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

bookmark

很快,陳佑心中就有了定計。

說是計策,實際上就是簡單的一句話: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不巧,陳佑身爲一府之尊,正好有這個能力。

從往來信件和邸報上的種種消息來看,趙元昌對朝局的掌控力漸漸增強。如此一來,只要能得聖心眷顧,哪怕一時受挫,之後也能奮起。

這樣一來,陳佑根本不必擔心錦官府這些商人在這一年中搭上了多少朝臣。總歸不過一年,總不至於讓那些人在塵埃落定之後還要來對付他吧?

心中有了決定,便叫來劉河,吩咐其去做一些準備。

如今劉河也領了兩百府兵,專司護衛府衙之事,比起陳佑剛來時那個親兵隊正,也算是連跳三級。

這邊廂陳佑提前應對,那邊廂一衆商賈很快就知道了府衙意欲糴米的消息,立刻就有那等聰慧之人,想到這是府衙在防備自己這些人。

只可惜此時沒有一個領頭之人居中協調,這些人雖有心反抗,但第一次商議就在互相扯皮之中度過。

也就是現在衆人皆無切膚之痛,自然生不起魚死網破之心,心情放鬆之下,約定過段時間再次商討對策。

時間依舊在流逝,出乎意料的,自米倉道出入蜀的詹勝元被一股叛軍攔在集州。

不是鑼對鑼鼓對鼓的正面交鋒,而是不間斷的襲擾。

由於當地知州在當地官聲不太好,連帶着周兵也被當地庶民厭憎,遇到之後唯恐避之不及,更別說提供幫助了。

一時之間,詹勝元這一路兵馬在集州舉步維艱,行軍速度一降千里,一天都不一定能走二十里。

西川兵馬大多聚集在錦官府不曾動彈,東川兵馬除了留一些防備之外,大多都在南面鎮壓夷人之亂,一時半會也調不回來。再沒了漢中生力軍的支援,利、劍、閬、巴一線就這麼糜爛了。

利州州城被破,劍州州城被破,閬州州城被圍,文州、龍州皆有叛軍同劍州、利州叛軍合流。零零散散加起來,利州叛軍一時間竟有十數萬人馬!

即便裹挾的平民在其中是數量不小的一部分,這個數字也很大了。

好在梓州袁宏偉手中還有兩個軍,再加上重新恢復秩序的果州,總算是把叛軍鎖在利州制置使司境內。

錦官府內大軍雲集,這段時間倒沒什麼盜賊亂軍該冒頭,不過西川制置使司的其它州,不時傳來兵變賊災的消息。

原本陳佑是打定主意不予理睬的,可是架不住各州刺史知州接連不斷的移文請援,最終不得不分出三個軍,一軍西去,兩軍南下,逐地清剿亂兵賊盜。

同時他也以西川行營都監的身份,令永平軍的三個軍北上剿匪,至於永平軍聽不聽,聽了又能做到什麼程度,就不是陳佑所能管的了。

也就在此時,汴京終於發出敕令,以檢校樞密副使、興元節度使劉承澤爲山南道都總管,以權知錦官府事陳佑爲山南道副都總管,總領蜀地平叛事宜。

當然了,這道敕令估計三五天之後才能到劉承澤手上,傳到陳佑面前則還要多等幾天。

總而言之,現在的局勢就是烈火烹油,大周整個南方地界都有些不穩。

而錦官府中,那些商賈這段時間除了互相商議,就是試圖賄賂陳佑和六曹諸人。

然而有魏仁浦所把持的功曹看着,諸曹做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也就罷了,若真是對陳佑的規劃有礙,立刻就是革職下獄的下場。

隨着倉曹徵稅手段越發熟稔、徵稅程序越發正軌,一衆商賈知道,如果再不反抗,這稅可能會一直收下去了!

這一天,在再次求見陳佑無果之後,三個家資較豐的商賈坐到一家書房之中。

前段時間陳佑還多次接見這些人,試圖打消他們不交稅的想法,只可惜收效甚微。

如此一來,陳佑也不願意再做無用功,索性就不見,讓龐中和或諸曹司打發走。

說來也是可笑,蜀地新降,這些人都算是庶民之家,不逼到絕境,委實下不了決心同一府之尊鬧翻,情急之下竟然找到彭曉老道頭上。

老道不堪其擾,批了兩次災禍應驗之後,這些人才不敢再去煩他。

三人對坐飲茶,其中一人很快就忍不住了:“兩位到底作何想法?若是沒個章程,某便隨了陳江陵的稅法罷!”

“高老哥還請稍安。”一年紀稍小的男子攔住他,“從來只問專賣,哪有日常買賣還需交稅的道理?我等自不當從此惡法!”

一開始開口的男子哼了一聲:“這話說了沒有十遍也有八遍了,現在衆同道都指望着你我三人拿定主意,還是莫要再行蹉跎罷!”

對面那人呵呵一笑,轉向到現在沒開口的山羊鬍男子:“敢問劉老哥,米糧現在如何?”

劉姓男子點點頭:“雖然府衙縣衙都在購入,不過我問了倉曹的小吏,入庫的糧食其實不多,畢竟現在也不容易買到。而各家米糧殿也都談妥了,只待我等發動。”

聽聞此言,年輕男子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看向那高姓男子:“高老哥以爲如何?”

高姓男子這才面色稍霽,點頭道:“不意二位兄弟早有定計,卻是我莽撞了。”

年輕男子笑容更甚:“全賴劉老哥打探的消息!不過,雖然府衙所行之事難成,我等到此時也不得不反抗了。”

劉姓男子也是笑道:“說起來這兵亂來得正是時候,都無需我等尋個正經藉口。”

說到此處,三人皆是暢快笑出聲來。

三月二十四,有米糧行至府衙報案稱運糧船隊被劫。

緊接着,這個消息在府內,主要是錦官城內傳播開來。

當天中午,就有買糧的庶民發現米糧店裡的糧食漲價了,一次性漲了兩成!

短短一個時辰,缺糧的恐慌蔓延到整座城市中,甚至軍營內也有了一些負面傳聞。

當天下午,第一波購糧高潮掀起,所有米糧店前面都排起了長隊,糧價在三個時辰升了五次,如今已經是原來的兩倍價格!

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六百九十三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二)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