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

田橫、田都鼓動島上齊人兵諫喪失銳氣的雍門司馬,逼迫其答應衆人反攻大陸,二田儼然成了這四千人實際掌控者,但他們對舉事後進攻何處,仍有分歧。

出海在即,但在田橫的船艙內,爭吵仍在繼續。

“夜邑,吾等首先要去攻打的,當然是夜邑!”

田都對夜邑念念不忘,他的提議是,應該直撲家族曾經的領地,將她從秦人盜寇那裡奪回來,再以夜邑爲旗幟,席捲整個膠東海岸……

他自信地說道:“我家治夜邑三代,五十餘年,深得民心,安平君餘威尤存。我父遭那黑夫小兒誆騙而死,夜邑士人慾爲其復仇者不在少數,聽聞田都歸來,必然簞食壺漿以迎。夜邑萬戶,全民皆兵,可得人手六千,加上吾等手下衆人,共一萬之師,足以與黃縣、腄縣的郡兵相抗衡!”

田橫卻像看白癡一樣看着田都:“那黑夫在水陸都設了網,恨不得吾等去進攻夜邑,你可知道,那兒現在是何等情形?”

田都自從流亡後就沒回去過,當然不清楚,田橫卻是瞭解的,前不久,他親自帶人襲擊過夜邑,卻無功而返,夜邑田氏倒臺大半年後,他們的領地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田都家的地被全部分割,一部分劃爲公田,裡面的出產供給秦軍衣食,另一部分,則按照“授田制”,分給膠東郡無地的閭左、僱農、庸保之徒,共得一千多戶。

這羣人目前已成秦朝在膠東統治的擁護者,爲了保住他們新得的土地,情願給秦人做狗,每個月都接受軍事訓練。夜邑縣卒雖然不多,但若夜邑縣令開啓武庫,發動這批人,也足以守住夜邑,頂住海寇們的攻勢。

田橫悲觀地說道:“膠東郡兵駐紮的黃縣、即墨,距離夜邑皆不過百餘里,數日便能抵達,吾等若不能速克夜邑,得不到你所說的‘六千之衆’,便要三面……不,加上從腄縣芝罘港過來的任囂舟師,將被四面包圍!”

“難道要去強攻黃縣、腄縣?那豈不是更難,又或者是下密的鹽場?”

田都表示不解,在他看來,雖然夜邑的反秦力量大不如前,但卻是膠東最好的地方了。

他很明白,短時間內,膠東郡召集的軍隊,無論如何也大大超過他們,而且不論是郡守黑夫,還是郡尉任囂,都是極其狡猾的統帥。

田橫卻露出了一絲笑,這個青年漢子在勇敢之餘,還帶有一絲齊人特有的精準眼光。

“吾等不打膠東,那黑夫再厲害,難道還能在鄰郡也佈局不成?”

在他看來,這次舉事,最可能的助力,依然還是諸田,膠東諸田已盡數被遷離,民間輕俠禁絕,連庸保閭左也被那黑夫用幾畝薄地收買,不再怨恨秦吏,進攻膠東,是去啃沒肉的硬骨頭,不值得。

“那該去何處?”田都大奇。

田橫也不言,而是徑自上了甲板,頂着從背後吹來的強風,目視西方!

田都緊隨其後上到甲板時,只聽到了田橫的大笑:“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少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懸隔千里之外。地廣如此,然欲舉大事,只有一座都邑,能稱得上兵家必爭之地!”

……

“曹右史!黃縣那邊的亭驛,傳來了烽火!”

數日後,奉命在夜邑保護屯田地,訓練郡兵民兵的曹參,接到了斥候的急報,他立刻追問道:“是白煙還是黑煙!”

黑煙告急,白煙示警,這是黑夫在沿岸亭驛定下的規矩。

秦朝的亭舍中,最重要的建築,便是亭樓,高兩到三丈,二層有壟竈,可以點火生煙,亭舍便是靠這個功能,傳遞重要軍情……

過去半年裡,類似的情況,只有兩次,都是沙門島海寇大規模出動,距離沙門島最近的黃縣察覺後,就點燃烽火,讓訊息從一個亭傳至另一個亭。

這一次,燃起的是白煙,說明有海寇船隊朝着夜邑方向過來了……

曹參爲人謹慎,但還是嘆道:“好啊,果然不出郡守所料,海寇這半年來處境艱難,又聽聞皇帝遇刺,終於忍不住,想要做大事了,正好中了吾等的計謀!立刻讓人召集縣卒,還有屯田兵們,準備禦敵!”

夜邑是海寇們光顧的主要地區,黑夫郡守、任囂郡尉在此屯兵一千,若是在秦地,還可以臨時徵兵,但夜邑齊人靠不住,所以那一千戶閭左,就成了唯一的助力,好在曹參經過半年整治,已經將他們訓練得不錯了。

此時此刻,郡縣兵卒和在田地裡忙碌的閭左也看到遠方冒起的白煙,便放下漁網和犁耙,集合之後,由官吏分發戈矛,再聚集到縣邑外。

因爲反應及時,海寇們前兩次襲擾雖然被打退,但曹參不敢怠慢,也立刻披掛甲冑,抄起劍,走了出去——老曹是個全能選手,不但能斷案抓賊,殺敵陷陣也有一手。

曹參集合了兩千人手,留一半守城,以免宵小作亂,其餘人等,隨他在海邊十里外戒備,敵人若少,就將他們趕下海,敵人若多,就退回城池去堅守待援。

援兵肯定會來的,對此,曹參一點不擔心,黑夫和任囂在郡北的下密、夜邑駐兵各一千,黃縣兩千百,腄縣一千步卒加上兩千舟師,一共七千……

要知道,郡府即墨和其餘各縣的郡縣兵,加起來也不過三千,真的是虛內守外了。總之,郡北海岸四縣互爲犄角,一處有事,三方支援,盜寇們一次便宜都沒討到。

但這一次,事情卻顯得有些不尋常,曹參安排的眼尖候哨遠遠看見,的確有大批舟船,揚着帆沿海岸線十餘里外行進,遠遠望去,像是幾個豆粒大的點,卻又密密麻麻,絡繹不絕……

曹參倒吸了一口涼氣,憑他的經驗,能看出來,沙門島的海寇,這次怕是全部出動了!

