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

bookmark

幾事不密則害成。

陳佑一直記着這句話,所以他辦書院就只是辦書院,從來沒說過要改變世界啥的。至於別人會不會因爲他講的課而產生了改變世界的想法,那就不是他能管的了。

因而面對馮道的勸誡,陳佑只能打個哈哈試圖將此事糊弄過去。

只是他說了幾句,仍然感覺到馮道在看着他,不免有些訥訥不敢言。

“你安排一下,我抽個時間去你那個書院看看。”

陳佑正在考慮要怎麼不着痕跡地換一個話題,突然聽見馮道這麼說,一時間有些發愣。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點頭應下:“好,那就尋一個晴天,馮師看如何?”

“你的書院,你自己安排就好。”馮道擺擺手,“行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我這個糟老頭子就不留你了,趕快回去吧!”

陳佑嘿然,沒有多客氣,直接就告辭離開。

這次是真的回家了,至於岳父府上,他準備明天帶着李疏綺一同去拜訪。

陳府,正式名稱應該是陳上護軍府,門前立有十戟,左右各五。

陳府得以在私門立戟,是因爲陳佑“以上護軍帶職事三品”,所以他家要以“上護軍”爲名。如果陳佑爵位升高了,成爲國公,則爵位優先於勳位,變成“以國公帶職事三品”,那時候他家就成了“某國公府”。

不過現在都改朝換代不知道多少次了,周國也沒有專門就這些事下詔整頓,各種規矩或是雜用唐制,或是僭越不理,基本上沒多少人會管。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到某個人翻史書的時候看到前朝的規矩,突然想起來本朝還沒定規矩,然後上書奏請。具體要等到什麼時候,那就看緣分了。

回到眼前,府內衆人早就知道家中主人今天要回來,早幾天就把裡裡外外打掃的乾乾淨淨。此時陳府中門大開,八名健僕分成兩列站在臺階前,陳行文束手立在八人前方,目光釘在那輛越來越近的馬車上。

很快,馬車來到門口,側面對着門停下。

陳行文立刻上前,正好扶住掀開車簾準備下車的陳佑。

陳佑站定,只聽僕役們齊聲道:“恭迎主翁回府!”

他笑着點點頭,將目光放在陳行文身上,卻看到自己這個管家已經生出白髮了。不由心中感慨,拍着管家的手感嘆道:“這才兩年沒見,文哥兒都生白髮了!”

陳行文咧嘴笑道:“都四十了!”

說完這句話,他收斂笑容,從陳佑手中抽回自己的手,後撤一步微微躬身,右手朝門內一揮:“主翁請,夫人正等在門內。”

私下裡他可以同陳佑表現得親近,畢竟兩人相處那麼多年,陳佑先父病故之後基本上都是他在照顧陳佑。但在公開場合,他就得注意維護主翁威嚴,免得叫人看輕。

陳佑知道輕重,點點頭,快步朝府內走去。

果然,門後兩大兩小四道人影在那裡等他。

李疏綺,南桑,以及盤兒和虎兒兩個小孩。

看到他們的一瞬間,陳佑不由停住了,他心情有些複雜。

或許是一瞬,或許是一刻,陳佑動了,他大踏步上前,張開雙臂。

李疏綺原本是牽着虎兒的,此時也鬆開了虎兒的手上前一步。

夫妻二人抱在一起,陳佑一句“我回來了”正要說出口,就聽到嘹亮的嚎哭聲在身邊響起。

是虎兒,媽媽拋棄了他和一個陌生的男人抱在一起,咱們的陳二郎哭的像個兩歲的孩子。

聽到哭聲,陳佑和李疏立馬鬆開,只是不等他們反應過來,旁邊的盤兒見弟弟哭得傷心,他也跟着一齊哭出聲來,頓時就是一個童聲二重唱。

一時間陳佑只感覺頭腦要炸了,愣在原地看着李疏綺和南桑一人抱着一個孩子在那裡哄,腦子裡浮現出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後院主臥,陳佑坐在一邊,李疏綺和南桑抱着孩子坐在另一邊,陳佑同兩個孩子大眼瞪小眼,場面十分詭異。

當初陳佑離京時,大的盤兒才兩歲多,小的虎兒還不到六個月。他這一走就是近兩年,兩個孩子能認得他那纔是怪事。

盤兒還好,腦子裡有父親這個概念,看向陳佑的眼神中更多的是好奇。

但是虎兒根本就不知道父親是個什麼東西,現在只是抓着自己母親的衣服,警惕地盯着這個被稱爲“爹爹”的人。

好一會兒,李疏綺一面安撫着自己兒子,一面白了自家丈夫一眼:“一走就是一年多,這一回來就跟兒子鬥氣,你說你是不是閒得慌!”

陳佑沒說話,惡狠狠地等了虎兒一眼。

沒想到這一瞪就瞪出事了,只見虎兒被嚇了一跳,小嘴撇了撇,陳佑還沒反應過來,他就開始哇哇大哭。

李疏綺這下是真生氣了:“我才哄好!”

陳佑尷尬一笑,準備起身幫忙,結果虎兒哭得更起勁了,他站在那裡乾笑着向妻子賠禮道歉。

這邊南桑也看不下去了,把盤兒推給陳佑:“老爺你就別給三娘添亂了!”

陳佑嘿嘿笑着,沒去反駁。他伸手一撈,把盤兒抱到自己腿上坐着,揉着盤兒粉嫩的小臉蛋道:“還是我們盤兒最聽話,明天爹爹帶你出去......”

他還沒說完,或許是下手有些重了,總之盤兒也被他揉哭了。

南桑嘆了口氣,把盤兒接過去哄。

只留陳佑一人,在那裡尷尬地笑着。

金紫光祿大夫、京兆府尹、檢校工部尚書、上護軍、長陽縣開國子陳佑,在家中被妻妾兒子嫌棄了。

堂堂三品大員,一點家庭地位都沒有,說出來也是慘。

閨房戲言,當不得真。

小孩是最好哄的,陳佑着人買了些小玩意兒,又讓廚房做了精美的糕點。在吃和玩的雙重誘惑下,到晚飯時,兩個孩子都安安生生坐在陳佑懷裡喊爹了。

翌日,陳佑早早起牀,抱着小的牽着大的,父子三人在早市轉悠。

要不怎麼說男人到老都是頑童呢,陳佑明知道兩歲的虎兒好些東西不能吃,偏偏買來誘惑他,差點又把孩子逗哭。

陳佑原本是準備今天帶着妻兒一起拜訪岳家,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朝會結束沒多久,宮中來人通知官家召見。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