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

bookmark

“窮寇莫追。”

聽着身後傳來的鳴金聲,望着半里開外,那些退入山林中的巴人,黑夫縱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讓草草武裝起來,隨他出城擊敵的夷道青壯們停下了腳步。

倒不是他們不想追,而是壓根追不上。誰能想到,這些巴人赤着雙腳,卻疾步如飛,比腳踩鞋履的秦人跑的還快,城內車馬不多,也無法組織騎從去前方滋擾攔截,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大部分人逃走。

而且巴人打小就在山林中生活,熟悉地形,在溝壑灌木間穿行如履平地,一旦心貪追入,恐怕會反遭伏擊,反而不美。

回頭看看追出來的路上,那些因爲撤退不及,被殺死的百餘具巴人屍體,還有夷道城下兩百餘屍骸,也勉強算場完勝吧,這兩天的守城之戰中,軍民的傷亡也不過百餘。

黑夫讓夷道的百將,縣吏們組織青壯收拾戰場,他則打馬往城池方向趕去,那些郡守派來的援軍,這時候纔剛剛抵達城下呢。他們忙着來馳援,也顧不得隱匿行蹤,在大江上展開的帆影,敵我皆可窺見,巴人三次攻城都未能得逞,又是幾個部落聯合起來的,頓時士氣消散,撤的飛快……

待黑夫來到跟前,那個穿着甲冑的援軍軍吏也親自打馬而出,朝他拱手道:“黑夫……不,現在應該叫左兵曹史了,不曾想能在此處相會!”

“程縣尉!”

黑夫一瞧也樂了,這不就是攻楚之戰時,曾經做過自己一段時間上司的程無憂麼?他在回來後才知道,項城大敗時,程無憂僥倖未死,帶着殘兵跟隨蒙恬撤離,因爲後來抵禦楚軍進攻時立了點小功,所以爵位未削,還被調去秭歸做了縣尉。

在碰面後,程無憂望着傷痕累累的夷道城垣,以及不遠處被焚燬後還冒着些許殘煙的里閭村落,恨恨地說道:”不曾想,我才離開夷道半載,蠻夷竟敢如此囂張!“

沒記錯的話,程無憂就是夷道人,見到家鄉被破壞成這樣,自然會氣憤難平。

這時候,另一個將吏也過來與黑夫相見了,正是夷陵縣尉,名爲凌夔。

黑夫粗略數了數他們帶來的人馬,卻見有人數近千。

“也只是夷陵和秭歸兩縣的兵力。”

程無憂告訴黑夫,四天前,郡守在派黑夫先來夷道的同時,也派人向鄰近各縣調兵。

“本來是打算以四縣之兵,一舉平定夷道叛亂的,誰料潺陵那邊又來告急,說楚軍以近萬人圍攻潺陵!於是便讓江陵及枝江等縣所徵兵卒改往潺陵。”

“近萬人!?”黑夫大驚,這人數,怕是整個楚國的江南長沙全部兵力都出動了,同時他也明白了,爲何楚人要鼓動夷道巴人反叛,看來這邊並非主攻方向,潺陵,那纔是楚人真正想奪取的地方。

潺陵便是後世的湖北公安縣,北臨長江,南通湘江,東接漢江,西通川蜀。荊楚地區最重要的三條水路把公安縣夾在中間,可以直通七省,所以在後世,武漢是“九省通衢”,公安是“七省孔道”。

如今也差不多,潺陵被視爲江陵的門戶,一旦潺陵失守,楚人將與江陵隔江相望,其船隊可以沿着油江入大江,一直開到黑夫他們上巳節沐浴的水域邊,讓郡城隨時處於其威脅之下。

“那樣的話,南郡的兵卒怕是沒法派往淮北了,日常的備戰生產也會大受影響。”黑夫如此想着,屆時,恐怕連夷道也得放棄。

不過那並不是他們現在要關心的事,眼下雖然夷道之圍解除了,巴人部落亦出現了矛盾,各自散去,但只要帶頭起事的樊禽一日未死,巴人君長們仍受楚人挑撥,這場叛亂便仍未結束。

……

砍完人頭回到城池中後,黑夫作爲手持郡守虎符的左兵曹史,毫無疑問作爲指揮官,程無憂、凌夔都要受其節制,這讓程無憂心中感覺有點怪怪的,一年前還在自己麾下的小百將,如今怎麼就位列自己之右了呢?

