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

“也難怪張良欲降,看看新鄭與洛陽便知道,投靠誰纔有出路。”

數日後,當酈食其繞過嵩山,回到洛陽時,見到的是這座工商業大城市正重新煥發生機,不由生出慨嘆……

據酈食其所知,洛陽的貨殖過去幾十年也鬱郁不振,秦律貶低商賈,官府專營一切的政策,對洛陽巨賈和小家小戶的販夫販婦來說,無疑打擊巨大。這個可耕作土地稀少,工商人口占全城一半的都邑,自呂不韋倒臺後,停滯了整整二十年。

巨賈們雖未直接被取締,但也要仰官營工坊鼻息,再不能肆無忌憚掙錢。

而在六國打進來後,雖然巨賈重新得到了社會地位,但因爲楚軍秩序混亂,洛陽談不上安定,這也是巨賈們又聯手刺殺申陽的原因——不能帶來穩定商業環境的統治者,是不受財團歡迎的。

直到黑夫的軍隊控制了城市,推行新的商業政策,這才一個季度,便給洛陽帶來了巨大改變。

爲了確保大軍東征,咸陽朝廷直接對手握工坊的洛陽巨賈們發出訂貨通知,希望利用洛陽的手工業潛力,保證戰爭時期的軍需物資。

這倒是很符合管仲的經濟理念: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

管仲當年曾認爲:巨棺槨,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奢靡之物是拉動生產的方式。他規定,各諸侯之子到齊國爲臣的,都要穿兩張虎皮做成的皮裘,國內上大夫要穿豹皮袖的皮裘,中大夫要穿豹皮衣襟的皮裘。

如此一來,大夫們就會出賣餘糧,購買虎豹之皮,百姓就會賣力地捕殺猛獸,從而使大夫們散其財物,讓百姓在流通中得利。

眼下黑夫和張蒼、蕭何敲定的新經濟政策,亦不離管仲之策:朝廷向大商賈提供蜀錦等奢侈品,由此拉動蜀郡等地的絲織業,而又在官府力量薄弱,而巨賈們辦事效率高的洛陽採購必需品,從而拉動洛陽的工商業,讓十萬工商人口有口飯吃。

一來一回,官府還多收了一道稅,這可比簡單割韭菜,抄家搶錢強多了。

眼下洛陽三家大賈,都在努力奔走:白氏在協助治粟內史的均輸官籌糧,在洛陽東邊的鞏縣重建大糧倉,以滿足數十萬人之食。

蘇氏以平日借貸用的散錢收取各地絲布、皮革,在新設置的洛陽織室紡織夏衣、鞋履,甚至是甲冑。

而商賈師史一家,則從祖輩經營的車輿業入手,趕製了數百輛車,均被朝廷徵用,拉着糧食衣物,往來洛陽與前線不絕。

就算是與這三大項無涉的洛陽人,也可以從事各種服務業,不獨是遍地開花的女閭,販脂、賣漿、灑削、胃脯,這些微末小業,自從秦軍入駐後,生意也一下子好了幾倍,甚至連全城的獸醫,也被重金請入軍中做事。

而分別由公輸、墨家控制的若盧、考工兩令丞,也派人來洛陽郊外設置了分部,他們奉命,要在此生產消耗巨大的箭矢,以及各類軍工零件,以備隨時替換,大量本地勞動力,這便有了活幹——精密環節自是沒資格參與,粘毛鋸木頭而已。

戰爭對潁川人來說是滅頂之災,但在秦軍背後的洛陽,卻好似朝戰中的日本,經濟上打了一劑強心針。

這便是酈食其所見的洛陽,黑夫十萬大軍未至,這座城市卻已在三川守司馬欣,和羽翼營總參陳恢的經營下,做好了準備。

陳恢理論上是酈食其的頂頭上司,酈食其在潁川的一切,都是要向其稟報的。

但酈食其本就是狂士,如今更立了大功,對陳恢便沒有那麼客氣,見了陳恢,一作揖便道:

“老朽不辱使命,從潁川歸來,敢問攝政到何處了?”

這是不打算向陳恢好好彙報,想直接對黑夫報告了。

陳恢本是秦南陽守呂齮幕僚,亦是靠遊說呂齮降黑之功,才混到今天這位置,見酈食其猖狂,心中暗惱,面上卻仍如春風拂面:

“酈先生,據我所知,攝政剛出函谷,至陝縣。”

“我有要事須去稟報。”酈食其求功心切,不欲與陳恢談細節,反而提了個要求:“還望陳君速速安排人手船舶,我此番西去,來回不過數日,必將得攝政之命,前往河內!”

