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秦宮賜爵

秦王政目光冷冽,死死盯着自己的兒子。

恨他嗎?

扶蘇低下頭,呼吸有些急促起來。

面對父親的問話,他做不到立刻回答。

扶蘇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他的眼前,浮現出自己幼時的種種景象。

父王的眼中只有天下,心中只有邦國,對於自己這個長子,因爲政務繁忙的緣故,一向是疏於教導和陪伴。

特別是隨着父王的子嗣增多,對自己的關注也越來越少。

陪伴幼年扶蘇的只有他的母親,以及同爲楚系出身,對他很是喜愛的華陽太后。

也就是在華陽太后身邊,扶蘇遇見了常來拜訪請安的昌平君和昌文君二人。

他們雖是楚人出身,卻是秦國君侯,兩人行事各有差異。

昌平君溫文爾雅,昌文君豪爽大氣。

但相同的一點,便是兩人都對扶蘇很喜愛,常藉着華陽太后邀請的機會,與扶蘇親暱相處。

他們教會了扶蘇如何爲人處世,他們教導扶蘇學習優雅自由的楚文化,他們在扶蘇的心中,播下了一顆屬於“楚人”的種子。

這兩人,不似父親,卻比父親更加讓扶蘇親近。

他們之間有着一種名爲“親情”的羈絆。

故而當扶蘇在兩年前聽到昌平君叛亂時,感到不可思議。

對他本身來說,熊啓首先是一個親近之人,也是教導自己的老師,故而他在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希望父王能夠調查熊啓背叛的原因。

然後便遭遇了秦王政的嚴厲訓斥。

扶蘇很悲哀,也很迷茫。

他一直都很清楚,父王不喜歡他。

在出現熊啓叛秦的事情後,他更是不知道如何做纔是對的。

扶蘇只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從未經歷過人事艱辛,社會磨鍊,根本不清楚怎麼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直到一個人,點醒了他。

“公子,認清你的身份。”

恍惚間,趙佗曾經的話語在扶蘇耳邊響起。

我的身份?

是了,扶蘇不僅是昌平君和昌文君教導的那個孩子,更是一個秦國公子。

嬴姓血脈,秦王長子。

這纔是他扶蘇真正的身份。

對那個被楚人教導的孩子來說,熊啓的背叛情有可原。

但對一個秦國公子來說,此事沒有別的答案。

經過兩年的思考,再經過他隨秦王政親臨淮陽,親眼看着楚王君臣跪拜於腳下的刺激。

扶蘇悟了。

他是秦楚二十五世詛盟姻親結出的最後果實。

是擁有秦楚兩國血脈的孩子。

但秦和楚,他只能選一個。

“我恨他!”

扶蘇擡頭,聲音堅定的說道。

秦王政眼中閃過一抹精芒,繼續問道:“爲何恨他?”

扶蘇沒有遲疑,立刻道:“熊啓在我秦國伐楚之戰時,叛秦降楚,不僅讓我無數國人戰歿於楚地,更是對父王,對秦國的背叛。如此叛逆之賊,我身爲秦國公子,自當對其憎惡!”

“很好。”

秦王政看着眼前面容堅毅的兒子,眼中充滿欣喜。

相比於在淮陽時,扶蘇看着楚國君臣降服,聽到自己詢問熊啓當不當死時的猶豫和顫抖模樣,如今的扶蘇,終於越來越像一個秦國公子了。

在淮陽時,秦王政讓扶蘇親眼看着楚國的崩塌,親眼看着楚王君臣跪伏在自己的腳下,以此破碎扶蘇心中對於楚國和楚文化的好感。

讓扶蘇知道,楚於秦,譬如臣妾。

而今日,他秦王政更要藉着熊啓之事,徹底的斬斷纏繞着扶蘇和楚人的那根鎖鏈。

“熊啓身爲我秦國君侯重臣,在大戰之時,叛秦歸楚。寡人甚怒,恨不得鞭其屍,裂其體。”

“你爲寡人之子,當代寡人行事,於宗廟中鞭撻叛賊屍身百下,以解寡人心頭之恨!復我秦國之仇!”

秦王政開口,目光盯着他的兒子。

鞭屍雪恨!

