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好男兒

bookmark

“黑夫粗鄙之人,哪有什麼詩才,不過是當日見兵卒用命,單于乘夜潰逃,而李將軍又率輕騎追擊,何等壯魄。故有感而發,以此爲愷歌,還望陛下勿笑。”

黑夫倒是謙虛,李信和扶蘇卻道:“尉將軍讓士卒所唱之歌,倒是與實際相差無幾。”

“通俗易懂好啊。”

秦始皇對這首愷歌倒很欣賞,他說道:“朕雖只是聽着這四句話,卻能夠想見當時情形。”

塞外沙漠邊緣暗淡的月夜裡,匈奴單于戰敗遁逃,驚走了水邊的大雁,而秦軍輕騎列隊而出,準備乘勝追擊……

“只是當時應該是六七月間,哪來什麼大雪滿弓刀?”

強迫症皇帝注意到了這個細節。

黑夫垂首:“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這最後一句,是因爲來到咸陽附近,恰逢降雪,將士們不管是背上的弓,還是插在靴側的銅刀削,都落滿霜雪……”

秦始皇點了點頭,也沒有再深究,能唱出雄渾肅穆的邊塞景象,表達士卒們的鬥志昂揚,順便嘲弄一下膽小遁逃的單于,這就夠了。

“朕聽到的是士卒之用命,還有將之膽氣。”

秦始皇滿意地看着蒙恬、黑夫、李信三人,又對陪坐的王翦笑道:“武成侯,你覺得這些後輩如何?”

武成侯王翦老了,五年前滅楚時尚壯的老將軍,如今卻垂垂老矣,齒髮動搖。

王翦功成名就,賦閒在家,也就沒那麼多忌憚,他眯着眼看了看蒙恬、李信,笑道:“當年不能將二十萬人者,今已能矣……”

當年,就是李、蒙二將第一次伐楚打了個大敗仗,之後雖立小功,但對匈奴的這一戰,才真正是他們的雪恥之役,二將都有些羞愧,朝王翦拱手作揖,李信更直言,當年的自己,太過輕狂。

而今的他,頭髮跟王翦一樣白了。

王翦又看向黑夫:“尉將軍倒是一如既往的沉穩。”

黑夫不敢怠慢,亦道:“黑夫只學到了老將軍的皮毛,無法做到臨陣應變,奇謀百出,如今只敢扎硬寨,打呆仗……”

“扎硬寨,打呆仗?”

王翦哈哈大笑:“將軍這是將你我一起罵了麼?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尉將軍可謂善戰者了!”

言罷,王翦對秦始皇拱手:“蒙將軍治衆如治寡,李將軍能以正合以奇勝,尉將軍無赫赫之名。陛下有此三將軍,蒙武若知,便能走得安心,老夫和羌瘣,也能放心告老了。”

羌瘣附和,心裡卻暗歎一聲,他本來是這場戰爭真正的主帥,想着沒了王氏父子和蒙武,便能大放異彩,沒想到,時也命運,風頭完全叫幾個年輕人蓋過去了。

最後只能安慰自己道:“一代人做一代事,吾等奉陛下之命,掃平六國,而三將爲陛下靖邊,宜矣。”

黑夫也有些明白了,這場振旅之儀,彷彿成了一場新老交替的儀式,統一戰爭的功臣慢慢老去,歷史上,能接替的只有蒙恬,但因爲歷史的改變,李信復又崛起,黑夫也繼承了王翦穩如老狗的打法,開始嶄露頭角。

老將軍們看着這一幕,心裡肯定會有落寞和不甘吧,自從靖邊祠、勳廟兩個制度出來後,將軍們的人生目標,除了封侯,又多了一個“入廟”的渴望。誰不想死後祭祀入內,留名千古?

但它們的門檻都很高,除了王翦外,沒有人敢說自己的功勞足夠入勳廟,哪怕連剛去世不久的蒙武,都沒這個資格……

按照秦始皇的設想,自此之後天下國泰民安,萬世一系,中原戰事永絕,祭祀統一功臣的勳廟,王翦將成爲最後一個人選,再無他人!

