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木牛流馬

bookmark

在分到形制奇怪的“木牛流馬”後,伯勞等剛到的役夫,還有幾天時間學會如何使用。

“只有一個輪,上了路不得翻了?”伯勞如此嘟囔。

中原擁有車輛已有數千年曆史,但從最初開始,便以兩輪車爲主,不論是牛馬拉的輿車,還是人推的輦車,儘管車輪距離各不相同,但人們下意識地認定,兩個輪子,加一條好車軸,纔是穩的,方能負重。

而如今,秦始皇帝頒佈車同軌法令已有十餘年,天下的兩輪車不僅形制相同,軌距也變成了六尺,幾無異類。

可現在,北伐軍卻整出了獨輪車?

心裡犯着嘀咕,伯勞等人這幾天啥都不幹,就在闊地上開始推動獨輪車,但令人驚奇的是,看似不穩的小車,在開始推動後,卻穩穩當當,在路面上留下一條曲線,最開始不容易把握方向,但稍加練習,便能推成一條直線前行了……

更妙的是,因爲憑一隻單輪着地,不需要選擇路面的寬度,所以不論窄路、巷道、田埂、木橋都能通過,可比笨重的兩輪車靈活多了!

不過光推空車可看不出什麼,當四石糧食被裝到車上後,役夫們發現這車仍然可以推動,累是累了點,但也比扁擔和輦車輕鬆。

“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

倉吏如此解釋,不過伯勞卻想:“這車之大小不似牛馬,卻似驢子,爲何不叫木驢呢?“

總之,在役夫們能夠靈活使用獨輪車後,小陶便讓衆人立刻推着糧食,去往百餘里外的前線大營!

而就在丹陽的路旁,伯勞他們也望見了自己終生難忘的一幕:

卻見成千上萬輛獨輪木車,皆載着糧食,隨着一聲令下,由黔首役夫推着,一個跟着一個,悉數往西方駛去!

一時間,丹水河谷,武關東道,盡是軲轆之音!

……

黑夫此時已至武關前線,站在望樓上,看到如同長蛇般的役夫們,身帶一張草蓆,掛一個喝水吃飯都能用的小瓢,推着獨輪車,絡繹抵達營地後方,將糧食堆積在高聳的倉稟中。

看着這一幕,黑夫不由心情大好,誇獎旁邊的墨者阿忠道:“阿忠,我只是描述了幾句,你便能做出此物,更帶着南郡、南陽工匠趕製數萬輛,真是立大功了!”

軍無輜重則亡,黑夫重視後勤,武關東道雖是馳道,但狹窄和泥濘一直是常態,以往以大車載重物,常會陷入道中,需要幾十個人連推帶攮方能脫困。

而現在靠數萬輛獨輪車運送物資後,效率就變得高了許多,使用這獨輪車,一個南郡役夫便可輕鬆攜帶足夠的食物,一個人送來四個兵卒一月所需之食。

而南陽那邊用獨輪車推開的,則是成捆成捆的鐵簇箭和甲冑兵器,雖然南陽過去也是富庶地,但這一年來淪爲南北主戰場,又被韓信繞後搶了一波,北軍後撤又帶走了不少糧秣,眼下青黃不接,有些凋敝,糧食甚至還需要從南郡、衡山補充。

所以南陽提供的戰爭物資,除了人手外,就只有甲兵了。

宛城早在楚國時就是著名的冶鐵中心,荀子曾言,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堅如金石,宛鉅鐵釶(shī),慘如蜂蠆(chài)……

而秦奪取南陽後,也對此地鐵礦善加利用,還將大梁冶鐵世家孔氏舉族遷來。王賁死後,孔氏本來是要被遷往關中的,但卻被東門豹截了胡,悉數俘獲,又送回宛城,重新修繕開工鐵坊,終日濃煙不絕,日夜生產武器,尤其是消耗巨大的鐵簇羽箭。

這些兵矢、糧食,是贏得入關之戰的保證。

早在南征時,就在黑夫軍中搞軍工的墨者阿忠卻不邀功,他的興趣一直在黑夫曾提過一嘴的“自行車”上,做獨輪車只是順手爲之,卻沒想到,能爲這場戰爭起到這麼大的作用,他說道:

“君侯起兵一年有餘,天下紛亂,自立爲侯王者,不可勝數,南北相攻喪師亡者多不可勝數,百姓飢寒凍餒而死者,亦不可勝數……”

“作爲墨者,忠只望此戰能早日結束,天下能少流些血。”

“會的。”

黑夫指着陸續匯入前線大營的役夫河流,感慨地說道:

“武關不是終點,很快,他們便會推着車,隨我軍前進,一路推進關中去,爲北伐軍,推出一場大勝!爲天下人,推出一個太平世!”