他要讓扶蘇在秦國曆代先公先王的注視下,徹底的斷絕與楚人的聯繫。

秦與楚,不兩立。

“兒臣,遵父王令。”

扶蘇拱手,聲音沒有猶豫。

看着眼前扶蘇沒有遲疑的模樣,秦王政心中的愉悅達到了頂點。

“很好,這纔是寡人的兒子,這纔是我秦國的公子。”

秦王政伸手拍了拍扶蘇的肩膀,轉身大笑而去。

“父王。”

看着秦王政離去的背影,扶蘇不由伸手,摸了摸剛纔父王手掌撫過的地方。

那裡,彷彿還殘留着父王手掌的溫度。

他感受到了父王的喜悅和認可。

這是長期遭受秦王政批評和呵斥的扶蘇,從未感受過的情緒。

扶蘇很高興,剛纔父王欣喜大笑的模樣,深深的印在他的心裡。

“趙君說的沒錯,只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做自己身份該做的事情,父王纔會喜歡和認可我。”

扶蘇轉身,望向渭水對岸。

凱旋的軍隊已經走入咸陽城中。

叛賊熊啓的屍身,亦在其中。

他低語着。

“我爲秦國公子,你是楚國僞王,更是我秦國叛賊。”

“我當親鞭爾屍,爲父王和秦國復仇雪恨。”

……

趙佗重新跟隨王翦踏上戰車,在咸陽人的夾道歡迎中,向着渭水北岸的宮室行去。

和往昔的歡迎儀式一樣。

迎接他們這支凱旋隊伍的除了那些興奮的百姓庶民,更有披甲持劍的武士站立在通往秦宮的道路兩側,以劍擊盾,唱着威武的戰歌。

樂官們敲鐘擊缶,爲其譜奏出激昂雄壯的樂曲。

在那陣陣威武的歌聲中。

趙佗心情激動澎湃。

雖然經過數年的沙場磨鍊,他的性格已頗爲沉靜,但在歷經數千裡的南征北戰後。趙佗對咸陽,對於咸陽中的那些人的想念依舊難以遏制。

相比於沒有歸屬感的趙國,這裡的秦都咸陽,纔是他在這個時代真正的家。

如今,他回家了。

“大王。”

“公主。”

“還有李將軍。”

“我回來了!”

……

叛賊熊啓的屍身被郎中衛隊帶走,據說是要拉去秦國宗廟獻捷,讓秦國的歷代先公先王看到,那個背叛了秦國的叛賊熊啓,已經被秦將擒殺。

李信伐楚時遭遇的大敗恥辱,已經徹底洗涮。

秦國,依舊是那個天下無敵的秦國!

凱旋獻捷之後,又到了飲至、舍爵、策勳的環節。

論功行賞,開慶功宴。

或許是這一次滅楚的功勳太大,秦王政對此特別重視。

不僅是上將軍王翦,以及趙佗、羌瘣、楊原這些裨將軍,此番參與伐楚之戰的軍候以上的秦將,竟然全都被允許入宮受賞,並參與晚上的慶功宴。

當然,這些軍候、校尉級別的秦將只限於入宮參加慶功宴。

正式上殿受賞的仍然只有王翦和諸位裨將軍。

“上一次咱們可是跟着將軍一起上殿,被大王封賞的。大王還親口問過我黑臀,那場面如今回想起來,都讓我無比激動。可惜呀,這一次可就沒有咱們的份呢。”

黑臀跟着衆將踏入秦宮,邊走邊惋惜。

身側,涉間瞪了他一眼:“此番入宮受賞的可是凱旋的所有校尉軍候,加起來足有數十人之多。這般人數,怎麼可能一起上殿拜見大王。能讓吾等進宮受賞,便已經是莫大殊榮了。”

就在衆將邊走邊聊時,人羣中,一個軍候滿眼死灰,走路僵硬。

諸將皆有功,唯有他一人戰敗。

此番若是大家都有賞賜升爵,反而他被削爵貶斥,那可真是丟人丟到越地去了。

恐怕就連他的父親,都會因此擡不起頭。

“李君勿要心慮,此番回咸陽,我會去邦尉府,向尉公講述你的功勳。我任囂的軍功,有你的一半。”

任囂走過來,拍着胸脯保證。

李由嘴角抽了抽,側過臉去。

眼角的餘光,剛好瞥到遠處,上將軍王翦,正帶着有功的裨將軍們登上丹陛,向大殿走去。

其中,有着一個少年將軍。

“趙佗。”

李由咬着牙,心裡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

秦宮殿上。

主管禮儀祭祀的奉常,親自指揮着屬下的樂官們演奏着爲王慶功的樂曲。

慶祝和讚頌着,秦王砥定荊楚的驚世功勳。

“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

“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趙佗聽在耳中,有些激動。

“此乃《殷武》,是稱頌殷王武丁討伐荊楚,擊破南地蠻夷,無數諸侯向其臣服的讚歌。”

