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挺進中原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七年八月底,潁川郡昆陽縣(河南葉縣)。

一場大戰已落下帷幕,敗者四潰而散,勝者則開始清理戰場,爲城內的“義軍”解了圍。

“真不敢信,吾等竟真贏了!”

坐在一輛傾覆的戰車旁,任由醫兵爲自己包裹傷口,吳廣有些失神。

看着眼前堆積如山的兵甲、糧食,他心中對武忠侯和韓信,愈發敬佩!

回想半個多月前,當奉命在汝南招徠陳人的吳廣得知自己被調入韓信麾下,並要隨之出汝南,北上深入中原腹地時,他的內心是抗拒的。

當時的吳廣,雖然重新在汝南站穩了腳跟,手下聚集了三四千人,但仍是小打小鬧,未敢與下蔡的北軍相抗——六月份時,他與陳勝在淮陽城下慘敗的陰影,仍縈繞在吳廣心頭。

但韓信麾下這支軍隊之精銳,卻讓吳廣爲之側目!

這支兩萬人的軍隊不但裝備精良,着甲率別說吳廣手下的烏合之衆,連秦軍也比不上,幾乎人人披甲,北伐軍幾乎所有的騾馬,也統統調給韓信使用,算是一支機動部隊了,重物交給騾馬,士兵得以快步行軍,每日可走五十里……

也算韓信運氣好,恰逢東邊的楚盜項籍猛攻淮陽,吸引了陳郡幾乎所有的兵力,項籍與萬餘秦軍決戰於淮陽城下時,韓信就乘機佔領吳房縣,擊潰了上蔡守軍,徹底控制了汝南。

韓信這次出兵,是黑夫防禦反擊大戰略最重要的一環,用黑大帥的話說,就是:“插進敵人心臟的一把尖刀”。

“王賁主力已被吸引至江漢、隨縣,後方必然空虛,若能使一上將出汝南,擊南陽宛城,則關中、潁川、洛陽之糧必斷!”

圍魏救趙,這算是黑夫在正面剛不過王賁的情況下,想到破局的最好辦法了,而這項使命,自然交給了他手下最能打的將軍:韓信。

當韓信佔領上蔡後,擺在他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是直接向西,越過方城夏道,進攻宛城。

這南陽郡本是一個大盆地,西依秦嶺,南部爲大巴山餘脈,東南部爲大別山,北爲伏牛山,東爲桐柏山。其中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有許多斷斷續續的丘陵,這就是“方城夏道”。

由於這些丘陵之間的斷口過大,過多,並不利於防守。因此春秋時,楚人在最終奪取南陽盆地之後,便想了個辦法,在此修築了一條長城,將那些土山連接起來用於防守。

這便是著名的楚之方城,因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成了荊楚北部的屏障。

雖然後來,方城被趙魏韓三晉聯軍攻破,南陽也爲韓國所佔,數十年後又爲秦所奪。但從始至終,方城一直有所維護。這次戰爭,方城還成了王賁的東部防線,有兩萬人守着方城南北隘口,得知黑夫派偏師出汝南後,南陽郡守也立刻率軍出宛,至方城守禦。

眼看方城一線大軍雲集,於是韓信不走近道,反而繞了遠路:他率軍徑直向北,進入潁川郡境內,佔領了舞陽縣(河南舞陽)……

於是吳廣等人又得匆匆放下手裡的飯碗,繼續向北急行軍。

韓信這一北上不要緊,可嚇壞了南陽、潁川的郡守郡尉。

需知,王賁在南陽集中了二十萬大軍,月費糧秣三十萬石,這些糧食光南陽郡可供應不上,還需要從三個地方運糧。

其一就是關中,走武關道,但因路途遙遠,沿途耗費太大,每月只能運來五萬石。

再有便是洛陽,走魯陽南下宛城,每月可運十萬石。

而最重要的,則是敖倉的糧食,作爲秦朝在關東最大的糧倉,存糧數百萬石的敖倉發車南下潁川,再通過昆陽、葉縣,進入南陽郡——這也是王賁寧可放棄關東許多郡縣,卻要求潁川絕不容有失的原因!

