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

bookmark

歸州,唐武德元年所置,下轄巴東、秭歸而縣,以秭歸爲治所。

不過在南平稱王建制之後,原先所轄七州漸漸只剩下三州,爲了方便治理重新劃分州縣,將原本屬於峽州的遠安縣劃到歸州。再加上後來升格的興山縣,目前歸州共有四縣。

此次周軍攻南平就是先攻遠安縣,然後一部分兵力留守,主力則在荊門軍反應過來之前拿下當陽,最終圍困南平城。

南平西北多山,一路上行來,路過的村子基本上都沒人了,十有八九是逃進了山裡,等兵災過去再出來。

見到這種情景,陳佑趙普二人憂心不已。

村民都逃進了山裡,先不說怎麼才能查清戶口,最重要的問題是沒人種地!哪怕以後出來了,那也誤了農時,搞不好就是一場饑荒。

原本陳佑心裡想着的都是自己的前途,一門心思的想如何適度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然而這一路走下來,見多了民生凋敝、村寨破敗的景象,他覺得心中有一股氣,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實在是憋得慌。

一開始還能同趙普說笑幾句,越接近秭歸縣城,陳佑就越沉默,搞得趙普也是一頭霧水。

不過這種情況在一行人抵達秭歸縣城之後終於改變了。

被廣節軍守衛城門的軍漢放進秭歸縣城之後,陳佑轉頭對趙普道:“則平,這廣節軍,直接讓他去巴東吧。”

趙普一愣,好奇地問道:“怎麼,想到怎麼用了?”

“不是。”陳佑搖搖頭,“我是想,咱們三個是指揮不動這張和的,與其留他在這裡礙眼,還不如讓他去西邊協助李將軍防禦蜀軍。也算是物盡其用嘛!”

“物盡其用?”

聽到這個詞,趙普不由指着陳佑笑道:“我卻是沒料到將明你還有如此促狹的一面!”

陳佑也是一掃數天來的愁容,笑道:“走吧,且讓我等見識一下這有用之物。”

趙普笑着搖搖頭,跟在陳佑身後向州衙行去。

至於一路保護二人的那一都潘字營軍漢,被廣節軍的一個都頭領去城外營地。在城內陪同陳、趙二人的就只有陳佑的一衆家兵。

張和應該是早早知道陳佑一行人抵達的消息,也不知是不是想給兩人一個下馬威,總之來到州衙之後,發現門前站着兩排軍漢。

在陳佑一行人出現之後,這二十多人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陳佑。之後不等陳佑說話,立刻就齊聲大喊道:“奉聖軍行軍司馬陳佑到!”直吸引了好些路人的目光。

一連喊了三聲,這才讓開正門,示意陳佑入內。

陳佑卻沒有動,陰沉着臉掃視一圈。

趙普也是臉色不善,這是赤裸裸的羞辱!

雖則現今武人爲尊,但兩人也只是同一品內差了一階。更兼之陳佑此來是奉了趙元昌的命令,帶來了兵符和文書,如今卻被“三呼通名”。這簡直是照着臉猛打啊!

趙普突然扶住陳佑的胳膊,輕聲道:“將明......”

陳佑眼眸微闔,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後睜開眼拍了拍趙普的手臂:“則平放寬心,某曉得。”

說完,邁步上前。

趙普見陳佑恢復正常,也點點頭跟上前去。

“停下!侍衛不準入內!”

然而馬上又有新的情況出現,劉河等一衆家兵被攔住了。

“你這廝!”劉河也是脾氣暴躁,當即拔刀,一時間雙方盡皆亮出兵器。

門口廣節軍這隊正眼看四周巡邏的廣節軍軍漢漸漸聚攏過來,輕蔑道:“怎麼!你還敢動手不成?”

“你!”劉河雙眼圓睜,只是看周圍都是廣節軍的軍漢,這才生生忍住,將目光轉向陳佑。

這隊正也是嬉皮笑臉地看着陳佑道:“這......陳司馬您看?”

陳佑估算了一下從此處到城門的距離,又看了看這門口圍着的諸多軍漢,心中暗暗懊悔自己爲什麼不能等潘美到了之後再一齊入城。

心中懊悔,臉上卻十分平靜,他盯着劉河的眼睛緩緩道:“你等且在此處等着。”

劉河縱然不滿,也只得點頭道:“是!”

陳佑點點頭,沒有在意那隊正玩味的笑容,同趙普一齊進入衙門之中。

從門口到正廳這短短二十多米的路兩旁站滿了廣節軍的軍漢,一個個手握長槍死死盯着穿行其中的陳佑、趙普。

不過兩人都非常人,既知道這是張和給的下馬威,也就不把這些放在眼裡。

就這麼面不改色地走進正廳,只見一個三十左右的青年將領大刺刺的坐在主位上,見兩人進門了他纔好似剛看到一般站起來笑道:“哎呀!陳司馬,有失遠迎啊!”只是這笑容怎麼看怎麼假。

陳佑臉上也堆起笑容拱手道:“張將軍不必多禮。”

“我不是多禮!”張和擺擺手道,“只是你帶來了殿下的軍令,不然你一個亡國之人當得起我一禮嗎?”

說到最後,臉上的輕蔑毫不掩飾。

一旁被無視的趙普聽到這話嘴角一陣抽搐,這臉是打的一下比一下響啊!早聽說張和這廝爲人傲氣,對人刻薄,但沒想到竟然到這種程度。

偷眼看了一眼陳佑,卻發現他沒什麼反應,不由提起心思,就怕陳佑一個忍不住,鬧起來吃虧。

陳佑將這話聽在耳中,沉默了一下,才面無表情的道:“張將軍還認軍令便好。”

說着,也不管驚訝的趙普、張和,自顧自從袖中掏出兵符、公文:“廣節軍立刻移駐巴東摺疊砦,協助全州防禦使李繼勳抵禦蜀軍。”

見他這副模樣,張和眼中閃過一絲兇光,伸手接過公文,一邊查看一邊嘲諷道:“陳司馬還真是好脾氣啊!怪不得投降的那麼幹脆。”

陳佑面無表情地聽着,沒有接話頭。

看完公文之後,張和又冷笑一聲:“看來陳司馬蠻有自知之明,沒有妄想借着殿下威風就插手我廣節軍。得了,馮二,把兵符取來覈驗!”

說着,他將公文甩給陳佑。

陳佑伸手接住公文,之後又安靜地核驗兵符,完全不顧臉色越來越陰沉的張和。

等馮二報告兵符覈驗正常之後,陳佑這才微微鞠躬道:“還望張將軍儘快出發。”

之後,不等張和開口,陳佑就招呼趙普一同離開。

走在庭院裡,突然能聽到正廳裡傳來一聲茶盞碎裂的聲音。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三百六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