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

bookmark

“嗬~”

長出一口氣,孟昶無力地趴在妃嬪的身上,閉着眼睛久久不語。

這段時間他精神壓力太大,常常通過這件事來排解壓力。爲防止身體虛,又吃各種大補之物,導致體內火氣更盛。

兵臨城下,諸事繁雜,也就這時候能得到些許安寧。

睜開雙眼,正對上身下人兒那柔情似水的眸子,突然心中一暖,柔聲道:“豔娘,若我們是一對平凡夫妻該是多好。”

身下那緊緊抱着他的女子面色潮紅地輕喚一聲:“官家。”

一時間郎情妾意,羨煞旁人,

這女子名爲李豔娘,原本是個舞姬,廣政三年春天的一次宴會上被孟昶看中,選爲昭容。

那時候寵妃張太華剛遭雷殛沒多久,李豔娘入宮之後正好添補孟昶心中的空缺,因而寵冠後宮。

說起來歷史上孟昶的三名寵妃都是各有傳奇。

先是這張太華,廣政二年秋冬之時跟隨孟昶到青城山九天丈人觀住了一個多月。

當年孟昶剛過弱冠,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張太華又是寵妃,兩人在觀中住了這麼久,自然不可能啥事都不幹對吧。

當時都虞候李延珪勸諫說這是在褻瀆上真,兩人都沒當回事。之後有一天突然雷雨大作,正好就有一道雷落在九天丈人觀中,“太華被震而殞”。【1】

神明、皇室,涉及這兩個因素,此事一時間流傳甚廣。

第二個就是這李豔娘了,廣政三年上元節時被孟昶看中,家裡得了十萬錢。據說後蜀流行的朝天髻就是以她爲源頭的。

第三位慧妃徐氏,也就是世人所傳的花蕊夫人,著名的“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就是徐氏所作。

若非這兩年的戰事,徐國璋應該就在這個時間段將女兒徐氏“納於後主”。【2】

回到眼前,房內正是蜜裡調油之時,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近侍驚慌的聲音響起:“官家,城外傳來消息,楊大將軍戰敗逃亡了!”

“什麼!”

“啊!”

卻是孟昶驚詫之下手按到李豔娘身上,讓她痛呼出聲。

只是他此刻卻顧不上安慰自己的寵妃了,神情嚴肅地從牀上爬起來,一邊展開身體任由宮女清潔更衣,一邊吩咐門外宦官道:“請相公們議事。”

門外傳來一聲應答聲後再次安靜下來。

“官家!”

聽到李豔娘包含憂慮的呼喊,孟昶頓了一下,一邊整理服飾一邊道:“豔娘莫慌,我去去就來。”

心中滿是陰霾的孟昶一路來到宵旰殿。

此時天色將晚,殿內已點起燭火,端的是通明如晝。

在御座上坐下,開口問道:“城外是何情形?”

那宦官立刻道:“回稟官家,城頭軍士言:周軍手持楊大將軍帥旗麾纛,喊話說大將軍已於清白水畔戰敗,僅以身免,逃入山林。”

雖之前已經得知這個消息,但此時聽來,仍令孟昶耳暈目眩、如墜冰窟,彷彿血液都停止流動一般,好一會兒才正常起來。

緊了緊身上的衣袍,穿着粗氣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楊中廣也敗了,這也就意味着,除了位於雅州的永平軍外,後蜀在蜀都城外,再也沒有能威脅到周軍的軍隊了!

只不過永寧軍也是之前在蜀都城下對峙的軍隊之一,面對現在這種局勢,對蜀國還有多少忠誠,真的說不準。

孟昶現在是越想越絕望,難道蜀國江山就要敗在自己手上?

等不了多久,兩班重臣陸續趕到。

這些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此時也都得知城外之事,各個面色凝重。

見人都到齊了,孟昶沉聲問道:“清化郡王也敗了,諸卿以爲當今之計該當如何?”

一陣沉默。

衆臣皆是抱着笏板,微微躬身,垂首不語。

看到這一幕,孟昶心中更是冰冷,再次開口,嗓音竟然有些沙啞:“石樞相,你乃大將,對現在時局,有何見解。”

頓了一下,石頵高舉笏板,長揖道:“回稟陛下,臣以爲,周國勞師遠征,糧秣消耗巨大,必不可久持。故而,”

說到這裡,他停頓一下,嚥了口唾沫才接着道:“我國只需要固守堅城,到得夏日,則周軍必退。”

再次聽到這個論調,孟昶已經興不起訓斥的心思了,只是無力擺手道:“罷了!這蜀國十五年的江山,終究是丟在我手上。”

聽聞此話,一干重臣紛紛躬身道:“臣等有罪!”

“你們哪有罪啊。”坐在御座之上,孟昶看着這一個個畢恭畢敬的大臣,出乎意料的冷靜,“李昊。”

尚書左僕射李昊當即出列道:“臣在。”

“你......”孟昶說了一個字,突然感覺難以開口。

殿內衆臣皆是躬身等着下文,一時間只能聽到燭花迸裂的噼啪聲響起。

等了好一會兒,他終於長出一口氣,癱坐在御座上:“擬一份降表吧。”

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皇帝帶頭投降,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那是最好的結局。

有些個人將催促的目光投向李昊,恨不得替他答應下來,唯恐猶疑一會兒孟昶就會後悔。

李昊也沒讓大家久等,當即長揖道:“臣領旨。”

見他答應下來,孟昶揮手將這些人都趕了出去。

至於納降儀式,不用他安排,這些臣子一定不會在這件事上出錯,畢竟這可是在新主子面前的第一次出場!

當夜,蜀都城門大開,數撥使者至周營。

見了使者之後,趙元昌立刻將這些人打發去雒縣城下,幫助李繼勳勸降楊中廣。

派出使者的這些個文臣武將這才知曉楊中廣還堅守在漢州,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都降了,總不能說“之前我們被你騙了,這次投降不算”吧?

雒縣漢州州衙,楊中廣一邊泡腳一邊考慮接下來該怎麼走。

若非蜀都催促甚急,他是不會倉促渡河的,自然也就不會遭此大敗。

不過敗了就是敗了,現在得考慮如何挽回損失。

現在城內糧草富餘甚多,只是若一直對峙下去,必定要誤了農事,到得秋冬,那就是一場饑荒啊!

正想着,突然聽見自家幕僚的聲音從屋外傳來:“楊公!官家降了!”

木盆翻倒,水花四濺。

楊中廣光着腳快步走到門口,抓住剛剛來到門口的幕僚的肩膀,雙目赤紅地問道:“你說甚麼!”

幕僚肩膀被捏地生疼,痛吸一口涼氣重複道:“官家降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