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羔裘

bookmark

新鄭城的刀兵之聲,響了一整夜……

由橫陽君組織的這場舉事十分倉促,行事上也算不得機密,在秦國新鄭令事先察覺的情況下,這場舉義剛剛開始,坦右臂發誓復韓的衆人,竟遭到了秦軍的突然襲擊,然後便是里巷中的短兵相接。

就像韓國立國兩百年來,從未在疆場上戰勝過秦軍一樣,韓弩勁卒做不到的事,由亡國遺民組織起來的僮僕輕俠,依然無法做到。

最後,輕俠僮僕們被秦卒有條不紊地屠戮殆盡,只剩下數十人躲到了城北一處據點裡。在悲壯的歌聲中,這羣不願瓦存的韓人點燃了屋舍,九月底天乾物燥,北風大盛,這場火,導致半個城北在大火中化爲廢墟……

城東的張氏宅邸,一如張良所言,三百名僮僕沒有參與舉事,也僥倖逃過了大火的浩劫。

站在家中的三層閣樓上,身披羔裘的張良看着遠處的火光,他眼中有隱隱淚光,拳頭也不自覺地握緊……

這是他最喜歡的閣樓,每一層都有涼臺。天氣好的日子,可站在上邊憑欄遠眺,觀賞鄭韓風物。下雨雪時,因爲涼臺上有屋檐突出,足以遮風避雨,也能邀約三五好友,擁爐飲酒,對着霜雪暢談古今。

若是他厭倦了新鄭貴族圈子裡的喧囂應酬,也可以關上門,臥在小樓上,讀着諸子百家的遺著典籍入迷,一看就是好幾天……

無憂無慮的公卿子弟生活,在四年前戛然而止,在同一個地方,張良扶着欄杆,眼睜睜地看着韓王安打開城門,赤身牽羊,卑躬屈膝地跪迎秦軍入城。

張氏幾代人苦心維護了百年的韓國,從此徹底消失,甚至連“韓”的名號也不允許被提及,被“潁川郡”替代。

從那時候起,那個無憂無慮的少年郎,便同韓國社稷一起死去了,只留下一個心心念念復國仇家恨的遺民。

但此時此刻,張良卻又要在同一個地方,眼睜睜地看着,積蓄數年的復國力量,在朝夕之間毀於一旦。

時也,勢也,在一點把握都沒有的情況下,爲何要倉促行事?

他恨,恨屠戮同胞的秦人,也恨不聽自己苦心良言的橫陽君。就是這些腦滿腸肥、自以爲是的公子敗壞了韓國的國政,現如今,他們又在揮霍韓國僅剩的熱血男兒。

張良坐了下來,輕撫琴絃,彈奏起一曲哀歌,彷彿在應和遠方的熊熊大火。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捨命不渝!”

淚水滑落面頰,鄭衛不止靡靡之音,也有悲憫雄壯。

待他一曲終了,老僕也出現在身後,恭敬地稟報道:“君子,外面的消息說,橫陽君和公孫信都在最後時刻逃了出去,除他們外,舉事的人幾乎都被殺了,滿城裡巷皆赤……”

張良默然良久,他可以想象,城樓之上,此時此刻,已經掛滿了反秦義士的頭顱。

“悲呼!”

悲憤之下,他竟直接將手裡的琴,扔到了閣樓下,彷彿韓國復國的希望,砸得稀爛!

“君子!”

老僕大驚,這可是君子最喜歡的琴,十餘年來愛不釋手。

張良卻已經閉眼壓住了內心的憤慨,片刻後平靜地說道:“張翁,等秦吏的嚴查過後,便將府中的三百僮僕遣散了罷。”

張翁連忙頓首:“僮僕皆是家生奴子,世代爲張氏僕役,當終生侍奉君子左右,不願離開。”

張良嘆息道:“我之所以要遣散他們,是因爲經過這場舉事,秦國官吏定會加緊對韓地的約束,不會容許各家保留僮僕武裝。清洗就要來了,多虧了橫陽君等人,想要在韓地反秦,已無可能。”

“既然留下看不到希望,我也是時候離開新鄭了。”

他目光掃過這裡的亭臺樓閣,一花一木,除了年少時去楚國淮陽(陳郢)學禮的時光,他幾乎沒有離開過這座宅院,這座城池,一時間有些不捨,卻無法動搖堅定的決心。

最後的主人也要離去,老僕悵然若失,但還是應道:“君子打算去往何處?”

“去東方,齊楚魏三國交界的地方,繼續蟄伏,等待時機!”

這世道,死不難,難的是活,張良必須帶着今日諸多韓人義士未盡的夙願仇恨,忍辱負重地活下去。

張良脫下羔裘,一身單衣在冷風中獵獵作響,朝着大火燃燒的方向鄭重作揖。

“諸君請放心,張良會替你們,看到秦國失去時勢的那天!屆時,我會親手讓暴秦覆滅!”

