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

陳佑在洪州籌措糧草也不順利,當初破城之後他同戴和裕已經撕開臉皮,劫後餘生的戴和裕自然不可能對陳佑有好臉色。

戴和裕同林師德是一個想法,這叛亂一時半會無法平定,倒黴的一定是陳佑,因此兩人不約而同地通過規矩內的手段來阻礙陳佑快速平亂。

這期間,陳佑收到了撫州刺史逃亡途中被鄉民擒殺的消息,也知道爲什麼這次撫州叛亂會引得鄉民相助。

說出來叫陳佑臉紅,撫州就在洪州邊上,上至刺史下至小吏瘋狂地壓榨民力,身爲安撫使的他竟然不知情。

要藉口當然能找出來,這段時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考慮如何應對趙元昌的猜疑打壓,再加上燈下黑,這纔沒注意到撫州之事。

可藉口再怎麼多,理由再怎麼充分,也無法否認,陳佑在這件事情上嚴重失職。

猶豫了整整一個時辰,陳佑開始動筆。

先是給石守信寫信,說明這次撫州叛亂雖有賊人蠱惑,但大多數從賊之民卻是被逼無奈求一條生路,希望他能以撫爲主、以剿爲輔。

之後上書請罪加彈劾,然後提出包括追繳官吏征斂的財物、減免稅賦、重新審判冤假錯案等措施,主題還是希望能寬待撫州之民。

信和奏疏先後送走,他又去找戴和裕。

光是平叛已經夠艱難了,還提出那麼過分的要求,如果連糧草後勤都不能保障的話,設身處地想一想,陳佑肯定是不願意的。因此,他準備帶上足以讓石守信安心的糧草去撫州。

豫章王府,門房恭恭敬敬地將陳佑迎進客廳。

等了大概有一盞茶的功夫,戴和裕施施然走進來:“叫長陽侯久等了。”

這算是戴和裕的一點點優越感吧,畢竟他是郡王,而陳佑只是個侯。

陳佑沒有在意稱呼問題,不管戴和裕多次訴苦拖延,直接開口道:“某這次來是希望戴使君速速備好糧草,以供平亂兵馬所用。”

“長陽侯這就叫我爲難了!”戴和裕雙手一攤,“非是我不願支持石將軍平亂,實在是夏糧尚未徵收入庫,去年存糧卻所剩無幾,騰不出那些糧食!”

這話不知道說了多少遍,戴和裕知道這對陳佑沒效果,好在他向劉若仔細請教過,不等陳佑開口就補充道:“長陽侯恐怕還不知道,今年雨水偏少,收成沒辦法保證。我受官家之命牧守洪州,總得預備着糧食防止飢荒吧?”

聽到這話,陳佑先是一驚,隨即仔細觀察戴和裕的面部表情。

他不知道戴和裕這話是確有其事,還是編出來的理由。

心中打定主意回去之後叫人查一查,眼下還得開口要糧:“天下州縣何其多,便是洪州饑饉,也可從它處調糧。如今撫州之亂甚急,洪州就在左近,若是撫州兵馬因糧草不濟致使戰敗,戴使君怕是等不到處理饑荒事宜!”

妥妥的威脅,你要是不借糧,戰事出了問題就是你導致的!

戴和裕沒想到把防備饑荒當做理由都無法打消陳佑要糧的念頭,一時之間竟支支吾吾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見戴和裕無話可說,陳佑語氣也稍稍緩和:“我也曾牧守一地,知道使君的難處。這樣,調糧的命令會由安撫使司發出,若真有事,我自一力擔下。且從洪州調糧只爲一個‘近便’,不等戰事停歇,我便從它處抽調糧食補給洪州。如此,戴使君意下如何?”

“這......”戴和裕擡頭看了一眼陳佑。

方纔分明是語氣和緩的陳佑,氣勢卻極具侵略性,絲毫不給人拒絕的餘地。

不知怎地,戴和裕突然想到元旦那天他被陳佑下令軟禁的場景,整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萎靡了,底氣不足地答應下來:“那......那就如安撫所說。”

“如此甚好。”

陳佑頷首,從懷裡掏出兩份疊好的公文遞給戴和裕,語氣不容置疑道:“戴使君且用印吧。”

一份是安撫使司徵調洪州糧草民夫的公文,一份是洪州刺史府令治下官民協助安撫使司調運糧食的公文。

前者手續齊全,後者只差戴和裕簽字用印然後交付抄錄留檔。

戴和裕訕訕的接過公文展開,勉強擠出笑容看向陳佑:“這,沒必要這麼急吧?”

“前方戰事浴血奮戰,某實不願再有耽擱。早日平定叛亂,某也好爲使君請功。”

戴和裕愣了愣,隨即道:“罷了罷了,我這就簽發。來人,拿刺史印來!”

什麼少雨、饑荒全都是劉若告訴他的藉口,他根本就沒有當真。反正已經服軟了,陳佑也承諾爲他請功,先撥出去一些糧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滁州清流縣,趙普這段時間過得異常舒心,他的調令已經到了,入京到禮部任侍郎,他留在滁州只是爲了等待新任的滁州知州。

這天送走最後一個要離去的幕僚,趙普坐在自家院子裡優哉遊哉地翻看《唐書》。

現如今周國科舉制度未定,趙普的打算是上任後首先就要把科舉的權力抓在禮部。故而翻看史書,想要爲自己的建議尋找歷史支撐。

眼看着申時將過,家中僕役突然跑進院子:“主翁!主翁!京中天使來了!”

“啪!”

趙普猛然將手中書本砸下,迅速站起身來朝房內走去:“你且仔細招待着,我去更衣!”

動作迅速地換好衣冠,趙普快步走向客廳,還沒進門就叉手高聲道:“天使遠來,普未能遠迎,還望恕罪!”

“是某來得太急,驚擾了安撫。”

堂中使者起身行禮,只是這話叫趙普驚疑不已,一邊回禮一邊道:“不知天使這‘安撫’是何意?”

年若不惑的使者笑道:“好叫安撫知曉,官家敕命安撫爲江南西道安撫使,即日前往洪州。”

說到這裡,使者從桌上布囊中取出敕命:“敕命在此。”

趙普連忙拜接。

“敕曰:着禮部侍郎普安撫江南西道諸軍州,使司立於洪州。嘉定七年六月十八日。”

十分簡短的一份敕命,趙普接過敕命和新告身文牒的時候還有些暈乎,他暫時無法判斷這份敕命對他來說是好是壞,但他知道,陳佑該是出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苦陳之民欲揭竿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