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

bookmark

“魏?”汴京中陳佑的魏姓下屬只有魏仁浦一人,只是他來作甚?

陳佑可還記得,自己想要招攬魏仁浦的時候,被委婉拒絕了。

疑惑歸疑惑,還是吩咐門房趕緊去把魏仁浦帶進來。

這個宅子並不大,陳佑收拾一番書桌,開門到書房門口的臺階上剛剛站定,魏仁浦就在門房的引導下朝這邊走來。

雖然天色暗了下來,但能看到魏仁浦此時還穿着常服,應該是散衙之後直接就過來了。

眼看就要走到跟前了,魏仁浦將手中包裹遞給門房,站定叉手行禮道:“拜見使君,一套硯臺,不成敬意。”

陳佑哈哈一笑:“道濟不必多禮,我已經不是承旨!”

說着右手虛引:“進屋說話。叫人送茶點過來,通知廚房備一桌酒席。”

後一句話卻是跟門房說的。

魏仁浦笑了笑,跟在陳佑身後走進書房。

分了主賓坐下,陳佑笑呵呵道:“道濟此來所爲何事?”

魏仁浦拱手道:“聽聞使君不日離京,下官特來拜會。”

“哦?可曾去過楊相公府中?”

“正午之時已經去過。”

陳佑點點頭,轉開話題道:“之前倒沒問過,道濟在調支房可還適應?”

“比之從前事情倒是少了一些,尚算輕鬆。”

看着魏仁浦,陳佑突然道:“道濟在樞府幹多久了?”

驟然談到這個,魏仁浦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面露感慨道:“算來也有十年了!”

“十年了啊!”陳佑也不由感嘆一聲,“你可想過出樞府,到別處去?”

這是想再次嘗試招攬了。

魏仁浦自然能聽出陳佑的弦外之音,先後兩次招攬,足見陳佑對他的重視。只是蜀地偏遠,雖說錦官府素有天府之稱,但畢竟遠離中原。

這一去,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了啊!

魏仁浦想了又想,一時下不了決心,只得面露愧疚之色道:“使君看重於我,實乃吾之幸事,只是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倉促之間不能丟下老母遠赴蜀地,還望使君容我歸家稟告母親再做決定。”

父母年老,不便遠遊,在交通不發達的時候,這也是人之常情。

故而陳佑也點頭道:“這是我疏忽了,若是令堂同意,再說此事也不遲。”

之後兩人就默契地跳開這個話題,閒聊開來。

次日一早,陳佑便將《請試牛痘疏》遞交到政事堂。

之後一個上午都在城中轉悠,主要目的是觀察一下張昭發展的那些個細作。

中午還得同馮道一齊吃一頓飯,一同出席的還有大理寺丞李仁信。

據馮道所言,雙方商定在陳佑離開之前,先把納采和問名的程序走完。然後陳佑前往錦官府的時候走江陵那一條路,在江陵老宅的家廟中完成納吉之禮。

這樣,等陳佑一兩年後被調回京中之時,正好可以把納徵、請期、親迎一併解決了。

至於說陳佑一兩年後能不能調回京中,有馮道在,不需要擔心這個。

定下酒樓之後,眼看時間還早,陳佑便先回家。

剛走到門口,就聽門房道:“主人,家裡來了個潘將軍,正在偏廳候着。”

潘美來了!

一聽到潘將軍三個字,陳佑就知道潘美終於抵達汴梁了。

從詔書下達到今天,將將一個月。

也不怪潘美來得這麼慢,他可不是孤身一人回的開封,而是帶着一軍兵馬,這才走得這麼慢。他這還算快的,有從蜀地調入京中的現在還在半路上。

陳佑還沒走進偏廳,就聽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大哥可算是回來了!”

定睛一看,不是潘美又是何人?

當即大步上前:“仲詢今早到的?”

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很是有些就別重逢地激動情緒。

聽了陳佑的問話,潘美點點頭道:“正是!小弟我剛從宮內出來,就到大哥宅中來了。”

“坐下說話!”陳佑抓着潘美的小臂走進偏廳。

兩人坐下之後,陳佑才笑着解釋道:“叫仲詢久等了,某今日宴請大理寺丞李仁信,故而提前去酒樓看看。”

潘美面露差異之色:“這李寺丞是何等來歷,竟需大哥如此小心?”

陳佑嘿然一笑:“他乃是我未來的妻兄,你說我該不該小心點?”

“哈哈!”潘美也忍不住笑了,“是該如此!”

說到這裡,他開口問道:“說到這個,萬育哪去了?”

“萬育現在在樞密院當一個小吏。”陳佑解釋一句之後,突然朝潘美擠了擠眼睛:“正巧我今天中午沒空陪你,你就同萬育一齊吃頓飯如何?”

去年提親之後,潘美臉皮也厚了起來,裝着沒看到陳佑的神情,只是嘿嘿笑道:“如此正好!如此正好!”

說了幾句,陳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臉色稍正,問潘美道:“我過兩日就要去錦官府,仲詢你要不要留萬育在京中?”

“啊?”潘美皺起眉頭,“大哥不是樞密都承旨麼?怎地突然要去錦官府了?”

見潘美還不知道,陳佑只得將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介紹一遍。

聽完陳佑的分析之後,潘美總算是鬆了口氣:“這麼說來官家還是信重大哥的。”

說完這話,他終於想起來龐中和了,當下搓了搓手道:“至於萬育,還是看他自己怎麼想吧。”

潘美都這麼說了,陳佑也不好多說什麼。

兩人又談了一陣,陳佑自去往酒樓,潘美留在宅中等龐中和散衙歸來。

在酒樓等了沒一會兒,一個三十多的綠衣官員走進隔間,這邊是李仁信了。

雖然陳佑官職高,但面對未來的大舅哥,陳佑可不敢擺譜,連忙起身拱手:“李寺丞。”

李仁信也是笑着回禮:“李某來遲,還望陳使君恕罪。”

陳佑哈哈一笑:“是我來得早了!寺丞且坐,馮相公還得有一陣才道。”

李仁信含笑坐到陳佑對面。

今日是馮道坐主位,李仁信雖然是代表李家,但畢竟是小輩,只能坐在左邊的主賓位上,陳佑坐在右邊,算是作陪。

兩人沉默了一陣,陳佑當先開口道:“事先也不知寺丞喜好,只是隨便點了幾個菜,若有不合胃口的,還請寺丞原諒則個。”

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六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