……

果然如張良所料,九月底,新鄭那邊前腳纔剛剛傳來韓人造反的消息,被囚禁在陽翟的韓王安,後腳就被殺了……

殺死韓王安的不是別人,正是秦國的前任丞相,奉秦王之命到東方各郡巡視的昌平君熊啓。

昌平君拎着韓王的人頭抵達新鄭,向韓人示威,滿城已無一人敢仰視秦吏,那些冒尖的復國者,幾乎都死在了這場毫無意義的舉事裡。

在安定潁川郡後,昌平君又馬不停蹄地朝東方進發,他的目的地是淮陽,此時此刻,王賁所率的大軍已經包圍了那座楚國陪都。

昌平君不知道的是,張良也手持驗傳,出了新鄭城,他一向行事謹密,是清白案底,去哪都不會有人爲難。仗劍行走在東去的道路上,看着昌平君威風凜凜的車駕,張良若有所思……

……

同一時刻的南郡安陸縣,這裡秦吏對時局的瞭解,遠不如張良那般透徹。他們只知道秦國和楚國開戰了,但戰事集中在北方上蔡、陳郢一帶,並沒有引發南郡與楚國的直接衝突。

南郡太守下達的文書裡,也只是讓安陸縣加強備警,嚴守邊界江防,切勿再出現秋初時,幾個邦亡人就將一個鄉攪得亂七八糟的事件,更不可貿然發兵越境。

此外,各亭部也被要求,統計轄區內各里青年丁壯人數,組織他們去鄉里進行統一訓練。亭長亭卒們紛紛猜測,若是戰爭繼續擴大,安陸縣也少不得要徵發戍卒,戰爭的氣氛,已經相當濃烈了。

到了十月初,秦歷翻開新一年開端的時候,新的命令,終於抵達了安陸!

“叔父,是郡上發下來的文書!”

安陸縣尉官署裡,穿着一身小吏皁衣的鄖雄匆匆小跑進入廳堂,將郡上下達的文書雙手奉上。

左尉鄖滿連忙接過,開啓封緘,小心翼翼取下已經乾燥的官印泥塊,的確是南郡郡尉無誤。

“二十二年正月(十月)丙子,南郡尉謂安陸縣尉……”

“秦與荊戰,轉送委運,修路鋪橋稀缺人力,故大王令南郡興徭。”

“大王不欲興黔首,必令先悉行隸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貲贖債、隱官、贅婿、商賈。”

這文書的大概意思是,秦楚淮陽戰場的後勤工作很重,缺少轉運糧食、鋪路修橋的人手,所以需要南郡各縣都派遣一些人手北上支援。

他們並不知道,這人手不足,是由新鄭反叛引發的蝴蝶效應。原本計劃開赴前線的關中勞役,如今卻留在了潁川郡駐防,秦國不得不從南郡、南陽等沒有戰事的地方抽調人力。

大冬天的,北上服徭,這可算是苦役了。所以文書上要求,優先徵發隸臣妾、城旦舂、鬼薪、白粲、居貲贖債、隱官、贅婿、商賈等社會地位低的成員,再派一名幹練吏員,帶着部分戍卒押送即可。

安陸縣被分配到的數額,是五十名刑徒、十名戍卒,十月中旬出發,限期十二月一日前,抵達南陽郡方城縣集合……

“叔父!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啊。”鄖雄兩眼發光,力勸鄖滿。

鄖滿也反應了過來:“你的意思是……”

“這些刑徒、戍卒不是需要一名幹練吏員押送麼?叔父心中,應該已有人選了吧?”

“吾侄聰慧,這的確是難得的報復機會,還能讓縣中諸吏無話可說!”

鄖滿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讓尉史安圃上堂,下令道:“立刻讓湖陽亭亭長黑夫,前來見我!”

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935章 夥頤第110章 入學第393章 大買賣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56章 王翦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126章 死傷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747章 熒惑高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684章 奴隸第383章 豳風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868章 昭穆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927章 麗人心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2章 亂世銅爐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890章 楊喜第600章 箕氏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890章 楊喜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869章 山海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614章 賭徒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601章 衛滿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383章 豳風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612章 命名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33章 司馬欣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120章 屯長第976章 祖國第84章 雞血第659章 自討第651章 常識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50章 河邊骨第614章 賭徒第555章 勿害我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62章 蘄年宮第84章 雞血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546章 青島第979章 長平第604章 海東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85章 秦王(中)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309章 南昌第178章 項燕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194章 諾!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637章 鳥上青宵(第四卷完)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976章 祖國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337章 梟子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1005章 嘗麥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41章 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