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潺陵

bookmark

據說武王伐商,有八百諸侯會盟於孟津,其中就有巴國,許多巴人武士不遠千里,加入了周武王的隊伍,隨他從渭水沿岸出發,一路抵達了中原的大邑商,在牧野之戰裡又唱又跳,爲武王伐紂立下了大功……

眼下,黑夫有幸重演了當初的那一幕,武落鍾離山的事變後,巴人順從了黑夫的要求,隨他離開了夷道,向東南方行進。

然而,等黑夫和夷陵縣尉凌夔帶着千餘兵卒,以及三千巴人青壯跨越兩百里路抵達潺陵城時,才發現,自己白跑了一場。

傳聞中,在這裡聚集了近萬人的楚軍早已不翼而飛,只剩下一座空蕩蕩的營地。烏鵲在上面盤旋起落,一些秦軍士卒還在裡面收繳剩下的軍資,扛着大包大包的糧食和被丟棄的武器,說說笑笑地往城內走去。

當看到一衆赤腳的巴人鬧鬧嚷嚷靠近時,秦軍大爲緊張,還當是敵軍。於是有兩千人立刻在城外擺開了陣勢,直到黑夫親自打馬上前,表明了身份,纔打消了他們的敵意。

黑夫途徑城牆時,他發現這裡仍然在收斂屍體,空氣中瀰漫着專食腐屍的烏鴉發出的味道,壕溝護城河裡,依然漂着不少浮屍,潺陵的黃土牆垣上殘缺不堪,還有被火燒過的痕跡,而城門也插滿了箭矢。可以想見,在夷道之戰同一時刻,這裡也發生了慘烈的交戰。

等他在城內見到郡尉李由和一衆面熟的兵曹軍吏、縣尉後,才得知了發生在這裡的事情。

原來,郡守葉騰在得知楚軍主攻的方向是潺陵後,就立刻乘船返回了江陵,調集當地郡兵渡江支援,畢竟潺陵的地位比區區夷道重要多了。這支軍隊由郡尉李由親自統帥,有四五千人之多,後續的援兵也源源不斷從沿江各縣趕來。

面對秦軍的迅速增兵,加上夷道那邊也沒有打開局面,楚軍的統帥果斷選擇了撤退,秦軍人數不足,也沒有深追,於是乎,這場孟夏攻勢,便草草收場了。

“真是可惜!”

黑夫心裡暗道可惜,若是楚軍將領心存僥倖,如今可能就要面臨被秦軍和巴人夾擊的下場,戰死的人可就不止數百了。

不過他嘴上卻拍着李由的馬屁道:“還好郡尉來的及時,讓楚人未能得逞,不然丟了潺陵,夷道也保不住,今年夏秋,南郡的備戰將大受影響,恐怕難以派兵去淮北參與滅楚!”

李由卻無奈地搖頭道:“不然,此役雖未奪取潺陵,但楚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下吏願聞詳解。”

黑夫做出一副迷惑的神情,願聽李由教誨。

李由對衆人道:“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王一意滅楚,楚人焉能不知?之所以派使者挑撥夷道巴人反叛,又揮師進攻潺陵,無非是想要給南郡壓力,讓南郡無法集中精力籌備大戰。如今楚軍江南主力仍在,屆時倘若南郡盡發郡兵趕赴淮北,潺陵、夷道,乃至於江陵都可能會再被楚軍偷襲。”

黑夫明白,雖然距離大決戰還爲時尚早,但秦楚兩國在邊角上的角力已經開始了,楚王和項燕不會坐以待斃,他們會嘗試尋找秦國的破綻,在上蔡、樑宋處沒有破綻,那便從偏角的南郡入手……

楚人的計劃可以說成功了一半,與楚國隔江而望,邊界犬牙交錯的南郡必須首先考慮到自身的安全。所以李由改變了最開始的計劃,他決定在秋後發兵時,要將兩萬人留在南郡防備楚國,只帶一萬人前往淮北與主力大軍匯合。

這也就意味着,江陵、郢縣的郡兵,以及大江沿線諸縣的兵員,都不會外出作戰。

“如此一來,留在郡上或者大江沿線,很可能會落得個留守的閒差。”

黑夫將李由的計劃暗暗記在心裡,隨後在李由詢問他夷道的情況時,便帶着李由來到殘破不堪的城頭,指點着數裡之外,被秦軍警惕地圍着的三千夷道巴人。

李由望着那些背靠背坐在一起的巴人有些驚訝:“我纔打算解除潺陵之危,便派人去夷道馳援,誰料你竟先一步平定了叛亂,還收復了當地巴人諸部,驅使其爲秦作戰?是怎樣做到的?”