眼下,韓信攻佔舞陽縣,距離秦軍糧道不過數十里,派出輕兵大肆燒掠糧隊,一時間,糧車都停在了襄城,不敢再去昆陽。

爲消除這一大患,南陽郡尉不得不離開方城,帶着兩萬人北上,而潁川郡秦軍也奉命從陽翟南下,希望在葉地合圍韓信。

戰機總是稍縱即逝,就在這當口,昆陽縣的韓國遺民聽說有“義軍”進入潁川,也按捺不住了,便發生了反秦暴動,殺吏作亂,佔領了縣城。

潁川郡尉不得不先圍攻昆陽,這是致命的失誤,韓信得知消息後,立刻率全軍北上,與潁川軍在昆陽城下爆發了大戰……

結果便是眼下的光景,北伐軍大勝,潁川軍大敗,向北潰散了。

吳廣包裹好受傷的胳膊,立刻趕到韓信與利倉處,喜滋滋地報功道:“韓裨將,吾等繳獲了許多糧秣,足夠讓將士們飽餐一頓了!”

爲趕在南北兩支秦軍合圍前打開局面,離開上蔡時,韓信勒令衆人拋棄了大部分輜重,輕裝前進,打贏這場仗的意義,讓心存疑慮的士卒們士氣大漲。

“韓裨將真是用兵如神。”

利倉也不得不佩服,他作爲都尉,在上蔡時力主向西進兵,強攻方城夏道,心裡想的是,不惜犧牲這支偏師,也要爲黑夫解圍。

但韓信卻否定了他的建議。

二人當初爲了路線問題,大吵了一架,但眼下看來,韓信的策略是對的。

韓信見利倉總算心服口服,心中亦有些得意,笑道:“兵法雲,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與其在敵人選好的戰場與之對陣,不如動起來,牽着他們的鼻子走,這是武忠侯在奪取南郡時的戰法,韓信不過是學他罷了。”

利倉頷首:“昆陽是南北通衢之地,奪取了此地,就相當於截斷了王賁軍最重要的糧道,周圍的逆軍,恐怕都要坐不住了。”

韓信道:“這也意味着,吾等恐怕要被中原的逆軍圍追堵截了!”

“有韓裨將指揮,無懼也,來多少,便滅多少!”

利倉心裡卻是歡喜,因爲他們鬧出的動靜越大,王賁老兒就越可能撤兵回援,也算對得起大帥了。

韓信偏頭看向遭到圍攻數日後,一片殘破的昆陽:“且不說這些,先進城罷!”

昆陽被潁川軍圍攻了數日,但城內韓人抵抗劇烈,城池未破,但死傷也很慘重。

方纔北伐軍與潁川軍大戰時,城內的人本還有些躊躇,但一看到北伐軍竟打着“韓”字大旗,又與秦軍殊死作戰,遂產生了一些美麗的誤會,還當他們是來複韓的同志呢!

於是,便真有人帶兵殺出城來,前後夾擊,這纔有了潁川軍的潰敗。

眼看大戰已畢,那些出城相助的韓人也過來拜見了,領頭的是個長八尺五寸的白麪漢子,年歲三旬上下,一身戎裝,英武之餘,又有幾分貴族氣質,方纔他作戰勇猛,殺了不少潁川軍卒,身上還沾着血。

此人被親衛攔下,卸了劍後才得靠近,他方纔向吳廣等人打聽他們從何而來,但衆人三緘其口,只知他們滿口陳楚口音。

此刻,這位韓人領袖又打量着韓信、利倉等人,眼睛最後定格在他們身後的“韓”字大旗上,遂不再疑慮,有些動容地朝韓信拱手道:

“韓信,見過將軍!”

韓信有些愣神,還當是自己聽錯了,一旁的吳廣等人則以爲他直呼韓將軍之名,真是大不敬,遂大聲叱喝。

韓信止住了他們,復問此人道:

“你……叫什麼?”

白麪漢子也摸不着頭腦,只能再作揖道:

“我叫韓信,韓襄王孽孫也,苦等多日,總算將楚地義師盼來了,大韓光復有望矣!”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703章 拾骨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31章 盆滿鉢滿第583章 甌越第1005章 嘗麥第945章 癡兒第966章 焦土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347章 法術勢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88章 罪與罰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18章 袍澤們第649章 藥(上)第539章 敝帚自珍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937章 好皇帝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61章 匿名信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728章 套路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975章 鄭韓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0章 若敖之鬼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94章 封診式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243章 利鹹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667章 換相第575章 南巡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972章 呂澤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791章 佔角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620章 黃石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397章 駿馬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123章 任俠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608章 家園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390章 溫暖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645章 銅鐵第176章 冒險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622章 故人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172章 秦墨第37章 順杆爬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612章 命名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119章 絕地第361章 奸生子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97章 足跡學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546章 青島第488章 農家第868章 昭穆第408章 不朽者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118章 大梁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339章 宿麥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