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

從二月到三月,中原的局勢又僵持住了。

秦軍八萬人軍河南、南陽,而楚軍七萬人軍陳郡、碭郡,雙方在汜水、方城一線僵持。

秦軍在河南是攻勢,以成皋爲基地,不斷渡過汜水在京、索之間對楚軍發動進攻,而楚軍大部隊——十八路縣公組成的聯軍,屯於大梁、陳留,構築甬道,支援滎陽的楚將鍾離眛,勉強能夠守住。

而在南線,秦楚則攻守異勢,一月時,項籍出南郡,過申息,與共尉大戰於汝南,取得勝利,收淮西楚人子弟,補充損失,遂乘勝西進,欲破方城,陷宛城。

但秦軍早就在南陽部下防線,陳嬰率衆御之,楚軍疲敝,強弩之末不能穿縞,躊躇難入之際,項籍讓人將被俘得到共尉帶到方城之前,使之招降舊部,豈料共尉縱然被縛,刀斧在側,卻仍大呼:

“奮力殺賊,勿負攝政!”

又回過頭對着楚軍大喊:“項籍小兒,非夏公之敵,汝等若不趣降,必爲虜也!”

項籍怒,烹共尉,結果卻使得方城守士卒更加盡力,楚以故不能過方城而西。

僵持之下,正好夾在秦、楚之間的潁川反而成了最遭罪的地方。

對秦軍而言,這是最好突破的缺口,比起楚人,韓人的抵抗微乎其微。

對楚軍而言,這又是搜糧捉丁的好去處——韓國不是楚國盟友麼?自然要爲戰爭做貢獻。

作爲韓國“假王”,身在新鄭的張良每天不知要收到多少讓人揪心的消息。

比如在秦楚發生交鋒的苑陵,乃是歷代韓王陵寢所在之地,雙方在此遭遇,可不管韓王們的清淨。楚軍以陵寢和古鬆爲依託,企圖阻止秦軍越校梅鋗的進攻,秦軍也朝此地發動猛攻。

兩軍激戰的結果,是韓釐王和韓桓惠王的陵寢慘遭破壞,古鬆被焚燬無數,陪葬坑也有被掘開,公子王孫的屍骸被隨意丟棄,楚軍說是秦軍乾的,但張良懷疑是楚軍所爲……

而楚軍三閭大夫昭騷入駐了新鄭,許多民房,皆被楚兵所佔,楚軍後續糧食不足,竟向新鄭商賈索要財物、粟米及酒肉供給,這可是歷代鄭、韓之君都沒做過的事啊,韓人稍有不從,便遭到楚人折辱打罵……

“這羣楚國猴子,苛待起韓人來,比秦吏還狠!”

這是新鄭市掾吏對張良的哭訴,他因爲出面維護商賈,被一個楚人校尉打得鼻青臉腫。

秦吏好歹還依法判決,可楚人,卻是全然不講規矩的強盜啊!

張良向昭騷抗議,但昭騷也只是挑了打人的楚將出來,不輕不重地懲罰而已。

張良雖爲假王,但在楚人看來,他不過是項氏的傀儡,與鄭昌並無區別。

楚人也並未完全信任張良,他管的只有潁水以北地區,至於潁南,仍由身在陽翟的“韓相”鄭昌管理,據說那邊的情況更糟。

作爲近日交戰的主戰場,潁南的郟(jiá)縣(河南郟縣)和襄城(河南襄城)損失最大,楚軍英布部與秦軍吳广部在那周邊交戰,大批當地人只能去陽翟避難。

張良有親信二月份時奉命去潁南,回來後向他稟報了所見所聞。

“下吏往來陽翟、新鄭之間,道上遇見窮民數十次,有四五十一夥,有一百多一夥,皆郟縣、襄城人也,來攔輿含冤,哭聲震地。”

“他們說,秦佔郟縣,楚佔襄城,往來激戰數日,兩縣之中,鄉里多被焚燬,雙方都來搶糧、拉夫,交不出糧食、來不及走脫者多被殺害。甚至在襄城一個鄉,因爲沒有執行楚軍徵糧的命令,被誣爲通秦,七十餘人慘遭殺害,英布麾下楚人,姦淫擄掠無所不爲,反倒是秦軍軍紀更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

一個月下來,原本富裕的兩縣,竟至死亡山積,十室九空。

從鄉里逃亡的大量難民如潮水般涌入城市,據統計,近日逃到新鄭附近的難民總數達九千人,還在持續增加。陽翟更多,鄭昌卻不予接納,關閉城門,將難民拒之門外,讓他們自生自滅……

淪爲戰場的潁川,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盜賊橫行,秩序敗壞,楚人的勒索越來越過分,這叫張良憂心忡忡。

“這種僵持,只會給潁川帶來最大的損害!春耕已被耽誤,秋冬的食物尚無着落,若連夏天補種也錯過,潁川百萬韓人縱不死於戰亂,也會餓死一半。”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啊,他們的命運,從來不在自己手上。

說來也可笑,張良年輕時奮力刺秦,祈求天下復亂,年紀大了,卻渴望和平……

或許是那時候他眼中只有國仇家恨,而現在,卻多了邦國父老,開始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了。

好在時間進入三月下旬時,張良盼了許久的一人,卻總算是回來了!

