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英雄遲暮

郃鄭郡看出了天子對紋龍將軍信任的動搖,便趁熱打鐵,繼續編造:“紋龍將軍爲何要去湖州,皇上曾多次下令放棄湖州他都不願意,說明了湖州對紋龍將軍的重要性。

紋龍將軍曾被分封到湖州,在那裡打下基礎,天下人都認爲那裡有紋龍將軍的感情在,不願意放棄湖州。所以紋龍將軍便利用了天下人的想法,將湖州捧出,當作***,包括天子激動湖州打探的消息,湖州都是平平靜靜,這是紋龍將軍相讓人們看到的。

而他讓人看不到的,就是紋龍將軍仍是全國大將軍,他可以派人將自己的想法送入中原,令其他將士在自駐地,實施他的方案,私募兵馬。就地屯集,一旦時機成熟,他紋龍便在大江能一呼百應,短時間組建一支龐大的軍隊。”

天子還是不信,反問:“這紋龍已然是全國大將軍,兵權在握,爲何還要私募兵馬?他若想要謀反,早就動手了。”

郃鄭郡說:“紋龍將軍雖是全國大將軍,但是今大江三軍中還有一些老將在,他們的忠心不差天紋龍,若此時紋龍謀反,必受到這些愛國老將的誓死抵抗,而這些人都是和紋龍將軍一起上過戰場的將士,紋龍也不甘下手。

紋龍將軍早年成名,是軍中最年輕的大將軍,如今這紋龍將軍也是花甲之年,其他老將軍更是老的老,死的死,所以要不了幾年,老將便會全部退下,到時軍中再無紋龍牽掛之人,老將退役,軍中再無愛國之魂,便是那紋龍的時機。”

天子聽信了郃鄭郡之言,但是仍要求郃鄭郡再派人到全國到處去調查一番,好再作定奪。郃鄭郡只好答應天子,派出了不少人到全國暗查。

等這個事過了一個多月後,派出去的人全部回來了,爲了不讓天子懷疑,郃鄭郡建議天子親自當面提問消息。天子每個人問了個遍,沒有人得知任何關於紋龍私募兵馬之事。這是自然的,這也成了郃鄭郡之計。

未等天子郃鄭郡,郃鄭郡自己跑去向天子說:“那紋龍私募兵馬之招,已然成熟,自然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這也歸功於他紋龍將軍深得人心,平民百姓願意掩護他,所以再派再多人去調查也無濟於事。”

天子說:“那要如何才能得知此事爲真呢?”

郃鄭郡說:“既然查不出,那就讓事實來證明,紋龍將軍上次短時間如今百萬復國軍,便是在大江動亂,外敵入侵時發生的,若要其再集萬軍,就得再有一次動亂。”

天子說:“你是說要讓大江百姓作誘餌,來引紋龍出洞?此計不可,凡是要心平民百姓爲代價的事,朕絕不允許它發生,這是先王不想看到的。”

郃鄭郡說:“此計不會傷及無辜,那湖州本就沒多少人了,咱們只要密集一支軍隊,假裝是外敵攻打湖州,在湖州製造假的動亂,那紋龍將軍在湖州只有一萬守軍,爲得民心。他肯定會抽一部分人護送湖州僅有的百姓離開,如此那湖州守軍便又少了一部分,此時紋龍若要守住湖州,便會調動他私募的兵馬,一旦這樣,就證明他私募兵馬爲實,便可讓假裝外敵的軍隊停止干戈。便不會傷人了。”

郃鄭郡爲天子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後顧之憂,天子想着反正此計可試試,無論成敗,只證紋龍將軍忠誠與否,又不會傷及無辜。於是天子便不作反對,將此事交由郃鄭郡一手操辦了。

如此便正好合了大總管之意了。郃鄭郡早就在京城準備了一支軍隊,不多不少,僅兩萬人。天子未下明旨,但是給也郃鄭郡私下的口頭指示,郃鄭郡便下令這兩萬人化身農民出城,到了湖州外面再集結佯攻。

