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萬事俱備

bookmark

“內史所言極是,叛軍修棧道,恐是故意誘我,其實另有圖謀……”

內史保話音剛落,李斯的兒子李於得了父親眼神,便立刻出列,他們家雖不知北伐軍真正的主攻方向到底是哪,但也猜到,棧道那邊恐是虛晃一槍。

如今內史保識破北伐軍的策略,李家索性將水攪渾,於是李於獻上一份急報:

“隴西郡尉派人來報,說叛軍中一部萬人,已西出南鄭,大舉沿漢水上游西行,水陸並進,正對隴西郡下辨縣(甘肅成縣)猛攻。彼輩恐是見關中防守嚴密,故想一舉奪取隴西,還是要速速派中尉軍過去馳援!接下來或將走祁山道,軍鋒直指西縣!”

“西縣!?”

這下胡亥有些坐不住了,他雖不學無術,卻也知道,西縣就是西陲,乃是秦公族起源之地,至今那裡依然有西陲宮,並建有秦襄公之廟,每年要安排人回去祭祀的。

“豈能教叛軍辱我先祖之廟,速速派人去支援!”

“陛下。”

內史保再度出言道:“臣倒是以爲,不必派兵去隴西。”

李於道:“內史何出此言?若失隴右,關中亦不寧,譬如側榻有虎,更何況西陲宮、西犬丘皆有先君之廟,豈能棄之?”

內史保笑道:“李御史想得太嚴重了,我曾在隴西爲郡尉,深知祁山道虛實,此道雖然平坦且有河流,然周邊皆戎狄氐羌之屬,極其難走,漕運不通,就算用驢馬運輸,沿途損耗高達五分之四,叛軍頂多派數千人取下辯,有郡尉姚印在,隴西郡兵足以禦敵,阻於祁山之外,賊定到不了西縣。”

“故我以爲,祁山道那邊,同樣是叛軍疑兵,不必理會。”

退一萬步講,隴西離關中甚遠,且有隴阪相隔,大軍難越,縱賊取隴西,也沒辦法直接進逼關中,而眼下漢中諸道里,對關中威脅更大的,可不止一條啊……

“叛軍素來狡詐,喜歡用虛實之術,依我看,祁山、褒斜,不過是欲調動我軍而爲。叛軍真正的進攻方向,只有這兩條!故道、蝕中!”

胡亥又發問了:“故道北口在哪?”

“散關。”

“離咸陽多遠?”

趙高道:“三百里。”

胡亥又問:“蝕中北口呢?”

“在杜縣(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南邊的子午關,離咸陽不到百里。”

“不……不到百里?兩天就能抵達章臺宮?”

胡亥頓時面色一變,得知這一情況後,他晚上恐怕都睡不着了,也不管內史保如何述說故道、蝕中的地勢了。

“這還用說麼?”

英明神武的二世皇帝一拍大腿:“中尉軍一分爲二,兩萬守子午關,一萬守散關!”

……

咸陽君臣商議禦敵之策的時候,北伐軍裨將韓信,眼下正在故道的南口:漢中郡沮縣(陝西略陽縣)。

沮縣是個山中小城,這裡的地形對韓信這個淮南水鄉出來的青年來說,實在太不友好:

縣城周長五百餘步,只開西北一門,外面還有壘倉,儼然是一個單純的軍事要塞,周邊則爲羣山包圍,在韓信看來,周圍一圈好似高聳入雲且全無空隙的圍牆,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儘管入入漢中好幾個月了,但韓信還是會覺得壓抑,不由暗道:“這樣一個窮鄉僻壤,甚至無法駐紮萬人,眼下卻成了漢中北伐軍發動入關作戰的樞紐。”

只因爲,沮縣是西漢水和嘉陵水交匯之處。

西漢水是漢水的源頭,順流而上,沿着河流,有一條相對寬闊的通道,可從漢中直通隴西,這便是祁山古道。走廊的南牆是南秦嶺和岷山山系,北牆是北秦嶺,完全是穿山尋地而行,婉轉曲折,最後抵達祁山。過了祁山,就等於出了山區,一路開闊可抵秦人發源地西縣。

先前陸賈評定漢中入關的三條路,因爲老陸對僻處氐羌之地的祁山道不熟悉,結果被他略過了,還多虧來自蜀地的都尉提了一嘴,才讓韓信注意到。

於是韓信在黑夫提出的“明伐棧道,襲擾子午,暗度陳倉”外,又加了隴西的奇兵,讓蜀兵攻擊下辯,做出祁山擊西縣之勢。

但誠如內史保所言,祁山道雖然看上去平坦,還有河流,但都是假象。這一帶的地形相當複雜,西邊朝青藏高原過渡,北邊向黃土高原過渡,南邊向四川盆地過渡,三大地質帶在這裡交會,可想而知地形有多麼錯綜複雜。

