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

bookmark

聽了這話,趙普將目光轉向潘美:“我也只清楚廣節軍都指揮使叫張和,至於其它的,就得問仲詢了。”

潘美此時似乎沒多少醉意,低頭把玩着手中的酒盞,好一會兒才道:“這張和乃是橫塞軍節度副使張贊之子,以定遠將軍領廣節軍。爲人嘛,頗有些傲氣。”

原來有個是高級將領的父親,這麼一來人家也有傲氣的資本了。

陳佑點點頭:“這麼說,不太好打交道了。”

“定遠將軍乃是正五品上,而將明你只是正五品下,這何止是不好打交道。”趙普搖頭道,“若非有兵符和大帥的手令,我們能不能入主歸州都得看他臉色。”

陳佑面色一變:“此人跋扈到這種地步嗎!”

“勢利罷了。”潘美冷笑一聲,“對大帥倒是聽話得很,大帥也喜歡用他。”

話說出口,潘美意識到自己說得有些多,連忙按下話頭專心吃菜。

陳佑、趙普也是各有心思,一時間客廳裡的氣氛變得沉悶起來。

又喝了幾輪,這場小宴就算結束了,約定好未初二刻在南平城北門會合後,陳佑就將趙、潘二人送出府外。

客廳自有僕人收拾,陳佑將管家陳行文叫到書房。

“今明兩天估計就有周軍輜重營的來家裡搬東西,到時候你看着點。”

“放心吧老爺,小的絕對不會讓他們多拿一文錢的!”陳行文十分自信得拍着胸脯保證道。

見他這副模樣,陳佑不由笑道:“我想也沒人會不開眼多拿咱們家的物事。扣除這次給出去的,家裡還剩現錢?”

聽到陳佑的問話,陳行文甚至都沒猶豫,張口就報了出來:“老爺,家裡現銀還有黃金一千三百兩、白銀十八萬兩,銅錢三萬貫。”

陳佑不免驚訝道:“還有這麼多?”

“這都算少的了!”陳行文搖頭嘆息道:“前幾年先太爺囑咐我多買地買鋪子,當時價格可不便宜!誰想到這兩年跌的這麼快。”

看陳行文一臉虧心的神情,陳佑啞然失笑道:“放心吧,等戰爭結束,這些田地店鋪的價格就又要漲上去了!”

想了想,陳佑吩咐道:“這段時間你想想法子,儘量把家裡的白銀都換成黃金。順便,家裡也要添幾個僕人纔好。”

說着,他頓了一下,目光移到一旁,假裝隨意地說道:“最好能挑一兩個清秀的、會服侍人的丫鬟。”

陳行文好似恍然大悟般連連點頭:“小的都記下了,說起來老爺現在三年孝期已過,也是時候準備婚事了。”

說到這裡,陳行文十分惋惜地道:“可惜先太爺去了,先太夫人也早走,如今也沒個說親的。”

哪怕陳佑之前活了五十多年也結過一次婚,現在聽着這些話也有些不自在,連連揮手道:“行了行了!你先下去給我準備一下出門的衣物啥的,順便通知劉河他們準備好未初出發。”

陳行文答應一聲,輕輕退出書房,留下陳佑一人獨自坐在書房內,靜靜思考。

未初,陳佑挎劍騎馬,帶着一衆步行的家兵緩緩朝北門行去。至於說他的行李嗎,自有家兵幫着分擔。

雖說約定的是未初二刻,但一刻之時三人便都到了。

潘美自然是帶着自己的潘字營近千人一起去,陳佑也是有二十多名家兵,只有趙普是孤身一人。

寒暄一番後潘美將副指揮、各都頭介紹給陳、趙二人。

一番客氣的對答結束,陳佑取出自己寫好的信件,交由潘美尋了幾個靠譜的軍士,吩咐騎上快馬送到歸州四縣。

這事安排好之後就沒什麼事了,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歸州。

從南平城到秭歸城的直線距離約有三百里,但走起來肯定走不了直線,總的來說,要走的大概有四百到五百里之間。

按照《武經總要前集·卷五·軍行次第》的記載:凡軍行在道,十里齊整休息,三十里會乾糧,六十里食宿。從南平城到秭歸城這段路按照正常速度的話需要六七天才能走完。

瞭解到這一點,再看當初大周從進攻到抵達南平城下的時間,只能說南平軍太不能打了!

剛走了十一二里,潘美就停下來整頓隊形,同時讓軍士們休息一會兒。

陳佑看了看太陽,估算了一下時間之後,叫來潘美和趙普,皺着眉道:“這樣不行啊!也太慢了!”

潘美苦笑着指向坐在地上休息聊天的軍士們:“將明兄也看到了,就這個速度,都得十里左右就停下來整隊休息。要是再加快速度,估計等不到抵達秭歸,我這一營士兵就沒戰力了。”

陳佑雖然沒看過武經總要之類的兵書,但這一路上看着潘字營着一千餘人從一開始的整齊隊列漸漸混亂,也能理解放慢行軍速度的原因。

只是,時間不等人啊!

這時,趙普開口道:“要不這樣,我和將明先帶一些人以最快的速度抵達秭歸,仲詢帶着大部隊在後面慢慢行軍,如何?”

陳佑眼睛一亮:“這樣也好!”

“不妥!不妥!”哪知潘美連連搖頭,“這樣你們的安全沒辦法保證,這路上隨時有可能出現亂兵土匪。”

趙普勸道:“無妨!仲詢你撥百來個軍士給我們便好。總不至於有土匪能有數百人吧?便是亂兵,來個四五十也是很多了。”

陳佑看潘美還是有些猶豫,當即拍板道:“這樣吧!今天我們還是一起走,明早出發之後我和則平先走,怎麼樣?我們帶着一百來人,估計也就比你們快半天,這樣出了事也來得及支援。”

都說到這個地步了,潘美只好勉爲其難地點點頭。

當天只行了三十多裡就停下來埋竈做飯,而此時天已經快黑了。

只能說大部隊行進的速度實在是無法恭維。

第二天一早,潘美選了一都護送陳、趙二人迅速趕往秭歸。

人少的好處是不必十里一整軍,實際上速度也沒有比大部隊快太多。不過人少,花在整軍和埋竈做飯上的時間就少了,能騰出更多的時間趕路,這樣幾天累積下來也不少。

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