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

bookmark

二月初一的南郡安陸縣,春光明媚,但整個縣,都充滿了悲傷的氣氛。

黑夫的家鄉雲夢鄉,白髮蒼蒼的老吏閻諍,拄着柺杖,在兒孫攙扶下,從黑夫求學過的匾裡一路蹣跚走來。鄉人們也自發聚集在黑夫老家,夕陽裡的大榕樹下,皆面露哀傷。

大夥都相互哀嘆,說着昌南侯……不,是武忠侯昔日的好,他將先進的耕作技術在家鄉推廣,還提倡大夥種蔗,故意用比市場高的價格收購,變相給他們送錢……

而在黑夫當過亭長的湖陽亭,十里八鄉的安陸人皆聚於此,默默地在亭前的天狗木雕下獻上祭品。

在黑夫搜過匿名信的朝陽裡,南征軍軍正丞去疾之妻,第一百遍和鄰居們說着當年黑夫仗義疏財的故事。

曾被黑夫從盲山裡救出的略賣婦女們,也在暗暗抹淚。

至於黑夫服過役,修過公廁的縣城,比兩年前黑夫衣錦回鄉,設長街宴時還熱鬧。

街兩旁的擠滿了男女老少,黑夫多年前出資修築的青石板大道是那麼長,人是那樣多,向北望不見頭,向南望不見尾。但凡受過黑夫之惠的安陸人,都自發爲黑夫戴孝,頭上都纏着黑帶,眼睛紅紅的。

更有不少人,去到黑夫在城外的府邸,安慰其母、兄。

“黑夫不止是糖嫗的兒子,衷的仲弟,更是安陸人的昆父兄弟!”

淚痕滿面的縣中長吏如此告訴滿臉涕淚的衷,衷已經四十多歲了,雖然近十多年來日子漸漸好過,但早年的勞苦,還是讓他鬢角生出白髮。

“吾等皆是君侯舊部子弟,君侯說過,袍澤如兄弟,如今君侯已去,糖嫗,請讓吾等爲君侯盡孝!”

上百名沒趕上兩年前南征軍徵兵的安陸小青年,則皆默不作聲地跪坐在院子裡,守着尉家內宅,黑夫的母親就在裡面,據說驚聞噩耗後,老人家卻怎麼也不信。

“我兒怎會如此輕易死掉?”

她拒不接受這個事實,固執地將所有去安慰的人都轟了出來,直到皇帝手下的高官捧着詔令到來,衷去勸了幾次,滿頭銀髮的老母親才肯開門待客。

在安陸人看來,秦始皇帝對黑夫真是沒得說,不但將黑夫追封爲“武忠侯”,達到了二十等爵的頂點,還給其母送了頂大高帽——由朝廷冊封爲“貞婦”!

或許是對私生活混亂的母親之厭惡,秦始皇帝是比較看重女子貞操道德的,還頒佈過律令:“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爲寄猳,殺之無罪。”

大意就是,勾引已婚女子、寡婦的男人,鄉人殺了不犯法!”比浸豬籠還要狠,像宋X之類的人,在秦朝都是直接打死。

秦朝的“貞婦”之名,可比後世的牌坊難得多了,過去三十餘年,秦始皇帝只封過一個人:巴寡婦清,還將寡婦清遷到咸陽居住,爲其築懷清檯,恩榮至極。

這當然不是秦始皇愛上了他還要大十幾歲的寡婦清,而是皇帝不放心,將這種富可敵國的蠻夷女酋長放在地方。

現如今,秦始皇竟給了黑夫之母同樣的待遇,允許她以後見到郡一級的官吏都不必下拜!且黑夫妻、子下落不明,武忠侯的千戶食祿,可由其母、兄享用。

但這些恩寵,也伴隨着一條不容置疑的命令:武忠侯五族之親,須得全部搬遷至咸陽居住!

來宣詔的子嬰笑容滿面地對衷道:

“陛下會在關中,築一座高臺,在其周邊設屋舍田郭,安置汝等,而那臺的名字就叫……”

“懷黑臺!”

