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

bookmark

這話聽着,讓呂雲帆心中安定之際也有些舒暢之感。畢竟人家是在拐着彎地誇自己,誰人不喜歡聽好話呢?

不過他此時有求於人,故而仍誠懇道:“日後如何暫且不談,現在卻是某陷困境,需得先生幫襯,此恩此情不可不銘記在心。”

雖然呂雲帆帶着淤青的臉不論作何表情都會惹人發笑,但崔翰卻彷彿沒看見一般,微微低頭,一副不敢當的模樣:“縣丞言重了。”

說罷,他知道處理這種事,要越快越好,當下也不拖拉,直接就開口:“解決此事極易,然還需勞累縣丞多跑幾次。”

呂雲帆心中一喜,趕忙道:“莫說多跑幾次,只要我能做到,任何要求都不在話下!”

“只需縣丞出面便可。”崔翰成竹在胸,“我在藍田也有些門路,多了不敢說,十幾二十個丁壯也能借到。只是事關重大,那些人還需向縣丞討個說法方肯借人。”

“這.......這......這......”呂雲帆猶豫起來。

他這反應讓崔翰的心揪了起來:這個呂縣丞別是那等堅持光明正大不肯幕後交易的人啊!

呂雲帆“這”了半天,終於長嘆一口氣:“先生且去告訴那些人,只要此事能妥善處置,呂某自向官家請罪便是。”

“呃?”崔翰有些懵,說了半天兩個人對“討說法”的理解不一樣?

見呂雲帆期待盡去,滿臉灰敗之色,崔翰不得不打起精神來解釋道:“呂縣丞莫要再提請罪。那些人畢竟家在藍田,只希望縣丞給些方便罷了。”

呂雲帆看着崔翰。

崔翰輕咳一聲,儘量用十分平淡的語氣道:“他們就是想要個保證,然後得些實惠。”

呂雲帆臉上漸漸重現光彩,他明白了崔翰的意思。深吸一口氣,摸了摸臉上淤青的地方,朝崔翰擠出一絲笑容:“我這樣子,也不好去拜訪,只能手書一封勞煩崔先生帶去了。”

“縣丞放心便是。”崔翰見呂雲帆起身到書桌前研墨書寫,他口中不停,繼續道,“等人借到之後,就要辛苦縣丞帶着這些人快速趕往那東香村。原本該是殺人者死,傷人者刑,然因馬明府故意坑害縣丞,導致鬥毆發生之時無人在旁,故而縣丞是絕然問不出是何人動的手。”

呂雲帆正揮筆書寫的手停了下來,看向崔翰,帶着些真心實意請教道:“不知先生可有對策?”

崔翰重又恢復自信的神態:“好叫縣丞知曉,遇到這種情況,切不可遲疑,先把兩村族長和幾個膽敢阻攔的人都捆起來壓入監牢,無人帶頭,再敢反抗的人就少了。之後縣丞自可主持分水,此時再無人能阻攔。”

話說的是輕鬆,呂雲帆被他這麼一說,也漸漸平靜下來。

正好此時他也寫完了書信,掏出私印在信末摁上印記,拿起信封封好,雙手遞給崔翰:“一切就拜託先生了!”

崔翰接過信封,微微躬身:“定不負使君和縣丞信重。”

將信收好,他又道:“其實縣丞之所以到如此地步,不過是因爲衙役鄉兵無法調動,若有縣尉配合,也就用不到崔某了。此次我只是起到一個居間聯絡的作用,一切還得靠縣丞。”

這邊呂雲帆在崔翰的幫助下借到了人手,帶着三十多人浩浩蕩蕩往東香村去。那邊馬河清也得知了此事,只不過他在猶豫要不要想辦法阻撓,至少不能讓呂雲帆將功補過。

但坐視不理是一回事,主動阻撓又是另一回事,他擔心真的鬧大了自己也不好過。

考慮了又考慮,權衡了又權衡,他決定裝作不知道。高少尹的吩咐的確重要,但他這個縣令的位置得來不易,他可捨不得丟了。

藍田諸事且先不提,把目光轉回長安城內。

黃昏時分,陳佑終於收到了白鹿原兩村械鬥的消息。

送來消息的是他的私人渠道,而不是藍田縣的公文。也因此,這消息中特意提到了呂雲帆狼狽回到縣城的事情。

毫無疑問,呂雲帆是被坑了,否則不可能只帶兩個執衣就去了東香村,而這兩個執衣在惠家村的時候還十分巧合的拉了肚子。呂雲帆當時也是遲鈍,沒有深究,而是帶着里正前往上游,把這兩個執衣留在了惠家村。

再之後就是呂雲帆到了東香之後好說歹說把兩村勸回去,當晚就打了起來。

事情發展的太快,以至於陳佑甚都來不及提醒他。

問題再大,飯還是要吃的,陳佑就着兩碟小菜,捧着個一搾大小的黑陶碗一邊喝稀飯一邊考慮此事該怎麼應對。

私人手段起不到什麼作用,呂雲帆的困境在於沒有人手,除非陳佑把自己那幾十個親衛白直派過去,否則這個困境一時半會解不開。

但這年頭遭到刺殺的皇帝都不止一個,陳佑還真不敢在府兵沒完全掌控住的情況下讓身邊人離開。

那麼只能從官面上走了。

陳佑放下碗,伸手拿起擺在另一個盤子裡的雞蛋餅,捧在左手中,右手拿起其中一碟小菜直接倒到餅上,雙手卷成卷,四五口就吃完了。

之後又端起陶碗,一口把剩下的稀飯喝完,也沒起身,就這麼靠在椅子上考慮該如何做。

正好剿匪的事情因爲薛盛被罷職的緣故而暫停,可以讓安嶽文帶着府兵去藍田把這件事平息下來。最好能抓幾個人,帶着在府境內到處展示,既要坐牢又丟面子,應該可以震懾住其它有水源糾紛的村寨。

不論什麼時候,單純的解決問題其實並不是特別困難,困難的地方在於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中出現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所以,陳佑思考的焦點是呂雲帆該怎麼辦?

如果讓呂雲帆代替安嶽文處理東香村械鬥後續,他就有翻身的機會,非但能將功補過,還可以把過錯安到縣令縣尉頭上。

但就看他昨晚的表現,越做越錯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不這麼做,待此事完結,毫無建樹的呂雲帆將跌入谷底。

既不能視而不見讓書院師生寒心,又不能偏袒太過讓官家懷疑結黨徇私。

陳佑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好的點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六百九章 軍政盡操六人手第二百二十五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