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

bookmark

“到了那時,雖勉強得勝,卻只得了一座死城,而大王麾下兵馬,恐怕也要十去七八!如此,豈是大王所欲求,又豈是天子所願見?”

說完這句,韓熙載語氣稍緩:“吾國主不忍黎民傷亡,不願天子痛心,故而遣下官入朝天子以求和平。”

陳佑輕笑一聲:“既然如此,請宋國主納土歸降便是,如此兵災立時可免,宋國主也不失王爵之封。”

此話一出,屋內將領全都笑出聲來。

是啊,既然不想繼續戰爭導致傷亡,那爲什麼是我們做出讓步,而不是你們投降呢?

說到底還是立場問題。

韓熙載沉默一陣,拱手作揖:“吾主不願降,故遣吾議和。”

說出這句話後,韓熙載產生了一種無法言說的輕鬆感。

他直視趙德昭,朗聲道:“請大王允韓某前往洛陽!”

趙德昭探詢的目光投向陳佑,陳佑迴應他的目光,微微點頭。

得到認可的趙德昭信心大增,他同意了韓熙載的請求:“明日吾安排兵馬護送韓舍人入京。”

待韓熙載離開,屋內再次討論除夕突襲的事情。

只要京中沒有明確的命令下達,這裡的戰事就不會停止。

韓熙載走出房屋沒幾步,被攔在外面的中年文士就快步上前:“舍人!怎麼樣?”

“我明日前往洛陽。”韓熙載神色平靜,“你先回城稟告國主,陳佑不願止戰。”

“這!”中年文士先是一愣,隨即點頭:“好!”

兩人沒有多說,很快就有軍士來引韓熙載等人前往空帳篷休憩,韓熙載順勢提出讓中年文士先回去通報消息。

這次還是章鵬過來,他領着中年文士朝護城河方向走去,而韓熙載和三名隨從全都留在帳篷中。

走了一陣,韓熙載所在的帳篷早就不見蹤影,章鵬突然停了一步,使得中年文士從落後一步轉成並肩而行。

“先生以爲宋國可得存續否?”

“啊?”中年文士下意識地發出疑問的聲音,隨即乾笑道:“章將軍這問的什麼話。”

章鵬沒有回答,而是問道:“不知先生如今任何職事,官居幾品,勳爵幾何?”

提到這個,中年文士有些尷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校書郎罷了。”

校書郎,如果任職者得帝王重視,那就是以備諮詢的參贊機謀之職;如果不得重視,能有一本書修一修都算是重大任務了。

看這中年文士表現,他顯然就是第二種情況。

章鵬心中稍安,這種人好哄騙。

他立刻按照之前想好的套路笑道:“原來如此,先生與我有緣,待我軍攻破南昌城之時,某定會叫人保護先生安全。”

一提到破城,中年文士臉色不由一變,含糊應下。

接下來章鵬沒有再說話,兩人沉默向前。

不過沒等多久,便“偶遇”戴和裕。

戴、章兩人老遠的就互相打招呼,走到跟前,章鵬指着中年文士道:“這就是跟着一起出使的校書郎,現在要回城去稟報出使結果。”

然後又指着戴和裕:“這是宋二王子,校書郎再待幾日,說不定就能等到官家封二王子爲宋王世子的詔書。”

戴和裕哈哈一笑,沒有否認也沒承認。他走到兩人面前,打量一番中年文士後開口問道:“吾父不識天數、違逆天意、抗拒天軍,你何不棄暗投明?”

棄暗投明這個詞還是他從陳佑那裡聽來的,沒想到這麼快就用上了。

中年文士愣了一下,正準備開口就被戴和裕打斷:“若能立下功勞,豈不比你做區區一個校書郎好得多!”

“我......”

中年文士雙目圓睜,剛剛吐出一個字,身旁的章鵬突然笑着打斷:“二王子還是莫要多說得好,我還得送校書郎回城通報。”

“也是,也是,哈哈!”戴和裕笑着,然後看向中年文士,“不過事關前途,校書郎還須仔細考慮纔是。”

章鵬拉着戴和裕向前走幾步,似是有話要講。

中年文士落在後面,若有所思。在他的視角下,顯然戴和裕希望拉攏他投周,而章鵬更多的是不樂於見到他投周。

久處權利中樞,哪怕沒有太多經歷,他第一時間的感覺就是降官降將與原先將領的之間的矛盾衝突。而戴和裕正是想盡可能多得拉攏宋國文武,已增加在朝中的力量,免得徹底賦閒。

中年文士一邊走着,一邊考慮他怎麼樣才能得到相對而言最大的好處。

只是前方兩人的話語卻時有傳來,隱約中他聽到了東城牆有將領心向周國,意圖在周軍攻城之時反戈一擊,放周軍入城。

兩個人現在爭論的就是要不要相信那個將領,章鵬傾向於不信,而戴和裕則堅稱可信。

如此這般,更是讓中年文士確定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

一路無話,章鵬將中年文士送過護城河後,站在邊上擡頭看着城牆,久久不語。

“這樣有用麼?”

戴和裕眯着眼睛看那中年文士走到城牆底下,最終被吊籃吊了上去,問問題的語氣顯示出他沒有太多信心。

“應該有用。”章鵬也不太確定,“這個法子是我從大帥帳下謀士那裡問到的,只要這個人相信我們說的話,不論他怎麼選擇,我們都能得到想要的消息。”

似乎是消息來源讓他堅定起來,漸漸少了一些猶豫不決。

戴和裕聽了也點頭:“確實,按照你所說的,即便是最差的結果,也能確認一些消息。”

最差的結果就是中年文士身死,然後能夠證明東面城牆守將都深受戴延康信任,策反的可能性最低。

“如果東面城牆沒有動靜,這個校書郎這兩天也能出來,那咱們就可以通過他的關係來聯絡城內了。”

章鵬說完這句,轉身道:“在這裡等着也沒用,二王子不如與我小酌一杯?”

“哦?”戴和裕眼神發亮,“章將軍竟然還有酒?”

章鵬嘿嘿一笑,做了個朝衣服裡面藏東西的動作:“偷偷藏下的,剩的不多,省着點還能喝一段時間。”

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五百十四章 戰雖止諸事仍雜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遇事誰可擔重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十)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一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一)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二)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七百十二章 我自請纓爲難事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