但入祭靖邊祠,卻依然有機會爭取。

李信現在便很有求戰的欲,待兵卒們振旅儀式結束後,便立刻稟明皇帝道:

“陛下,匈奴發生了內亂,頭曼被其子冒頓所弒,冒頓自立爲單于,與三萬部衆盤踞居延澤,月氏王遣使來報,說起欲與東胡勾結,同秦繼續作對。除惡務盡,匈奴後患,不可不除,臣與北地郡尉商議,或可在仲春之月前後奔襲居延澤,將匈奴消滅!”

……

“居延澤在何處?”

Wωω★ ttκд n★ ¢O

秦始皇當然不會記住這麼小的地名,讓趙高拿來地圖一瞧,發現其十分遼遠,孤懸於流沙大漠邊緣,便皺眉道:“欲襲此處,需多少人馬?要行幾日?”

“需北地、隴西、朔方的所有車騎,計兩萬騎,分別從賀蘭、高闕出發,以投降的匈奴人、月氏人爲嚮導,慢則半月,快則十日,可至居延澤!”

打了河南地之戰後,基本一秦能敵三胡,李信對打贏這場仗很有信心,先前他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斬單于之首,懸於秦闕之上!

“此策似乎有些冒險。”

蒙恬卻有不同的意見:“眼下我軍大半回到塞內過冬,再發動車騎北上,耗費甚多。再者,千里奔襲,容易讓匈奴人以逸待勞,若是失利,恐怕無法撤回!”

黑夫支持李信道:“陛下,此策有些冒險,但若能成功,獲益巨大!首先,若消滅了匈奴新單于,匈奴青壯將死傷殆盡,使之不漠北之衆,不敢彎弓而報怨,沒有三代人,無法恢復人口。”

“其次,居延澤位於月氏以北,匈奴之南,得之可斷兩邦往來。當地還有道路直通烏孫、西域,可使秦商繞開河西,直接與西域往來,爲陛下尋找西王母之邦。更甚者,還能設立哨所亭驛,建城戍守,雖然眼下月氏願意入朝獻貢,但若陛下想打,居延駐軍隨時可席捲向南!與隴西夾擊昭武城!”

蒙恬依然反對:“區區冒頓,弒父之人,縱然回了漠北,恐怕也不能服衆,何必擔憂?不如先穩固朔方、賀蘭,再對居延澤徐徐圖之。”

蒙恬的戰略,是保守反擊,不在於消滅胡人有生力量,先圈地佔住再說。他已經在籌劃一個將燕趙秦三國長城連起來的大計劃了。

秦始皇頷首,卻又看向欲言又止的扶蘇。

“扶蘇,你以爲呢?”

他想知道,去見識了雄渾肅穆的邊塞景象,經歷了鮮血淋漓的戰場,和粗獷豪邁的將士們接觸良久後,兒子是否有何變化?

公子扶蘇說道:“李、尉二將軍欲繼續攻打匈奴,消滅冒頓,自然有其考慮。但匈奴可擊,將居延澤作爲商站,設置亭驛亦可,但若要屯田戍守,甚至駐軍?居延澤孤懸千里之外,轉輸糧食困難。還位於匈奴月氏之間,一旦被兩者襲擊,難以及時救援,白白使軍士喪命,代價實在太大,不妥。”

若扶蘇心慈手軟直接反戰,秦始皇肯定會大爲厭惡,若他沒有自己的想法,直接附和黑夫,皇帝也不會高興。

如今看來,扶蘇竟有自己的見解,這是不錯的趨勢。看來自己讓他去做了半年監軍,除了麪皮被沙漠草原的太陽曬黑一些外,還有點收穫。

眼看天上的小雪漸漸停了,但天氣依然昏暗,似乎還有更大的霜雪,秦始皇便道:

“此事稍後再議,振旅便到此爲止,還有飲至大賞在等着衆將士!蒙恬、李信、黑夫,汝等三人戎車行於前方,爲朕開道,回章臺宮!”

