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愷歌振旅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年仲冬之月(農曆十一月),咸陽北郊,一馬平川的奉正原,一大清早,昨夜的雪纔剛停,便一窩蜂擁來數萬民夫,他們在官吏吆喝下,將地面清掃開來,隨後又是建祭壇,又是設旌旗,忙得不亦樂乎。

“真冷……”

劉季禁不住打了個寒顫,握掃帚的手凍得通紅,他們沛縣雖然也每年下雪,但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離家的冬天,總是格外冷。

他掃不動雪了,扔了掃帚,縮到一棵樹後面,放目向南望去,能看到數裡之外,便是朦朦朧朧的咸陽宮闕……

“真想去宮牆下避避風。”

劉季的好兄弟盧綰靠在他身旁,豔羨地看着咸陽宮,他們雖是像草芥一樣活着的庶民,但從塞北迴到關中後,住在距離咸陽宮不遠的地方,便十分興奮,還特別喜歡議論皇帝:

皇帝的宮室有多大、皇帝的嬪妃有多少、每天吃什麼?是山珍海味,還是普通人吃不上的牛肉。這一切,都經常掛在他們的嘴邊。

雖然,他們半步都靠近不了那兒。

劉季的老鄉,養牛人周緤(xiè)也走了過來,舔了下乾裂的嘴脣道:“皇帝要是掃雪,肯定用的金掃帚。”

盧綰聽了好笑:“沒見識,皇帝的奴僕有幾十萬人,哪裡用得着親自掃雪!在這天氣裡,還不是在燒着炭的暖屋裡,喝着羊肉羹,燙點美酒,由嬪妃們暖着身子……不過季兄,你說皇帝住在這麼大的宮室裡,要燒多少木柴和炭,才能暖和起來?”

劉季翻了翻白眼:“乃公住過最大的屋子,也就是外黃張大俠的宅邸,咸陽宮裡,卻有成千上萬個那樣的院落屋舍,我豈能知曉。”

“不過,吾等一會是否能見到皇帝車駕?”

盧綰依然很激動,他們之所以要將這塊平塬清掃開來,是因爲,今日要在此舉行北征大軍“班師振旅”的軍禮,據說秦始皇會親自駕臨!

衆人又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他們可好奇了,皇帝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你那樣,高兩丈,路過時頭頂有祥雲,皇帝的車駕又會是怎樣的,難道真的是八條龍拉着出行?

沛縣徭夫們正交談甚歡時,監工的鞭子卻抽了過來。

“汝等這羣山東遷虜,竟敢偷懶?”

鞭梢打在凍得硬邦邦的冬衣上生疼,劉季他們只能連忙起來,繼續掃雪,等監工走了之後,盧綰忍不住罵了幾句。

“本以爲打完仗可以直接回沛縣去,誰料還留吾等繼續幹苦役,鋪橋修路,寒冬雪雨的,這些秦人,真當吾等是隸臣?”

“行了,勿要因你一人多嘴惹禍,弄得全屯連坐。”

劉季也不想幹這辛苦的活,但他作爲亭長,也知道若在關中犯事,等待衆人的只有萬劫不復。

“周勃留在塞北,縱然穿着羊毛裳,卻肯定比吾等還冷!還是少說幾句,快些做完工,蹲一旁看熱鬧去!”

衆人應諾,加快了速度,等到太陽完全升起時,整個奉正原的積雪都已被清掃乾淨。但劉季等人卻沒機會見到皇帝車駕蒞臨,數千全副武裝的兵卒魚貫而入,在方圓十里內設立警戒線,不由分說,將所有徭夫都趕了出去。

清場完畢後,咸陽城內的貴人簇擁着皇帝車駕抵達,而此次振旅之禮的正主,上郡、雲中、北地、隴西的將士們,也陸續入場……

……

“軍既克敵,有司告捷于山川、祖廟。軍既歸,舍於國外,行班師振旅之禮……”

這便是自古流傳的振旅禮,亦是凱旋之儀,是打了大勝仗的軍隊纔有資格享受的榮譽。不過,秦始皇親政後,咸陽幾乎年年都辦,內史騰滅韓、王賁滅魏,都曾在東郊振旅,其中以王翦的次數最多,他滅燕、趙、楚,每次都聲勢浩大。

但這次振旅卻有所不同,專爲靖邊開疆,擊敗胡虜的將士而舉行,所以設在咸陽北郊。

日上三竿後,各郡甲士已在平原上整整齊齊列成十數個方陣,個個燕頷虎頭,身強體壯,材官服絳衣,挽強弓勁弩,腰上挎着箭囊。玄色的戰旗,制式的甲衣,銳利的劍戟,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閃耀着耀眼的光芒。

“倒是隊列肅整,比中尉軍還有精神。”

隨行臣吏裡,一個三十多歲的儒生嘖嘖稱奇,他名叫伏生,齊地人,是新被徵辟來的博士,第一次見識到這等場面。

“畢竟是去塞北打過仗的百戰之師!本就有一股肅殺之氣,而這些參加振旅之儀的兵卒,都是精挑細選過的,自然非同一般。”

黑夫的老熟人,魯儒叔孫通倒是見怪不怪,這些軍禮古儀,便是秦始皇用得到儒生的地方,他也參與了組織,熟悉每一個流程。便對伏勝道:

“你且瞧好了,真正的熱鬧的還在後面,按照規矩,各軍要教士卒愷歌,當着陛下的面高聲而唱,以振軍威,而後是獻俘斬馘,將軍們隨陛下入城飲至大賞。”

愷樂,獻功之樂也,這是春秋時開始流行的傳統,當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振旅,愷以入於晉。這時不僅要由樂師演奏愷樂,還要由教士卒們唱愷歌。

雖然只是走個過場,但數萬人一齊放聲奏愷,倒是十分壯觀。

伏勝點了點頭,頗有些期待,又看了一眼遠處,秦始皇的御駕已在祭壇下坐定,丞相、廷尉、御史大夫、老將王翦等都在陪同左右,只待衆將士來告捷奏愷了。

先上來的上郡兵,不過卻沒有打了敗仗的馮劫,敗軍之將並無資格參加振旅之儀,所以只有頭髮斑白,沒了往日精神的老將羌瘣。

“戎車嘽嘽(tān),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玁狁(xiǎnyǔn),蠻荊來威!”

