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

bookmark

那青年下意識地就低頭答應:“哦。”

但緊接着又反應過來,擡頭看向白崇文,禁不住反抗道:“我早已不是小孩了!不管什麼事,遲早都要去做的。”

雖說是反抗,但他說話的聲音卻越來越低,顯然出聲發對白崇文已經是他的極限了,讓他朝白崇文大喊大叫是萬萬做不到的。

白崇文盯着自己兒子,直看得他頭皮發麻才意興闌珊地擺擺手:“回去好好準備婚事,其它事情你少管。”

“嗯。”聲若蚊蠅地答應下來,青年低着頭離開了。

白崇文突然長嘆一聲。

後繼無人啊!

“把顧大追回來,好好招待周國那些人,跑快點。”

最終,白崇文無奈地說出這句話,將婢女打發走,興致缺缺地躺倒在榻上。

河南洛陽,陳佑坐在講武堂書廳內翻閱新近送上來的學員名錄。

七月流火,進入七月之後,天氣越來越涼爽,陳佑的心情也一直很好。

譬如說,雖然內間房梅鬆因爲江夏青的緣故沒能踢走,但在董成林的監督之下,內間房可謂是傷筋動骨,好好整頓了一番。

再譬如說,趙普入了御史臺之後,死盯着河南府,大事小事不間斷,林師德現在是焦頭爛額。

最後就是陳佑自己了,前次北面稟報說燕國似有爭嗣的傾向,等周國國內大事平息之後,外間房諸事被交到了陳佑手中。爲了方便行動,他又把鴻臚寺和都水監。

鴻臚寺主管賓客及兇儀,也就是禮儀中的賓禮和凶禮。

賓客,指的是非王之臣,比如遼國來使,用的就是賓客之禮。再比如興滅繼絶的二王三恪,用的也是賓禮,意思是皇帝不把你當臣子,兩個人是平等的。

至於凶禮,除了喪葬祭典之外,最主要的其實是國內賑災,不過這年頭通常是戶部和三司總攬,鴻臚寺能輪到的機會很少。

而都水監,顧名思義,同水有關,掌川澤津樑,舟船漕運河渠渡口,只要涉及到水,理論上都歸都水監管。

一個外交,一個水運,都是諜報工作的好載體。

沒有內間房,他可以通過都水監來起到相同的作用。而鴻臚寺更是成爲外間房的絕佳掩護,至少接觸他國高官重臣方便許多。

七月之後,陳佑突然就忙起來了。他先是安排人去燕國,不管徐徵是不是真的要崩了,總之就要鼓動燕國幾位皇子爭奪皇位。緊接着又說服趙元昌遣使出使宋國,將細作塞進使團,授意接觸宋國國內文武將官,寧王白崇文只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像南漢、吳越、定難軍、永安軍、朔方軍、歸義軍、大理等,都是他的目標。也就吐蕃、遼國沒怎麼涉及。

吐蕃是因爲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也沒有比較強大的勢力,現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利用行商刺探各部情報。

至於遼國,雙方隔着一個燕國,所接壤的部分也就只有永安軍那一片。由於周國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所以陳佑想要在燕國發力,看能不能推動燕遼通商,以催化遼國的漢化。而且兩國通商之後,或許燕國能維持的更久。

一個持續衰弱的燕國,對周國來說是最好的鄰居。

當然,這是在走鋼絲,燕遼通商之後遼國漢化、燕國持續衰弱只是最好的結果,也沒準會變成燕國被契丹同化,持續性地襲擾周國北面領地。

不過既然趙元昌同意了,又經過兩府議事確定下來,陳佑就放心大膽地操作,反正他只是提一個方向,具體執行還是那些專業細作來。

爲了這些事,他現在除了每月逢五的一堂課,根本沒多少時間去書院。

講武堂會在中秋之後開課,在此之前,各項準備工作要做好。

陳佑當年沒接觸過軍隊,也就日常教育中收到過一些軍事培訓,成年之後都忘得差不多了。來到這裡雖然當了將軍,但無論是世家出身還是底層拼搏上來的將領,都遠比他專業。簡單來說,就是陳佑對這個時代的軍隊沒有一個全面深入的理解,以致於當初竟然動了模仿士兵委員的想法。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中醫的三因原則在施政上也很適用。陳佑現在就是一面突擊學習當下的軍事理論,一面提出自己的思考見解。

其實現在成系統的軍事理論主要還是前人的那幾部兵書,更多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卻沒有總結成文,而這就是陳佑所做的事情。

他幾乎每天都要找在京將領討論,隔個三五天就請求入宮奏對,更是經常用太子衛率做試驗。現在雖然還沒有完整的成果出來,但也讓他確定了幾個嘗試的方向。

這些想法在奏報趙元昌之後,將會在講武堂的學員中進行試驗。

總之,指導思想就是不影響現有軍隊的戰鬥力,只要保證這一點,趙元昌允許陳佑盡情的嘗試。而且因爲王樸調任政事堂的緣故,趙元昌特意讓新任的樞密院副都承旨聞克全程協助陳佑,總算是免了陳佑被架空的隱憂。

說到聞克,他可以算是京城這段時間的名人了。

聞克一開始是趙元昌幕府的錄事,也是幕僚之屬。趙元昌登基、陳佑主持樞密院改制的時候,他成爲樞密院兵籍房主事,這一當就是兩年。

今年夏天樞密院多人或遷或貶,出了不少缺位,於是聞克開始了自己的傳奇經歷。

六月十三日,聞克調任司農寺鉤盾署令,爲正八品上;六月二十二日,調任少府監右尚署,正七品下;七月四日,調任尚書戶部倉部員外郎,從六品上;七月十四日調任樞密院副都承旨,加朝議郎,正六品上。

短短一個月,履歷之豐富非是一般人所能比。

好在他最後停在了五品以下,否則的話,一月之內由青衣至緋衣,估計得有不少人會嫉妒地發瘋。

當然了,從古至今也不缺一夕之內白衣拜相的奇人。只不過相比於那些聲名在外的人物,聞克這個默默無名的小人物驟然升起,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同的。

撇開聞克不談,樞密院另一個副都承旨董成林竟然意外地同陳佑親近起來。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一章一夜天地換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