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

九月初八,河南知府一職終於定了下來,出乎意料,竟然是原本的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林師德外放!

不是府尹也就算了,就連這個知府,前面還得加上一個“權”字——權知河南府事。

據說原本是讓永興軍節度留後知河南府的,正好可以趁機取消永興節度。

沒想到北面傳來消息,契丹趁着秋高馬肥之時攻燕。根據收到的消息,燕國很有可能撐不住。

這時候趙元昌剛定下先南後北的基調,北邊面對弱小的燕國總比直面契丹要好,當即一面派人聯絡燕國官員推動燕國向周國求援,一面吩咐邊疆備戰。

北面備戰需要人了,趙元昌大筆一揮,把等着繼承節度使之位的永興軍留後調了過去,永興節度順勢取消。

之後,給東北主帥馮暉加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河北都監,總領河北軍事,太原節度使焦繼勳則兼河陽都監,振武節度使折從遠兼河朔都監,永興軍節度留後高良才任河北轉運大使。

總之就是把大河北地區,劃分爲河北、河陽、河朔三塊,三名大將每個人負責一塊,但是在必要時馮暉可以調度整個地區的兵馬。

相比於之前傳聞調任知府,高良才當然是願意當這個轉運使,負責大軍糧草後勤,說不得就能因功封爵。

但是河南府不能沒人啊,趙元昌又不想讓陳佑執掌河南府,正巧,多出來一個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更巧的是這個兵部尚書存在感太低,基本上沒什麼作用。

於是,林師德就倒了黴,趙元昌召他談了幾次之後,深覺此人可有可無,於是一紙調令就下來了。

事情定下來當天,歷仕數朝的馮道就差人把林師德的生平信息送到陳佑手中。

久居高位就有這樣的好處,京外刺史節度,京中尚書卿監,基本上都能知道個一二。

九月是個多事的月份,九月初九重陽日,當今官家於廣政殿宴請耄老,得知華山有得道大賢、唐皇賜號的清虛處士陳摶隱居,當即遣中官持禮相邀。

重陽這一天,陳佑登周山。

而其幕僚韓向陽,則帶着陳佑手書,登嵩山,拜訪小林寺。

帶着兩個健僕一路登上少室山,待知客僧通稟住持,韓向陽自去前殿參觀。

重陽登高,這少林寺遊人頗多,既有信衆,也有不信之人。

信與不信很容易區分,信衆到了寺廟,哪怕只是進什麼廟拜什麼佛的泛信之人,也會嚴肅認真;但不是信衆,即便心存着鬼神不可辱的想法,神態上也要稍微輕鬆一些。

韓向陽就是這般輕鬆,這裡轉一轉,那裡看一看,顯得十分感興趣。

陳詹事雖然叫他來勸說小林寺,但就看詹事那不在意的表現,便知此行成敗都沒什麼影響,畢竟周邊僧寺不少,沒了一個小林寺,還有其它寺廟可以選擇。

當然了,要是能成那是最好,畢竟這也和自己的能力掛鉤不是?只不過沒有太大的壓力,心態放鬆之下在交流中不容易出錯。

等了沒一會兒,一個三十來歲的壯碩和尚在一干僧衆的護持下朝韓向陽走來,一路上信衆皆雙手合十口稱大師,而這一羣僧衆則回禮檀越。

這和尚身披淺紅袈裟,頭戴山子帽,顯得頗爲富態。

他身邊的和尚大多穿着褐衣,沒有戴僧帽,就這麼露出青色的頭皮,頭皮上也沒有結疤——再過兩三百年纔會出現點戒疤這種不人道的傳戒方式。

這時候的小林寺還不是禪宗的天下,住持宏泰就是律宗的,他身邊的和尚也是有禪宗有律宗,得等到“革律爲禪”之後,小林寺才能正式稱爲“禪寺”。

嗯,律宗的高僧也可以稱爲律師,比如律宗的中興之祖大智律師。

宏泰來到韓向陽面前,微微擡頭看着韓向陽的眼睛,出聲問道:“未知先生來此,還請入靜室詳談。”

沒有稱檀越,是因爲韓向陽沒有給香油錢。檀越與和尚之間是佈施者與受施者的關係,叫你一聲檀越施主,那就意味着要你佈施了。

韓向陽此來不知是敵是友,宏泰能稱一聲先生,還是看在陳佑的面子上。

當然了,陳佑的面子也不好使,好使的是陳佑手底下抓着的權力。

穿過殿堂來到一處靜室,分了主客坐下之後,宏泰揮手將其餘僧衆都趕了出去,只留下兩個小沙彌伺候着。

安靜了一會兒,宏泰率先開口:“不知道陳詹事叫先生來,是有什麼吩咐?”

韓向陽略一沉吟,決定開門見山:“我來時,見山下阡陌縱橫,那都是貴寺土地吧?”

宏泰一聽,頓時心生警惕,低聲宣了一聲佛號,口中道:“我佛慈悲,那些田地皆是貧苦百姓在種,總算能養活了一家人。”

答非所問。

韓向陽心中冷笑,嘴上問道:“不知佃租幾何?”

宏泰看都不看韓向陽,手中轉着念珠,絲毫沒有停頓地道:“我佛慈悲,這租子卻是從未收過。只是種地的皆是信衆,平日裡添一些香油供奉佛祖菩薩,貧道等人也不能攔着。”

沒成想這和尚臉皮這麼厚!

韓向陽深吸一口氣,決定不同他爭辯,直指問題核心:“貴寺田地如此之多,不知這稅賦交在何處?”

原來是爲了錢!

宏泰嘆了口氣,低垂眼瞼,口宣佛號:“清淨之地,卻不當沾染世俗。”

“呵!”

這一聲笑,說不清是譏諷還是嘲弄。

韓向陽點了點桌子,朗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僧寺道觀概不能免,大師以爲然否?”

宏泰深吸一口氣,臉上也帶了些嚴肅:“我等雖是世外之人,但天子有令也不得不從。”

“那好,既然如此,這小林寺內還行不行周法了?”

話音未落,不等宏泰解釋,韓向陽又問道:“若行周法,你這稅賦是交也不交?”

宏泰聽聞,面色悲苦:“自然是交的,只是那田地皆是善人家賴以爲生之法,實在是......實在是......”

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