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

bookmark

雖然不好聽,但是有句話卻很合適——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樞密院現在是陳佑、王彥川做主沒錯,但歸根結底還是抵不過馬青一句話。

任誰都能看出王樸想要壓制武將的意圖,身爲樞密使的馬青就是一干武將對抗王樸的靠山,自然大部分人都會有意識地維護馬青的威嚴和權勢。

便是陳佑,爲了不徹底成爲王樸的附庸,或多或少也要幫馬青撐起場面。

除非某一刻馬青沒站出來,而另一個人站了出來,那時候纔會有人能夠取代馬青。

在樞密院議事之前,馬青先是入宮求見官家,其實主要是向盧太后分析利弊,希望太后能幫助官家擋住王樸的某些要求。

之後邀王樸面談,定下治安寺組建的基調,做出妥協的同時,也從文官手裡劃拉出一些利益。

等到了樞密院議事當天,坐在議事廳裡,陳佑聽到馬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大理寺以後要總理各府軍州縣刑獄事,現在有一個少卿的空缺,誰願意去?”

包括陳佑在內,所有人都愣住了。

陳佑扭頭,望向屋內一干反應過來面露糾結的將領,心中感慨不已。

不管這些人怎麼糾結大理寺少卿和手下兵馬之間該如何選擇,單論馬青拿到這麼一個位置直接就擺出來讓他們選,就沒有辜負他們的支持。

衆將糾結一陣,殿前司都虞候盧孟達驀然開口:“大理寺少卿同在座諸位的職事孰高孰低難以權衡,且我等一二十人,少卿只有一個。不若請樞使做主,安排到誰,誰就放下手中兵馬去做那少卿,得了好處也好,得了壞處也罷,全憑樞使做主就是。”

“是極是極,全憑樞使做主!”

一干將領聽聞此言,連忙出聲附和。

如今文官並沒有比武將高貴,甚至因爲之前數代的慣性,手裡有兵的武將在底氣上要比文官足。也因此,哪怕現在的身份地位比大理寺少卿稍差,一想到手裡實打實的兵馬,就猶豫起來。

可畢竟是未來主管天下刑獄的佐貳官,要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所以還是讓馬青來安排吧,既然馬樞使這次能給出一個大理寺少卿,下一次未必不能給出其它什麼好位置。

陳佑掃視廳內衆人,暗自思忖馬青會讓誰來充任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少卿是從四品上,選人的話最好還是從四品上到正五品下之間爲好,這樣一來人選範圍就小很多,且基本上集中在侍衛親軍司。

果然,考慮一陣,馬青開口:“那就楊光義吧。”

說着,他看向楊光義:“重諾你以爲如何?”

楊光義現在是侍衛親軍司步軍都虞候,正好合適。而且他當初同陳佑關係不太好,能調出陳佑控制下的侍衛親軍司當然好,故而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就道:“我聽樞使的!”

“嗯。”馬青點點頭,掃視廳內諸人,緩緩開口:“重諾去大理寺算是給你們趟路。要是過得不好,他自受着,若是過得好,你們也別嫉恨。”

一衆人等連道不敢。

“大理寺評事定要增加,我同王文伯說了,這評事一職,至少有四成要用武人,你等帳下要有合適人選,便推舉給重諾。”

這又是一個意外之喜,諸人皆欣然稱是。

馬青又轉向陳佑:“重諾去了大理寺,他的職事你看着安排哪個補上。”

“相公放心。”陳佑點頭應下。

這事說完,總算說到了召集這次議事的緣由。

馬青神情嚴肅起來:“想必你等都聽說了,王文伯意欲籌建治安寺。”

這話一出,幾乎所有人都看向陳佑,顯然大家都知道這件事其實是陳佑首倡。

陳佑面色不變,聽馬青繼續往下說:“有兩點,我在這裡強調一下,日後有人犯了,別怪馬某不近人情。”

諸人聞言不負輕鬆神色,一個個正襟危坐看着馬青。

“第一點,洛陽治安下有河南府治安曹,上有中樞治安寺負責,洛陽兵馬只負責城防和護衛皇宮禁中,沒有樞密院附署的官家調令和虎符,一概禁止調動。政事堂的符令在兵事上沒用!”

“是!”禁軍將領們立刻高聲應下,生怕說遲了叫馬青心生不滿。

“第二點。”馬青環視諸將,語氣嚴厲,“治安寺武器只有長棍和短刀,爾等都把軍中兵器甲冑看好了,若是丟了一件,後果……我想誰都不願意看到。”

“是!”

又是一陣齊聲應和。

事情到這裡就結束了,馬青根本沒有做具體的佈置,他只是提出要求,然後等待結果。具體該怎麼滿足他提出來的要求,那是禁軍一干將領的事情。

之所以召集議事,一個是表示重視,另一個就是彰顯一下存在感。

諸將散去,樞密院幾人還留在議事廳。

馬青和宋敏貞難得來一次樞密院,自然要趁這個機會多處理一些事情。

陳佑早有準備,趁機提出汰換兵員的事情。

所說理由無非是現在的禁軍之中多有潑皮無賴,若是管理有失,這些潑皮無賴很可能會鬧出大事情。

正好成立治安寺需要招人,不若商量把一部分不怎麼合格的軍漢轉到治安寺去,禁軍重新招收良家子。

招人以及訓練是選閱房的事情,選閱房目前在陳佑手裡。現在招收良家子參軍比較困難,這種難事交給陳佑的人,王彥川、李繼勳等人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

馬青、宋敏貞雖知此事困難,但陳佑所說的的確有道理,既然無人反對,便也贊同下來。

再就是武庫和軍器監。

這兩處地方都歸政事堂管,馬青希望王彥川和陳佑能把這兩個地方拿到樞密院來。若是繼續放在政事堂手裡,要武裝治安寺就太容易了。

這天之後,多次試探之後,洛陽武庫到了樞密院手裡,但軍器監實在是沒法子。

軍器監理論上直屬皇帝,政事堂諸人咬定這一點,再加上或明或暗的提示軍隊不應該掌握製造軍械的能力,趙德昭根本不可能讓樞密院掌握軍器監。

最後馬青親自入宮痛陳利弊,雖然樞密院沒能拿到軍器監,卻使得政事堂失去了任命軍器監官吏的權力。軍器監所有官員升遷任免,皆從中旨。

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五十六章初見皇帝受問詢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三)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幾多歡喜幾多愁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百六章 陳將明訴苦求助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