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

對有過節的人,要麼直接不見,但既然迎進來,黑夫也沒有拿大,他接受了麥輝、石共二人的道歉,只是婉拒了他們的禮物。

“既然誤會已解開,二君勿須多言,只望今後蜜、糖之市,能分我那堂弟彥一杯羹即可。”

黑夫爵位與麥輝相當,但職權卻猶如天壤之別,麥輝、石共也不傻,知道惹到了不該惹的人,認慫認得飛快,隨即唯唯道罪,告辭而出……

二人離開後,黑夫回到屋內,烏氏延卻沒有走,而是繼續留在席上。

卻見此人三十餘歲年紀,衣着與普通秦人並無兩樣,只是體貌略異:他長着高鼻子、高顴骨、深眼窩、長臉濃須,一看就不似夏子,而像一個戎人。

烏氏延的確是戎人,百年前,涇水源頭還是境外戎狄之地,有一個叫“烏氏”的戎人部落,臣服於義渠。後來秦惠文王擊敗義渠,收服諸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滅義渠置北地郡,又在雞頭山設置了烏氏縣,烏氏一族從此歸附於秦。

到秦始皇親政前後,烏氏縣出了一個叫烏氏倮的戎商,他依靠世代畜養的騾馬,馱運貨物,做轉手貿易。先南走咸陽購買絲繒,又西至諸羌,用絲綢換取羌人戎王的牛馬,再帶回關中,賣給秦國官府。一來一回,獲利甚衆。

時值秦始皇欲統六合之際,不論是統一戰爭還是國內耕種,都需要大量牛馬牲畜。於是皇帝便讓少府與烏氏倮接洽,讓他做秦國官商,專司對外貿易,十餘年來,爲秦國換來了大量的馬牛,既保證了戰爭順利進行,同時也滿足了驪山陵等工程的需要。鑑於其貢獻完全可以和軍功相比,秦始皇便以“比”的形式給予他封君待遇,每年四時可與列臣一同上朝覲見。

這道旨意是與封寡婦清爲貞婦一同宣佈的,從財富上來說,烏氏倮和寡婦清不相上下,都有過億錢的身價,但若論地位,烏氏倮還要更勝一籌!

黑夫之所以同麥氏、石氏和解,主要是賣烏氏一個面子,烏氏倮相當於大秦的外貿部長,他可得罪不起。

此時此刻,秦朝兩位首富的弟、子相對而坐,都看着對方,似笑非笑,看得出來,他們不是第一次見面了。

黑夫進門時,正好聽巴忠道:“烏君消息真是靈通,竟找到這來了。”

烏氏延則用有些生硬的關中話說道:“豈敢,只是沒想到,巴君與中郎戶令是舊識,爲何不替我引薦?若如此,這場誤會根本不會發生。”

“我哪裡知道麥氏、石氏對烏君言聽計從呢?”巴忠看了黑夫一眼,話裡有話。

烏氏延見黑夫進來,起身朝他解釋道:“中郎戶令,我之所以與麥、石二人相識,是因爲北地郡野蜂蜜運至咸陽,要交給石氏的商賈代售。而邊外之地,除了鹽、布之外,飴糖也能賣不菲的價錢!故而與兩家有聯絡。”

“我近日聽聞,南市多了一種叫紅糖的新穎之物,剛打算來看看,又得知鬧出了官司。差人一打聽,才知售賣紅糖的乃是中郎戶令堂弟。中原有句話,商賈之事,和則兩利,爭則兩弊,於是便自作主張,出來化解這一誤會,還望中郎戶令勿怪。”

原來,烏氏倮除了做絲綢、牛馬的轉手貿易外,也會運些境外所需的中原物品,如鹽、布、糖等過去。

黑夫倒是來了興趣:“羌人也吃飴糖?”

“喜歡飴糖的是月氏人。”

烏氏延有自己的目的,也不隱瞞,說道:“由烏氏縣往西六百里,至大河之源,渡河後,便是河西月氏之地。月氏人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只是不同於羌人燒地而耕,月氏無城郭常處耕田之業,逐水草遷徙,隨畜牧而轉移,羶肉酪漿,以充飢渴。”

“酪漿或加鹽滷,或加飴糖,方算可口,故而月氏戎王每年都要以數百頭牛馬,易取關中飴糖數千斤。”

黑夫已聽得入神了,月氏他是有所耳聞的,不曾想,現下的月氏還盤踞在河西地區,與秦國如此之近,雙方也沒太多摩擦。

而烏氏兄弟開闢的這條貿易路線,可以視爲最早的絲綢之路吧?

說到這,烏氏直爽地道明瞭自己的目的。

“我今日前來,除了希望麥、石二人能向中郎戶令賠罪,解除誤會外,還希望中郎戶令,今後能將紅糖轉售於烏氏!再由烏氏賣到諸羌、月氏去!”

烏氏延爲兄長坐鎮咸陽,購買氐羌之地需要的貨物,眼光也算毒辣。

他得到紅糖後,便驚異地發現,相比於半幹難以保存太久的飴餳,那些馬蹄形的紅糖經過脫水處理,十分乾燥,不但易攜帶、易儲存,而且甜味遠超飴餳。

更妙的是,從南郡商賈一口氣拿出兩千斤來售賣看,此物還不像蜂蜜一樣,難以量產!

