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

一開始的計劃中,甘亭築寨這一動作能夠抵消鳳翔軍一部分兵力優勢。

在鄠城西邊五里處有一個名爲渼陂的大湖,這個渼陂,在唐時周長十四里,比某些小城都要大。杜甫詩中是這麼形容渼陂的: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而甘亭,就在渼陂邊上,天然少了一個防守方向。

鄠城西邊還有一條澇谷水,甘亭守軍存在的意義就是在鳳翔軍想要渡河的時候從側翼襲擾。甘亭寨五六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配合對岸的鄠城兵馬半渡而擊,也能給鳳翔軍造成不小的損失。如果鳳翔軍想要安穩渡河,就必須分兵把甘亭守軍死死按在寨子中。

凡事有利就有弊,甘亭同鄠城之間隔着一條河,鄠城想要支援甘亭就比較困難。

在當前這場斥候大戰中,京兆府派出十個人只有一兩個能帶回有效消息,其餘的要麼是有去無回,要麼是到半路被趕回來。京兆府的斥候水平確實要低一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渡河耗費體力精力。

站在城頭的蘇錦帆煩躁之下扯開自己的上衣,赤着上身伏在桌前,藉着燭光將斥候們帶回來的消息一一標註在地圖上。

來做縣令之前他可是在講武堂學習過的,只不過他入學的時候陳佑已經離開講武堂了,兩人沒有過接觸。

大概兩刻鐘之後,蘇錦帆標上最新的情況,盯着地圖思索一陣,猛然喊了起來:“叫潘主簿立刻出發,從長壽鎮北渡河!”

“就是這了!”

澇谷水河堤上,白二環顧四周似是鬆了口氣般說出四個字,將手中木釺插進土中。

“白哥,咱們是現在就開始幹嗎?”

“先等等。”白二搖頭,“等使君發話再說。我們還是先想想看怎麼才能做得自然一點,不能叫賊人看出不對來。”

“除非一點不動,只要動了土,除非賊人瞎了纔看不出來。”跟着白二的那人不認爲陳佑的要求能夠達到。

白二毫不在意:“若是要動土,就咱們這幾個人要幹到什麼時候?走,再轉轉,看有沒有什麼法子能叫賊人在此渡河。”

這就是陳佑把親兵白二派出來的原因了,想要逼迫鳳翔軍在特定的地點渡河。他選擇的渡河地點,正好是一個河灣處,河灣兩端足足有二十五里長,凸岸在西,凹岸在東,足夠擺開陣勢,可以降低鳳翔軍的戒心。

很顯然,陳佑打的主意是水攻,但具體該怎麼做,能不能成,還得看白二實地考察的結果。畢竟鄠城也在一個小河灣的凸岸處,而且這一大一小兩個河灣連在一起,小河灣位於上游,一個不小心水衝地比較猛就容易淹到鄠城。

陳佑能做的都做了,坐在房中也不知道該幹些什麼,索性從蘇錦帆那裡拿了一本兵書來讀。

戌時,他終於等到蘇錦帆派來報信的人:甘亭寨安好。

他這才放心睡下。

陳佑睡了,但很多人卻睡不下。

爲了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潘文書支援甘亭寨的時候是用渡船過河,然而再之後爲了保證兩岸連通,必然要連夜架設浮橋。

定下計劃的時候,蘇錦帆就讓人準備竹木了,然而時間太短,現在仍不夠用。思前想後,只得暫時把渡船相連鋪上木板。

但出於不把賭注壓在一處的心思,爲了在浮橋被鳳翔軍圍攻的時候能有能力渡河進攻,蘇錦帆令潘文書駐守浮橋處後,他自己也不睡覺,東奔西走籌措備用船隻。

次日,鳳翔軍再次攻甘亭寨,在鄠城兵馬的威脅下未能建功。

朱重榮十分果斷,立刻分兵。

約有三千餘人留下來圍困甘亭寨,安排人手試圖搶下浮橋的同時,另外派人蒐羅船隻。

鳳翔軍的動作十分迅速,根本不給陳佑實施水攻計劃的機會。

是放任鳳翔軍渡河攻城,還是拼命把他們攔在河西岸?

陳佑必須儘快做出選擇。

放任渡河,即便甘亭寨牽制了三千人,渡河之後的鳳翔軍也超過一萬,京兆府守城壓力巨大。拼命攔截,就意味着之前守城的種種準備盡皆作廢,倉促的計劃是否可行都不清楚。

陳佑僅僅猶豫了一小會,想到自己手中那可憐的兩千多人,果斷放棄守河的計劃。

沒辦法,澇谷水從鄠城往下都是平原區,泅渡不易卻也有多處能夠實施,區區兩千人攔不住鳳翔軍是大概率事件。

主官有了決斷,劉守忠就好辦了,甘亭寨的五百多人暫且管不了了,命令守衛浮橋的那部分人馬撤回鄠城之中,同時徹底毀掉浮橋。

總之希望澇谷水這處天然屏障能夠多阻攔鳳翔軍一段時間。

陳佑仍然沒有放棄水攻的想法,既然渡河之時不好操作,那就在攻城的時候給鳳翔軍一個驚喜。

於是,才趕回鄠城的白二帶着數十人出了城往上游而去,他們需要築起一座堤壩,使澇谷水的水流量暫時降低。

城內也動了起來,爲了防止截留的河水被放出之後提前衝出河牀沖垮城牆,鄠城之中也開始行動加固城牆,主要是西牆和南牆。

原本劉守忠是不同意這個成功率不算太高的計劃的,他認爲只要將鳳翔軍粘在鄠縣,等待援軍就好了。當陳佑告訴他們短時間內他們是看不到援軍後,劉守忠纔不得不贊同這個計劃。

他們這是在行險,如果攔水放水的步驟成功,要麼水淹鳳翔軍獲得勝利,要麼河水衝破城牆不戰而敗。

雖說打定主意守城,但陳佑等人不準備讓鳳翔軍就這麼輕輕鬆鬆地渡河,一直派人在靠近鄠城的河段襲擾意圖渡河的鳳翔軍。

一天之後,鳳翔軍大部分都渡過了澇谷水。

他們沒找到多少船隻,最後是利用木筏竹排渡的河,若不是澇谷水既不湍急又不是很深,光是渡河就能讓他們損失不少人。

過了河之後,朱重榮有心不理會鄠縣兵馬,準備直奔長安城。

可陳佑過來本就是爲了攔着他的,鍾官和鄠縣兩地兵馬配合埋伏擊潰了鳳翔軍先鋒約一千人,逼迫着朱重榮不得不把目光放在鄠縣。

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四十五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