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

陳佑不是名將,甚至稱爲合格的將領都比較勉強,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他絕不會插手軍事指揮。

但現在,要想達到他預想中的目標,必須臨時推翻手下幾名將領之前的決斷。

不過,眼下這一次守城戰必須打,還得讓朱重榮感覺到疼。

當天黃昏時分,鳳翔軍前鋒抵達甘亭,原本以爲這個倉促築成的寨子很容易就能拿下,沒想到碰了壁。也因此,原本準備直接到鄠城邊上紮營的鳳翔軍不得不停在甘亭邊上。

這時候,隨着雄武軍突破安夷關,進入隴州,哪怕他打着平賊的旗號,但你平賊就平賊,拿下安夷關進攻隴州幹什麼?

沒看到鳳州的吳文輝都被散關守將攔在關下,散關鎮守沒收到命令之前不敢放吳文輝過關,吳文輝要是不想造反也不敢強攻散關,只能看着功勞從眼前溜走。

這就是官僚主義,關鍵時候反應慢不說,還會攔住那些反應快的人。但不能說官僚主義一無是處,假如吳文輝也起兵造反,散關鎮守放他過去的時候就會丟了關隘。相比於不確定的危險,官僚主義選擇了安穩的遲鈍。

只是說實話,當人們發現身邊存在官僚主義的時候,大多都是官僚主義給正常的工作生活帶來障礙的時候。尤其是有些官僚藉助制度來刁難噁心百姓,把官僚主義惡的一面發揚光大,更是叫人心頭窩火。

此刻的吳文輝就是這樣,拳頭揮出去一半結果被攔住,他心情能好就怪了。

就在這時候,他得到了雄武軍兵出隴州的消息。而成州階州的人馬大多是當年跟着史肇慶謀反,在史肇慶身死之後被雄武節度使翁章輝保下來的。

朝廷想殺的叛賊雄武軍硬保下來,雙方關係可想而知會差到什麼程度。在這種情況下,翁章輝舉起叛旗,成階兩州會有什麼樣的動作也就可想而知了。

於是,原本準備讓李蓬帶去鳳翔府的兵馬轉交給留在河池的霍豚。短暫修整之後,探查到成州空虛,霍豚當機立斷進攻同谷縣。

成州人馬在何處?在上邽!

不止是成州,階州的兵馬也一樣,要麼在上邽,要麼跟着翁章輝一起進入隴州。

翁章輝當初保下朱玉昭等人,一個是貪圖兵馬將校,一個是想在隴右這邊樹立威信,好成爲一個強勢獨立的藩鎮。

然而後來朝廷的一系列做法,明顯是意在削藩,而且他也能感覺到朝廷對他有意見。

君臣相疑,最終讓翁章輝起兵。

這一次他把所有籌碼都壓上去了,要麼入主中樞,要麼死。當然如果他能帶兵跑到遼國或者宋國,也是一個好選擇,可惜這兩方離他都太遠了。

進了隴州的翁章輝沒有去進攻其它地方,早已準備好的船隻開始利用渭水運兵運糧。也就是水情不太好,速度慢不說,有些地方還得下船走陸路。

即便如此,也比純粹的步行快多了。

翁章輝的目標是進駐鳳翔府,在朱重榮的配合下拿下京兆府周邊關隘,進逼河南府。

沒錯,翁章輝和朱重榮是一夥的,朱重榮身爲行軍司馬突然弒殺節度使奪權,還被他幹成了這件大事,背後離不開翁章輝的鼓動和支持。

而且朱重榮這一先手,吸引了周邊兵馬的注意力,爲翁章輝越過隴山提供了條件。

在各地文武將官紛紛自保的情況下,打着平叛旗號的雄武軍趕往京兆府不會太費力。如果敢於第一時間越境平叛的黃世俊和盧璟被騙到,雄武軍甚至可以抓住機會廢了這兩軍的戰鬥力,使得京兆秦鳳這一片再無威脅。

雄武軍攻隴州的消息傳得很快,主要目標就是雄武軍的黃世俊和盧璟很快就有了反應。

他們不管雄武軍是不是真的要平叛,涇州黃世俊立刻發兵自良原縣入隴州。另有一部自百里城出發,翻山越嶺準備拿下普潤縣。

同陳佑一樣,名義上黃世俊是主帥,實際指揮的另有其人。年紀不小的黃世俊黃宣撫使也沒跟着大軍到處跑,而是留在涇州州治保定縣城等待戰事結束。

至於邠州靜難軍,分兵麻亭寨佔據麟遊縣,大部隊直接從永壽走,準備穿過乾州抵達渭水邊上,意圖將雄武軍攔在武功甚至扶風以西。

出兵的同時,盧璟也取出了趙元昌早早送給他的聖旨兵符,令人傳信給京兆尹陳佑,讓他不惜代價消除鳳翔軍給靜難軍側翼帶來的威脅。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能夠把雄武軍鎖在鳳翔府,快速平定這一場叛亂。

陳佑暫時還沒收到這些消息,他此時坐在一處臨時借用的宅子中,等待甘亭寨的消息。

入夜之後,修整完畢的鳳翔軍開始進攻甘亭寨。

哪怕甘亭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它畢竟是一個倉促建成的寨子,防守能力連低矮的土城都比不過。敵軍完全不需要準備好完全的攻城器械,只要軍兵休息好,就能嘗試攻城。

第一波攻勢發生在晚飯後半個時辰,這是斥候帶回來的消息,索性陳佑心思重睡不着,便一直在這裡等着。

倒是劉守忠和一部分禁軍府兵早早睡下了,爲了防止鳳翔軍藉着進攻甘亭寨的聲勢掩護來夜襲鄠城,劉守忠、蘇錦帆兩人從現在開始將輪流休息。

蘇錦帆現在正在城頭巡視,縣主簿潘文書也在緊張待命中。

鄠縣之前調來的令丞尉簿都是軍人,現在正好能用上。等到了合適的時機,駐守鄠城的兵馬必須出城襲擾威逼進攻甘亭寨的鳳翔軍,沒有鄠城兵馬的幫助,甘亭寨撐不了多久。

而今夜負責此事的正是潘文書。

至於出手時機,就得蘇錦帆結合斥候傳來的消息自行判斷了。

除去不能太遲之外,還得判斷所謂的“時機”究竟是不是敵人設下的陷阱。蘇錦帆的壓力很大,所以他沒有回去等,而是就待在城頭,好第一時間聽到斥候的回報。

黑暗之中的斥候之戰越來越激烈,蘇錦帆的眉頭漸漸緊鎖。

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