十五是後,宮中有緊急軍報,湖州受不明外敵入侵,已經攻打多日,紋龍將軍手中軍少,又分數百人護送百姓離開,守軍太少,便以城艱守。請求支援。

戰報回來,讓郃鄭郡有些詫異,這十五是是人正常去湖州的時日,可是兩萬人去湖州除非是有組織地緊急進軍才能在少於十五日內到達湖州,並組織進功。

但是行軍打仗之事天子卻一竅不通,以爲是郃鄭郡派去佯攻的軍隊,便沒有下令支援。郃鄭郡也不太確定是不是自己派去的人,一邊敷衍了天子,一邊秘派人去打聽着自己派出去的人的下落。

由於郃鄭郡的敷衍,未將實情相報,無論朝中大臣如何相勸,天子都未下令支援。又過去了幾日,郃鄭郡派出去打聽消息的人回來了,得知自己派出去的人由於懶散,此時還未趕到湖州。

這時郃鄭郡才知道禍闖大了,原本計劃的佯攻,變成了真的有敵軍在攻打湖州。而這時,朝中天子對於前線是何軍攻打,有多少人,全然不知情,更想不通的是誰這麼不怕死,膽敢挑戰不敗神話紋龍將軍。

此時湖州第二份急報到了宮中,稱未見到援軍,要求天子立刻派兵支援。而這時的天子還在等待着郃鄭郡關於佯攻後紋龍將軍是否有用到其私募的兵馬的消息。便去問郃鄭郡。

郃鄭郡接連派出了多人去湖州打探消息,得知那攻打湖州的軍隊便是上次被紋龍將軍擊潰的金兵,歷時三年,重整十萬軍隊,攻打湖州。

原來那金兵上次戰敗後,並沒有潰散,而是時時刻刻在打聽關於大江的消息,他們深知,大江有紋龍將軍,任何軍隊都打不敗大江,即便是裡應外合。所以要打敗大江,必須先打敗紋龍,否則前面的再多勝利都是徒勞。

他們也得知紋龍將軍已經六十多歲了,即便是不敗神話也終將會老去。而最近又得到了大江天子孤立湖州紋龍部,便花盡心思,將全軍集中在湖州外,準備一舉擊敗紋龍。

沒有想到的是,金兵的蘇打正好趕在了郃鄭郡計劃內的佯攻軍隊前面,才使得佯攻變成真正的進攻。從而麻木了天子,錯過了派兵支援的最佳時間,讓優勢進一步偏向金兵。

此時的郃鄭郡仍把實情瞞着天子,郃鄭郡也想着即便真是外敵入侵,只要紋龍將軍能自調來兵馬,便中了郃鄭郡說的其私募兵馬之事,將會得到天子的認可。

可是過去了這麼多天都見消息有報紋龍調集兵馬之事,天子便有些擔心了,便找來郃鄭郡說:“多日的佯攻恐會生出事端,朕曾多次去了解紋龍將軍的大小戰史,紋龍將軍的手法絕大多數都是以功爲主,將敵人的士氣打散,從而達到不敗神話的。再這麼下去,這派去的兩萬人馬恐怕會成了紋龍將軍的刀下魂了。”

郃鄭郡已然釀成大錯,只想着再堵一把,能拖一日,便拖一日,想着那紋龍肯定會從哪裡調集出一支軍隊來的,無論多少,只要有就行了。於是每每天子問到,郃鄭郡便慌稱佯攻軍隊未真正與湖州守軍作戰,只作佯攻,紋龍將軍一出兵,他們便逃跑。以此來繼續敷衍天子。