很顯然,那些舟船沒有靠岸的跡象,而是鼓着帆,乘着東風繼續向西進發,曹參猜測,他們的目標,是下密縣的鹽場!

他立刻讓夜邑亭舍向西傳遞烽火,同時寫了一封急報,派人去通知即墨的黑夫郡守,同時帶着兵卒,隨時準備馳援!但又得提防海寇殺了回馬槍。

“按照郡守的計劃,水陸堵截,必能將其徹底扼殺,畢其功於一役!”曹參如此想道。

但一天之後,當曹參率部行進在前往下密的路上時,卻接到了下密縣的急報,下密尉稟告了海寇略過下密鹽場卻不攻打的怪事……

“彼輩乘風,向西而去……”

“向西?”

曹參一愣,隨即面色一變。

“不好,羣盜要襲擊的,不是膠東,而是……臨淄!”

……

與此同時,臨淄郡以北的海岸附近,海邊的亭舍漁民,目瞪口呆地看着,上百艘舟船乘風破浪而來。

船帆抖動,闊別此地良久的“盜寇”們一邊稱讚着強風,一邊哈哈大笑。

田橫則獨自一人立於船頭,他拒絕了手下遞來的斗笠蓑衣,直面風浪,任由飛濺的層層浪花,打溼他的鬚髮,眼睛也被鹽浸得發癢生疼,卻無法阻止田橫引頸望鄉。

在田橫眼中,復國,當然要光復首都纔算得數!什麼膠東、琅琊、濟北,都是小打小鬧,他們想要成事,必須一開始就全力以赴,奪取臨淄!

但臨淄城並不瀕海,所以田橫選擇了臨淄郡千乘縣,作爲登陸地點。

千乘縣乃海道之噤喉,齊國之戶牖,按照田氏兄弟的計劃,田榮已在千乘縣拉攏公子田假,打算以之爲旗號。

田儋則在狄縣籌劃舉義,他們將殺秦吏,以兩縣輕俠少年迎接田橫和四千壯士,合兵上萬,再渡過濟水,直逼臨淄……

“臨淄,海、岱間都會也,民七萬戶,即便是一戶出一男子,亦能得七萬之衆,若能奪取臨淄,則大事可成矣!”

相比於臨淄,夜邑這種萬戶之城,就是個弟弟!

更妙的是,原先鎮守臨淄的將軍王賁,因爲隨秦始皇巡視的緣故,此刻不在齊地。臨淄只有一個副將坐鎮,以數千關中之卒,還有四十個長吏,要管住四十萬臨淄人,談何容易?臨淄三百閭中,不乏與田氏兄弟有交情的輕俠遺民,裡應外合之下,破臨淄據之,並非難事……

臨淄若下,義旗高舉,讓世人知道齊國復興的消息,必得關東豪傑雲集景從!田橫相信,這世上和他一樣痛恨秦朝,渴望復國的人,不在少數。

“快了……”

田橫抹去鬍鬚上的鹽粒,吐出了口中的鹹澀海水,不僅是他們的復國報仇之業就快要實現,千乘縣的海岸線,也已近在眼前!

這一帶是後世的黃河口,但如今,卻只是濟水入海口,紅樹林茂密,水流清澈而和緩,河面寬廣,佈滿叵測的暗礁和沙洲,但田橫作爲從小就在濟水下游長大的少年,又豈會不熟悉這?

指揮着船隊一一靠岸後,田橫第一個跳上了小船,伴隨着屬下們搖櫓的號子聲,看着海岸線距離他越來越近。

六年半了,雖然田橫沒少在膠東沿岸出沒,但臨淄郡,濟水濱,他還是第一次回來……

下了船後,田橫一腳深一腳淺地踩着沙土向岸上邁進,當他踏上堅硬的陸地後,竟情不自禁,重重在這片熟悉的土地長拜稽首,親吻大地,飲下濟河的水。

他曾與兄弟在這條河嬉戲玩耍,捕捉水中的銀魚,也曾站在船尾,看着它越來越遠,看着象徵齊國的紫色褪去,黑雲籠罩大地……

一時間,這個八尺男兒,竟淚流滿面!彷彿是離家的遊子,再度回到父母的懷抱……

“齊國啊!”

田橫擡起頭,哭着仰天長嘯:

“你的兒子田橫,回來了!”

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793章 君夫人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7章 喜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594章 順逆第672章 驕傲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523章 挖坑第963章 泥潭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126章 死傷第260章 商功第34章 版築之間第253章 兵成第59章 天狗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789章 望夫第34章 版築之間第40章 回家(下)第601章 衛滿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118章 大梁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942章 故事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604章 海東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94章 封診式第323章 王、蒙第93章 案發現場第970章 風口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585章 兒戲第949章 養狙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906章 新秦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93章 望夷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99章 邦亡人第162章 李信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612章 命名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86章 看不懂第339章 宿麥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94章 順逆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186章 材士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942章 故事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1000章 以鄰爲壑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328章 何器?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480章 三傑第644章 武昌第750章 復生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963章 泥潭第927章 麗人心第323章 王、蒙第996章 招安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763章 白衣渡江第820章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