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駿馬

陳平在塞外冒險的同時,黑夫也沒有閒着,二月份,他結束行縣,回到義渠城,與愛妻溫存數日,抓緊一切時間造人。

但這對小夫妻相處的時光只持續了個把月,黑夫便又要出差了……

他這次要去的地方不遠,就在義渠城北四十里的鬱郅縣。

鬱郅城在環江和泥水交匯處,北面則是層巒疊嶂的白馬嶺,負山阻水,三面險固,易守難攻,是一個不錯的要塞。

這個縣的自然情況跟北地其他地方差不多,也是半農半牧,不過,除了大原以外,北地郡最大、最豐美的一片牧場就位於此,所以被秦朝開闢成了”牧師苑“,專門牧養戰馬。

黑夫抵達牧師苑時,環江邊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連天空在這個季節都顯得分外的高遠清爽,芳草如茵,在長風吹動下如波濤般晃動,隔着江水,他可以看到一大羣駿馬在草坡上面奔跑……

“好馬!”

黑夫身後,頓時響起了一陣喝彩。

黑郡尉並非隻身前來,這一次,他身後多出了整整三百名隨行者,個個都穿戴得體,髮髻統一右偏,自備馬匹、弓矢、刀劍,穩當當地騎在僅有低鞍的馬背上。

這三百人,正是黑夫開春行縣最大的收穫:來自北地郡各縣的良家子們!

這些北地良家子,都是遷徙到邊境的良民之後,且家中有一定土地、財富、爵位,足以支撐他們從小習武,還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專心追求功名。

北地良家子擅長騎射格鬥,是黑夫眼中極佳的兵胚子,也是未來對匈奴戰爭裡,基層將吏的來源……

但三百人中,也有優劣之分,良家子們受到黑夫徵募後,上個月集中在義渠城,分成了三個“百”,擔任百將的三人是其中佼佼者,分別來自三個縣:涇陽縣羌華,義渠縣傅直,泥陽縣甘衝。

羌華乃是上郡守羌瘣的另一個孫子,官場的事情都這樣,羌瘣未來很可能是總領秦軍北擊匈奴的總指揮,他的孫子,黑夫怎麼可能不提攜一番?不過,羌華出身將門,本領也不弱小,他尤善騎射,據說曾率家中騎從追擊一夥盜匪,殺首虜多,在當地小有名氣。

義渠縣傅直也是軍功貴族出身,黑夫對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力氣大,他玩軍中常見的“投石”,猶如奧運會的大力士般,旋轉幾圈後,一口氣拋了數十步!超逾亭樓!

比起這兩位,泥陽縣甘衝就不顯眼多了,他家只是普通的小地主,但甘衝卻有兩手絕活:其一是拿一塊小石頭,放在皮套裡隨便一甩,二三十步內,百發百中,捱到的人,基本要頭破血流。他這擲石本領,是小時候牧馬所學,所以也很擅長馴馬騎術。

三名年輕人緊跟黑夫身旁,誰都不願意落了下風。

黑夫也有意考校考校他們,揮鞭指着環江對岸,鬧騰不停的馬匹:“可知它們在做什麼?”

WWW¸Tтkд n¸¢ ○

三人都是從小跟馬匹打交道的,豈能不知,便爭相道:“季春之月,百草綠芽始發,水草豐嫩,合累牛騰馬,遊牝於牡,簡而言之,便是公馬母馬配種!”

“那這些思春的馬,二三子可有把握馴服?”

三百良家子中,有人面露難色,但更多的卻是躍躍欲試!

發情期的馬兒最爲暴躁,卻也是檢驗騎手御馬之術的好機會,黑夫便向良家子們宣佈了一個好消息:

“汝等三百人應募入伍,爲本郡尉騎從,良騎不可無良馬相佐。二三子且入苑挑選,挑到的馬,若能馴服,便可當做汝等坐騎,訓練作戰時騎乘!”

此言一出,良家子們便歡呼了起來。

除了羌華、傅直等軍功貴族子弟外,其餘兩百餘人,多是小地主家的孩子,衣食無憂,但坐騎卻也好不到哪去。

馬匹的體格指標,有兩個重要概念,其一就是“肩高”,所謂“肩高”指的是馬匹從肩胛骨到腳的距離,測量馬高度時,都以肩高爲準。一般來說,肩高越高,馬兒越好。《周禮》便按照肩高,將馬分爲三等:“八尺以上爲龍,七尺以上爲騋(lái),六尺以上爲馬。”

第二個概念,便是“齒”,也就是馬的年齡,是根據牙齒來判斷的,一般來說,4歲到10歲,是馬的黃金歲月,最適合騎乘、作戰、配種,馬到十歲,牙齒便磨平,開始進入中年,精力體魄開始下降了。

所以,在未統一全國前,秦下達過這樣一道命令:“禁馬高六尺以上,齒未平,不得出關”。

前幾年,黑夫在楚國見到的當地馬匹,除了將領的拉車駟馬肩高於六尺外,不誇張的說,大多數楚馬,真是矮如騾驢。因爲自從秦設立東郡,截斷六國後,楚國就只能在本土養馬,或者從西南夷進口。

良家子們從各縣買來的坐騎,多是肩高五尺八寸到六寸的劣等馬。而牧師苑所馴養的戰馬,好歹達到了“六尺”的及格線,且年齡普遍在十歲以下,若能得到一匹當坐騎,對滿心殺敵立功的良家子來說,真是平添一大助力!

