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

bookmark

雖然想早點完成這個測試,但陳佑也不能一天到晚只考慮這個,他的事情還有很多。

冬十月十二日壬辰,郢州判官方文韜邀請馮道、陳佑到江邊釣魚。左右陳佑在郢州也沒什麼事了,正準備出發前往復州,此時收到邀請,就當歇一天了。

過午,馮道乘車,陳佑、方文韜騎馬,三人一同前往城西漢水邊。

方文韜似是常來垂釣,一路行來,嘴裡不停說着這裡都有哪些魚,那個地方比較好釣到之類的。

一行人被他帶着來到一處地勢平坦的河岸,此時岸邊雜草枯黃,偶爾一陣風吹過,倒是有一種淒冷的感覺。

“就是此處了。”方文韜朝陳佑道,“司馬莫要看此處不起眼,這裡常有那等三斤重的水老虎上鉤。”

“水老虎?”乍聽到這個名字,陳佑不由奇道:“這水老虎是何物?”

方文韜一愣,撓頭道:“一種魚,比較兇猛,呃,也喜歡吃魚。”

聽他這麼描述,陳佑想起來了,脫口而出道:“鱤魚!”

“原來司馬家鄉叫這個名字啊!”方文韜笑了兩聲。

這時,馮道掀開車簾道:“別乾站着了,該幹啥幹啥。”

聽了這話,方文韜連忙下馬,呵呵笑着附和幾聲,走到後方吩咐僕下不提。

陳佑也翻身下馬,把繮繩交給劉河,自己走到馬車旁扶着馮道下車。

走到水邊,地面還有些軟,不過影響不大,地上都是倒伏的雜草和草根,也沒多少泥土粘鞋。

這時,安排好的方文韜拿着一根長長的釣竿走過來:“相公,你看這支釣竿如何?”

這釣竿乃是一根丈許長的竹竿,近一寸粗,似是打磨之後刷了桐油,看上去倒是光亮。釣竿尾部有一段纏着一圈黑色布條,應該是防止竹刺,同時防止滑手。

馮道接過釣竿,雙手持着仿照提魚的動作向上一提,感受了一下力道,點頭道:“不錯。”

方文韜嘿嘿一笑:“相公滿意就好。”

另有一個小廝遞給陳佑一支釣竿,接過來之後,卻見釣竿上竟然裝有繞線輪!

這讓他好一陣驚奇,轉頭一看,正有一個小廝在朝馮道的魚竿上安裝繞線輪。而另一邊,方文韜手中拿着的魚竿上也同樣有繞線輪。

此事雖小,但也再次讓陳佑意識到,古人不傻,有些東西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這也不怪陳佑,畢竟這一片土地上的文明歷史悠久,又多有戰亂,像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如果不是專門研究的,恐怕都知道的人不多。

據學者研究,至遲在唐代,像這種方便拋線的繞線輪就出現了。而宋明的一些著名畫作上面,例如《寒江獨釣圖》,畫中的釣竿上就有繞線輪。

陳佑三人坐在小廝擺好的胡牀上,拋鉤入水。

不用問,釣餌也是小廝穿上的。

在離他們一丈多遠的上風口,自有僕下豎起屏風,爲三人擋住寒風。

也不知是不是陳佑運氣不好,釣鉤拋入水中快有兩刻鐘了,就是沒有魚兒咬鉤。

反觀馮道,已經接連提竿三次了。

至於方文韜,陳佑之前看到他魚線上拴着的草莖動了,不過他愣是沒看到一般,愣是沒提竿。直到馮道釣上來第一條魚之後,他纔將已經空了的魚鉤提起來讓小廝重新串餌。

陳佑將這些看在眼中,不得不感嘆,無論古今,這官吏陪領導休閒時候的做法真是出奇的一致。

待馮道釣上來第四條魚,他看了看陳、方二人尚無動靜的魚線,不由笑道:“看來你們兩個還比不上我這老翁啊!”

方文韜立刻奉承道:“相公乃是貴人,有相公在,這魚兒自然是想一瞻相公貴顏!”

雖知是馬屁,但好話誰不喜歡聽呢?

馮道哈哈笑了兩聲:“判官倒是會說話!”

陳佑這個想着當人家徒弟的傢伙自然不會愣着不說話,也開口笑道:“馮公技術好,這纔出現三人垂釣,獨有一人收穫的情況。”

聽了這話,馮道露出得意的笑容:“老翁我雖不常釣,但這一大把年紀,也不是白來的!”

又說笑一陣,陳佑終於有一條魚上鉤了,只可惜不過手掌長。

等待小廝取下魚,重新串上魚餌的空閒時間,陳佑突然看到水裡太陽的倒影上出現了雞蛋大小的黑影。不由輕咦一聲。

“怎麼?”馮道轉頭看他。

他指着水中倒影道:“馮公請看,這日影中有黑子。”

“哦?”不止馮道,但凡聽到這句話的人,皆是把目光投向江水。

還有那等不知輕重之人擡頭看向太陽,被陽光刺地哎呦一聲。

一陣歡笑之後,馮道對陳佑道:“日有黑子,怕是天下不安啊!”

好吧,這是天人感應那一套。

陳佑當然知道太陽黑子是怎麼一回事,也知道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對地球的氣候有所影響。這時候各種災難出現的概率會增加,幾次一來,這種天文現象自然就成了某種預兆了。

有鑑於此,他也沒來一段科普的想法,只是笑道:“馮公,這天下何曾安過啊?”

聽了這話,馮道一愣,隨即無奈搖頭道:“你啊!只盼着早日宇內一統,天下太平。”

陳佑自信一笑:“馮公且放寬心,某雖不才,欲爲那治世之能臣。”

“你倒是敢講!”馮道哈哈一笑。

這時,方文韜插嘴道:“如今朝中有相公這般重望老臣,又有司馬這等賢人,必能還天下太平。”

又說笑一陣,水邊重又安靜下來。

冬天太陽落地快,眼看天色漸晚,馮道便提出回城。

陳佑將魚竿交給一旁的小廝,扶着馮道站起身來。

正要離開,卻看到地上的腳印,不由心中一動。

將馮道送到車上,他將劉河叫到之前釣魚的地方,指着馮道的腳印道:“你把有馮公腳印的地方挖出來,帶到鞋匠處,讓他照着尺寸做一雙暖靴來。”

劉河也聽陳佑說過馮道的難題,當下明白過來,答應道:“老爺且放寬心!某自曉得。”

“嗯。”陳佑拍拍劉河的肩膀,“挖深一點、多一點,注意別變了形狀。”

劉河重重點頭,陳佑這纔回身騎馬,準備跟着馮道一同回城。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