……

黑夫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秦始皇車駕時,是五年多前,在淮陽城西郊,大軍隨王翦擊破楚都壽春,押送楚王負芻歸來,他帶着一羣安陸縣鄉黨,在道旁維持秩序,千呼萬喚之後才見到了皇帝的金根車,旁人被嚇得匍匐在地,他卻看着皇帝的身影,頗有感慨。

但直到來咸陽,做了郎官的那一年間,黑夫纔有機會近距離看清,皇帝頭頂的冠冕,究竟有多沉重……

也就是秦始皇這工作狂,換了任何一個人,那麼重的公務,早被壓斷脖子,或者撂挑子怠政了。

那時候他天天走在皇帝的儀仗中,曾經的新鮮感消退,每次出行,就總是普普通通,無甚感覺,他的注意力,都在防備意外上了。

而今,再度位於車駕之中,倒是與往日有些不同。

秦始皇給予了黑夫、蒙恬、李信極高的禮遇——作爲靖邊得勝歸來的將軍,於御駕開道,還讓人高聲向沿途民衆唱功!

他們是從北郊去南郊的章臺宮,要穿過整個咸陽城啊!

這是大秦軍人最高的榮譽!今年是秦始皇三十年,三十年來,也只有蒙驁、王翦、王賁三人才享受過這等待遇。

按照爵位高低,蒙恬在最前,李信次之,黑夫又次之。

蒙恬隔得太遠,他在做什麼想什麼,黑夫不太清楚,倒是前方數步外的李信,黑夫能清楚看到,看似站得筆直的李將軍,雙手緊緊扣着車欄,在努力壓制着自己的激動。

當年李信誇下海口,說二十萬足以滅楚,他是相信自己能做到,並享受這等禮遇的。

但這場凱旋之禮,李信等了足足七年!

七年不長,當日埋骨楚地的七萬將士屍體尚未完全化成白骨。

七年不短,足以讓少年白頭。

此刻,聽着兩側咸陽民衆的歡呼,李信百感交集,塞外面對敵人箭矢擦耳而過,眼睛都不眨的漢子,這一刻卻幾欲痛哭流涕。

黑夫倒沒有李信那起伏的心境,他只是在享受這一刻。

前世在警校裡時,黑夫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宋朝大將狄青有一屬下犯小錯要被殺,狄青爲其求情,說此人是個有軍功的好男兒,那文官卻冷笑說,在東華門外被唱名是狀元的,纔是好男兒,一個軍卒,算什麼好男兒?

但在秦,卻恰恰相反,秦人瞧不起耍嘴皮子的策士,厭惡誇誇其談的儒生,對立功的將軍,反倒極爲崇敬!

活在這個時代,是軍人的不幸,也是大幸……

不幸在於無日不戰,甚至難以有鑄劍爲犁的機會。幸運之處在於,他們,纔是真正的好男兒!大丈夫!

所以黑夫面帶微笑,看着那些向他歡呼的民衆、徭夫,當年,他也曾站在同一個位置上。

車經過北門街時,黑夫看到一羣衣衫襤褸的徭夫,手裡拄着掃雪用的掃帚,擠在路邊,豔羨地看着三將。

爲首的,是一個高鼻樑,留着美鬚髯,頭髮蓬鬆的大漢,他定定地看着黑夫,像是見到鬼似的,眼中有頗爲驚訝,微微張大了嘴。

而黑夫也不由得多瞧了此人兩眼。

“這大鬍子我在哪見過麼?看上去,似有些面善哩……”

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69章 人贓俱獲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51章 安心在外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1007章 贏家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639章 韓信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657章 吃瓜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1010章 玉碎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92章 贈馬第92章 贈馬第109章 羔裘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498章 方術士第60章 將陽第858章 三呼第579章 兩戰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382章 郡尉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678章 風暴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937章 好皇帝第703章 拾骨第463章 大生產第26章 重振士氣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550章 今欲舉大事!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23章 軍訓開始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62章 李信第644章 武昌第1010章 玉碎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240章 內間第40章 回家(下)第426章 軍將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680章 玩蛇第1008章 太昊第185章 軍賊第638章 搜粟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672章 驕傲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598章 險惡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563章 大復仇第339章 宿麥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788章 久違了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572章 君臣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642章 法吏第899章 體面第1032章 楚漢第80章 真金白銀第319章 柱下第284章 秦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