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分餅

bookmark

時隔兩年,分離三地的一家四口總算聚到一起,實在是可喜可賀,黑夫難得放下了公務,在自家原先的院落與妻、子團聚。

子衿抱着破虜垂淚,爲當年毅然讓他去北地而抱歉。

而已經10歲,在邊塞被朔風吹得皮膚粗糙,甚至爲了隱匿身份剃了個戎人頭式,至今尚未蓄足頭髮的破虜有些不好意思,塞北的牛羊肉的確養人,他比兩年前高了不少,快到葉子衿的肩膀了。

少年掙開母親懷抱,坐到黑夫身邊,目光裡帶着崇拜,並處處想顯示自己已是“大人”,跟父親吹噓說自己現在能開半石弓,還能飲酒了。

“誰教你的?”葉子衿拭淚,有些驚訝,兒子已經變得她不太認識了。

“是桑木,還是張蒼?”

“是苦寒。”黑夫代長子回答,他在賀蘭山呆過,知道那裡的風霜。

“塞北胡兒,八歲便得飲淡淡的馬奶酒了,否則熬不過嚴冬天氣。”

黑夫倒覺得沒什麼,只是有些慚愧,他算不上一個好父親,只望以後掃平天下,能親自教導二子長大成人。

才6歲的伏波倒是顯得文質多了,在黑夫面前奶聲奶氣揹着新學的膠東《二十四節氣》。

一家人其樂融融,夫妻小別勝新婚,折騰一夜自不必言,次日黑夫一醒來,就聞到了蒸餅的香味,卻是葉氏親自下廚。

這是在北地時,黑夫很喜歡的食物,上好的麥面,以幹棗和少許紅糖爲心蒸之,餅肉酥軟,甜而不膩,而黑夫最喜歡的方式,便是一整塊端上來,持刃分之。

“這治天下,其實跟做餅差不多。”

黑夫一邊切,一邊跟枕邊人炫耀起來。

“將餅做大,做甜,分給更多人吃到……”

“這可不容易。“葉子衿爲夫君擦去嘴角的小塊餅屑,直接放進自己脣中。

“尋常人家,往往富不過三代,有家有國者,常常是將餅越做越小。”

周朝就是典型的例子,周公分封親戚至邊地,讓百里之周,十數萬周人富有天下,結果子孫沒領會周公的要意,造成尾大不掉,最後連王畿都爲親戚瓜分,周王得借債度日……

黑夫頷首:“確實不易,放眼古今,能將餅做大的,也就周公、管仲、商君、始皇帝數人而已。”

只可惜,秦始皇有善始而無善終,他使用蠻力,將餅攤開,想囊括宇內,但最關鍵的中心地區,每個人分到的餅反而變少了,可不得個個跳腳罵娘?

攤餅,也是要巧勁的。

黑夫持刃將餅剖開:

“所以,若暫時沒法將餅做大,如何分餅,就成了關鍵。”

“這也是有竅門的,其一,叫做‘慷他人之慨’。”

一邊說,他一邊將妻子盤中的餅拿走,放到自己面前。

“將他人手中的餅搶來,分給自己人,以及那些可爭取的人,讓他們對你死心塌地。”

葉子衿領會了:“良人在膠東便做過,將諸田的餅搶來,分給晏氏等小族、閭左貧民,以謀得人心。又將餅做到海東,讓商賈能分其利。如今關東皆叛,唯膠東至今獨守,庶民、商賈爲了守住分到的利,擁護陳平、曹參,雖是他二人之功,但還是靠良人打下的底子。”

“不錯。”

這種做法,用後世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但道理不能死板硬套,秦時的土地矛盾和後世大爲不同,關東六國還有“封建殘餘”,田氏那樣的大貴族還佔有大量生產資料,借勢打掉,足夠讓膠東各勢力都吃飽。

但在秦地,商鞅變法,其實已經摧毀了大部分的人身依附,自耕農不必向領主、貴族再納一層租子,而變成了直接向官府交租,哪怕是軍功世家如王、蒙,真實佔有的田土,其實也不大。

換言之,大政府的秦朝,其實只有一個地主,那就是官府。

放眼天下,也只有一個大土豪,那便是皇帝本人!