於是,三百良家子便捋起袖子,紮緊腰帶,躍躍欲試。

讓這些年輕人去和剛交配完的戰馬折騰,黑夫則在本地縣尉公孫白鹿的引領下,巡視起整個牧師苑來。

秦畢竟是牧馬起家,馬政方面做得很不錯,起碼比某個“對外戰爭勝率百分之七十”的朝代強多了。牧師苑裡馴養的戰馬,都有驃悍的精神和充沛的元氣,長期在牧場上奔跑,使得他們帶有幾分殘存的野性。

公孫白鹿給黑夫介紹,爲保證戰馬的良好的奔跑速度和耐力,苑嗇夫要對馬駒進行嚴格的訓練,同時也規定了飼料的使用標準。

“律令有言,從牧師苑所募馱馬,需在五尺八寸以上,戰馬,則需六尺以上!”

如被募集的戰馬不符合“戰馬”所具有的素質,要根據有關的法律懲罰管理馬匹的各級官員,還是老規矩,罰款!縣司馬罰二甲,令、丞也各二甲,半年工資就這樣沒了。哪怕符合了標準,在秦人最喜歡的“課”,也就是比賽中得了最後一名,一樣要罰款,對掌管軍馬的人要罰二甲,並革職永不續用!

黑夫不由感慨,年度績效評估,真是從古就有,且專門考覈國家公務員,想偷懶怠政?太難了!

所以就黑夫所見,縣司馬幾乎是住在牧師苑的,而苑中的苑令、苑丞,也不顧身上沾着的馬糞,細心巡視每一個牧場。

不過憑心而論,即便秦朝的馬政十分細緻,即便秦地已是“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爲天下饒”,但在黑夫眼中,這些戰馬仍算不上良駒。

牧師苑的戰馬,大多是體型較小的蒙古馬、河曲馬,或者兩者的雜交品種。肩高基本在六尺到七尺之間,每高一寸,就算優良一個等級。

七尺的馬,中原罕有,所謂“千里馬”便是用來形容它們的,秦穆公時的伯樂爲了找這樣的馬,東北西跑,煞費苦心,還玩出了“千金市馬骨”的故事。

八尺的馬,恐怕要到蔥嶺以西才能找到。

“中國無良馬啊。”黑夫巡視一圈後,不由感慨。

“以郡尉之見,如何才稱得上是好馬?”公孫白鹿對黑夫這個南方人對馬匹的高標準有些詫異,不由發問。

黑夫道:“陛下有一匹肩高七尺五寸的駿馬,養在上林外苑,這已是最好的馬了,據說是數年前,烏氏商賈從匈奴、河西,花費了和這匹馬一樣重的絲帛才換來的……”

公孫白鹿聽聞,眼前一亮。

黑夫卻又道:“但此馬是閹割過的,無法繁衍,再過十年,它死去後,類似的駿馬,便再難尋覓了。”

匈奴、月氏也是鬼精,雖然不斷向中原輸入牲畜,但優良馬種,卻決不允許外流,即便要賣,也先閹割過……

這也是黑夫對河西、河套乃至遙遠西域眼饞的原因了,烏氏倮說的沒錯,匈奴、月氏的馬匹,的確比中原要好。而蔥嶺以西的大宛天馬,更是匹匹神駿如龍!若能引入,中原的戰馬品種,便能好好改良一番。

就在黑夫於牧師苑長吁短嘆之際,已被匈奴大當戶“請”到賀蘭山闕的陳平,卻目瞪口呆地看到,匈奴的冒頓王子,騎着一匹肩高八尺,渾身赤色的高大龍駿,從他們身邊飛馳而過,正要去迎接他的新娘……

第1002章 積木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287章 鶡冠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19章 較勁第85章 圍堵第231章 帆影第1005章 嘗麥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106章 重租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128章 爭首第669章 君道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721章 陸梁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909章 鴻門第593章 海圖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36章 可願爲吏?第397章 駿馬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27章 最後一天第29章 無衣第648章 蠱禍第132章 不更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305章 番陽令第945章 癡兒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29章 無衣第282章 勝利者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579章 兩戰第607章 南征第32章 伯兄第290章 燈下黑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237章 五月五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919章 魚龍第236章 威懾第684章 奴隸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868章 昭穆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937章 好皇帝第74章 審當賞罰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235章 潺陵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728章 套路第204章 郡命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921章 誅惡第3章 爵位難得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610章 商社第74章 審當賞罰第987章 出關(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40章 回家(下)第582章 任將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83章 可疑第657章 吃瓜第3章 爵位難得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939章 胠篋第745章 戰長沙第950章 孰立?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701章 兵家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