……

任誰都知道,武關之戰,將決定關中歸屬,南北存亡,在積極做戰爭準備的,可不止是北伐軍,咸陽的朝廷,也在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佈置防線。

在胡亥“老秦中都保不住,哪還有空餘管新秦中”的嚎叫下,王離及最後五萬長城兵團,最終受調遣南下,一時間,朔方、上郡幾乎已空,只有少許郡兵留守。

一時間,關中大軍雲集,加上從南陽撤回的王賁殘部,北秦尚有二十餘萬之兵——大概是關中諸郡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其中五萬在三川、函谷關、太原、河東、上黨,由三川守趙賁、河東守趙成統轄,防禦六國羣盜。

五萬上郡兵,七萬從南陽郡撤回來的王賁殘軍,由王離、司馬鞅所率,開赴前線,在武關拒敵。

五千郎中令軍,由郎中令趙高親自統轄,在咸陽保衛胡亥。

一萬五千衛尉軍,在藍田、嶢關組成第二道防線,衛尉李良爲將。

三萬中尉軍由內史保帶領,分據蝕中、褒斜、故道入口,防禦漢中之敵。

此外北地、隴西各餘數千郡兵。

而負責大軍食糧的役夫,則由昔日驪山、阿房的數十萬刑徒充當……

儘管關中素來稱富天下,牛田水通糧,但經過這麼多年許多個大工程的消耗,以及供應南陽一戰鏖戰後,關中存糧並不算多,過去還能通過關東敖倉補充,可現在,卻只能倚靠本地了。

當食者多,調度不足,胡亥下令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蒿,民夫往倉稟送物資,皆令自賚糧食,咸陽三百里內不得食其谷。

一邊又加徵田租,一邊又從百姓嘴裡搶口糧,且無半點補償。儘管有人提出這是飲鴆止渴之策,但前線將士二十萬張嘴等着,他們若一垮,黑賊便能進入關中,胡亥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而現在咸陽朝廷最具爭議的,便是漢中諸道重點防守何處的問題。

六月初三這天,外邊酷熱無比,胡亥難得放下了手裡的玩樂,穿戴皇帝冕服,旁聽了將相們的朝議。

作爲百官之首,丞相李斯也出席,但這位年近八十的老丞相這幾日身體似是不太好,一直昏昏欲睡,不過也沒事,反正衆人都知道,李斯是文吏出身,對於兵事,一向發言極少。

郎中令趙高倒是積極,向胡亥稟報:“陛下,近日從斜口得斥候來報,說叛軍在利用昔日棧道所鑿巖孔,修繕褒斜道,並派人沿着褒水前行,設立糧站,吾等當着重防守郿縣(陝西眉縣)。”

“郿縣離咸陽多遠?”胡亥問道。

“不過兩百里,數日可達。”

胡亥這下緊張了,準備從趙高之議,向武安君白起的故鄉郿縣增加人手。

但負責關中防禦的內史保卻有不同的看法:

“昔日應侯范雎修棧道,花了十年功夫,死了數千人才得以通行。眼下棧道既已燒燬,重修若無數載功夫,決難成功,更何況入夏水大,就算有現成的穴孔可用,褒斜二水湍急,卻難以落柱。”

“故我以爲,這所謂的修繕棧道,不過是叛軍的計策!其真正目的,在於吸引我軍主力守於斜谷,而另走他道,襲擊咸陽!”

這邊內史保識破韓信”明伐棧道“之謀,上首的丞相李斯,雖然還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心中卻是一驚!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345章 隸書第353章 項籍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587章 鷹之子很抱歉,晚上的一章鴿了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282章 勝利者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726章 而立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43章 田官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253章 兵成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916章 斬項籍者邑萬戶!第58章 赴任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222章 抄個屁!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103章 殺意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62章 李信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694章 龍王第750章 復生第788章 久違了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172章 秦墨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236章 威懾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63章 朝陽羣衆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348章 項目組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49章 善假於物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625章 碣石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19章 魚龍第356章 黃老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536章 要有光第59章 天狗第910章 絕不向恐怖分子低頭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71章 遲來一步第233章 武落鍾離山第408章 不朽者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286章 秦王(下)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36章 可願爲吏?第654章 三鼓第1005章 嘗麥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594章 順逆第521章 聰明人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170章 橘與枳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745章 戰長沙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117章 大時代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118章 大梁第310章 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