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

bookmark

兩人沒有寒暄幾句,換了一身燕居常服的馮道就來了。

一頓飯吃下來,議定明日上午納采,下午問名。這一步其實就是互換庚帖,相當於訂婚。

由於馮道要充當陳佑的親長,所以媒人需要另請,這都有馮道來操心,陳佑要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呆着。

兩天時間倏然而過,除了河南府傳來的捷報之外,沒有什麼值得一書的事情。

二十日上午,陳佑來到報慈寺外等着。

昨日納采和問名就都完成了,替陳佑當媒人的是三司使閻俊臣,也算是符合兩家的身份。

今天下午陳佑就將離京前往江陵,然後自江陵逆流而上趕往錦官府。現在來這裡,是見一見自己的未婚妻子。

等了沒多久,就有一輛掛着“李”字標識的馬車轔轔而來。

馬車的幕簾掀開一道口子,一張圓圓的小臉探出來,眼珠子滴溜溜地亂轉。看到陳佑之後,又立刻縮了回去。

緊接着馬車停下,一個臉上帶着些嬰兒肥的女使從車內探出頭來:“啊!是陳使君!”

這女使喊了一聲,跳下馬車,拿了一個木墩放到車轅邊上。

接下來陳佑就看到自己的未婚妻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被女使扶着下了馬車。

這少女雖穿着厚厚的冬衣,但看起來還是比較瘦弱,也不知是不是凍得,有一些些瘦削的臉上血色甚少,看上去頗讓人憐惜。

陳佑剛要拱手行禮,之前那個圓臉小孩就從馬車內鑽了出來,也不等少女去扶就跳下馬車,看向陳佑好奇道:“你就是姑丈嘛?”

聽到小孩這話,少女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輕斥道:“小乙!”

這孩子看起來不過六七歲,被少女這麼一斥,撇了撇嘴躲到女使身後,只是眼睛還看着陳佑。

見到這副情景,陳佑輕笑着朝少女揖道:“李小娘子,在下有禮了。”

少女也朝陳佑作揖,只不過同陳佑相比,她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後。

互相見禮之後,陳佑才向那小孩笑道:“我是陳佑,你是誰啊?”

那小孩也不怕生,脆生生道:“我叫李益,大家都叫我小乙。”

少女連忙道:“這是我大哥家的孩子,聽說我今日來報慈寺上香,非要跟着,不意遇到了陳家哥哥。”

陳佑笑着點頭道:“李娘子喚我將明便是。”

少女臉上再次泛起紅暈,輕聲道:“將,將明,奴家小字阿閣。”

聽到“阿閣”二字,陳佑腦中突然閃過一絲靈光:“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好名字!”

卻原來這少女名爲李疏綺,名和小名就是出自這一句詩,而她的字“絃歌”,則是出自下一句“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兩人站在門口談了幾句,陌生感總算消散了一些,於是在李益的催促下,一行四人步入報慈寺。

兩人本就有婚約在身,再加上李益這個小傢伙做潤滑劑,一上午下來關係親近許多,就彷彿早已認識一般。

對李疏綺,陳佑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容貌算不上傾國傾城,但也算是清秀,只是看起來有些柔弱了點。

時近中午,陳佑目送李家馬車離去,自行前往馬行街上的酒樓,潘美、趙普等人預先定了一桌宴席,準備送一送他。

午後,準備完畢的陳佑帶着李家小娘子的庚帖乘着馬車前往江陵。

他身上還有王樸的敕命,王樸接了樞密都承旨的位子,同時還是黃門侍郎,正兒八經的參議中樞。同陳佑之前相比,不說天壤之別,那也是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

說不羨慕那是假的,但陳佑知道自己還比不上王樸,畢竟人家是一早就跟着趙元昌的。

只不過陳佑也不算太差,估計是爲了能更好地保護盧金嬋,陳佑得了一個西川行營都監的名頭,而原本的西川制置使則成了西川行營副都監。

這一次陳佑離京,也帶了不少人。

龐中和最終還是選擇跟陳佑一同去錦官府,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離家太久,想回家看看。這次陳佑是準備在江陵過了除夕再入蜀,龐中和也能同家裡人過一個年。

至於梅鬆,他最終選擇留在樞密院,陳佑也沒說啥,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說不得以後就需要他幫襯一把呢!

雖然少了一個梅鬆,但陳佑又多了一個名爲汪弘洋的幕僚。沒錯,正是原本楊邠的幕僚。

楊邠請辭之後,帶着此人來到陳佑家中。能被當朝宰相看重,汪弘洋自有其過人之處,一番考校後,陳佑便留下了此人。當然,要想被陳佑完全信任,還得再經歷一些事情才行。

除此之外,馮道還幫陳佑尋了幾個知曉軍事的幕僚。這些人或許戰略水平不行,但對於軍隊訓閱、糧秣後勤、行軍紮營等各有擅場。

這些都是經驗之談,陳佑雖然瞭解一些,但要想避免出錯,還得要這些有經驗的人來輔佐。

這也是後來紹興師爺能夠在官場興盛起來的主要原因之一了,只不過和以後的師爺不同的是,現在的幕僚大多是抱着先做幕僚再當官的想法。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二十七抵達江陵城。

陳佑現在也是身披紫袍的朝堂重臣了,家門上的牌匾終於能再次換成“陳府”了!

只不過他現在還不顧上這等小事,安排好跟着自己的一干人等之後,梳洗一番換上常服,先去荊南節度使府拜訪李繼勳,緊接着前往江陵府衙拜訪權知江陵府事呂施彥。

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晚上呂施彥會同李繼勳一齊舉辦一場歡迎陳佑的宴會。

這幾天陳佑會特別忙,今天的拜訪和晚宴就不說了,年前還得在家中祭祀家廟,一是常規的新年祭祀,而是爲了完成納吉的儀式。

然後要同一幹拉關係老友故交吃飯喝酒,雖然這些人他都不認識。

陳佑這次看起來是被攆出京城,但再怎麼說也是三品高官,而且這麼年輕,經得起沉浮。是以不少南平被滅之後沉淪下來的南平舊人動起了依附陳佑的念頭。

對這些人,陳佑翻出了當年那本人情簿子,凡是上面沒有名字的,一概不見。然後又從陳行文那裡問了父親葬禮上來人的名單,這份名單上有名字的優先考慮。

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章各有肚腸轉心思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九十八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四)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