紋龍將軍想先打發令兵回去,再作決定。可是天子下旨時曾強調令兵,一定要等到紋龍將軍親自答覆後,再回京復令。
紋龍將軍不肯回復,便趕走了令兵。令兵回去無法交待,全守在營地外不肯離去。
後紋龍將軍稱要抗旨,說大江和平時代,自己更願意在湖州,離天子遠遠的,免得令其生疑,只要不是關於大江生死存亡,自己絕不離開湖州半步,得到了三鬥師兄和手下一致贊同,願意與紋龍一起抗旨。
三鬥師兄去把令兵叫進軍營中,對他說:“紋龍將軍暫時是不會給天子答覆,你一時半會也走不了,倒不如留下來,等紋龍將軍哪天心情好了給你個合理的答覆,你也好回去交差。”
說罷,那令兵是哭笑不得,左右爲難之際也覺得三鬥師兄說的有道理,回去給不了天子交代也不好受,於是便留在了湖州。
數日過去了,天子未見迴音,有些着急,自己明明派出去的是急令,爲何到現在還沒有迴音?於是又下了第二道急令至北塞湖州。
當第二道急令到了湖州後,紋龍將軍仍然是接旨不遵旨,任令兵自己選擇去留,結果自然一樣,由於無法交代,第二個令兵也留在了湖州軍營,被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接下來一個多有的時間裡,天子連發三道急令,全部沒有音信,令兵同前兩位一樣,全留在在湖州。
天子不解,便找郃鄭郡來商討。郃鄭郡聽天子說五個令兵都沒有回來,便猜到了一二,這紋龍將軍是要鐵定留在湖州不走了。
於是便對天子說:“皇上不必太過於擔心,那紋龍將軍是出了名的對手下將士好的人,皇上派去的令兵想必現在都在那湖州軍營好好地享受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