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

陳佑動作一頓,嚥下口中食物,放下筷子看向盧雲華,略帶着疑惑問道:“二娘子爲何這麼問?”

盧雲華也放下碗筷,拿起一旁潤溼的布巾輕輕擦了擦嘴角,這才緩緩道:“聽說宮內已經安排了人來洛陽佈置皇宮,想來年後官家就要移駕洛陽了吧?”

“嗯,各部寺監衛都已經安排人來整修官衙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開衙之前就會開始轉到洛陽來。”

這一次遷都,實際上要持續半年時間。

先是將作監、都水監這類在國政上沒有太多參與感的部門整體搬遷,這些部門都有自己的工坊,轉移設備重建工坊是一方面,畢竟洛陽這邊有前朝留下的地方。最麻煩的是需要重新招人,在開封留下分部。

之後是其餘寺府監衛,以及宮中,根據規劃,要在四月之前搬遷完畢。

至於皇帝以及兩府六部,現在還沒確定搬遷時間。如果確定要對沈國用兵的話,要麼就在戰事之前,要麼就在戰事結束後,一邊開戰一邊搬遷中樞可能會出亂子。

當然了,也可以直接就是皇帝帶着一干中樞重臣先到洛陽,其餘的人再陸陸續續遷過來,只不過趙元昌出於某種考慮沒有選擇這個方式。

“遷都之後洛陽就是都城所在了,中樞六部都要過來,到時候詹事卻是要離開洛陽了吧?”

盧雲華的聲線不是很輕柔的那種,但談論國事卻很奇怪的給人一種本該如此的感覺。

說到陳佑以後的道路,盧仲彥也停下吃喝,不過相比於他妹妹的精明,他卻有些不解:“將明爲什麼要離開洛陽?”

聽了自己二哥的話,盧雲華略微有些無奈地解釋道:“詹事位屬三品,又手握兵權,可以算得上是朝堂重臣,李參政則份屬宰執手握吏部,遷都之後,翁婿兩人肯定要有一個出外的。”

說到這裡,她頓了一下,仔細看着陳佑。

看着盧仲彥恍然大悟的神情,陳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真的明白,還是假裝明白。沒去管他,朝盧雲華微微點頭,接過她的話頭道:“確實如此,相比於岳丈,還是我離京比較合適,只不過此事還早,我還沒考慮過到底要去往何處。”

半年時間,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與其去想那些,還不如做好眼下的事情。

盧雲華繼續道:“有些事還是要早做打算纔好,詹事來洛陽,一爲遷都,一爲稅改,如今兩件事都要結束,也是時候換一個地方了。”

其實還有一個任務,周山書院裡還有一個麻煩的武學院啊!

陳佑暗自嘆息,這件事比較隱秘,盧雲華不知道也很正常。

他沒有說話,盧雲華就繼續道:“對詹事來說,最好是一旦入京就是參知政事,要做到這一點,功勞苦勞總得選一個,相對而言,河北、江陵、沿淮這三處是好去處。”

頓了頓,見陳佑沒甚反應,她又接着道:“河北戰事已經進入尾聲,沿淮一時半會打不起來,只有江陵,明年夏就會是滅國之戰。若詹事能在此立功,或可如錦官一般,爲一地都監,甚至爲了防備宋國而節度一軍也有可能。”

聽到這裡,陳佑猛然挑眉:“現在不還在議戰麼,江陵能不能打起來還是兩說吧?”

一旁盧仲彥立刻插話:“前兩天大哥被任命爲殿前司步軍神勇軍都指揮使,神勇軍現在開拔前往郢州了,除了神勇軍,還有其餘六軍,要陸續抵達江淮一帶,明年夏天定會有一戰的。”

樞密院和兵部無法插手殿前司的調動和人員任免,也因此殿前司的調動也沒也不太被人關注,至少陳佑還沒聽到消息。

不過盧家也算是將門,軍中有消息來源不出奇,更別說盧孟達本身也是這次調動的主角之一,各類消息一綜合,推斷某一場還沒發生的戰爭也沒有太難以想象。

心念及此,陳佑不由皺眉。

如果他真的就只是明面上的兩個任務,現在自然要謀着去往南方,很可惜還有一個武學院要操心。

嘆了口氣,陳佑重新露出笑容,舉杯到:“不說這些了,先喝一杯!”

盧仲彥立馬舉杯:“一口喝乾!”

盧雲華看了看陳佑和自家二哥,也端起羊乳抿了一口。

下午陳佑繼續帶着兄妹二人蔘觀書院,順帶旁觀學生上課。

只是,出於對兄妹二人智商的擔憂,陳佑特地繞過了武學院,整個參觀過程提都沒提。甚至爲了不讓兩人察覺到異樣,也沒特地介紹書院的構成。

畢竟是出身將門,兩個人都不傻,哪怕盧仲彥也只是對政事不太敏感,若叫他們參觀武學院的話,極有可能看出武學院設立的目的。

別看雙方現在關係不錯,但涉及利益之爭,尤其是這種家族立身之本的利益之爭,關係再好也沒用。

回到洛陽城中,盧氏兄妹婉拒了陳佑的邀請,一同乘馬車返回驛館。

同陳佑分開之後,盧仲彥抱着手爐靠在馬車壁上,隨口道:“我說玉瑤,你今天說的那些,真的可行嗎?陳將明的情況咱又不太瞭解,別害了他吧。”

盧雲華溫婉一笑,眼睛盯着自己手中的手爐,回答道:“家裡面有些渠道。我仔細考慮過,不出意外的話這是最佳的途徑。”

“好吧。”盧仲彥隨即抱怨道:“不過你爲甚要幫陳將明啊,有那個時間多替你哥哥我想一想啊!我也是想有朝一日能出將入相的好吧?”

“有爹爹在,你沒被困在京城就不錯了,老老實實聽官家的話纔是正理。”盧雲華白了自家二哥一眼,“總歸大姊生了德昭,虧不了咱們家。”

“我懂我懂,你又要說咱家要出一個宰相至少得等二三十年!”盧仲彥嘆了一聲,“還是將明他們好一點。”

盧雲華沒理會二哥,只是盯着手爐出神,良久才發出一聲輕嘆。

權衡利弊之下,她給陳佑的建議是最有利的,而且自家也能幫上忙。但看陳佑並不是很熱心的樣子,莫非有某些自己不知道的阻礙?

越想,盧雲華眉頭就皺得越緊,總得搞清楚才能心安啊!

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