皇位缺席,黑夫也夠狠,遂將少府,也就是皇帝的私產給分了……

苑囿、財貨,甚至是宮女,過去只屬於一人的,被悉數瓜分,北伐軍將士、降卒、刑徒皆有澤陂。

御廚、御醫、織室,這些原本只爲皇室服務的人,也被黑夫打發出去賣人情,在西河做一場政治大秀。

這世上最爽的事,莫過於慷他人之慨後,得到利益的人卻對你感恩戴德。翻手覆手,數十萬刑徒,數十萬西河人,內史地區三分之一的人口,至少在口頭上,已經奉黑夫爲“父母”了。

“分餅的第二竅門,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黑夫起手落手,將剩下的餅分成了平均的三份,問葉子衿道:“你來咸陽時,一路上可聽到謠言了?”

葉子衿搖了搖頭:“妾只聽到了歌謠,西河人讚美良人的歌謠,說彼爲赤子,而君爲父母。”

黑夫卻搖頭:“父母對子女,其實也有偏愛,何況是掌權者對芸芸衆生?”

“聽聞刑徒得分地,外面遂有不少謠言,說我欲分秦土予刑徒,是要在秦人口中奪食,不少人,義憤填膺呢……”

黑夫這些話不知對誰說,也只是有妻子才能吐訴一二了:

“上林苑本皇帝之私苑,任何人無從染指,連擅入都會被處死,分此野地,侵犯了誰的利益?那些傳謠者的利益?根本沒有,他們只是覺得,昔日低人一等的刑徒,如今竟也能得到授田,實在是萬萬不該,於是便開始大呼不均了。”

“可實際上,我的政令上,原文如下。”

黑夫念道:“如今六國餘孽禍亂關東,欲掃平之,自不能靠苑囿中的麋鹿仙鶴,只能是足兵、足食,故苑囿可廢,以其地立縣鄉,安置有功將士及獲釋刑徒屯田!”(見924章)

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啊。

只是有的人啊,不知被什麼蒙了眼。

看不到有功將士,只看到“刑徒”兩字了,他們羣情激奮,指着黑夫,滿口皆是:

你想毀了中國電競嗎?

“實際上,分田也是有三五九等的。”

黑夫說道:“就像大秦的戶籍,有民籍,有市籍,有隱官籍,有刑徒籍。”

“我釋放刑徒,其實只是將他們從毫無自由的刑徒,提到了有一定自由的隱官籍。地位高於隸臣妾,卻低於庶民士伍。”

“而這些刑徒,也不是人人都能分到地,只有原籍爲秦地的三萬馳刑士才行。他們在西河之戰裡,爲我轉運糧秣,出了些許勞力,且將來面對六國,也不會起異心。至於其餘來自六國的刑徒,仍由少府集中管制,作爲隱官籍,分散在各地耕作官田。”

“而上林地區廣袤三百里,可分成三縣。”

“一縣用來安置三萬本爲秦人馳刑士及其家眷,種的田土,收穫的大半,都得交租,基本只能留夠口糧,其餘統統要上交官府,幾無餘財。但他們至少能吃飽,也少了做刑徒時的折辱重役,但青壯在春耕後,依然要入伍爲士卒。”

說白了,就是農奴,民屯。

“想要真正變成民籍,三萬馳刑士得按照秦的老規矩,在戰場上殺敵立功,斬首者可爲士伍,再斬首方能爲公士。”

“另外一縣,則安置南陽、藍田降卒中,那些本無田土的人,大多數人都欲歸鄉耕耘舊土,願意去上林中闢土開荒的不過萬餘,多是家中庶子,彼輩就是民籍,能享受五一之租。”

“至於北伐軍將士,他們分到的餅更甜,更香。”

“將尉們得了大量金銀器物、漆器禮器,至於中飽私囊的,更不知凡幾,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過分的,都未曾追究,誰沒有私心呢?”

說到底,他手下,仍只是一隻封建軍隊。

“彼輩升得爵位應得的田土,主要分在南郡、衡山兩處。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啊,比起留在關中,將尉們更願意回故土去。兩郡相比於關中,仍是地廣人稀,那些湖泊水濱的曠野之地,足夠好好開發一番了。”

“而普通士卒,除了私自揣囊中的,治粟內史和少府擠出來兩萬萬賞錢,也叫十萬人分了,不算多,但更多實在沒了,少府不足,我還從自家腰包裡掏了千萬。”

“此外,衆人按照自願情況,往後願意留於關中的單身士卒,則按照功績得到熟田,都是大亂之後,某些負隅頑抗的關中人,將被剝奪土地田宅,免租三年。至於欲還鄉者,也是在南郡、衡山分土,免租三年。”