……

秦始皇已極其衰弱,雖然神智還清醒,但身體卻不行了,幾乎到了不能下榻的程度,只能聽趙高等人,稟報安陸全縣人哀悼黑夫之事。

臣子們細細說着,皇帝聽了半響,才忽然來了一句:

“黑夫之於安陸,譬如孟嘗君之於薛城啊……”

薛,那是孟嘗君田文的封地,其三窟之一,因爲馮諼爲其焚券市義,薛人感懷孟嘗君之恩,待其落難倉皇而歸時,竟扶老攜幼走出數十里路去夾道歡迎孟嘗君,讓他重新站穩了腳跟。

不僅如此,孟嘗君還招致天下任俠到薛城居住,多達六萬餘人,故時至今日,薛城仍多暴桀子弟,治安極差。

趙高等人知秦始皇之意,遂到:“陛下明鑑,安陸縣民皆受過其恩惠,而鄉里子弟,其父兄多隨昌……武忠侯南征,他們都是聽着武忠侯豐功偉績長大的,對其推崇備至,已經到了振臂一呼,皆能應從的程度……”

秦始皇想了想後,又下達了一項命令。

“既然如此,那此縣之中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幼,統統遷徙!讓彼輩搬到關中,再打散到關西諸郡!”

“陛下,這可是一個縣啊!”

從江陵跑到這的南郡郡守聽聞後大驚。

要知道,安陸雖然不算大縣,但也有萬戶人家,五萬人口,這可不是小數目,且不論老幼皆要遷徙,去關中千里迢迢,這一路上,得死多少人啊!

對黑夫而言,安陸人是鄉里鄉親,是昆父兄弟,是血濃於水的袍澤子弟兵。

但對秦始皇而言,他們,只是一堆數字……

還是一堆隨時可能危害帝國安全的數字!

只是將它們遷到另一處,而不是直接抹去,這已是皇帝陛下極大的仁慈了!

秦始皇一陣劇烈咳嗽,旋即不悅地說道:

“朕曾遷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徙三萬戶至濱海各郡,遷北河榆中三萬家,遷十餘萬商賈、贅婿、賤籍隸臣妾至嶺南……”

再加上那些因爲秦始皇一聲號令,在全天下奔走的軍隊、戍卒、更卒、刑徒。

兩者合起來,起碼有兩百萬人。

兩百萬人,全天下十五分之一的人口,皇帝的旗幟向南指,他們就得往南,往北指,他們就得往北!

如今遷一縣區區數萬人,算得了什麼?

不容置疑,秦始皇下了命令:

“這件事,交給武信侯之子,都尉馮敬,留給他一萬人,朕給他一個月時間搜鄉刮裡!三月初,便將全縣之人,連同黑夫家眷,一同遷去咸陽!”

“諾!”

這次皇帝御駕大軍的統帥,書中第一次露面的武信侯馮毋擇連忙應諾,立刻去安排此事。

秦始皇又道:“等入夏後,就輪到南征軍士卒的家眷了,南郡有一萬四千人蔘軍,那這一萬四千人的家眷……”

南郡守都快哭了,眨眼功夫,他治下就少了十五萬人,這算什麼事!

“陛下,那加起來,起碼是十萬人啊……”

左丞相李斯打斷了他的話,呵斥道:“十萬人,正好能充實新開拓的朔方!南郡守,速速奉詔而行,擬定好名冊!”

秦始皇頷首:”入秋前,安陸縣五萬人必入武關,入冬前,另外十萬人的大遷徙,也必須完成!”

安陸,這個曾經繁榮富裕的縣,將爲之一空,比南邊的雲夢澤還要荒涼。

半年內,整個南郡,幾萬戶人家將背井離鄉,在青黃不接的時候上路,去往糧價正在飆升的關中,可能會有很多人死在路上,死在終點。

但秦始皇並不在乎。

距離死亡越近,秦始皇帝就越發固執,像極了一個跟後輩賭氣的老小孩。

他給了黑夫生前身後名,尊榮備至。

他要將黑夫跳梁的最後一點可能,都全部封死!

不管黑夫是真死假死,一旦敢掀棺材板,蓄謀反叛,必陷入千夫所指,秦人皆唾棄之。

而黑夫可能鼓動的南征軍,也會因爲家眷在關西,而投鼠忌器,不願從叛!

“南郡之窟,北地之窟,朕都搗毀了,那隻黑兔,還有那些洞窟來着?”

豫章,還有膠東。

沒錯,秦始皇沒記錯的話,黑夫在那邊留了一個叫“陳平”的謀士,此人曾深入匈奴,讓匈奴單于父子相殘,是個善於搞陰謀的人物。

“黑夫會從剛開始的忠懇樸厚,變成今天的奸猾蓄謀,多半是這陳平所誘!”

