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進攻武關

在劉季駐兵的析縣。

“武關有秦咸陽至南海諸郡的馳道,我軍只要擊破武關,便可火速到達咸陽!”劉季指着地圖上,那條始皇帝修築的武關道,分析起戰略進攻方向。

“主公,武關道狹長,我軍雖衆,難以發揮全部戰力,不若分兵兩路,一路走武關道,一路經丹水溯流而上,秦軍兵少,分兵必敗!”灌嬰不僅英勇,眼光也是極其獨到,一眼看出武關道和丹水的相依關係。

劉季沉思着灌嬰的話,難以決定,畢竟分兵關係太大,兩軍一陸一水,如何通訊便成了最大的問題,到時候若是被秦軍各個擊破,那可真的鬧了笑話了。

“主公盯着武關道方向,是否遺忘了往日的南陽郡守齮還在宛縣?”張良看到如今大家後患還未解決便開始討論進攻之事,忍不住說了一句。

劉季向張良看過來,眼神詢問張良的意思。

“主公雖想早日進入武關,但是如今武關人數尚衆,一時難以攻下,若是在我軍進攻武關之時,宛縣南陽郡守齮從後面襲擊我們,到時,前有強秦險關,後有襲兵,我軍危矣!”

聽到張良的分析,在座的各位不禁陷入了沉思。

“子房說的對,我們如若不解決掉後面南陽郡守齮這個威脅,我們就此進攻武關太過危險,夏侯、曹參你二人領兵五萬在此駐紮,我領其餘大軍擊破宛縣再進軍武關!”

劉季做決定十分迅疾,既然決定要做,一點也不含糊,當即點校將卒,領六萬大軍直撲宛城而去!

“主公,前面便要進入秦嶺穀道,我軍不宜大肆進攻,當隱匿行蹤,穿過穀道,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柴武看到大軍聲勢毫不遮掩,直咧咧的要進入秦嶺穀道,走到劉季身前提起了建議。

柴武這也是敗仗打多了,吃虧吃出來的經驗。

劉季一聽,覺得十分有道理,便立刻命大軍停止前進,將所有旗幟放下,戰鼓不準敲打出聲音,就地駐紮,在山林間擋住日光,命士卒睡覺休憩,準備夜晚行軍。

拂曉之前,劉季大軍一路疾行,趕赴到宛縣城之下,六萬大軍將宛縣密密麻麻的包圍了三圈。

此時得知消息的南陽郡守齮,驚慌失措,眼看劉季軍就要破城而入,到時候自己作爲秦吏必然會死的很慘,想到這裡,南陽郡守齮便想自刎,有尊嚴的死去。

“陳恢,本太守待你如何?”南陽郡守齮看着自己聰慧的門客陳恢轉頭問道。

“郡守待我自然情誼頗重,恢雖死卻勿敢忘。”陳恢一愣,不知道郡守爲何突然如此發問。

“那好,今日我有一事請求與你。”郡守齮臉上露出悲慼的神色。

陳恢不知道如今大敵圍城之際,郡守有何事要相托於自己,“請郡守明言,恢當竭力完成郡守所託。”

郡守齮定定的看着陳恢,又看向門外的朝陽,朝陽初生,一切皆那麼有希望,可是自己如今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何等慘絕!

“如今兵圍宛縣,我先丟南陽郡,又要失宛縣,實在無能,待會我自刎之後,還請君將我的屍身埋葬於敵軍找不到的抵地方,勿使我死後還要受辱,君可打開宛縣城門,降了劉季,想必劉季不會殺你。拜託了!”說着向陳恢拜了起來。

陳恢大驚,立即上前扶起郡守,“郡守怎可如此,如今天下皆叛秦,秦國已經垂危之際,郡守何必苦苦幫其守國,劉季忠厚長者,我們開城投降,劉季必然不會爲難於郡守啊。”

郡守齮搖了搖頭,我是秦郡守,即使投降,那幫深恨秦吏的起義兵也不會放過我的,劉季會殺了我,與其受辱被殺,還不如我自行了斷。

“郡守勿急,恢願爲使者,與劉季交涉!”陳恢扶起郡守齮之後,向其說道。

能有不死的機會,誰願意去死,又不是人人都那麼俠肝義膽。郡守齮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陳恢的請求。