三月十五日,與張良闊別兩月的酈食其,在張良安排的親信護送下,再度抵達新鄭!

……

“我還以爲,子房見夏楚僵持,會再度反悔,害了老朽性命。”

再見面,酈食其更加胸有成竹,甚至揶揄起因潁川局勢糟糕而總是皺着眉的張良來。

“楚國看似頂住了秦軍猛攻,甚至互有勝負,可實際上,這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

張良很清楚,楚國已耗盡了自己戰爭潛力。

“據我所知,關中丁壯春耕時都在家耕作。反觀楚國,國中青壯皆徵發至樑、陳,十八位縣公也各以兵卒相屬。”

“這就好比,眼下楚已出了十分力,而秦,卻只出了五分,一旦春耕結束,便是分出勝負的時候……”

更何況,項羽叔侄都在中原,淮南必然空虛,項羽軍事冒險未能解決的後患:南郡、衡山、江東,會隨時背刺楚軍的大本營。

與整體形勢相比,就算一點點戰術上的勝利,也無關大局,不出大意外的話,這場戰爭,和十三年前一樣,最終結果必是秦勝楚敗。

既然打不過,那就只能加入嘍。

見張良看得明白,酈食其哈哈大笑起來:

“我也不隱瞞子房,這兩月裡,河北局勢已定,趙都尉陳勝起兵於恆山,南攻邯鄲。而將軍韓信已在長平破魯勾踐,虜趙卒四萬,以之爲前鋒,攻長子及太行諸道。張耳放棄上黨,潰逃東陽,李左車也被困於太原。如今看來,趙國實力已去其半,接下來,就輪到楚國了……”

“而攝政,也已誓師東征,此刻已過函谷關,入夏之後,便是夏楚決戰中原之時,夏公將以數倍之衆,擊滅項氏!”

酈食其看出張良揪心之事,拱手道:

“恭喜子房,如此一來,韓國終於可擺脫如今的困境了。”

張良卻道:“我的條件,黑……夏公應允了?”

“攝政接受你的條件。”

酈食其伸出兩個指頭:

“其一,寬恕所有韓人,要知道,公孫信曾與攝政麾下韓信部,在昆陽合力作戰,本就是盟友,如今被迫依附楚軍,只是遭到脅迫而已。戰後,不會以謀逆、羣盜任何罪名懲罰韓之官吏將士。”

“其二,韓地降後,從洛陽、南陽運糧三十萬石入潁川,解韓人饑荒,他甚至會派出農官,協助韓人補種糧食,讓法官判處被抓獲的楚人,爲死難和財務受損的韓人主持公道!”

張良細細聽着每個字,慨嘆道:“夏公,他的胸襟的確寬廣,活該能贏得泰半天下,既如此,張良便安心了……”

酈食其卻又道:“但攝政,也有一個條件!”

“他要什麼?”

張良警覺起來,他就知道,事情絕不可能這麼簡單,黑夫想要什麼呢?要韓人在戰爭中作爲填溝壑者,要潁川戰後繳納懲罰性的賦稅?還是要韓人的孩子作爲人質……

爲了和平,韓人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張良真希望,只是自己一條性命這麼簡單啊……

“攝政親口說了。”

酈食其指着看上去病懨懨的張良笑道:

“他要你!”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601章 衛滿第612章 命名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616章 逢林莫入第49章 善假於物第565章 惡名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867章 當立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61章 武關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65章 牽出一樁大案!第678章 風暴第6章 搶功的第961章 猗氏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150章 陳屍第166章 居則有禮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43章 舂穀持作飯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63章 大生產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375章 烏氏倮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66章 焦土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83章 可疑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823章 煮酒第848章 深海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638章 搜粟第787章 權謀第71章 遲來一步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136章 擺闊第972章 呂澤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977章 中山狼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285章 秦王(中)第575章 南巡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358章 護短第523章 挖坑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3章 爵位難得第136章 擺闊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132章 不更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章 喜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979章 長平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202章 紅糖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249章 有種無種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33章 劉季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