秦始皇最討厭策士之流,立刻傳令,讓人去膠東,將陳平捉了,豫章那邊,也使郡守殷通替換黑夫的部下利鹹等。

當然,嶺北的幾個兵營,嶺南的十萬大軍,也不能落下,秦始皇已令李由持虎符火速南下,通知武昌、長沙兩營,要將黑夫的親信軟禁。

預計,李由大概到三月中能抵達嶺南,不管越人叛亂是真是假,都要儘快平定,雖然爲了維持嶺南穩定,暫不能大規模置換將吏,但起碼要從黑夫黨羽手中,收回兵權!

做完這些後,秦始皇帝閉上了眼睛,對黑夫竟敢不奉詔赴會的怒意,稍稍消退了一點。

與天、地、人都鬥了一輩子的秦始皇帝陛下,露出了滿意的笑。

“這場上下之戰,是朕贏了!”

……

“他還活着,秦始皇帝,還活着……”

秦始皇三十七年,二月初,雲夢澤南岸的莽從灘塗中,一名身着褐衣的黑臉中年人露出了笑。

和秦始皇得知黑夫死時似喜、似悲、似懷疑的複雜情緒一樣。

當黑夫從偷偷跟着子嬰,潛至安陸附近,又划船來報信的利倉口中,得知秦始皇還活着時,笑容中也有兩分喜悅,三分苦澀,五分憂慮。

利倉有些不解,他不敢進縣城,只能通過一些靠得住的子弟打聽消息:

“安陸縣中,無人看到秦始皇帝本人露面,君侯何以確定皇帝還活着?”

“我當然知道。”

黑夫卻十分篤定。

“封我爲武忠侯,爲我蓋棺定論,又冊吾母爲貞婦,甚至還要在咸陽修什麼懷黑臺,然後一拍腦門,就要讓安陸幾萬人來個大遷移……”

瘋狂,霸道,又很大氣。

“這種手段啊,除了秦始皇帝,別人根本幹不出來!”

黑夫無奈地搖頭,這就是他所知,所識的秦始皇帝。

他是偉人。

也是瘋子。

讓利倉去接應陸續抵達短兵親衛,黑夫卻站在大澤邊,喃喃自語。

“是您贏了,陛下。”

黑夫朝安陸方向拱手,對他的家人,也對秦始皇帝。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竟會與其正面過招,而秦始皇那剛猛不講道理的掌法,已不是陰謀伎倆能戰勝的。

但黑夫卻並未惶恐失措,相反,他滿是信心。

“陛下,你雖然勝了這一回合,但我有兩樣優勢,是您不曾擁有的……”

“第一樣,是時間。”

既然確定是秦始皇行事的手段,他卻不敢在人前露面,這說明,皇帝陛下,真到了形容枯槁,行將就木的時候了啊,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更何況被扶蘇的事氣上一下……

而他,黑夫,才三十餘歲,依然滿頭秀髮,風華正茂。

所以,這是君與臣之間,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正面較量!

“而第二樣,是對未來的瞭解!”

黑夫的語氣,似哀似悲。

“只要秦始皇帝活着一天,就如同太陽懸空,沒有宵小敢公然造次,羣星爲之暗淡,於人間全然無敵。”

“但偉大的皇帝,料得到身後事麼?”

秦始皇根本料不到,他死後,這世間是何等天翻地覆!

“太陽一旦落山,這天下會怎樣?”

黑夫道出了答案。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飄搖熒惑高!”

黑夫曾想阻止這一天,他甚至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般,將劉邦、“項羽”遠遠踹走。

“但這世上,就算少了劉項,在六國故地,依然會出現許多個田橫兄弟,許多個陳勝吳廣……”

他笑了笑:“到時候,這爛攤子,還不是得靠我黑某人,來替您收拾!”

“的確,秦始皇帝,陛下,您贏得了生前所有事。”

“但我,黑夫,將贏得您身後的一切!”

第543章 田官第127章 大好頭顱,誰當斫之?第425章 三窟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204章 郡命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84章 雞血第312章 水深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561章 亂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20章 寧爲雞口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118章 大梁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30章 第一第269章 墨攻第946章 粉飾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837章 有錢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88章 罪與罰第124章 攻權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110章 入學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600章 箕氏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945章 癡兒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576章 舊部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214章 郡守騰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575章 南巡第618章 連坐第40章 回家(下)第667章 換相第551章 朕安第669章 君道第91章 輪到誰了?第196章 卸甲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53章 最後的武卒第868章 昭穆第63章 朝陽羣衆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800章 善攻者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935章 夥頤第47章 秦之律令第906章 新秦第684章 奴隸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104章 謊言第563章 大復仇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304章 六百石第408章 不朽者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994章 了斷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806章 沛公第124章 攻權第72章 亂世銅爐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561章 亂第120章 屯長第248章 言志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793章 君夫人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