“此物若能售至羌、氐之地,定能討戎王們喜歡!兄長又能多換些牛馬!”

烏氏延在心裡計較獲利,黑夫也在打自己的算盤。

“這真送上門的生意啊!”

而且還是秦國第一大官商烏氏送來的外貿訂單。

秦朝打壓中小商販,嚴禁其出境,只由烏氏代官府控制着秦與諸羌、月氏的商貿,相當於絲綢之路的開端。

能讓自家產品也加入這條利益巨大的貿易線,由烏氏直接批發代銷,比起讓人生地不熟的堂弟到處賣散裝紅糖,效率高多了。

這是近的利益,從長遠看,萬一紅糖在駝背上越走越遠,賣到西域,甚至賣到希臘諸國和羅馬去,說不定這條線,以後就不叫絲綢之路,改稱糖路啦!

若假以時日,糖成了中國外貿的龍頭產品,說不準,兩千年後,英國人(假設還有英國的話)叫中國就不叫“China”,而叫“Sweets!”

雖然心裡迫不及待,但黑夫面上卻十分鎮定。

“這件事,烏君應當問我堂弟去。”

黑夫一攤手,仍然在裝:“我乃朝廷官吏,豈敢違背國法,貿然經商?不過,我倒是聽彥說過,南郡今年的紅糖產的不多,運到關中來的,更只有兩千斤,已經賣了大半……”

“恨少,恨少啊!”

烏氏延略顯失望,不料黑夫又道:“但到了明年,運到咸陽來的紅糖或能翻倍,烏君若是喜歡,大可買下一半。”

一半也不錯了,足夠換取數百頭牛馬,烏氏延露出了笑:“一言爲定!”

“我只是代堂弟提議,待彥清醒後,我會讓他登門拜訪,與烏君詳談此事……”

黑夫道:“汝等或可先將契券定下來。”

烏氏延開心地與黑夫擊掌爲誓,一旁的巴忠聽聞此言,不由大悔。

“可恨,都怪我太過猶豫,竟讓這豎子搶了先!”

……

巴氏也是搞貿易的,除了以丹砂爲主業外,還在經營井鹽、僰僮生意,在巴蜀及洞庭五溪之地有一定影響。

作爲一個商賈,巴忠也早就注意到了紅糖乾燥、易帶的貿易價值,雖然巴蜀在味覺上偏好姜、花椒等辛辣之物,可誰家的孩子不喜歡吃糖呢?

於是等烏氏延告辭後,他不再遲疑,也不妄想先讓黑夫欠自己人情了,立刻向黑夫作揖道:“中郎戶令,我也有個不情之請!”

“巴兄與我,還客氣什麼?”

黑夫笑道:“莫非也要像烏氏延一樣,向我堂弟購買紅糖,在巴蜀售賣?”

“巴忠更貪心些!”

他擡起頭,目光炯炯:“不瞞中郎戶令,早在一月份,有人將紅糖賣到巴郡時,家母便派人去南郡打聽過。雖不明具體制法,卻已知紅糖是用甘柘做出的,遠見工坊濃煙滾滾,有人不斷運木柴入內,當爲榨汁蒸煮所得。”

黑夫收斂笑容,雖然知道紅糖製法太簡單,不可能徹底瞞住,但沒想到,巴氏消息這麼靈通。

巴忠道:“我並無他意,家母雖利紅糖之益,卻不願私下竊取,便讓我親自來咸陽,求問中郎戶令。”

“問我什麼?”

黑夫復又拿了一壺酒,給自己和巴忠滿上,自己也就嚇唬嚇唬麥輝、石共,但若巴寡婦清要搶他生意,他卻無可奈何。

巴忠再作揖道:“可否派工匠去蜀中開設工坊?蜀郡內江卑熱,亦有不少野柘,我家可派僰僮燒荒種植,每年產量,當遠勝安陸。再使馬隊將紅糖賣到巴蜀及五溪之地,獲利何止百萬!所得錢帛巨利,巴氏願與中郎戶令共分,何如?”

又是來送錢的?黑夫聞言一愣,這不亞於烏氏批發紅糖西售的利潤,如同甘甜的醴酒,吸引着貪婪的蚊蠅……

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689章 象箸第3章 爵位難得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996章 招安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203章 退婚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620章 黃石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429章 父親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373章 羊圈第337章 梟子第939章 胠篋第202章 紅糖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228章 夏子第171章 破楚策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892章 秦旗第836章 鼠第105章 打穀第99章 邦亡人第459章 大丈夫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443章 紅氅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726章 而立第366章 解夢第1028章 敵友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210章 武庫第858章 三呼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402章 俠以武犯禁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305章 番陽令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67章 換相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975章 鄭韓第976章 祖國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864章 亡秦者第789章 望夫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670章 獨斷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981章 籍田第848章 深海第106章 重租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185章 軍賊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59章 天狗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583章 甌越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745章 戰長沙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864章 亡秦者第893章 望夷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377章 戍卒叫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640章 一飯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461章 糖氏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187章 共敖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469章 海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