“當然,這些傳謠之人,都被以誹謗罪抓起來了。”黑夫哈哈大笑。

“倒也未曾嚴懲,只是讓他們代或釋刑徒們乾點勞役,好好學習悔過一番。”

葉子衿有些心疼黑夫,爲政不易啊,她笑道:“朝堂上抨擊良人的御史們,倒是平安無事。”

“御史們與民衆不同,對新政的具體舉措清清楚楚,但他們,還是要反對。”

黑夫聽到妻子在爲他打抱不平,遂大笑起來:

“因爲御史這種東西,本就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的。”

“他們不論對錯。”

“誰是當權者,便反對誰。”

“商鞅改革時他們反對商鞅。”

“魏冉當權時他們反對魏冉。”

“呂不韋執政時他們又開始反呂。”

“至於始皇帝,不管好事壞事,集權還是遠征,依然反對。”

“只是始皇帝脾氣不太好,臉色一板,事關性命,御史們倒是噤若寒蟬了。”

就這樣緘默過了胡亥、趙高的時候,直到黑夫入咸陽。

這廝藏着暗地裡的黑手陰招,表面上一副儒雅隨和,積極納諫的架勢,於是一些異樣的聲音再度響起。

“他們學不會其他,也無法剖析利弊,找不出問題的癥結,也不想去探究這天下之政從何時開始敗壞,該如何糾正。”

“他們在始皇帝還在時,叫囂着要皇帝做出改變。”

“可現在,卻害怕我做出改變。”

當然,御史們畢竟有侷限性,畢竟他們不知道,原本的歷史上,胡亥、章邯倚靠釋刑徒,差點車翻了六國。

劉邦入主關中,也開放故秦苑囿與民耕作,博得陣陣喝彩,雖然後來老劉私心作祟,想過過人上人的享受,反悔翻臉了,還爲此大罵蕭何一頓。

而終漢一朝,更是是始終在撤銷少府財權,入於大司農。

歷史證明是對的,非得說成是錯的。

還是,只要是他黑夫做的,就是錯的?

“對這些人,良人卻容許他們存在,難道真是這胸襟裡,能納百川?”葉子衿纖細的手指戳在黑夫胸口。

黑夫一揮手,不以爲然。

“御史們,不過是一羣蒼蠅罷了。”

“嗡嗡亂叫,是有些煩人,卻折騰不起大浪,還能讓朝堂熱鬧一些,不至於萬馬齊喑。”

“更何況,聽得到的反對聲,比起暗中的密謀要好一百倍……”

葉子衿朝黑夫作揖:“妾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了?”

“帶着御史們屢屢抨擊新政的那位楊御史,是良人的人……”

黑夫一愣,旋即笑了:“你啊,就是太聰明!”

他也不吃餅了,眼看天色還早,黑夫又拉着妻子溫存了一番,了事後,他拍着妻子的背,讓她去爲自己準備最隆重的袍服。

“良人慾往何處?”

“我要去阿房宮。”黑夫笑眯眯地說道。

豈料,此言讓葉子衿略微警覺:“妾聽聞,上萬宮女,都移至阿房?”

“的確如此。”

雖然黑夫答應以後要將阿房交給張蒼做圖書館,但阿房太大了,適合藏書的只是裡面那些溪水環繞的石室,宮前的大廣場,與其空置,倒是適合辦一些大場面。

比如,集體婚禮。

黑夫笑着解釋道:“我要親自去那,爲一萬北伐軍單身士卒,和一萬獲釋出宮的宮女,主婚!”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63章 朝陽羣衆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320章 帝業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320章 帝業第672章 驕傲第12章 拜爵爲公士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979章 長平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299章 吳芮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513章 法今王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760章 不許笑第259章 章邯第198章 官大夫第115章 在鄢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172章 秦墨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585章 兒戲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643章 長街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22章 什長黑夫第174章 表演第694章 龍王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688章 將軍第986章 出關(上)第911章 輸不起第623章 往事第984章 石頭第102章 諜影第196章 卸甲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669章 君道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18章 大梁第595章 牽星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628章 爛攤子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1028章 敵友第424章 初雪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78章 大行於世第745章 戰長沙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299章 吳芮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319章 柱下第918章 重瞳子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618章 連坐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58章 受金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57章 黍離第467章 蕭何第996章 招安第379章 黑白第926章 分餅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