當黑夫問接下來的平蠻之策時,程無憂先未回答,反倒是夷陵縣尉凌夔急促地道:“巴人殺縣長、縣尉,焚燬了不少里閭,絕不可寬恕!既然夷道蠻夷叛服無常,不如乘此機會,掃其巢穴,將其徹底驅逐!永絕後患!“

他在夷陵縣做官時,面對當地少數巴人叛亂,就是這麼幹的,而且那樣做的話,更容易混到功勞。

結果這句話立刻引來了本地人程無憂的強烈反對:”凌縣尉,夷道和夷陵雖只是一江相隔,但情況大爲不同。夷陵經過楚國經營數百年,多爲編戶齊民,鄉、裡秩序井然,山間少數蠻夷反抗,直接剿滅就行了。“

“夷道則不同,編戶齊民不過數百戶,可巴人部衆卻有一兩萬之多。且不說以吾等這點人手能否一舉將其剿滅,就算將巴人臨時驅逐了,彼輩視夷水爲神水,視武落鍾離山爲神山,勢必謀求重新奪回此地,那樣的話,夷道就永無寧日了!甚至會引發秭歸、巫縣、巴郡等地的巴人不滿!這是在將其往楚國那邊推啊!”

“按程縣尉的意思,當撫不當剿?縣長、縣尉,還有數百人死傷就這麼算了?”凌夔被當場反駁,有些掛不住面子。

眼看他們都要打起來了,黑夫連忙制止了二人的爭論:“巴人的惡行,當然不能不懲,但以目前的人手進入山林追剿,恐也不易。”

他很清楚秦人、巴人各自的優劣。秦軍的優勢是守城和平原的列陣而戰,進入山地林莽後,卻將處於劣勢,一個不小心,就會重蹈夷道的縣長、縣尉中伏覆滅的悲劇。

這時候,外面的小吏入內,說巴忠求見。

巴忠入內後,拜見了三人,獻策道:

“敢言於三位上吏,此番巴人叛亂,本就是楚國使者從中挑唆的結果,一心反秦者,唯樊禽一人,其餘君長,多是受他脅迫。如今巴人攻城受挫,不少部落君長已然後悔,故才提前撤離。如今若是以大兵壓境,不分良莠加以剿滅,反倒會讓彼輩重新聚集在樊禽旗下,與官府對抗,那樣的話,數百里夷水將永無寧日矣……”

之前在城頭上,巴忠看着那些撤退不及的巴人被黑夫率城內青壯追上殺死,心情頗爲複雜。

他是一個深受秦國文化影響的巴人”夏子“,在這場叛亂中,他處於一種很奇怪的立場。

一方面,他能夠理解夷道巴人叛秦的原因,血親之仇大於天,秦國官府將樊猶處死,雖說是依法判決,但的確是莽撞了。

但另一方面,作爲寡婦清之子,巴忠的眼光高於一般的巴人,知道過去的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只有接受秦國官府統治,遵循秦律方能生存。他們家直接與咸陽有聯絡,知道秦國雖然一時受挫,但最終勝利的定然是秦非楚,這時候與之對抗,只會成爲被巨輪碾碎的攔路石子。

望着那些在楚人鼓動下來進攻夷道,結果死於溝壑荒野的巴人,巴忠無奈而又同情,他極力想要做些什麼,讓這場叛亂快些平息。

於商,巴氏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於情,巴忠亦不希望更多的巴人毫無意義地死去。

聽完巴忠的建議後,黑夫看向程無憂和凌夔:”兩位縣尉以爲如何?“

“這是穩當的法子。”

程無憂頷首道:“我在夷道爲吏多年,知道本地巴人諸部各有仇怨,幾乎每一部之間,都有械鬥廝殺,與其同所有部落爲敵,不如派人遊說,孤立樊禽部!”

凌夔卻道:“夷道縣長、縣尉已死於非命,還有誰敢去做使者?”

巴忠再度向黑夫請命道:“忠願意前往武落鍾離山,去見諸部君長,遊說彼輩重新歸秦!”

黑夫沉吟片刻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既然如此,那就煩勞巴君再走一趟,定要向諸部說明形勢,讓其勿要再執迷不悟。”

巴忠臨走前,黑夫也對他道明瞭當初離開夷陵時,郡守葉騰交待自己的話。

“告訴巴人諸部君長,郡守依然記得當年的盟誓,此番巴人叛亂,純粹是受荊人挑唆所至,郡守亦知其不得已。故只誅首惡,不論從犯,若他們能殺楚國使者,並助官府攻滅樊禽部,則樊禽部衆、地盤,可任其瓜分!”

黑夫記得前世的一句話,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是鬥爭勝利的不二法門,如今便要活學活用了!

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954章 東出第787章 權謀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975章 鄭韓第355章 宰之第205章 入郢第861章 武關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202章 紅糖第607章 南征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467章 蕭何第351章 蒙恬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601章 衛滿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721章 陸梁第980章 結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98章 官大夫第140章 八卦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526章 停下!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959章 河東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95章 荊券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27章 麗人心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299章 吳芮第955章 酈生第945章 癡兒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309章 南昌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523章 挖坑第631章 演員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174章 表演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609章 貨殖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942章 故事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19章 較勁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356章 黃老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469章 海大魚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762章 忠信第64章 投書者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886章 影子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645章 銅鐵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610章 商社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823章 煮酒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892章 秦旗第608章 家園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