所謂的通道,只是一系列盆地、谷地、山峪和海拔相對比較低的丘陵組成。這種地形,勉強可以行軍,但對運輸輜重糧草來說,是個徹頭徹尾的噩夢。不僅路途遙遠,且多有林木爲阻,氐羌活動,大軍根本不可能通過——想想就知道,要真這麼好走,當年秦人的老祖宗說不定就不拼着犧牲幾代人,設法東拓,而南下漢中發展了。

所以韓信真正相中的進軍道路,還是故道,也就是陳倉道,此處有嘉陵谷,便是嘉陵江的發源地,過了沮縣,嘉陵水南下蜀中,又匯入大江。

換句話說,如果有足夠的船隻和縴夫,蜀中物資可以不必繞路漢中,從嘉陵江水路直接運抵沮縣,接濟北伐。

在這個年代,巴蜀、漢中和祁山、隴西四個區域完全聯成一片,物流極爲順暢,故道也是能行軍的。

韓信不知道的是,二十餘年後,一場大地震會襲擊沮縣,徹底改變這裡的河流走向,西漢水與漢水被阻斷,爲嘉陵江所奪,而故道也幾乎被摧毀,再難行軍。

這不得不說是韓信的運氣,雖然對此他恍然不知,只看着從武關送來的武忠侯軍令,上面寫明瞭武關、漢中兩軍合擊入關的進攻時間……

“六月十五……”

還有,僞帝以兵卒兩萬守子午關,僅以萬人守散關的機密情報……

韓信合上信,目光炯炯,好似能看穿層層疊疊的南山秦嶺,望見他從未去過,卻早已聞名的關中陸海,雄都大城!

“去告訴蝕中道的吳臣,開始罷!”

……

六月初十日,武關外二十里的北伐軍大本營,東門豹又在向黑夫請戰了。

“亭長!”

東門暴虎已經忍受一個月了:“宛城已奉命備齊二十萬支鐵簇箭。”

“南郡最後一批糧食已由役夫用木牛流馬送至大營。”

“漢中郡的韓信,也已做好暗渡陳倉之準備。”

“魯陽關及葉縣、方城已設防完畢,六國羣盜絕不敢踏入南陽半步!”

“就連墨者製作的那些器械,也皆已準備妥當,在城外安置完畢。”

“萬事俱備,要乘着士卒士氣正旺的時候,一鼓作氣,攻下武關啊,一旦久持不攻,只怕師老氣衰,到時候僞帝卻派更多人守關,恐怕更難奪取……”

這些天來,黑夫只讓東門豹帶人稍微試探了幾次,但都是淺嘗輒止,讓阿豹很不過癮。

“是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黑夫卻不爲所動,皺着眉,依然盯着各地傳來的軍報,十萬大軍,後方數百里更有十五萬役夫往來運送輜重糧秣,千頭萬緒,可不是好管的。

他一點急於進攻的想法都沒有,就這樣不緊不慢地試探、等待,直到兩日後,等來了一個消息。

“君侯,徐福已至丹陽!”

將手裡文書一拍,黑夫站起身來,哈哈大笑:

“我的‘東風’,到了!”

……

PS:嗯,籤大神約了,出門第一天的好兆頭啊,晚安。

另外爲了適應時差,明天開始,更新改成下午和半夜。

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196章 卸甲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71章 遲來一步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37章 順杆爬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210章 武庫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269章 墨攻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7章 喜第236章 威懾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917章 萬人敵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248章 言志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587章 鷹之子第256章 王翦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935章 夥頤第120章 屯長第22章 什長黑夫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745章 戰長沙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726章 而立第643章 長街第487章 句芒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重振士氣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686章 不知足第146章 沸鼎第163章 陽城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562章 人禍第966章 焦土第893章 望夷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596章 起風了第562章 人禍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1009章 博弈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88章 罪與罰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633章 甜棗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927章 麗人心第337章 梟子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966章 焦土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513章 法今王第480章 三傑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220章 上巳節第1015章 統一哈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1010章 玉碎第638章 搜粟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128章 爭首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361章 奸生子第285章 秦王(中)第105章 打穀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90章 溫暖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372章 銀鞍照白馬第518章 木秀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