趙佗乃是嬴姓趙氏的子孫,對於此曲十分的熟悉,甚至很清楚秦王命人奏響此曲的含義。

嬴姓秦國,乃是殷商遺民,在血緣上和商人十分接近。

嬴姓的遠祖,是殷商的貴族。

秦趙兩國的共祖飛廉,是商紂王最爲寵愛的駕車御者,是真正的親信大臣。

其中秦國的祖先,飛廉的長子惡來,更是爲殷商死難,被周武王所殺,導致其後裔長期沒落,直到非子爲周王養馬,方纔有了翻身的機會。

所以在某些方面,秦國常以殷商的繼承者自居。

比如秦人繼承了殷商的人殉,君王去世,常殺人殉葬,一次可多達一百八十人,直到秦獻公時代方纔廢除這個傳承自殷商的傳統。秦國的人殉規模和殘酷是周人遠遠不及的,故而中原諸侯視秦爲蠻夷,未嘗沒有此種原因。

而此番秦國滅楚。

秦王政以此《殷武》爲曲,正是要顯示,從殷商至今,近千年來中原政權都未能消滅的荊楚蠻夷,正式在他手上終結。

他秦王政。

是天下間最爲偉大的君王!

“大王萬勝!”

“秦國萬勝!”

在歡呼海嘯,和那激昂奮發的古老樂曲中。

趙佗隨着王翦踏入大殿。

大殿雄偉,羣臣侍立兩側,一雙雙眼睛落在他們的身上。

但趙佗和諸將不敢隨意張望,在謁者的聲音中,他們跟着王翦,快步趨入殿中,向高高在上的秦王政稽首跪地。

緊接着,便是上將軍王翦的覆命。

“臣王翦,奉大王令,率師伐楚,與荊人戰於淮陽……”

“終滅荊楚社稷,擒殺叛賊熊啓,以復國仇,獻捷於王!”

在王翦緩慢又沉穩的語調中,此番覆命完畢,終於到了最讓人激動的時候了。

高高在上的秦王政開口。

“爾等此番滅楚,雪我國仇,彰顯秦威,寡人當重賞之!”

隨着大王的聲音落下,謁者捧着詔書上前,大聲宣讀。

“維王二十四年,時在季冬。上將軍王翦克滅荊楚,復我國仇,彰我秦威,功絕於世,王心甚喜,特賞功明德。”

“關內侯王翦,以克滅荊楚之功,進爵爲徹侯,封武城侯。”

王翦叩首謝恩,臉上笑容滿面。

趙佗站在後方,十分羨慕。

老將軍,滿級了啊。

真乃吾輩楷模。

這時,謁者繼續宣讀着接下來的封賞。

“中更趙佗,奮勇善戰。甄城大破齊軍,擒齊大司馬。睢水破楚將項渠,南下襲取壽春,淮陰擊散僞王之軍,陣破楚令尹項燕。南征砥定江東、越地,擒殺叛賊熊啓而還。彰我國威,乃秦之驍將,王心甚喜。”

“中更趙佗,進爵兩級,爲少上造,賜金千鎰。”

有個問題,關於馮去疾和馮劫,好幾次看到有人說他們是父子關係,說馮去疾是馮劫之父。但沒有查到相應資料,找不到出處。且按《史記》載,秦國初並天下時,馮劫是御史大夫,位在馮去疾之上。如果是父子的話,馮劫不應該在馮去疾之上。

所以,有書友知道兩人關係的記載和考證嗎?

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766章 血祭第718章 三十年第746章 劉羽第128章 蒙毅第673章 以勢壓人第676章 羣羊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272章 李斯之怨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335章 右司馬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65章 夜襲第705章 身毒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102章 凱旋第10章 我願意第6章 駕車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113章 楚戚第48章 奪長城第55章 屯長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139章 入屋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805章 儀式第745章 產蟲第504章 黑龍幣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706章 兵力第422章 以強凌弱第820章 重用第470章 舌戰勸降第830章 名與器第76章 鬱結第50章 首級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252章 符離第557章 屁股轉換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46章 劉羽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50章 首級第216章 斧鉞第334章 欲效田單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224章 釣魚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72章 短兵第562章 戰局已定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152章 魏策第212章 獨立曲第702章 秦數第17章 高佗第785章 散盟第86章 教導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49章 斬將第536章 皆爲利益第545章 通敵叛國第797章 君恙第441章 李信徵遼第96章 秦風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578章 狼王上鉤第67章 燕人第449章 我答應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195章 歸詔第223章 潁水第688章 胯下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580章 渾身是膽第48章 奪長城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134章 東行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685章 海東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771章 擒王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225章 奇兵第10章 我願意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725章 工農第428章 贈送陳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