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

一直到下午陳佑二人才同所有在合肥的僚屬談過一遍,像趙普、董成林那般不在合肥的,則是等以後再找機會面談。

傍晚,節度使府,汪弘洋、魏仁浦、龐中和、樑關山等人坐在客廳之中等待陳佑開口。

韓向陽也在揚州大都督府轄下,只不過他被調到泗州當錄事參軍事,沒辦法參與議事。

陳佑取出一張紙,紙上都是他今天一天談話記下來的重點。有些人說的內容重複,還有不少人沒說什麼有價值的內容,能記滿一張紙的關鍵字詞已經很多了。

“我先定個調子。”陳佑環視諸人,“我來淮南,肯定是要伐宋的。在官家下令攻宋之前,我們要壓制宋國,以免它在背後添亂。”

周國的戰略是先南後北,但不是說南方沒有統一就不能對北邊作戰,否則前年就不會拿下幽州了。

主要問題是,周國處在中間,南北兩方都是敵對勢力。偏偏這兩方還有交流,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聯手攻周。

還有西北的定難軍,多次趁着中原戰亂攻城略地,也不是個安生的貨。

不過北邊打仗歸打仗,除非遼國主動入侵,否則周國是不可能抽調全國軍隊以求畢其功於一役的,不管怎樣,都得先統一南方。

統一南方之後,就不必在南部保持常備軍,即便國內有人趁官家率大軍北伐時造反,沒有正規軍倒戈,北伐軍回師就能很輕易地平亂。

這些話陳佑不必過多解釋,聚集在此的大部分人都能明白,不明白的不礙事。

接下來就是討論行事方法了。

“我看目前總共有三件事要注意,第一是兵馬問題。跟你們我就直說了,這裡說是揚州大都督府,但是我能用來養兵的稅賦只有廬州一地,所以軍中不能養閒人。”

龐中和立刻問道:“敢問大帥,其餘州府兵馬可以調動嗎?”

“平時我無權調動,不過你們也知道官家給魏王安排了多少人,說不得其中就有人身懷密旨符契,戰時調動應該不會出問題。”

也就是平日裡指望不上。

衆皆點頭,陳佑看向龐中和:“萬育你整理好廬州稅額之後算一下,按照京兆府兵的要求,能養多少兵。京兆府兵的練兵要求你找尚同要。”

龐中和現在是廬州稅曹參軍事,同時也是保信節度支使。樑關山則是當了魏王府記室參軍事和保信節度掌書記,不負責具體事務,主要協助陳佑處理庶務。

兩人應下來,陳佑將目光轉向魏仁浦:“道濟你的任務比較重,軍法要抓起來,同時也要開始汰換軍兵,注意不要叫人鬧事。”

魏仁浦是保信節度行軍司馬,都督府和魏王府錄事參軍事,正適合處理這種事。

不等他答應,陳佑接着道:“不過現如今軍事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有事你多同盧兵馬使商議,我也會跟他通通氣,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再來找我。”

“是。”

畢竟盧仲彥主管軍事,涉及軍兵,陳佑也不好直接跳過他。

“還有,你注意一下,看軍隊裡面有哪些老實肯幹不油滑的,都挑出來,到時候讓萬育挑一些到稅曹去。”

在場衆人都明白,這是要繼承京兆府的優良傳統——稅務員!

樸實的名字,彬彬有禮的行爲,以及堅決不讓你少交一文錢稅的堅定態度,京兆府商戶豪富們享受的溫暖終於能有人分享了,可喜可賀。

“光耀,具體怎麼做你教一教萬育。”

“喏。”彭盛祖,也就是陳佑幕僚中的那個彭三,出聲應下。

龐中和朝他點頭示意:“有勞彭先生了。”

陳佑沒留時間給他倆繼續客氣,直接開始講下一個問題:“第二是本地大族。廬州本地大族不少,你們說說該怎麼處理。”

廬州的這些所謂大族,其實也就是縣裡的大戶,最多跨縣,但是偏偏就這些人最不好處理。首先這些人向來是協助官府維持基層秩序的主力軍;其次身爲地頭蛇,他們與州縣吏員軍兵關係複雜,不少吏員或者底層將校本就是出身於這些大戶。

最重要的是,他們才投降入周沒兩年啊!一旦鬧出什麼事,鬧得人心惶惶,陳佑自己先得倒黴。

沉默一陣,魏仁浦先開口:“大帥既然問了,下官也不諱言。”

“道濟但說無妨。”

“在下官看來,稅曹嚴格收稅,和廬州大族束手,一個是魚,一個是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如今稅曹剛剛成立,人手不足,京兆府那一套嚴格的措施可以暫且放下,目前當以安撫人心爲主,如此纔可順利整軍。待新軍成型,方可嚴格收稅,整頓境內豪強。”

最先出言反對的是龐中和:“魏司馬此言不妥。且不說大帥一旦退讓,豪強必會更進一步,就說收稅不嚴,哪來足夠錢糧整軍?”

說着,龐中和朝陳佑拱手:“大帥,若是對豪強大戶收稅不嚴,則稅賦缺口必定不少。這些缺少的部分若要補上,就得加徵黔首,如此民力日敗,廬州豈能持久?”

“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魏仁浦考慮的比龐中和多,“朝廷已有一年半未曾有過大戰,大帥來淮南,最早明年就該有戰事。因此今年年關之前廬州軍備就要整頓完畢,若是加緊速度,半年時間,徵收秋稅前該可完成。到時若有不聽號令之人,正可祭新軍。”

龐中和說不反駁的話來,魏仁浦都說到這種程度了,他若是再反駁,那就是無理取鬧,便是同陳佑關係再好,也不能在這種場合鬧事。

這時候汪弘洋開口了:“新成立稅曹也不能什麼都不幹,徵收夏稅的時候讓龐參軍看着就是,大帥下車伊始,那些大戶想來不會叫大帥丟了面子。”

安靜一陣,陳佑突然笑出聲來:“他們也不敢。”

這話一出,反應快的立刻就跟着笑出聲來,反應慢的想了一會也明白了,一時間客廳內氣氛十分歡快。

陳佑爲了收稅的事情,可是從錦官一直殺到京兆,找的理由無非是通賊。恰好廬州新降,一沾上通賊那可就說不清了。

因此在陳佑等人的預計中,即便當地大戶不想足額交稅,也不敢扣得太過分,總得給陳佑一個面子。

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三)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十一章偶遇窮兒思親友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