上郡兵唱的愷歌,是一首《小雅.采芑》。

叔孫通聽罷後笑道:“這首愷歌意味深長啊,羌將軍不通詩書,肯定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監上郡兵的廷尉手筆,伏生,你可能解一解?”

伏生也是有學問的,便道:“此詩說的是周宣王卿士、大將方叔爲威懾荊蠻而演軍振旅之事,倒也合意。但羌老將軍十餘萬大軍,卻只斬五百首級,降服樓煩,兩個小功,卻依舊被陛下升爵位駟車庶長,實在有些尷尬。”

“不過,詩中先言玁狁,又言蠻荊。羌將軍雖在征討匈奴沒有大功,當年滅楚可是出力甚多的,廷尉真是有心。再加上詩中的‘方叔元老,克壯其猶’,我覺得,這是明示告老之意了。”

“陛下好用新人……”

叔孫通點頭,這次北征,老將沒啥功績,新人卻光彩耀人,既然皇帝也給了臺階下,除了告老讓賢,羌瘣也沒別的選擇。

接下來則是蒙恬手下的雲中兵,他們唱的,是一首衆人都很熟悉的《出車》。

“王命南仲,往城於方。出車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伏生有些不解:“這位蒙將軍雖斬首一千,取牲畜數萬,還奪了整個北假地,重新燃起了趙長城的烽火,但自比南仲,有些過了罷?”

叔孫通卻搖頭:“你有所不知,陛下北巡時,曾親口說過,蒙恬,能爲朕之南仲否?蒙恬讓士卒以此作爲愷歌,意思是他完成了對陛下的承諾,這新建的朔方郡,基本上雲中兵打下來的,如今朔方城當真建了起來,就算沒有太大功勞,亦有苦勞,再者,蒙氏兄弟爲國而忘家,對這樣的將軍,皇帝不會吝嗇賞賜。”

蒙恬兄弟一個作爲主帥,一個作爲監軍,前往塞外時,他們的父親蒙武正病重,上個月剛剛去世,蒙氏兄弟甚至都沒來得及看父親最後一眼……

“所以蒙恬選此詩,真正想說的話,是豈不懷歸?畏此簡書!”

伏生長見識了:“本以爲秦將軍皆關西軍漢,粗鄙不識禮儀,不曾想,比我想的要好。”

“羌將軍有李廷尉監軍,蒙氏雖是軍門,卻也是從關東遷來的,能文能武,蒙恬還製出了新的毛筆,會點詩書,何足怪哉?”

叔孫通嘿然:“倒是接下來的北地隴西兵,尉、李兩位將軍,一個是老秦宿將,不喜詩書。一個出身低賤,不識禮儀,唱愷歌這一關,恐怕只能靠公子監軍想辦法了。”

說話間,北地、隴西兩軍也一同登場了。最先露面的,是頭戴着飄灑紅櫻,上插鮮豔羽毛胄帽的隴西、北地騎從,他們穿着玄色的軟皮甲,披着絳色的戰袍,手持長達七尺的騎矛,佩戴黑鞘的劍,有的還配有弓弩。

衆人騎的都是良馬,肩高六尺半,俊美雄壯。且爲了今日的場面,還特地披掛了繪成虎紋的皮製馬甲,看上去十分整齊雄壯——此物當年城濮之戰時,晉軍曾使用過。

稍後,則是押送匈奴俘虜的步卒,李信、黑夫兩位將軍的戰車被簇擁在中間。

最後登場的,常常纔是此戰的主角,誰功勞大誰功勞小,看皇帝的升爵自然明瞭。秦始皇還認爲,這一戰,隴西、北地皆有大功,一同血戰匈奴單于,一同驅敵,所以當合爲一軍,共同參加振旅之儀。

兩軍站定時,天上卻又飄起了雪花,紛紛揚揚,落在他們的甲冑、刀劍、弓矢、戰馬,還有士卒的鼻尖上……

但軍禮不會被這點小雪耽擱,不同於上郡、雲中兵拗口的古詩,北地、隴西兩軍按照黑夫的囑咐,高聲唱起了一曲簡單且新穎的調調!

不止讓三軍提氣,讓皇帝眼前一亮,甚至連事不關己的儒生們,都被這首詩歌震得頭皮發麻!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第220章 上巳節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750章 復生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596章 起風了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338章 叛徒!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974章 假王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171章 破楚策第594章 順逆第104章 謊言第519章 一夫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1010章 玉碎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04章 謊言第146章 沸鼎第601章 衛滿第238章 刺殺第562章 人禍第994章 了斷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33章 司馬欣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37章 順杆爬第425章 三窟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1028章 敵友第60章 將陽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505章 笑話第689章 象箸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633章 甜棗第291章 欲刺第130章 軍醫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527章 執轡者第586章 看不懂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519章 一夫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591章 輔助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629章 辦不到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231章 帆影第724章 厲人憐王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146章 沸鼎第858章 三呼第791章 佔角第600章 箕氏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786章 萬人敵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659章 自討第609章 貨殖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49章 博浪沙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851章 伊尹周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