黑夫便將這半個月裡,在夷道發生的事也盡數道出,當聽聞他們遊說了夷道諸部,使其在武落鍾離山殺死首惡樊禽時,李由也不免拊掌而贊:”做得好!巴人之叛,癥結在於君長,樊禽一死,自然土崩瓦解。”

李由對黑夫的能力手段大爲讚賞,黑夫卻說自己只是想了主意,主要是寡婦清之子巴忠的遊說之功……

“再者,下吏誘使巴人諸部隨我來此,除了想要協助郡尉解圍外,還有一個原因!”

黑夫朝李由拱手,陰冷地說道:“郡尉,巴人反叛,殺死夷道縣長、縣尉,雖然將罪過都歸到了樊禽及其部衆頭上,但這些人中,手裡沾染秦人鮮血的也不在少數。如今他們礙於形勢,又在巴忠勸說下重新歸服,可指不定哪天就會因爲一點小事而復叛,若就此放任不管,恐怕難以讓其心服口服。”

“你的意思是……”

李由心中不免一驚,壓低了聲音道:“將其青壯盡坑之!?”

黑夫哭笑不得,李郡尉這是想到哪去了?

這種手段,秦國的將軍們可不陌生,三十多年前,長平之戰後,在糧食、軍功等多重壓力下,白起便以“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爲亂”爲由,將投向的趙卒盡數殺死!

夷道巴人的青壯都在這裡,而秦軍起碼有五六千,在人數、裝備上處於絕對優勢,若真的忽然暴起盡殺之,以有心算計無心,也不算太難。

這是個絕戶的法子,看上去很誘人,若真的做了,雖然可以讓夷道巴人自此一蹶不振,但後患卻也有不少。

首先是黑夫的名聲此次之後便要爛透了,他信誓旦旦讓巴人跟着來潺陵,卻又背信棄義將其統統殺絕,從此之後,每個巴人都會恨不能生食其肉。

其次,夷道巴人是大受打擊了,但巴郡、南郡、黔中郡的數十萬巴人呢?還能一一用這法子滅絕不成?顯然不可能,也與秦國採取的懷柔之策相逆,此事傳出去,恐怕秦楚邊境的巴人,都會投降楚國。

於是黑夫笑道:“下吏並非此意,只是以爲,想要收復巴人,一味的懷柔優惠並不可行,還需時不時加以敲打。可惜楚人撤的飛快,未能讓巴人見到他們被擊潰的一幕。但如今此地大軍雲集,不如便乘此機會,讓衆軍吏帶着兵卒,在城郊演武,向巴人展示秦國的實力,讓這些孤陋寡聞的邊鄙蠻夷知道秦軍之威!再乘勢逼迫君長們,交出曾參與殺害秦人秦卒的兇手,繩之以法,還冤魂以昭雪!”

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618章 連坐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51章 安心在外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726章 而立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61章 匿名信第66章 監守自盜第994章 了斷第663章 暴虎第333章 司馬欣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505章 笑話第678章 風暴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362章 蘄年宮第939章 胠篋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837章 有錢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248章 言志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0章 寧爲雞口第591章 輔助第583章 甌越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18章 袍澤們第987章 出關(下)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619章 項氏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408章 不朽者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115章 在鄢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684章 奴隸第911章 輸不起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260章 商功第386章 大原之戎第102章 諜影第238章 刺殺第666章 七閩第353章 項籍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87章 共敖第328章 何器?第563章 大復仇第639章 韓信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73章 羊圈第454章 狼之子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361章 奸生子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562章 人禍第54章 衷第323章 王、蒙第353章 項籍第429章 父親第32章 伯兄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920章 鹿馬第745章 戰長沙第16章 要小心……第558章 螳臂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215章 巧合?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162章 李信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78章 大行於世第183章 勸降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317章 六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