劉季沒想到宛城竟然如此輕鬆拿下,當郡守齮的門客陳恢說願投降,要求不能殺害城中之人時,劉季爽快的答應了,此時正是樹立聲望的時候,再則劉季着急進攻武關,能兵不血刃拿下宛城,劉季自然百般願意。

劉季本就是善於網羅人才,善於採納建議的人,宜進則進,宜避則避,不屯兵堅城,武攻和招降並用讓劉季玩的爐火純青,這種戰略和策略上的活變而用,才讓劉季自起義那時開始,一路佔據優勢,只是在洛陽遭受蒙恬毀滅打擊。

許諾陳恢,宛城投降之後,封郡守齮爲殷侯,封陳恢爲千戶之後,陳恢立即掉頭進城,郡守齮自然欣喜,當即開城投降。

劉季領此地守軍迴轉析縣,留下自己帶來的士卒鎮守宛縣。

劉季到達析縣,得到了令其想要進攻武關的想法更爲急迫的消息。

番邑吳芮領大軍已經過魯山,向武關方向進軍。

此時拿下宛縣,回軍析縣的劉季還並不知道項籍跟秦軍決戰的事,正在大帳之中商議如何攻破武關。

劉季用腳指頭也能想到吳芮是封上將軍項籍的命令,英布是吳芮的女婿,英布如今是項籍賬下核心戰將,此時吳芮是來幹嘛,自然是誰都知道。

“主公,我們要先在吳芮到達武關之前,將武關攻下來,這樣關中王誰也搶不走。”樊噲氣性大,一聽有人要來搶自己東西,再也坐不住了。

如今宛縣已經攻破,張良也認爲在此駐軍並未有什麼好處,倒不如在秦應接不暇之際,儘快攻破關中,到時候,天下形勢必然爲之一變,秦再也無力迴天了。

衆人你一嘴我一語的說來說去,最後劉季還是採納了灌嬰的進攻方案,由灌嬰領兵四萬,曹參和柴武爲副將,走水路,溯流而上直趨武關,自己則走武關道,與其水陸並行進軍,準備一舉攻破武關!

武關形勢隨着秦軍的聯合調度和劉季的進攻,驟然緊張起來!

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四十六章 打壓項羽第九十三章 扶蘇之喜第十章 巍峨長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關大勝第五十八章 謀議行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六十八章 蒙恬之備第九十五章 破項羽策第十六章 人羣北往第一百三十八章 扶蘇造紙第六十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九十八章 劉季逼關第五十二章 章邯投降第八十六章 嶺南任囂第二十八章 風雲涌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軍品九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何爲仁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呂姜甦醒第七十六章 攻克平陰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七十九章 全軍出擊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九章 九原重鎮第九十二章 韓信被俘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浮動第十五章 羣臣皆驚第一百二十七章 激烈辯論 求一下首訂,推薦票第十四章 與皇帝書第一百六十九章 軍品九級第一百四十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五十一章 聲望大震第一百八十三章 劍穿呂姜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產子第六章 北赴上郡第十一章 屯墾戍邊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中雪災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省六部第七十八章 鐵騎風采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見陳平第四十七章 糧倉自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查出底細第一百六十二章 陳平之言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五章 姻親王家第一百六十章 氣魄雄渾第七十六章 攻克平陰第一百三十六章 衆疑韓信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九十章 見司馬欣第三十六章 咸陽危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見陳平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時動兵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十章 巍峨長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見陳平第七十三章 扶蘇心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初透改革第一百三十九章 獎勵生育第一百零一章 《上邪》問世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蘇指婚第一百八十二章 扶蘇遇刺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季被伏第七十三章 扶蘇心事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三十四章 章邯進攻第一百九十章 暗中通使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二十七章 冒頓弒父第六十二章 劉邦西進第二十五章 賜死扶蘇第一百八十章 出使西域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妃選第一百七十三章 食品之法第六十七章 秦軍披靡第七十七章 鐵騎出擊第七十九章 全軍出擊第八十三章 算而能準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國使者第七十三章 扶蘇心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設置太學第六章 北赴上郡第一百一十八章 回師咸陽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季被伏第二十二章 項籍名羽第一百零八章 秦楚決戰(四)第三十六章 咸陽危急第八十九章 扶蘇之憂第一章 重生思策第五十二章 章邯投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見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