而被派去的兩萬人,在到達湖州後得知湖州城已經在打仗,便都放棄出城佯攻之事,紛紛趕到守城,同紋龍將軍一同守城。還將天子和郃鄭郡的計劃如實相告。

這兩萬人都是郃鄭郡親自指派的,可以說是郃鄭郡信得過的人,從京城出發時,他們都是還抱着對郃鄭郡的忠誠之心。

但是到了湖州,當他們親眼看見湖州邊城上的守軍,一萬人已經死傷大半,仍堅守着近十萬敵人的進攻。他們以城堅守,能用的擲投武器、石子、木頭等均已經用完了,能夠點頭的人都手持長刀,與強攻上來的敵人近距離搏鬥。

紋龍將軍手持紋鋼大刀站就在最前面殺敵,狀況異常慘烈,紋龍將軍一向都是主攻不主守的大將軍,如今也緊閉城門,就是爲了守住這座已經被朝廷放棄了的湖州孤城。

他們沒有支援,沒有後方,傷員就退下集中在城內後面,重傷的都在等死,輕傷的稍作休息便又上了城牆去作戰,如此慘的情況,對於紋龍將軍的部隊來說,無論是親眼所見,還是道聽途說,都不曾有的。

不用問爲什麼,被郃鄭郡派來試探紋龍將軍的這兩萬人,個個都知道紋龍將軍就爲了那一句“國不可裂分毫”而戰,一個大將軍尚可爲國如此,在朝中一生未踏進沙場的大總管卻還因勾心鬥角而猜疑紋龍將軍。這再也說服不了這兩萬人對郃鄭郡繼續忠誠,他們毫不猶豫地參與到了紋龍將軍的陣營中。

如果最後說湖州大劫中有支援的話,這兩萬人應該算是了,還得感謝郃鄭郡派他們來。

第二十三章 力助左靖第一百八十七章 逼架回宮第一百八十章 力證青龍第一百八十八章 減輜留精第一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二百零二章 死灰復燃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一十六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八十三章 百辯羣臣第五十三章 青峰寶刀第一百零五章 信以爲真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破誘計第三章 左靖生端第一百六十一章 正中奸計第十四章 二斗戎平第九十五章 木子限招第七十章 正義乾坤第九十七章 徵王陵室第一百四十五章 霸佔青門第一百零四章 假裝議和第七十八章 最後備戰第四十章 天下第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主攻靈盳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軍護京第二十四章 三鬥戎平第一百零九章 連中環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重啓歸元第一百七十八章 輪迴第一百八十九章 紋龍傳說第一百一十九章 恩師護法第五十三章 青峰寶刀第十九章 鐵石之迷第五十一章 護石行動第四十九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二十五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二十六章 神力自如第二百零九章 毀寺保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返青龍第九章 初入青門第二十二章 天生神力第三十九章 挑燈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恩情再造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軍掠地第十四章 二斗戎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合青門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較高低第二百一十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二章 造極顯趨第一百八十二章 休朝蹤龍第十三章 若如初見第八十四章 覆滅戎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休朝蹤龍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靈盳第九十九章 死灰復燃第一百八十七章 逼架回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回青門第七十七章 解禁歸元第六十二章 獨孤二隱第五十九章 覓蹤黑石第一百零三章 十級青峰第四十八章 再探虛實第六十七章 煽討青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歸元赴靈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破誘計第八十六章 劫後餘生第七十二章 獨挑羣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共討青門第二十九章 寶刀現靈第六十三章 追尋獨孤第三十六章 正名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破誘計第八十五章 七大恩師第三十六章 正名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巧破誘計第四十四章 戎平盜石第七十六章 黎明之戰第九十八章 徵王求和第一百一十八章 恩情再造第一百二十一章 七子相扶第九十五章 木子限招第一章 青石指路第三十章 如意人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門再帖第二百零九章 毀寺保國第九十四章 滿血歸來第八十五章 七大恩師第四章 初識靈界第八十四章 覆滅戎平第七十八章 最後備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歸元赴靈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訪靈盳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靈盳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訪靈盳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訪靈盳第一百七十四章 歸元赴靈第一百四十五章 霸佔青門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七正名第一百零四章 假裝議和第二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假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