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

bookmark

待陳佑自復州回來,烏皮暖靴已經做好。

這鞋匠也算用心,小羊皮做裡,牛皮蒙在外面,針腳嚴嚴實實,看上去就很暖和。

只不過這靴子也不便宜,陳佑花了整整一千六百錢。這還不是那種大錢,而是開元錢。

戰亂年代,各國鑄錢種類繁雜,有小平錢,也有當十、當百、甚至當千的大錢。鑄錢的質量也是千差萬別,有銅料足的銅錢,也有銅料不足的劣錢,鐵錢、鉛錢都出現了。

別說什麼劣幣驅逐良幣,人民可不傻,同樣的一文錢,我的銅錢你就必須用四五枚劣錢來換,我還不一定要!

而這種銅料足的銅錢,就被統稱爲開元錢。

一來是因爲這些錢的形制、用料比例都是仿照開元通寶來的;二來是因爲開元之後的幾位唐皇,也都鑄造過足料的開元通寶。

那麼,這一千六百開元錢是什麼價值呢?前文說過,一匹好馬,大約是一兩萬錢。而郢州這邊的糧價,雖因周邊戰事漲了一些,可也不到八十錢一斗。

也就是說,十雙靴子就能換一匹馬,一雙靴子能換二十鬥近兩百斤慄米。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如今牛皮乃是戰略物資,再加上禁止民間私自宰殺耕牛,光是那一層牛皮就很值了。

陳佑帶着靴子來到馮道處,嘿嘿笑着將靴子擺到地上:“馮公試試合不合腳啊!”

馮道心中有些猶疑,放下手中書冊拿起一隻靴子仔細查看,又看了一眼陳佑:“新做的?”

“新做的。”陳佑當即點頭。

又翻看一番,馮道將靴子遞給一旁的小廝:“我來試試。”

陳佑連忙道:“我來!我來!”

說着,蹲下身子,擡起馮道的一隻腳放到膝蓋上脫下叫上的布履,換上自己帶來的皮靴。

這番動作,倒讓馮道失笑道:“卻不意你小子這般厚臉皮!”

聽着這話,陳佑只是嘿嘿笑道:“師有事,弟子服其勞。”

馮道無奈的搖搖頭,待兩隻靴子都換好之後,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幾步,又站在原地跺了幾腳。這才道:“不錯。”

“馮公滿意就好。”陳佑一臉燦爛的笑容。

“滿意得很啊!”馮道嘆了一聲,突然問道,“你是如何做得合腳的?”

說到這個問題,陳佑臉上閃過一絲得意:“好叫馮公知曉,前次去江邊垂釣之時,我偶然看到馮公留在岸邊的腳印。”

聽到這般回答,馮道愣了一下,隨即無奈搖頭道:“倒是我疏忽了。”

說着,他重新坐下,輕輕一擡腳:“換下來吧。”

陳佑連忙過去將靴子換成布履。

“這雙靴子花了多少錢?”

“也不多,不過千六。”

“難得。”

一時無話。

等陳佑換好,重新站起身來,只聽馮道輕聲說道:“前次某曾言,欲效仿黃石公測試你一番。當初黃石公以着履始,某此次就以換履終罷!”

乍聽此言,陳佑先是一愣,隨即一股喜悅衝上頭頂,也顧不得地上的塵土,就這麼鄭重拜下道:“弟子陳佑,拜見師父!”

待陳佑再拜而起,馮道溫聲道:“起來吧,在某面前沒必要恪守這等俗禮。”

陳佑起身笑道:“禮不可廢。”

卻見馮道轉頭示意小廝離開,一時間,這個院子裡就只剩陳佑和馮道師徒二人。

“坐吧。”馮道說了一聲,沉吟一陣,然後道,“咱們師徒倆也別藏着掖着了,說說你對這天下有何看法。”

一上來就是這個問題,陳佑有些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雖說如今這師徒關係就跟父子關係一般緊密,但他這纔剛拜師,還沒外人知道,就這樣談論這種問題,他心裡有些沒底。

只是看着馮道溫和蒼老的面容,猶豫良久,終於下定決心開口道:“好叫馮師知曉,小子以爲,如今這天下,當有雄主出,方可安宇內、定乾坤。”

哪知馮道並不滿意他這番說法:“此乃是老生之談耳!”

陳佑一窒,好一會兒才訕訕一笑,然後道:“馮師,自樑至今上,皆是兵強馬壯者爲天子。若要天下平靖,這驕兵悍將必須翦除。”【1】

哪知馮道繼續搖頭:“天下諸國並立,北有契丹,若無兵將,國土如何守之?”

好在陳佑知道北宋解決這件事的辦法,雖然北宋後來有些矯枉過正了,但基本思路卻是對的。

這麼想着,當即說道:“馮師以爲,強幹弱枝如何?”

馮道一笑:“將明以爲秦王比之今上如何?”

這就是在問秦王能不能接班擔起這強幹弱枝的任務了。

陳佑仔細想了想,先是點頭,後又搖頭道:“秦王先滅南平,後奪蜀地五州,其武功非一般人所能比。只是手下得用者僅馬、李二將,似那潘美、楊光義等人尚不可獨當一面。”

聽他這麼說,馮道才點頭道:“那你以爲該怎麼做?”

略一沉吟,開口道:“我以爲,關鍵還在蜀地。”

說完這一句,他擡頭看着馮道。畢竟,馮道能在皇帝入走馬燈般變換的時代穩立朝堂,眼光那不是一般地好。

只見馮道笑道:“不錯。拿下蜀地,秦王麾下兵將才有足夠的空間歷練。”

見馮道也贊成自己的想法,陳佑心中一喜。

只是還不等他繼續說,就聽馮道問道:“秦王如此,將明你又該如何行事呢?”

“啊?”

“當今之世,文臣終不如武將。你看這一年,政事堂幾乎換了個遍,樞密院若非史肇慶叛亂,可有變動?”

說到這個,陳佑不由苦笑道:“好叫馮師知曉,小子雖曾領兵,但未經戰陣。且如今秦王多以謀士用我,實在是沒法子。”

“又非讓你親自拼殺,所謂出將入相,無非攻心、用人而已。”說着,馮道看向陳佑,“若是入蜀,你可敢獨當一面?”

只是略一沉吟,陳佑便乾脆道:“有何不敢?”

“好!”馮道撫掌笑道,“就是要有所決斷。蜀地乃是敵國,就怕臨事不決。”

說着,他站起身來,負手道:“如今三王相爭,秦王優勢雖大,但手中無人。你乃是其手下官階最高者,有些事非你不可。”

陳佑點點頭:“小子明白。”

“行了,你且去罷。我觀這史肇慶必不滿足於漢中,怕是不久便要攻蜀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