陳恢笑了笑:“先生去河內作甚。”

酈食其道:“我先前從河東至大梁,由河內經過,曾前往試探司馬卬,當時司馬卬已在動搖,而今形勢與兩月前大不相同,可再往說之,必能使司馬卬將河內雙手奉於攝政馬前!”

“卻是不巧。”

陳恢看着酈食其:“早在數日前,司馬卬那邊,羽翼營和已派合適的策士間諜過去了。”

“什麼?“酈食其臉頓時黑了,有些不樂:“派了誰?”

陳恢道:“此乃機密,但既然是酈先生,也不妨告知,前去說司馬卬的,卻是左庶長隨何……”

隨何也是老頭子,也是儒生,也是說客,和酈食其相性衝突,還比酈食其早一年投靠黑夫,是他眼中的競爭對手。

這讓酈食其很是氣惱,在他看來,河內司馬卬,分明是自己先踩好點打下基礎的,就像春天時去撒了種子,只等秋後瓜熟蒂落而已,若隨何未能說服他也就罷了,若是說服了,豈不是白白摘了他種的瓜!

於是酈食其不客氣地質問:“這算誰的功勞?”

陳恢板下臉來:“酈先生,攝政說過,羽翼營靠的不是一個人,而是衆策協作之智、力。”

說白了就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參謀部不一定是最頂尖的人才,卻能面面俱到。

“更何況,局勢變化莫測,軍情如火,前些時日,韓信將軍已驅趙降卒,奪取太行陘、白陘兩道,而洛陽也準備好了強渡的船隻,隨時可以夾擊河內!是司馬卬暗暗派人過來乞降,吾等難道還要司馬卬的使者留在此處,等酈先生歸來不成?”

酈食其有些難對,但仍認爲,河內有他一份功勞。

“是否有功勞,事後再定奪。”

陳恢放緩了語氣:“不如這樣,從今以後,河之北,隨何說之,河之南,酈先生說之,何如?”

酈食其這才作罷,告辭西去向黑夫稟報潁川的消息,倒是陳恢在酈生走後,暗暗腹誹:

“如此狂生,貪功自矜,遲早要出事!”

又道:“攝政深謀遠慮,黑冰臺早在數月前便往河內派了間諜,即便功成,亦衆策之力也,又豈容得你這老酒徒來獨自邀功?”

……

鎮守河內的趙將司馬卬,乃是劍術大家司馬蒯聵的後代,其大父司馬尚也是以劍術聞名趙國,從而入仕成了李牧的左膀右臂,在李牧遭到趙王遷殘害後,是司馬尚庇護了年幼的李左車,教他和司馬卬習劍,二人雖是異姓,卻親如兄弟。

這也是司馬卬在趙國風雨飄搖中,依然堅持守在河內這條獨木舟上的緣故。

“我不能負了李左車。”

每當堅持不下來時,司馬卬都會如此激勵自己。

可當時間進入三月份後,司馬卬發現,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了……

長平之戰後,秦軍已經徹底佔領了上黨,韓信更驅趕趙降卒走太行陘、白陘兩道。

雖然司馬卬讓孟門塞和天井關緊閉,但他手下僅有萬人,需要防守三個關隘,河內一郡,以及漫長的大河,真是捉襟見肘,最終孟門、天井關爲韓信所破。

這下,兩面受敵的司馬卬明白,距離敵人兵臨城下不遠,自己只剩下兩個選擇。

投降黑夫,或者爲趙國盡忠而死……

眼下,黑夫使者隨何已至河內,但司馬卬依然在躊躇,因爲他打聽到,李左車仍在太原抵抗秦軍。

“半年前,我曾與左車一同立誓,我守太行東,他守太行西。”

“過去大父和李牧將軍未能保住的趙國,將在我二人手中得以留存,趙人不需再受亡國之難。如今左車尚在苦戰,我不能負了他啊……”

猶豫之際,司馬卬讓人尋來了河內溫縣久負盛名的神棍許負,對這個戴着面具的年輕女相師,問了一個問題:

“敢問相士,我若死戰,可否保住河內?”

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9章 較勁第72章 亂世銅爐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312章 水深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273章 百年仇讎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868章 昭穆第259章 章邯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256章 王翦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319章 柱下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320章 帝業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598章 險惡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953章 奇蹟第259章 章邯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32章 伯兄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1015章 統一哈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446章 撼山第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380章 秦頌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146章 沸鼎第622章 故人第204章 郡命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348章 項目組第63章 朝陽羣衆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649章 藥(上)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31章 盆滿鉢滿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607章 南征第358章 護短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60章 將陽第337章 梟子第598章 險惡第448章 騎戰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82章 任將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976章 祖國第398章 匈奴第130章 軍醫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162章 李信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99章 邦亡人第786章 萬人敵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393章 大買賣第67章 踏月而行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622章 故人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36章 擺闊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